首頁 > 職責大全 > 支架技術操作規程

支架技術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1818

第一節一般規定

第一百一十二條支架的結構、形式、材質、規格等必須符合設計和作業規程的規定,銹蝕嚴重及變形的金屬支架不得使用。

第一百一十三條木支架棚梁、棚腿的親合口,有條件者,應在地面加工,制作成半成品棚子,柱頭開口深度為柱徑的1/4,梁口深度為梁徑的1/3。

第一百一十四條平巷支架應垂直頂底板,傾斜巷道支架應順山勢,當巷道傾角小于40度時,每傾斜6~8度,應具有1度的迎山角。

第一百一十五條棚腿要立在柱窩內。柱窩深度為:煤層中一般為200mm;軟巖中一般為100mm;在硬巖中一般為50mm;靠水溝一側的柱窩深度一般要比水溝底深50mm。

第一百一十六條底板松軟時,點柱或棚腿應穿木“鞋”。木“鞋”寬不小于柱徑,長度一般不小于柱徑的2倍,厚度應在50mm以上。

第一百一十七條架設支架前要先審幫問頂,站在安全地點將活煤、活碴找掉。

第一百一十八條架設支架前必須找好中、腰線,支架的間距、扎角、親口形式等必須符合作業規程的規定。

第一百一十九條點柱或棚腿兩頭粗細不一時,必須大頭朝上。

第一百二十條點柱必須有柱帽,架棚必須將頂幫背牢。

第一百二十一條崩倒棚子或點柱,要由外向里逐架重新架設好,才準繼續工作。

第一百二十二條支架工作必須由外向里逐架進行。

第二節點柱

第一百二十三條點柱一般都應有盤頭(代帽)。盤頭規格要符合作業規程規定,使用時平面向上,用木楔打緊。

第一百二十四條打點柱時盤頭要坐中。高度超過2米時,要兩人配合操作,并有穩固的梯凳。

第一百二十五條板梁與金屬點柱配用時,點柱要打在板梁兩端。要甲、乙兩人同時操作:甲先將支柱置于設計位置,松開水平楔,將柱心抽出頂住板梁,雙手扶好。乙將準備好的升柱器掛到卡箍上,卡好柱心,打緊升柱器的水平楔,搖動升柱器手把,直到撐緊為止。再將支柱水平楔打緊。用上法打好零一端的金屬支柱。木板梁要平面貼頂,點柱的水平楔應大頭朝向工作面。

第一百二十六條金屬點柱和金屬頂梁配合使用時,點柱的操作程序與方法同第一百二十七條,但柱頂蓋上的四個爪必須卡入頂梁兩側的卡牙內。兩梁鉸接處要插好連結銷。金屬頂梁與金屬點柱頂蓋間嚴禁加木楔。

第一百二十七條用金屬點柱做為臨時支護時,在更換永久支護中,應先架好新支架,而后用升柱器將點柱回下,禁上將點柱一下搕掉。

第三節工字鋼棚

第一百二十八條架棚前先按設計位置挖好柱窩,在柱窩內立好兩棚腿,并用煤碴擁住或用手扶好。上梁時兩幫人員要相互呼應配合,棚口親合嚴密,再校正中腰線,在梁頭和柱頭處背緊楔子,最后按作業規程要求裱幫背頂。

第一百二十九條上梁時,手不得伸入梁、柱接口處。

第一百三十條幫空處要用荊笆、背木等裱嚴背緊,并用碎煤碎碴填實;頂空處要擺架眼接頂,嚴禁棚上空頂。

第一百三十一條架設的棚子要符合規程規定和質量標準。

第一百三十二條架設支架時必須使用保險卡,將支架的梁和柱固定在一起。

第一百三十三條支架之間按作業規程規定打好撐木。

第一百三十四條背木的材料、規格、數量都必須符合作業規程的規定。梁上背木必須為雙數,梁頭柱頭必須有背木并要與頂板背緊。

第一百三十五條曲線巷道內遠離曲率中心一側的棚距,應與設計的直線巷道棚距一致;與曲率中心相近的一側,棚距按設計相應縮小。

第四節“U”型鋼支架

第一百三十六條U型鋼拱形支架規格、質量要符合作業規程規定,零部件要齊全配套。

第一百三十七條按中腰線找夠支架需要的規格。

第一百三十八條先按設計位置挖柱窩立腿,設專人扶好,再按拱梁重量配齊幫手,互相呼應上梁,或用專門制作的上梁撬桿上梁。拱梁兩端與柱腿上端套合后,各上一個卡子,按中腰線校正合格后再將卡子上齊,用力矩扳手擰緊。最后打好撐木或掛好拉鉤,裱背好頂幫。

第一百三十九條架設大跨度U型鋼拱型支架時,除按上述方法操作外,還必須在巷道兩幫拱梁兩端的“翅”下打橛眼,插入鐵橛,卡固支架。鐵橛規格和橛眼的技術要求,要符合作業規程的規定。

第一百四十條巷道頂板壓力較大時,為防止支架壓壞,要適時釋放巷道壓力,應在班組長的指揮下,指定專人松卡。

第五節砌墻和鋼梁聯合支架

第一百四十一條砌墻材料及鋼梁規格要符合作業規程規定。

第一百四十二條按中腰線和設計要求挖好基礎,基礎要挖至實底,下邊鋪好砂漿。

第一百四十三條砌筑時要掛好水平線立線,墻要砌平砌直。料石墻要下好石墊,沙漿要飽滿,嚴禁出現干縫、瞎縫。

第一百四十四條每次砌墻要留好下次砌墻的茬口,墻后用碴石充填嚴實。

第一百四十五條墻應分次砌成,每次砌高要在作業規程中規定。

第一百四十六條上鋼梁按照木棚操作方法進行。鋼梁與墻搭接處要墊好木墊,搭接長度不小于250mm。

第六節抬棚

第一百四十七條巷道開口掘進前或兩巷道交叉處,必須架設抬棚支護。根據兩巷之夾角,可以使成直口抬棚,斜口抬棚和四岔口抬棚。

第一百四十八條抬棚應成對架設,由主抬棚、輔助抬棚及插棚構成。主抬棚支承全部插棚,應向插棚方向適當傾斜,輔助抬棚應緊靠主抬棚架設,并要求戧住其主抬棚。

第一百四十九條抬棚應按巷道中線方向架設,并在滿足運輸要求的條件下,根據鋪設道岔型式,確定其抬棚規格尺寸,一般抬棚梁與原巷道設計中心線之夾角不應超過30度為宜。

第一百五十條抬棚施工操作順序是:

⑴在頂板完整穩定,壓力不大的情況下,先在老棚梁下打好臨時點柱,點柱位置不得有礙抬棚的架設,松幫摘掉巷道開口處的柱腿;找好抬棚位置,進行擴幫挖柱窩,立抬棚腿,上抬棚梁并將抬棚背緊背牢;將原棚梁逐架替換成插棚梁,頂幫背緊;緊靠主抬棚架設輔助抬棚。

⑵在頂板破碎,壓力大的情況下,先在巷道設計開口的一段內,逐架依次將原棚梁替換成長梁作為插棚梁;在開口處架設抬棚抬住替換好的插棚梁;摘掉開口處的柱腿,同時加強維護頂幫(嚴防出現片幫冒頂);架好輔助抬棚。

第一百五十一條擴幫時,應首先審幫問頂,根據頂板情況和專項技術措施,采用放震動炮或用手鎬進行擴幫。

第一百五十二條上抬棚梁時,必須配足人員,前后呼應,有專人統一指揮,如巷道坡度大,抬棚梁又較重,則應搭臨時工作臺上梁,工作臺必須牢固可靠。有條件的應使用上梁機工作。

第一百五十三條傾斜巷道抬棚柱腿,應根據巷道坡度相應地加高下幫柱腿。靠水溝一側的抬棚腿應蹬在水溝基礎實底上,不得蹬空。

第一百五十四條抬棚材質及規格必須符合作業規程的規定。

第一百五十五條插棚梁要成雙數,不得少于四根,間距均勻。

第一百五十六條插棚梁與抬棚梁搭接處,要用可靠的卡緊固定裝置固定牢靠,防止滑脫。搭接長度符合設計和作業規程規定。

第一百五十七條底板松軟處,抬棚腿下要穿木“鞋”,其規格要符合作業規程的要求。

第一百五十八條抬棚必須有鎖口棚子。鎖口棚子必須緊靠抬棚架設,鎖口棚腿下部緊貼抬棚腿,其柱窩深度不得超過抬棚腿窩的深度。

篇2:支架安裝檢查驗收規程

支架安裝檢查與驗收

(1)支架檢查與驗收時間

腳手架及其地基基礎應在下列階段進行檢查與驗收:

○1基礎完工后及腳手架搭設前;

○2作業層上施加荷載前;

○3每搭設完6m高度后;

○4達到設計高度后;

○5遇有六級大風與大雨后;

○6停用超過一個月。

(2)支架使用中定期檢查項目

○1桿件的設置和連接,支撐構造是否符合要求;

○2地基是否積水,底座是否松動,立桿是否懸空;

○3扣件螺栓是否松動;

○4立桿的沉降與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規范的規定;

○5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6是否超載。

(3)檢查標準與方法

支架搭設的技術要求、允許偏差與檢驗方法,應符合《建筑施工碗扣式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第8章的規定。

篇3:支架的搭設要求規程

支架的搭設要求

①底座和墊板應準確地放置在定位線上;墊板用長3米,寬0.2米,厚度5cm木墊板;底座的軸心線應與地面垂直。

②腳手架搭設應按立桿、橫桿、斜桿、連墻件的順序逐層搭設,每次上升高度不大于3m。底層水平框架的縱向直線度應≤L/200;橫桿間水平度應≤L/400。

③腳手架的搭設應分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的撂底高度一般為6m,搭設后必須經檢查驗收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④腳手架的搭設應與建筑物的施工同步上升,每次搭設高度必須高于即將施工樓層1.5m。

⑤腳手架全高的垂直度應小于L/500;最大允許偏差應小于50mm。

⑥腳手架內外側加挑梁時,挑梁范圍內只允許承受人行荷載,嚴禁堆放物料。

⑦連墻件必須隨架子高度上升及時在規定位置處設置,嚴禁任意拆除。

⑧作業層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a必須滿鋪腳手板,外側應設擋腳板及護身欄桿;

b護身欄桿可用橫桿在立桿的0.6m和1.2m的碗扣接頭處搭設兩道;

c作業層下的水平安全網應按<安全技術規范》規定設置。

⑨采用鋼管扣件作加固件、斜撐時應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的有關規定。

⑩腳手架搭設到頂時,應組織技術、安全、施工人員對整個支架結構進行全面的檢查和驗收,及時解決存在的結構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