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低壓鍋爐安全操作規程
[一]一般規定
1.司爐工必須經過安全技術培訓,經有關部門考試及體檢合格,持證方可獨立操作。學徒、實習人員必須由師傅帶領,否則不準操作。
2.鍋爐投入運行必須經過上級鍋爐監察部門檢查、登記或定期檢驗,憑證使用,否則,司爐人員可拒絕操作。
3.操作人員應熟悉鍋爐汽水系統、給水系統、燃燒系統情況,工作前必須巡視、檢查設備的各部分運行情況和安全附件(安全閥、水位表、壓力表、排污閥、自動保護裝置)及通風除塵設備、防噪聲設備、給水設備等,以及鍋筒、水管有否明顯變性、臌包、泄漏,并進行交接。確認良好后,方可接班操作。
4.鍋爐房內的操作地點、各種儀表處,應有足夠照明。作業人員應熟知備用照明設備或燈具的存放地點和使用方法。
5.鍋爐房內不準堆放雜物,特別是易燃、易爆物品。當日用的燃料也不得堆放過多。
6.運煤與加煤時,應慎重檢查,不準有爆炸物投入爐內。清爐渣應在用汽量少時進行。
7.嚴禁在無安全措施情況下,進入煤倉斗捅煤;或冬季在室外煤堆取煤時,掏洞挖煤,以防煤層突然陷落傷人。
8.鍋爐房門在鍋爐運行期間,不準鎖住或關住。非工作人員嚴禁進入鍋爐房。
9.鍋爐房的除塵設備應保持完好,定期檢查并清除所收集的塵埃。操作時,應防止二次揚塵。發現除塵設備嚴重失效時,應停爐檢修。
10.作業人員在鍋爐運行時,不得從事與鍋爐操作無關的事情。
11.機器外露傳動部分的防護罩要保持完好,不準隨意亂拆亂扔。也不準擦拭正在轉動中的機器設備。
12.嚴禁在有壓力或鍋水溫度較高的情況下,修理鍋爐受壓元件,以防汽、水噴出被擊傷。正在修理中的設備,要掛警示牌。電氣設備檢修,應由電氣工作人員進行。
13.若在汽、水管的法蘭及其接頭處,安全閥、人手孔及檢查孔等處巡視檢查時,不應在正面,而應側視。操作時應戴防護手套,以防燙傷。
14.操作者拉合電閘時,手必須干燥或配有絕緣措施,閘刀蓋應完整,防止電弧傷人。
15.進入鍋爐內之前,爐膛和煙道、人手孔須先打開,進行通風不少于半小時。若該爐與其它運行的鍋爐之間有共同的管道連接在一起,則這些管道或煙道(包括給水管道,蒸氣管道、排污管道等),必須用金屬盲板隔開。當壓力降到大氣壓力,溫度降到40℃以下時,方可打開人孔或手孔。對蒸發量大于10噸/小時的鍋爐,還應按缺氧危險作業安全規程的要求,先檢測氧氣濃度,確認其保持在18%以上時,然后才能進入鍋爐內。
16.進入鍋筒爐膛或煙道內工作時,應設人監護。并能看見被監護者。關閉人孔,煙道門時,必須清點人數,保證無人滯留。
17.在鍋筒或水箱內工作時,要輪換工作,最長不要超過30分鐘。在鍋筒和潮濕的煙道內作業時,照明用電壓不得超過12伏,在比較干燥的煙道內,而且有妥善的安全措施時,可采用不高于36伏的照明電壓。禁止使用明火照明。
18.在鍋爐運行期間,應加強巡視檢查。例如:鍋爐水位,壓力波動情況,是否在許可范圍,排污管是否關閉嚴密,受輻射熱部位的鍋爐殼體、水管或水冷壁管是否臌包,變形,脹接部位或對流管束部分有否泄漏,爐墻部分有否冒煙,水循環是否通楊。有問題應及時采取措施排出,若解決不了應及時向領導反映解決。
19.在鍋爐房操作需要上、下時應走梯臺或使用活動梯子,不得隨意踩上、踩下,防止發生意外事故。
20.冰凍季節,鍋爐及管道停用,應放盡冷凝水、殘留水,防止凍壞設備、管道。濕法保養的鍋爐及管道應加保溫層,發現管道凍結,嚴禁用蒸氣解凍,應采用熱水逐漸解凍。壓火停爐應將風門調至最小,并經常監視爐膛,防止鍋爐升壓。
21.發現不正常情況要立即報告領導采取措施。發生事故時,除報告領導和搶救外,還要保護現場。
22.按照交接班制度進行交接班。接班人應提前10分鐘到達鍋爐房。接班人若遲到或缺勤,交班人應向領導報告,并堅守崗位直到新派接班人到后方可離去。
[二]升火前的準備
1.升火前,鍋爐操作人員必須進行下列檢查:
(1)在關閉鍋爐人孔、手孔、灰門之前,檢查鍋爐煙道和爐膛內有無人員或雜物;
(2)檢查安全閥和各種管道上有無盲板,避免鍋爐與給水管,蒸氣管和排污管有隔開現象;
(3)檢查各安全裝置和汽,水閥門是否靈活好用,水位是否已加到規定要求(一般為中水位偏下,在最低安全水位線以上),爐門,爐條及其它工具是否完好。備用給水裝置是否完好。
2.升火前,爐膛和煙道必須通風10~15分鐘,若發現抽力小,應重新檢查煙道閘板是否全開,煙囪抽風門是否關閉嚴密。
3.升火前,各閥門的位置應符合規定,水處理應符合規定指標。未經水質處理,不得投入運行與操作。
[三]升火和投入運行
1.升火時,必須關閉汽門和關閉煙道閘板50%,打開安全閥或排空閥,在微火,小風的條件下進行升火。
冷爐啟動必須經過烘爐(時間一般3~5天),升火后的整個升壓或降壓過程應是緩慢進行的,其中幾種爐型所需、時間規定如下:
(1)壓力小于、等于1.3兆帕的水管鍋爐不得少于6小時;
(2)壓力大于1.3兆帕的水管鍋爐不得少于8小時;
(3)立式爐不得少于3小時;
(4)臥式快裝爐不得少于4小時;
(5)熱水鍋爐每小時升溫不超過30℃。
2.當排空閥開始冒氣時,須將其關閉,然后開始加大風力,增強爐內火力,并注意壓力表指針和水位表內的水位,最后再按次序檢查所有附件的動作是否良好。
3.鍋爐水位表應在爐內壓力為49~98千帕(0.05~0.1兆帕)表壓力時,以及在鍋爐與總管連通之前沖洗。工作人員應戴好防護手套側對水位計進行沖洗工作,動作不要過猛。
4.鍋爐與蒸氣管連通之前,必須把蒸氣管道烘暖和排凈凝結水,然后將蒸氣閥門慢慢打開。當鍋爐與總氣管連通時,爐內壓力應與總氣管壓力相等。如蒸氣管道發生撞擊或水擊現象時,必須立即把鍋爐與總氣管隔斷,減弱爐內火力,排出蒸氣管道凝結水。
蒸氣管道汽門從關閉狀態至全部開啟暖管時間規定如下:
(1)φ6英寸閥門不得小于10分鐘;
(2)φ5英寸閥門不得小于8分鐘;
(3)φ4英寸閥門不得小于6分鐘;
(4)φ3英寸閥門不得小于5分鐘;
(5)φ2英寸閥門不得小于4分鐘。
5.在鍋爐與蒸氣管連通之后,必須再檢查一次附件的動作是否良好,爐內水位是否正常。
[四]運行
1.鍋爐在正常運行中,應連續供水,保持中水位(60%~70%左右),不準在極限低水位和高水位時運行。每天應試用備用給水系統一次。
2.當運行中水位表看不清水位,需要判斷時,首先應壓火停爐,慎重處理,嚴禁盲目排污,若鍋爐可以“叫水”,通過叫水法,仍不見水位或水位下降及滿水時,應采取措施處理。仍不見水伊恢復,應緊急停爐檢查。對于臥式快裝鍋爐(內燃、外燃),不應采取叫水法,當水位表看不見水位時,應緊急停爐。
鍋爐發生嚴重缺水時,嚴禁向鍋筒內進水,并應緊急停爐,及時報告領導。
缺水時常見現象如下:
(1)看不見水位且玻璃板(管)呈白色;
(2)水位無波動,有假水位;
(3)水位警報器發生低水位警報信號;
(4)裝有過熱器鍋爐的過熱蒸氣溫度急劇上升;
(5)蒸氣流量大于給水流量;
(6)有時可嗅到焦味,外表見到漆變色。
3.每班應沖洗水位表,且不少于兩次。密切注意兩只水位表所示水位是否一致,如發現一只表失靈時,要立即修復,兩只同時壞時,應停爐檢修。如發現水位表有浮油現象,在加大鍋爐連續排污后,現象還沒消除,也應停爐檢修。裝有水位警報器或連鎖裝置的鍋爐,每班在沖洗水位表時,應作校驗一次,并做記錄,如有損壞應及時通知修理。
4.水位表(或水表柱)和鍋筒之間的汽水連接管上,如裝有閥門,在正常運行時必須將閥門完全打開。
5.司爐人員應定期作自動(至少每3個月1次)及手動排汽(至少每周1次),以檢查和確保安全閥的靈敏可靠。檢查安全閥時要防止燙傷和墜落,頭部應偏離。如果安全閥動作不靈,可做手提試驗,但嚴禁用手錘、扳手敲打。調整起跳壓力時,應緩升火勢,不可太猛,水位應正常,壓力表應標準,并有人監護。安全閥排汽必須做好記錄。自動排汽應準確記錄起座壓力、回座壓力、責任人、鑒證人。
6.鍋爐運行中,鍋爐壓力應控制在額定范圍內。如發現兩只表相差超過規定值時,應按最高壓力表值作參數,當卸掉負荷后,立即通過存水彎管的三通旋塞回零的辦法,找出失靈的表,并立即更換。同時壓力表有下列情況之一時,也應立即更換,
(1)有限止釘的壓力表在無壓力時,指針轉動后不能回到限止釘處,沒有限止釘的壓力表在無壓力時,指針離零位的數值超過壓力表規定允許誤差;
(2)表面玻璃破碎或表盤刻度模糊不清;
(3)鉛封損壞或超過校驗有效期限;
(4)表內漏汽或指針跳動。
7.排污閥每班應開啟一次,并在運行穩定及低負荷時,戴手套進行排污。不準用錘或其它任何物件敲開排污旋塞或排污閥,也不準加用杠桿力開啟排污閥。排污時應嚴格監視水位。排污后,應檢查排污閥關閉是否嚴密,并作好記錄。
8.排污時必須有兩人協同作業,并禁止一臺的爐兩個排污管同時進行排污或兩臺爐用同一排污總管,同時進行排污。
9.鍋爐在運行中嚴禁在鍋爐本體、閥門、人孔、手孔、管道等上面敲擊和進行捻縫、補焊、松緊人孔和手孔等事項。如發現鍋筒、爐管、人孔、手孔、安全閥、水位表、壓力表、排污閥等有漏水或漏汽,要停爐檢修。
10.司爐人員不準正視看火孔觀察火焰,以防噴火傷人。
11.鍋爐運行時,汽壓表指針不得超過金屬刻度盤面上所刻劃線(規定壓力),當超過時,應立即停止燃料供應,減弱通風并打開安全閥。
12.如鍋爐須進行并爐時,應在該爐汽壓低于總氣管內氣壓0.05兆帕以下進行。工作參數不同時要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
13.省煤器在運行中,應有不間斷的給水流通,嚴格控制出水溫度(一般低于鍋爐飽和蒸氣溫度40℃),若過高時,應開啟旁通管回水,或啟用旁通煙道。
14.鍋爐除垢后酸洗,應經主管技術人員批準,實施時要穿防護用品,并防止酸液噴濺傷人。
[五]壓火
1.壓火后,循環水泵應繼續運轉1小時左右后再停。
2.到壓火時,逐漸減少加煤次數和數量。
3.鍋爐上水至高水位。
4.適當關閉風擋,關閉灰門,關閉總汽閥,然后打開爐門。
5.清除爐篦上的灰渣,并將剩余火炭扒在爐門附近,同時以濕煤拌爐渣壓在上面,最后將爐灰全部運出,—并將鍋爐房清掃整潔。
[六]透火
1.透火前全面檢查一次鍋爐附件,如壓力表、水位表、驗水考克及給水設備等。
2.鍋爐水位應高于中水位。
3.確認全部設備完善后,打開風擋、灰門,將爐篦上火炭扒勻,再撒薄薄的一層煤,待爐篦上的火著得旺盛時,再加煤,直到鍛爐壓力升至工作壓力時按規定送汽。
4.當汽壓升至98千帕表壓時,要沖洗水位表和壓力表管。
[七]停爐
1.停爐之前必須進行下列工作;
(1)保持爐內水位在高水位,且檢查排污閥,保證嚴密不漏;
(2)停止添煤并逐漸放出蒸氣;
(3)關小煙道擋板,減弱通風;
(4)扒出爐膛內余煤(壓火不在此限);
(5)停止機械通風,關小煙道閘板,關閉爐門。
2.嚴禁用水澆入爐膛內未熄滅的、灼燙的煤。
[八]緊急停爐
1.遇到下列情況之一者,必須緊急停爐,并將事故情況報告主管領導:
(1)鍋爐水位降低到鍋爐運行規程所規定的水位下極限以下時;
(2)不斷加大向鍋爐給水及采取其它措施,但水位仍然繼續下降;
(3)鍋爐水位已升到運行規程所規定的水位上極限以上時;
(4)給水機械全部失效;
(5)水位表、壓力表或安全閥門全部失效,或排污閥泄漏嚴重,難以維持運行;
(6)鍋爐元件損壞,如在鍋筒、火管、火室、管板等處發現裂縫、變形,焊縫漏水,水管及煙管破裂等危及運行人員安全;
(7)燃燒設備損壞,爐墻倒塌或鍋爐構架被燒紅等,嚴重威脅鍋爐安全運行。
2.緊急停爐必須做好以下工作:
(1)停止加煤,減弱通風,停止鼓風;
(2)用濕灰壓滅或扒出爐內炭火,鏈條爐排應快速將燃燒的煤退至灰斗,禁止用水澆入爐膛內或用原煤壓在燃燒著的煤上來滅火;
(3)爐內停火后,把煙道閘板全部打開一段時間后,方可將爐門打開;
(4)把鍋爐與總氣管斷開,停止對用戶送汽;
(5)超壓時,打開安全閥排出爐內的蒸氣,降低鍋爐壓力。如果不超壓、應穩定工況,靠緩慢自然冷卻來降壓。
3.整個緊急停爐應是緊張而有秩序地進行操作的,不要驚慌失措。緊急停爐措施要快,但具體開關閥門時要穩定操作。
——摘自《機械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篇2:燃煤鍋爐改造燃生物質鍋爐施工方案
朔黃鐵路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機輛分公司現況為兩臺燃煤熱水鍋爐改造。遵照甲方意見具體為:將現有產品改成生物質燃料鍋爐。二、鍋爐情況朔黃鐵路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機輛分公司黃驊港折返段鍋爐房為一臺2.8MW(4T)熱水鍋爐,朔黃鐵路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機輛分公司西柏坡機務整備所鍋爐房(回舍火車站)為一臺0.35MW(0.5T)熱水鍋爐。三、生物質燃料的特點生物質燃料是可再生的能源,具產量巨大、分布廣泛、低硫、低氮、生長快、二氧化碳排放低的特點。生物質燃料燃燒主要由下面幾個條件控制:(1)一定的溫度;(2)一定量的空氣(氧氣);(3)燃料與空氣(氧氣)的混合程度;(4)燃料中的可燃物與空氣中的氧氣進行劇烈的化學反應時間。生物質燃料的著火溫度為250—400~C,比煤低(煤的著火溫度為400~500~C),其溫度的提高由點火熱供給。生物質燃料的燃燒過程是其可燃成分與空氣中的氧劇烈化合并放出熱量的過程,因而氧氣的供給量決定燃燒反應的過程。通過對供氧量的控制,可以很好地控制其燃燒反應。現運行的生活及工業鍋爐的結構若不加改造直接使用生物質顆粒燃料,鍋爐將出現嚴重冒黑煙、效率低、有粉塵污染等現象。因此,燃用生物質燃料鍋爐需要進行改造,以減少一氧化碳和煙塵的排放及熱量的流失。四、鍋爐改造方案朔黃鐵路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原有一臺燃煤熱水鍋爐,燃料為二類煙煤,在燃燒過程中產生污染物排放,對大氣造成一定的污染,同時燃料的利用率不高。為了響應國家節能減排和大氣污染防止號召,現欲將原燃煤鍋爐在鍋爐本體受壓部件及安全附件不變的情況下,改造為燃生物質鍋爐。現將鍋爐改造方案施工過程如下:1、爐膛前拱部分燃料在爐排上依次發生著火、燃燒、燃盡各階段,燃燒是沿著爐排長度方向分階段、分區進行的。燃燒生物質時,燃點較低,所以需要將前拱阻燃段部分加長,將生物質的燃燒時間主要分布在高溫段,提高利用率。主要施工措施包括:1.1清理爐膛內部積灰、檢查。1.2在前拱阻燃段處制作一個加長的模板。1.3對模板進行砌筑及澆筑,使阻燃段加長。2、爐膛后拱部分因生物質燃料燃燒時間短,所以在爐膛后拱加裝隔煙隔灰墻可使未燃盡的生物質在燃盡區的高溫煙氣和過剩的空氣引導到爐膛中部和前部,延長煙氣流程,保證主燃燒區所需要的熱量,使未燃盡的煙塵充分燃燒。主要施工措施包括:2.1在后拱尾部處砌筑一面隔灰墻。2.2對隔灰墻進行澆筑固定。3、爐排部分爐排下部的第一引風室處上部加裝擋風板,可使生物質燃料在進入爐排時,減少風量,使燃燒時間滯后,集中燃燒在高溫段,提高燃燒效率。主要施工措施包括:3.1爐排片拆除,爐排大梁拆除。3.2爐排下方風室用鋼板將風口擋住,進行澆筑固定。3.3爐排片及爐排大梁安裝恢復。4、施工人員配置人員配置:我公司將根據工程及工期的要求,組派專業技術性強的筑爐工、焊工,進行配合作業。五、鍋爐安裝施工方案1、施工組織工程由我公司工程部負責組織改造安裝。與甲方人員密切配合。凡施工過程中需貴方配合和支持的,將提前通知甲方,以取得理解和支持。工程部有足夠的技術力量和施工經驗完成鍋爐改造安裝工程,當工程進入工期緊張后,公司可隨時增派人員。我方應按甲方要求完善一切質量,美觀,清潔等工作。2、工期(進度)安排合同簽訂后,按甲方要求日期進入施工現場。工期按合同的要求進行。3、施工現場用房(場地)?除樓頂作業外,需向我方提供材料庫房一間。另外,在吊裝和運輸材料,設備,以及施工過程中,尚需在工期進度時間內占用一部分公共施工作業場地。4、施工準備(1)告知后,由我公司人員和甲方進行技術上的勾畫和交底,根據業主要求,組織工程技術人員及施工人員,開啟施工布置及材料的采購工程。采暖期臨近,工期緊,任務大,加班盡快完成改造工程,讓業主早日進行采暖運行。(2)組織施工材料進場。對所進材料的質量、數量清檢。(3)填寫告知書,編制改造施工方案,搜集原鍋爐資料,使用登記證、近期年檢報告,到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特種設備科辦理告知,并持告知到省鍋檢院報驗,由監檢員進行監檢驗收。5、勞動力計劃序號工種數量(人)序號工種數量(人)1焊工34輔助工22管工253電工36六、施工安全文明措施為了確保整個安裝工程在安全衛生環境下進行,保護施工人員和設備的安全,持制定以下施工安全衛生措施:1、建立完善的安全衛生管理網絡.項目經理對工程安全施工和文明施工負全責,安全負責人具體負責工地安全管理工作,各施工隊安全檢查員實施現場安全監督;環境衛生員具體負責工地環境衛生管理工作。2、加強安全教育,對全體上崗人員進行上崗前安全培訓.未經培訓人員一律不得上崗。3、特種作業人員按照技監部門的要求,一律持證操作。4、嚴格執行施工現場六大紀律,認真落實安全防范措施。5、加強現場檢查(1)施工隊安全員每天對本施工隊的施工安全情況檢查一次。有危險性的重要施工工序進行時,施工隊安全員必須到現場實施安全監督。(2)安全負責人每天對現場進行一次巡回檢查,處理和解決安全生產與安全保衛工作中出現的問題。(3)項目經理每周對施工安全情況進行例行檢查和總結,并根據檢查情況給予獎懲。(4)環境衛生員每天對工地現場和臨時設施場地進行督促檢查,杜絕不文明施工和其它不文明行為發生。?6、專項安全工作?(1)設備與管道起吊就位時,必須由專業人員進行,起重設備事先檢查確認正常后方可進行,操作人員必須服從安全指揮員的統一指揮,無關人員不得進入施工現場。?(2)儀表工,電工在施工時,必須做好安全防護工作.防止觸電傷害事故。?(3)安裝工程進入系統實驗階段時,應做好安全防護工作,安全區域以外嚴禁站人。七、工程驗收工程施工結束后,由我公司提供全部施工技術文件,由鍋爐業主組織監檢部門進行工程竣工驗收。八、鍋爐安全管理規章制度1、巡回檢查制度當班司爐工人,應對鍋爐及附屬設備的工作情況進行認真的巡回檢查,其主要內容如表所示:序號內容時間1壓力、溫度、水位是否正常不間斷監視2燃燒工況是否正常1~2h監視一次3燃燒輸送系統是否正常1~2h監視一次4鼓、引風機運轉是否正常1~2h監視一次5給水系統中水箱水位、水泵的工作狀態是否正常1~2h監視一次6排污閥和管道有無異常情況1~2h監視一次7各類儀表工作是否正常1~2h監視一次8本體受壓部件有無滲漏、變形等異常情況1~2h監視一次9檢查各轉協機械潤滑系統是否應補給潤滑油每班一次2、安全操作制度(一)嚴格遵守鍋爐安全操作規程,密切監視水位、壓力和燃燒情況,正確調整各種參數。(二)按規定作好鍋爐運行的日常工作,定期沖洗水位表、壓力表、排污和試驗安全閥等。(三)進行巡回檢查,檢查鍋爐人孔、手孔。受壓部件等是否有泄漏、變形等異常現象;檢查氣水管道、煙道、風道、給水泵、鼓風機和引風機等工作狀態是否正常。(四)對鍋爐發生的一切事故應及時處理并保護現場,積極參加事故分析,吸取事故教訓。(五)閑人免進鍋爐房,如需進入鍋爐房必須履行登記手續,并由單位主管部門領入3、鍋爐設備日常維護保養制度(一)鍋爐設備的維修保養是在不停爐的狀態下進行的維護修理。(二)維修保養的主要內容:1、一只水位表玻璃管(板)損壞、漏水、氣、用另一只水位表觀察水位。2、壓力表損害、表盤不清。3、跑、冒、滴、漏的閥門。4、轉動機械潤滑油路保持暢通,油杯保持一定油位。5、檢查風機、管道閥門等。6、檢查維修二次儀表和保護裝置。(三)對安全附件的要求1、安全閥手支放氣或放水試驗每周至少一次,自動放氣或放水閥試驗每三個朋至少一次。2、壓力表正常運行時每周清洗一次,存水彎管每三個月至少校驗一次。3、高低水位報警器,低水位連鎖裝置、超壓、超溫報警器,超壓連鎖裝置每月至少做一次報警連鎖試驗。(四)鍋爐未經采取措施,不得超負荷運行,鍋爐必須按規定進行檢修。(五)每班司爐工應以鍋爐、輔助設備和場地進行(六)設備維護保養和安全附件試驗情況要詳細做好記錄,管理人員要定期抽查。4、設備定期檢修制度每個月公司派人過去檢查一次,對鍋爐設備定期檢修,可保證其安全可靠地運行。鍋爐的檢修應進行下列工作:(一)鍋爐檢修前應對鍋爐進行一次內外部檢查。根據周期檢修計劃和內外檢查的情況,確定本次鍋爐檢修計劃。(二)根據檢修計劃,指定專人負責,并組織力量,制定檢修分工負責制,以保證檢修質量。(三)檢修前,要準備好檢修工具,材料和配件,對檢修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學習國家有關規定要求,研究保證檢修質量標準的有效措施。(四)做好檢修記錄,應把每一次檢修的情況(損壞情況和修理方法),記錄在鍋爐技術檔案內,以利于日后考查,對鍋爐設備積累歷史情況。(五)鍋爐設備檢修完畢后,應做好驗收工作。九、鍋爐運行培訓工程竣工后,對鍋爐操作人員進行鍋爐運行培訓。崗位責任制(一)鍋爐房管理人員的職責1、對司爐工人組織技術培訓和進行安全教育。2、編制或參與編制鍋爐房各項規章制度,并隨時檢查其執行情況。3、傳達貫徹主管部門和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下達的鍋爐安全指令。4、督促檢鍋爐及附屬設備的維護保養和定期檢查計劃的實施。5、隨時掌握鍋爐及附屬設備的運行狀況,并檢查督促其維護保養工作。6、解決鍋爐房有關人員提出的問題。如不能解決應及時向單位負責人報告。7、向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報告本單位鍋爐使用管理情況。(二)司爐工人的職責1、司爐工必須持證上崗,做好鍋爐各項運行記錄。2、堅守崗位、集中思想,嚴格操作,當班時不看書、報,不打瞌睡,不準隨意離開崗位。3、接班前按規定巡視,檢查好各種設備,包括水位表、壓力表、鼓、引風機、冷卻水的運行情況,交接班時要核對日報記錄,清點用具。4、發現鍋爐有異常現象危及安全時,應采取緊急停爐措施,并及時報告單位負責人。交接班制度(一)司爐工人交接班制度1、交班的司爐人員,應在交班前對鍋爐運行情況作一次認真全面的檢查和調整,必須具備下列條件方能交班:(1)鍋爐燃燒良好,氣壓和水位都在正常范圍。(2)各安全附件、儀表動作靈敏可靠。(3)輔機運轉正常(聲音、溫度、轉速等無異常)。(4)打掃工作場所,保持整潔。工具和配件齊全并存放地指定地點。(5)各項記錄填寫正確、清楚、無涂改、無遺漏。(6)交班人員在運行記錄和交接班日志上簽名后交班。2、交班人員應口頭向接班人員詳細介紹本班運行情況,以及發生的問題和注意事項。3、接班人員應按規定時間到達鍋爐房,做好接班準備工作。接班人員須認真閱交班記錄和聽取交班情況介紹。4、交、接班雙方應共同檢查下列情況:(1)鍋爐運行情況。(2)水位表、壓力表、安全閥、高低水位報警器、排污閥等設備、附件是否靈敏可靠。(3)鍋爐受熱面的可見部位是否鼓泡、變形、滲漏等損壞現象。5、交、接班時,如遇事故,應待事故處理完畢后,再辦理交接班手續。接班人員應積極協助交班人員處理事故。6、接班人員在接班前不準喝酒。交班人員如發現喝酒或有病時,應向鍋爐主管負責人報告。由負責人采取措施,另行指派合格人員代班。7、接班人員未按時接班,交班人員應報告鍋爐主管負責人,但不得擅自離開崗位。
篇3:燃煤導熱油爐安全操作規程
一、啟動前的檢查:
(1)加熱爐及其周圍是否清潔無雜物,檢查爐體、燃燒器、控制器、看火孔、煙(囪)道等是否正常;
(2)倒通工藝設備及流程,檢查膨脹槽油位是否在1/4-1/2液位以上位置,溫度計、壓力表等是否正常;
(3)接通加熱爐控制柜電源,檢查電壓是否正常,檢查指示燈及各顯示儀表是否正常;
(4)、調整好燃氣主減壓閥、次減壓閥,使壓力控制為0.005MPa。
二、啟動:
(1)啟動導熱油循環泵(運一備一,參照水泵操作規程執行),啟泵后正常循環0.5小時左右使壓力平穩;
(2)按燃燒器啟動按鈕,觀察爐膛火焰是否正常燃燒,若不點火,應在排除故障后,再次啟動燃燒器
三、停爐操作
(1)正常停爐
①逐步降低溫度,關閉燃燒器,停止燃燒;
②待熱油溫度降至70℃以下,停止熱油循環泵的運行(參照水泵操作規程執行);
③關閉總電源,做好交接班記錄。
(2)緊急停爐如果因緊急情況緊急停爐時,應迅速關閉燃燒器,同時沿燃燒器鉸軸將燃燒器移開,讓爐膛與煙囪之間形成自然通風狀態,將爐膛內的蓄熱散發,以便導熱油自然冷卻,防止過熱。
四、注意事項:
巡回檢查時應注意檢查導熱油爐周圍是否發生泄漏,附近應有配置足夠的油類及電器類的消防器材,不能用水作為滅火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