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物業管理人員走訪業主技巧

某物業管理人員走訪業主技巧

2024-07-16 閱讀 6100

物業管理人員走訪業主技巧

作為物業管理人員經常會去業主家中走訪處理問題。既講究實在,又講究藝術,才能夠取得最佳效果。下面介紹一些走訪時的要訣,希望對大家日常工作有所幫助:

見面問候時最好點名道姓。邁進業主家門,你的第一句話可能是:“你好,見到你很高興。”但這卻不如說:“王先生,你好,見到你很高興。”據測,后者比前者要熱情得多。

若業主沒請你坐下,你最好站著。坐下后不應直接掏煙給業主,如業主請你抽煙,你應說:“謝謝。”請記住,切莫把煙灰和火柴頭弄到地板上,那是很不得體的。主動開始談話,珍惜時間。盡管對方已經了解到你的一些情況和來訪目的,你仍有必要主動開口。你可再次對某些問題進行強調和說明。時刻保持相應的熱情。在談話時,你若對某一問題沒有傾注足夠的熱情,那么,業主會馬上失去談這個問題的趣。當業主因為某些問題,出現憤怒并難以抑制時,應提早結束此次走訪。憤怒會使你失去理解他人和控制自己的客觀尺度。它不僅無助于問題的解決,反而會把事情搞得更糟。

學會聽的藝術。聽有兩個要求,首先要給業主留出講話的時間,其次要"聽話聽音"。如業主首先講話,你不可打斷他。應做好準備,以便利用恰當的時機給其以響應,鼓勵他講下去。。。。不能夠認真聆聽別人談話的人,也就不能夠“聽話聽音”,更不能機警、巧妙地回答對方的問題。記住:不論是社交場合,還是在工作中,善于聽乃是一個人應有的素養。

避免不良的動作和姿態。玩弄手中的小東西,用手不時地理頭發、攪舌頭,清牙齒,掏耳朵,盯視指甲、天花板或對方身后的字畫等,這些動作都有失風度,,,,,也不應忘記自己的身份去故作姿態,賣弄親近:“咱倆無話不談,要是對別人,我才不提這個呢!”俚話和粗話更應避免。

要誠實、坦率、有節制。若在一件小事上做假,很可能使你的整個努力付諸東流。對方一旦懷疑你不誠實,你的各種不同凡響的作為都將黯然失色。誰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完人,因此,你可以坦率地談起或承認自己的缺點或過失。在評論第三者時不應失去體量他人的氣度,無節制地使用尖刻語言只會讓人疑心:“誰知哪一天,他也許會在背后這樣說我呢。”,,,,要善于“理亂麻”,學會清楚地表達。善于表達使人終生受益。講話不會概括的人,常常引起人們的反感:敘事沒有重點,思維頭緒混亂的人,常常迫使人們盡量回避他。一般來說,你若從沒有擔心過別人會對你的話產生反感,就意味著你已引起他人的反感了。

注意自己說話的語氣和語調。說話要保持清晰,喉音、鼻音不宜太重,語速平緩,語調老成、平淡,充滿朝氣的語調會使你顯得年輕。此功重在平時留心多練。。。。。注意衣著和發式。第一次見面就給人一種不整潔的印象,往往會給你的自我表白投下陰影。

過度的關心和說教應該避免,要表現出誠意和合作精神。

結束出門時,不要忘記帶走你的帽子、手套、公事包等東西。告別語應適當簡練,克制自己不要在臨出門時又引出新的話題,因為沒有理由認為告別才是會見的高潮。

案例:某年5月,陳某與某物業公司簽訂了入住協議書。某日,陳某晚上下班后將自己的摩托車未加防盜裝置就停放在了小區內,等第二天上班時,陳某發現自己的摩托車已不在停放點了,便立即報了警,但至今未破案。今年10月,陳某起訴至法院,請求法院判令物業公司賠償摩托車的損失。

。。。。

分析:陳某在入住后,與物業公司簽訂了入住協議書,該合同是物業公司對陳某提供物業管理服務的承諾和陳某愿意接受服務和物業管理的明確表示。雙方并未就陳某的財產由物業公司保管簽訂過保管合同或有其他約定,物業公司無保管陳某摩托車的義務。盡管物業公司對小區的安全負有日常管理的義務,但其所承擔的小區安全防范的義務只是協助義務。

點評

當前,業主與物業公司的糾紛不少已經開始轉移到家庭財產的失竊方面。由于業主家里的財產被盜事件經常發生,于是許多業主片面理解物業公司就是小區的“第二警力”,一旦自己家庭財產遭遇損失動輒就將物業公司推上被告席,然而這并不代表物業公司必須承擔業主失竊的后果。

案例:王某與李某是鄰居關系,某年7月中旬,王某未將其空調室外機安裝在物業指定位置,而安裝在正對李某房門的位置,空調機啟動后,熱風從窗戶吹進鄰居房內,加之噪音影響,擾亂了李某的休息。所以李某就一紙訴狀將鄰居王某告上了法庭,要求王某拆除空調室外機并賠償精神損失。

分析:王某作為小區業主對自有房屋依法享有權利,但必須接受相應的限制。王某將空調器的室外機移至房屋的北側外立面,違反了《民法通則》的關于相鄰關系的有關規定,李某得到法院的支持也在情理之中。

點評

目前,業主與業主之間因相鄰關系而引發的糾紛正呈逐步增多的趨勢,其現象不外乎業主違章搭建或擅自改變房屋結構和使用功能以及侵占公共區域等方面。以前,有的業主不了解,有的業主出于私心或礙于鄰居的情面一般不愿直接與鄰居對簿公堂,而是選擇由物業公司出面處理,如物業公司不肯協調,則大多以拒付物業服務費相要挾,無形中物業公司做了他們的“替罪羊”。

篇2:安全文明小區走訪群眾制度(上墻制度)

安全文明小區上墻制度:走訪群眾制度

走訪群眾是一項經常性、長期性的工作,是搞好基層基礎工作的關鍵,是了解群眾呼聲,掌握社會治安動態的重要渠道。

一、責任區民警每周走訪群眾時間不得少于3天,平均每天走訪群眾不得少于5戶。

二、每月要對責任區內的重點部位、要害部門檢查1次,主要檢查人防、物防、技防的落實情況。

三、及時了解群眾呼聲,掌握群眾對社會治安工作的意見和要求。

四、對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責任區民警要有針對性地組織力量進行控防,從根本上予以解決。

五、責任區民警走訪中,要加強對居民群眾進行"五防"教育和法制宣傳,從而增強群眾的法制觀念和安全防范意識。

篇3:Z社區居委會成員入戶走訪制度

制度是個社會的游戲規則,更規范的講,它們是為人們的相互關系而人為設定的一些制約。為此,我們一般要求大家共同遵守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來提高辦事效率,才設定一些制度。下面是我們應屆畢業生制度職責大全提供的制度文章供您參考:

為進一步加強社區居委會成員同居民的聯系,真正做到“串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難、暖百家心”,努力為居民辦實事,特制定社區居委會成員入戶走訪制度:

1、把“堅持把群眾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的需求作為第一選擇,把群眾的滿意作為第一標準,切實幫助百姓實際困難”作為衡量社區工作好壞的標準,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2、社區居委會成員以分片包戶的形式確定入戶走訪范圍,社區居委會成員每人每月走訪居民10-20戶,詳細了解居民的需求與呼聲,做到社情民意早知道,重大事件早上報,矛盾問題早解決。

3、建立《社區民情日志》,社區居委會成員做到人手一冊。要求及時記錄:走訪時間、走訪地點、走訪人等內容,重點記錄居民的意見、建議和呼聲。結合社區居委會信息管理系統,建立居民戶信息檔案,并及時更新有關信息,實行動態管理。

4、入戶走訪以了解和收集居民需求和困難、排查調處人民內部矛盾、征求對社區工作的意見為主要內容。對居民提出的困難、意見和需求,能當場解決的當場解決,解決不了的,做好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并提交社區居委會,協調有關部門解決。

5、建立入戶走訪信息的雙向反饋制度。社區居委會對走訪中收集到的問題認真歸納梳理,對反映的問題進行研究分析,對提出的困難積極幫助解決,確定解決時限,責任落實到人。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人人有答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