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隧道養護工安全操作規程

隧道養護工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3209

1在進行隧道養護作業前,應做好如下工作:

(1)檢測隧道內一氧化碳、煙塵等濃度及能見度是否會影響施工安全;

(2)檢測隧道結構狀況是否會影響作業安全,如有危險,應先處理后作業;

(3)檢查施工道信號燈是否準確、明顯,按作業區交通控制標準設置相關的渠化裝置和標志,并指派專人負責維持交通。

(4)對養護機械、臺架應進行全面的安全檢查,并應在機械上設置明顯的反光標志,在臺架周圍設置防眩燈,以反映作業現場的輪廓。

2在隧道襯砌局部坍塌養護作業時,可在塌方范圍選擇適當位置做坍體護拱等,作業人員可在其掩護下操作。

3當檢測的隧道內一氧化碳濃度或煙塵濃度高于規定的容許濃度時,作業人員應及時撤離,并開啟通風設備進行通風。

4不準在隧道內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嚴禁明火作業或取暖。

5對隧道側壁及頂棚用水沖洗清潔時,應注意保護電器設施,以防受潮漏電。

篇2:確保綠地養護工程質量技術措施

確保綠地養護工程質量的技術措施

制定總質量計劃,明確本養護質量總目標為優良。其各個分部養護質量等級均為優良。

組織管理措施

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經化現場技術管理和質量管理各方面的規章制度和措施;

強化"質量第一"的質量意識,推行"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全面質量管理,成立質量小組,積極開展質量檢查活動。

建立嚴格的三級自檢制度。由駐地養護質量員總負責,各隊、各工序質監員分負責,縱向和橫向相結合,確保養護的質量。

工地質量檢查與內部考核相結合,建立落實質量考核獎懲制度。

加強工地質量宣傳教育,強化員工質量意識。確立"以質量求生存、創信譽"的宗旨。

及時向甲方作好實物工程量申報工作,嚴格執行每一個小區指令。

定期召開部門、相關人員以及養護例會,對前期養護中存在的質量問題及時通氣,使后期養護中避免出現苗木死亡:

各分部分項的養護質量嚴格按驗收標準進行自檢、驗收。

技術保證措施:

編制養護質量計劃實施細則,完善養護控制點和控制標準,強化養護質量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過程控制。養護前認真做好技術交底、技術培訓工作,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和養護標準、規范進行養護,嚴格材料質檢關。服從甲方要求,做好養護日記。

第一節工程質量承諾

一旦我方中標,我方將承諾的質量目標為:符合(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標準;確保合格

一、養護標準:按杭州市城區綠地養護質量標準

二、兩年養護期后樹木質量要求達到以下標準:

1、樹木樹冠完整,枝條密度均勻,枝葉豐滿,生長正常,無偏冠、死冠和缺冠現象,胸徑12cm以上的樹木其樹冠冠幅應不少于其胸徑20倍。

2、主干上無萌發芽和萌叢枝,全冠三級骨干枝完整,枝葉色澤正常,無死枝枯葉,樹木生長勢良好。

3、無病蟲害及明顯疤,傷痕出現。

第二節施工質量保證措施

一、組織保證

1、為保證這一質量目標的實現,我方將派遣有著豐富施工經驗的項目經理和項目班子進行施工,配備經驗豐富的專業技術人員和技工,狠抓質量、進度、安全三條主線,確保工程保質保量的完成。由公司總工程師組織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及各種負責人、主操作人員結合《園林綠化施工規范》和《質量驗收標準(試行)》,進行全面系統地技術交底。實行目標管理,將工程總目標分解到人,施工流程中分階段,各階段中又分解成各工種專業的目標,通過目標的層層分解來保證總目標的實現。

以項目經理責任制為中心,組成矩陣式工程管理系統,嚴格按照已確認的施工技術方案進行施工,并無條件接受監理工程師的總協調、總管理和總控制。"矩陣"中各"部分"職責明確,環環相扣,密切配合,與外界工程相關單位互諒互讓,友好相處,保證工程管理有序、有效。

2、施工配合

(1)、本工程項目部內部所有各組圍繞工程質量和工程進度總目標,密切配合,環環相扣,協同作業。

(2)、主動爭取建設單位和監理工程師的指導和監督,隨時保持密切聯系,虛心聽取意見并及時修正,直到監理工程師滿意為止。

(3)、服從當地政府及交通、公安、環保等管理部門的管理。

(4)、特別注意與兄弟施工單位合作。

二、文件和資料控制

我方在文件資料控制方面,嚴格控制對工程質量有影響的所有文件。嚴格按圖施工,及時進行聯系單的收發工作,由項目工程師負責將聯系單按編號直接發到各施工員,并將施工圖紙及時按聯系單進行修改,以便施工人員能夠準確及時簽證,以保證工程資料的準確性、及時性。

三、過程控制

1、施工進度控制

(1)、管理原則

抓好開工前準備工作和竣工掃尾,用網絡技術控制工程進度,苦干、巧干爭速度。

(2)、管理辦法

a、抓好開工前準備工作,及時組成項目管理班子,分工負責,重點抓好臨時設施及內業準備工作。

b、應用網絡計劃控制工程進度,在分階段控制網絡的基礎上,認真細致的編好月作業計劃及開好施工任務單,同時編制詳細的材料供應計劃、機械設備和勞動力進場計劃,計劃人員隨時到工地檢查進度情況,及時利用計算機調整網絡計劃。

c、抓好各施工班組隊伍的施工進度,在保證工人生活和確保勞動保護的前提下,適當延長每班作業時間,并在簽訂合同時明確正常的施工人數。當某種工作緊張,可組織其他工種班組幫助其進行搶工。

d、建立現場碰頭會制度,每天工作結束后,開現場碰頭會,通報和交流各部門當前工作情況,安排第二天工作,并進行各種交底,隨時總結和調整管理辦法。定期召開由建設單位及各有關單位參加的工程協調會議,解決相互配合中存在的問題。

e、做好工序前的準備工作,在工序前由施工員負責落實各方面的準備工作,如工作面、材料、機械、技術復核和隱蔽檢驗等,并檢查落實。

f、集中力量抓好竣工掃尾工作,做好掃尾階段各工種的協調,增加成品保護人員,制訂有效的成品保護措施,避免返工修理,成立各工種參加的混合掃尾小組,提高掃尾勞動效率,同時加強這一階段的質量檢查。

g、選派一專多能的機修、電工及其它機械操作工,保證現場機具能得到及時修理。

h、利用各種手段激發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安排好資金計劃,保證急需材料、人工費及其它日常開支。

2、施工質量技術保證措施

在施工過程中要加強技術和質量管理,落實各級人員崗位責任制,各部門分工明確,密切配合,建立以項目經理為核心的質量管理體系,健全三級質量檢查網,做到定崗位、定責任、定標準,確保施工中的各個質量環節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1)、施工圖紙會審

施工圖紙會審是很重要的環節,其會審程序為:施工方先熟悉、審查圖紙,發現位置,然后召開各方會議,由設計單位介紹設計意圖、圖紙、設計特點及對施工的要求,由施工方提出圖紙中存在的問題和對設計的要求,討論協商解決,寫出紀要,有設計方提出變更資料。

(2)、技術交底

技術交底的目的是使參與項目施工的人員了解所擔負的施工任務的設計意圖,施工特點,技術要求,質量標準,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結構的特殊技術要求和質量標準等,項目經理部向作業班組交底,從而建立技術責任制、質量責任制,加強施工質量檢查、監督與管理。施工項目的技術交底包括設計人員向施工單位交底,技術人員向班組交底等。技術交底的主要要求是:以設計圖紙、施工方案、工藝流程和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為依據,編制技術

交底文件,突出交底重點,注重可操作性,以保證質量為目的。

(4)、施工日記管理

施工日記由項目施工員記錄,日記要求連續、詳細、明了,能反映出質量監督和管理動態及面貌,特別詳細記載施工中發現的問題和處理解決的過程。施工日記應從工程開始起至工程交工驗收止。中途因工作調動時,應及時辦好日記移交手續。由接收人繼續做好施工日記。

(5)、積累工程施工技術資料

工程技術資料是施工中的技術、質量和管理活動的記錄,也是工程檔案的形成過程。它反映了施工活動的科學性和嚴肅性,是工程施工質量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實際體現,也是施工企業信譽的體現。工程施工技術資料歸檔移交給建設單位后,便是使用過程、維修及擴建的指導文件和依據。因此,國家和各級建設管理部門都十分重視資料的積累,要求按規定做到齊全和準確、充實,把它列為評定單位工程質量等級的三大條件之一。必須按各專業質量檢查評定標準的規定和實施細則,全面、科學、準確地記錄施工單位工程質量等級,移交建設單位及檔案管理部門,并不得有偽造、涂改、后補等現象。

3、班組操作掛牌管理

(1)、凡能落實個人責任的作業部分,均要實行操作掛牌定位。以便明確責任和獎懲。因其它原因,未能落實到人的,但要落實到班組,有班長掛牌定位。

(2)、操作定位由項目經理施工員布置,班組長執行,質量員填表記錄。

(3)、班組長在分配班內成員時,盡可要保持部位的連續作業,界限清楚。必要時,要操作掛牌上墻。

4、班組質量自檢

(1)、班組長是當然的兼職質量員,班組每天完工后應進行自檢。每個分項工程完工后,應不少于一次的質量自檢驗評記錄。

(2)、質量員自檢驗評按國家施工驗收規范和質量評定標準進行。

(3)、班組通過質量自檢,要總結經驗,及時向每個作業人員提出整改意見。把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并將質量的優劣作為當月獎懲考核的依據。

5、加強成員管理

(1)、成品保護是指在施工過程中,有些分項工程和分部工程已經完成。其它工程尚在施工,或單位工程已接近掃尾或竣工的單項工程。尚未正式竣工驗收之前,均屬成品保護之列。

(2)、針對施工項目的特點和環境,要采取有效的護、包、蓋、封等保護措施。措施由項目工程施工員制訂。

(3)、保護措施要因地制宜,切實可行要落實到人,并和經濟獎懲掛鉤。

(4)、項目工程部施工員和質量要根據制訂的成品保護措施,隨時檢查落實,并嚴格獎懲。

6、檢查和試驗

(1)、進貨檢驗

a、進貨前,不論對項目部自購或顧客提供物資均需按國家或行業標準規定檢驗和試驗。

b、工程用物資需經試驗合格,方可投入使用和入庫,經檢驗和試驗為不合格的則作出明顯的標識并組織人員立即清退。

(2)、過程檢驗和試驗

a、施工中的分項工程質量應在班組自檢、預檢、交接檢驗的基礎上,由項目部施工員對質量進行復檢并評定等級,由專職質量員核定。

b、過程中,上下道工序未經檢驗或檢驗不合格,不得進入下道工序,并作出標識。

c、過程中的分部工程質量應由項目部技術人員組織評定。

d、當有業主親自參加見證或試驗過程或部位時,要規定該過程或部位的所在地、見證和試驗時間,如何按規定檢驗和試驗,前后接口部分的要求等內容。

7、服務

(1)、保修及養護期限

本工程的綠化工程栽后管理養護為一年;自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計算。在保修期內因施工原因需返修的,我方接到通知3天內進行返修。

(2)、質量回訪

本工程交付后,進行質量回訪,并填寫工程質量回訪單,報公司備案;回訪前十天通知回訪單位以便回訪單位預先準備,回訪結束后,應將回訪情況匯總寫出質量回訪紀要,并將紀要報公司,以便分析原因,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

(3)、質量投訴處理

顧客投拆由公司專人負責登記,建立投訴臺帳,并在七天內進行實地考察,分析原因,及時認真地解決,處理問題,使顧客滿意。

收銀制度

篇3:綠化養護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及保證措施

綠化養護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及保證措施

1、工程質量保證體系

2、質量保證措施

2.1強化質量意識,認真貫徹落實"質量第一"的方針,嚴格按設計圖紙,現行施工規范、規則,以及業主的特殊技術要求、監理工程師現場指示組織施工,把創優工作貫徹到施工生產全過程,確保工程質量。

2.2建立健全各級全面質量管理與質量保證體系。成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全面質量管理領導小組,積極開展全面質量活動,并根據施工中的難點和工藝要求,對出現的缺點和通病,開展QC小組活動,制定有效防范措施,提高工程質量水平。

2.3加強工序質量控制,嚴格按ISO9001質量保證體系組織生產,按規定制定各工序、各環節的操作標準、工藝標準、檢查標準,對工序標準執行情況作好記錄,使各工序銜接有序并實現可追溯性。

2.4強化工程管理,落實技術責任制,制定有針對性的專項施工方案,認真做好技術交底。

2.5做好工程測量、試驗及復核工作,嚴格執行測量雙檢和復核制度,確保路基中線,路基標高,大橋的中線與標高等測量項目符合設計要求,并填制相應的竣工表格。

2.6特殊工種人員均需持證上崗,并接受崗前培訓教育。

2.7強化計量工作,嚴把計量關,對所有采用的計量器具按規定定期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