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油船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第一條認真執行《一般安全守則》。
第二條備車前,確認日用油箱油位、啟動電池、空氣瓶壓力、各路閥門、開關、各部潤滑油油位處于正常工作狀態。
第三條檢查各安全裝置是否完好、倒順車操作柄是否在停車位置。
第四條起動主機時怠速運轉5—10分鐘,冬季要達到15分鐘。圍油船動船正車或倒車,一定要緩慢用車,不可突然加速操作。當圍油船航行加速時,要短時間內通過共振區,不得在其間航行。
第五條運轉中注意檢查潤滑油壓力,冷卻水溫度等各儀表是否處于正常工作狀態,并記錄在輪機日志上;按時檢查主、副機運轉情況,有無異味、異響,發現異常立即排除。駕駛人員要注意儀表變化,有異常情況及時告知輪機人員采取措施。
第六條非緊急情況下,圍油船作業及靠泊時,船速由快減至慢車,或由慢車增至快車,一定要分段進行。一般情況下停船的順序為:先減慢車,手柄置于“停止”位置1分鐘,再拉向倒車位置,待船克服慣力作用再增加速度,以免造成推進裝置損壞。
第七條作業中要謹慎操作,根據風、流影響,控制好船速,避免發生碰撞、壓欄、纏槳。
第八條作業結束靠好碼頭,駕駛員通知輪機人員停車。停車后關閉海底閥、液壓閥。嚴寒季節長時間停車,應放掉主副機冷卻水,以防凍裂。
第九條圍油船拖帶圍油欄應用慢速起拖,待圍油欄受力后,再逐步加速航行,最大航速不得超過4節,轉向時要提前降速。
第十條拖帶圍油欄時,注意圍油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第十一條夜間或大霧天拖帶圍油欄作業,要遵守航行規則。
第十二條拋錨時,要選好拋錨點,控制好方位。
第十三條起錨時,圍油船要定好位,結合起錨機運轉。作業人員不要將纜繩拉的過死,同時要防止斷繩傷人。起錨后,要及時整理好錨繩系好錨。
第十四條5級以上大風(風速大于8m/s)時,停止作業。
篇2:圍油船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第一條認真執行《一般安全守則》。
第二條備車前,確認日用油箱油位、啟動電池、空氣瓶壓力、各路閥門、開關、各部潤滑油油位處于正常工作狀態。
第三條檢查各安全裝置是否完好、倒順車操作柄是否在停車位置。
第四條起動主機時怠速運轉5—10分鐘,冬季要達到15分鐘。圍油船動船正車或倒車,一定要緩慢用車,不可突然加速操作。當圍油船航行加速時,要短時間內通過共振區,不得在其間航行。
第五條運轉中注意檢查潤滑油壓力,冷卻水溫度等各儀表是否處于正常工作狀態,并記錄在輪機日志上;按時檢查主、副機運轉情況,有無異味、異響,發現異常立即排除。駕駛人員要注意儀表變化,有異常情況及時告知輪機人員采取措施。
第六條非緊急情況下,圍油船作業及靠泊時,船速由快減至慢車,或由慢車增至快車,一定要分段進行。一般情況下停船的順序為:先減慢車,手柄置于“停止”位置1分鐘,再拉向倒車位置,待船克服慣力作用再增加速度,以免造成推進裝置損壞。
第七條作業中要謹慎操作,根據風、流影響,控制好船速,避免發生碰撞、壓欄、纏槳。
第八條作業結束靠好碼頭,駕駛員通知輪機人員停車。停車后關閉海底閥、液壓閥。嚴寒季節長時間停車,應放掉主副機冷卻水,以防凍裂。
第九條圍油船拖帶圍油欄應用慢速起拖,待圍油欄受力后,再逐步加速航行,最大航速不得超過4節,轉向時要提前降速。
第十條拖帶圍油欄時,注意圍油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第十一條夜間或大霧天拖帶圍油欄作業,要遵守航行規則。
第十二條拋錨時,要選好拋錨點,控制好方位。
第十三條起錨時,圍油船要定好位,結合起錨機運轉。作業人員不要將纜繩拉的過死,同時要防止斷繩傷人。起錨后,要及時整理好錨繩系好錨。
第十四條5級以上大風(風速大于8m/s)時,停止作業。
篇3:叉車作業人員培訓考核制度
叉車作業人員培訓考核制度
為了加強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的培訓教育管理,確保操作者本人和他人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必須持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核發的特種設備操作人員操作證后方可獨立從事相應的工作。
2、操作人員的培訓包括:外委培訓(當地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培訓機構)和單位內部培訓兩種。
3、公司培訓中心應建立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培訓、教育檔案,及時通知有關人員參加特種設備操作人員的換證考試,保持操作證的有效性。
4、公司培訓中心每年編制當年度特種設備操作人員的培訓計劃,報告單位領導批準后實施。
5、單位內部培訓由培訓中心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負責組織實施,每半年至少組織一次,培訓的內容主要包括:國家有關特種設備的法律、法規、規章的學習;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特種設備使用、維護、保養知識;特種設備事故的案例分析;特種設備安全事故及防范和應急措施、自救知識;特種設備有關安全生產管理知識、技術知識和崗位操作技能的學習,必要時可組織人員進行筆試。每次培訓必須做好相應的記錄。
6、參加外委培訓(當地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培訓機構)的人員必須經單位領導同意,培訓合格的予以報銷相應的費用。
7、特種設備操作人員未按規定參加培訓,或培訓考核不合格的按有關制度予以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