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卸指導員安全操作規程
第一條認真執行《一般安全守則》,掌握相關工種操作規程。
第二條作業前:了解上班次裝卸生產情況,掌握本班裝卸生產計劃和機械設備狀況。
第三條碼頭前、后沿裝船、卸車作業中:
1、接車輛對艙前,先鳴哨,通知有關人員,經檢查確認該作業線卸車機和人員均處于安全位置后再接車輛對艙位,接車輛時,指導員先與掛鉤員聯系,再向掛鉤員發出接車輛指令,接車輛信號規范準確,對車輛數要核準,防止出道檔。車輛對好艙位后,指導員嚴禁在卸車線以外代替掛鉤員摘掛車輛。
2、檢查、指導裝船、卸車作業時,要站在安全位置,嚴禁站在卸車機、接力皮帶機、高架皮帶機等機械設備下指揮生產。
3、檢查船艙應走外桿。
4、不準站在正在運轉的高架皮帶機下查看水尺,防止落物傷人。
5、卸車結束后,檢查好軌道內外、車門、卸車機,經確認無問題后再通知定位車司機摘鉤,拉車前先鳴哨通知有關人員后,再向掛鉤員發出拉車輛指令。
第四條場地裝、卸車作業中:
1、裝卸車輛對垛前,要注意行人和車輛,防止搶道,確認該裝卸車線道邊、貨物、人員和設備處于安全狀態,并符合安全行車條件后再接車輛對垛,對垛時先與掛鉤員取得聯系,再向掛鉤員發出對垛指令,指令信號要準確、規范,同時要站在距車輛2m遠處。防止車輛上掉下異物砸傷或刮傷,不準抓正在運行的車輛,嚴禁在卸車線以外代替掛鉤員摘掛車輛。
2、指揮裝、卸車作業時,要注意各種聲響信號、安全標志,要隨時觀察周圍環境,注意鐵路機車、履帶式起重機、橋式起重機等機械動態,不準在上述機械設備行走路線、回轉范圍內走動、停留指揮生產。
3、卸車結束后,檢查好軌道內外、車門、卸車機,確認無問題后再通知拉車,拉車前先鳴哨通知人員撤離后再向掛鉤員發出拉車指令。
第五條作業后:
作業完畢后清點人數,檢查各種設備是否停在規定位置。
篇2:裝卸指導員現場生產安全監控指引
一、船舶作業前,與船方確認以下事項:
1、岸至船梯上下通道是否安全。
2、船梯安全網是否系掛牢固。
3、甲板通道是否可安全通行。
4、裝卸作業的貨艙艙口梯是否可安全上下。
5、艙口梯口蓋板是否已扣緊。
6、開啟的貨艙蓋是否已鎖固扣緊。
7、貨艙內有無缺氧或有毒氣體的危險。
8、貨艙內裝卸作業面有否造成傷害的間隙和孔洞。
9、貨物積載有否傾倒危險。
10、能否提供貨艙作業需要的照明。
11、貨艙內有否積載危險貨物。
12、所裝卸貨物有否安全質量特殊要求。
13、船吊安全工作負荷與所標示是否一致。
14、船吊技術性能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15、禁止吸咽區域是否已明確。
二、每班作業前對船舶安全生產環境進行全方位檢查:
1、檢查船舶舷梯安全網、梯口絡和船岸通道是否安全。
2、檢查艙梯蓋板和艙梯是否栓牢穩固。
3、檢查開啟的艙蓋是否栓牢,堆疊的艙蓋板高度是否超過艙舷。
4、檢查作業艙內貨物包裝帶、墊料等雜物是否按要求清理。
5、檢查作業艙口的通風換氣,嚴格落實有毒缺氧檢測程序,保證作業船艙達安全適工條件。
6、檢查作業柜口光線照明是否良好。
7、及時知會突發天氣預警。
三、作業過程中經常檢查、督促作業人員嚴格落實安全操作規程、作業安全質量措施。
四、根據船舶晝夜作業計劃和貨物裝卸次序,合理組織單船裝卸作業:
1、根據作業流程,配置作業機械、人力、發出作業命令書。
2、提供裝卸貨物類別、性質、重量等相關信息和數據。
3、向作業人員確認貨物包裝儲運圖示標志和危險貨物標志的辨識和操作要領。
4、根據裝卸貨物特征,確定工屬具使用的規格和負荷。
5、合理控制貨物裝卸進度,均衡作業,使船舶橫傾不超過3度。
6、檢查下艙作業機械是否有足夠的寬度、高度和承載面,提供艙內船具、管道設施的方位。
7、提醒清艙人員注意二層柜上的方洞邊沿。
8、同一艙口開兩條作業線時,做好相關安全措施的確認。
9、檢查下艙作業機械是否按要求帶備滅火器和滅火罩、作業人員是否攜帶火種。
五、檢查、督促、落實貨物裝卸“四標五清”工作,落實清潔、保潔措施:
1、檢查作業人員是否按要求打標準碼。
2、檢查單船裝卸作業是否做好“五清”工作,并書面確認。
3、檢查碼頭前沿作業場所是否有未清理的貨物包裝帶、鋪墊料等雜物。
4、檢查碼頭前沿作業場所是否有撒漏的散貨類物料。
5、檢查經碼頭轉接、直裝駁船作業運輸沿途,是否有跌包貨腳和貨物包件等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