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血液標本采集

血液標本采集

2024-07-16 閱讀 9881

血液標本采集

一、不同采血管的采集順序

  血培養(yǎng)瓶;

  檸檬酸鈉抗凝采血管;

  血清采血管,包括含有促凝劑和/或分離膠;

  含有或不含分離膠的肝素抗凝采血管;

  含有或不含分離膠的 EDTA 抗凝采血管;

  葡萄糖酵解抑制采血管。

  注1:用于分子檢測的采血管宜置于肝素抗凝采血管前采集,避免可能的肝素污染引起PCR反應受抑。

  注2:用于微量元素檢測的采血管宜充分考慮前置采血管中添加劑是否含有所檢測的微量元素,必要時單獨采集;不宜使用注射器采集。

二、真空負壓采血管類型及適用檢測范圍

三、特殊注意事項

  使用蝶翼針且僅采集檸檬酸鈉抗凝標本時,宜棄去第一支采血管。被棄去的采血管用于預充采血組件的管路,無需完全充滿。

  如使用注射器采血,血液從注射器轉(zhuǎn)注至真空采血管中的順序與真空采血系統(tǒng)的采集順序相同。不宜拔除真空采血管的膠塞,不宜對注射器針栓施加壓力,由血液自行流入采血管,直到血流停止,以確保正確的血液與添加劑比例,并減少溶血的發(fā)生。

  特殊情況只能從靜脈留置管中采血時,對于凝血功能檢測宜棄去最初的5ml或6倍管腔體積的血液,對于其他檢測宜棄去最初的2倍管腔體積的血液。

  含有添加劑的采血管在血液采集后宜立即輕柔顛倒混勻,混勻次數(shù)宜按照產(chǎn)品說明書的要求。不可劇烈震蕩混勻,以避免溶血。

四、血液標本無法正常采集時的處理

  輕微調(diào)整進針位置。如采血針刺入靜脈過深,可略微抽出。如穿刺不夠,可將采血針向靜脈中略推入。不宜在不明靜脈走向時盲目探查。

  如穿刺已成功,采集中途血流突然停止,可能是血管壁貼附了針孔,可將采血針旋轉(zhuǎn)半周。如懷疑真空采血管真空度不足,應及時更換采血管。

五、疑似動脈、神經(jīng)損傷時的處理

  在采血過程中,如穿刺部位快速形成血腫或采血管快速充盈,懷疑穿刺到動脈,立即終止采血并拔出采血針,按壓采血部位5min~10 min,直至出血停止。如需要,可在其他部位進行靜脈穿刺。

  在采血過程中,如患者感到在穿刺部位近端或遠端有放射性的電擊樣疼痛、麻刺感或麻木感,懷疑穿刺到神經(jīng),立即終止采血并拔出采血針止血。如需要,可在其他部位進行靜脈穿刺。必要時可請臨床醫(yī)生對患者神經(jīng)損傷程度進行評估及處理。

六、患者暈厥的應急處理

  如患者在采血過程中出現(xiàn)暈厥,宜立即停止采血,拔出采血針止血;將患者置于平臥位,松開衣領(lǐng);如疑似患者為空腹采血低血糖可予以口服糖水;觀察患者意識恢復情況及脈搏、呼吸、血壓等生命體征,如生命體征不穩(wěn)定宜立即呼叫急救人員。有條件的單位可在采血點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儀,并培訓工作人員使用。

七、預防標本溶血

  預防標本溶血注意事項如下:

  消毒后穿刺部位自然干燥;

  不可穿過血腫部位采血;

  如使用注射器采血,宜確保針頭牢固地安裝在注射器上以防出現(xiàn)泡沫;

  使用注射器時避免過度用力抽拉針栓;

  輕柔顛倒混勻含有添加劑的標本。

八、拔針與穿刺點止血

  先松開止血帶,從采血針/持針器上拔出最后一支采血管,從靜脈拔出采血針。拔出采血針后,在穿刺部位覆蓋無菌棉簽、棉球或紗布等,按壓穿刺點5min(止血功能異常的患者宜適當延長時間),直至出血停止。不宜曲肘按壓,會增加額外的壓力,導致出血、淤血、疼痛等情況發(fā)生風險的增加。如在正確按壓止血的前提下出現(xiàn)血腫或出血持續(xù)時間超過5min,可請臨床醫(yī)生對患者凝血功能進行評估及處理。

  對于已形成的血腫或淤青,24h內(nèi)可給予冷敷止血,避免該側(cè)肢體提拎重物,24h后可熱敷以促進淤血吸收。

篇2:標本采集人員工作職責

1.負責血液標本的采集工作,嚴格無菌操作技術(shù),做到一針見血,防止引起獻血者的不適。

2.負責檢查一次性采血針管,嚴防使用不合格產(chǎn)品。

3.負責標本采集前的核對工作,防止差錯事故的發(fā)生。

4.負責標本采集后體檢表及標本的送檢工作,并做好交接記錄。

5.負責工作環(huán)境的衛(wèi)生工作。

篇3:檢驗科標本拒收規(guī)則

為防止不合格標本的檢驗結(jié)果用于患者的診療過程,遇以下情況將按SOP文件要求拒收標本:

1.申請單無檢驗項目或檢驗項目不清楚的標本,非本實驗室檢驗項目的標本。

2.姓名明顯變更,或出現(xiàn)多個姓名,無法確認標本正確歸屬的。

3.申請單和標本已經(jīng)分離,標本容器上又無明確患者標識。

4.空管,標本量不符合規(guī)定要求的(見《檢驗科項目組合及標本保存運輸表》)。以下為詳細說明:

1)三全或兩全組合,總血量少于3ml,離心后血清或血漿量少于1.5ml

2)生化少于15項的組合,總血量少于2ml,離心后血清或血漿量少于1ml

3)生化少于5項組合或單項,總血量少于1ml,離心后血清或血漿量少于500μl

4)尿生化標本少于1ml

5)血氨檢測未抽滿一管

6)出凝血標本過多或過少,超出允許范圍±15%

7)血液常規(guī)標本采血量少于1ml

8)血沉標本血量不符合1.6ml

9)尿液常規(guī)標本少于4ml

10)尿液沉渣標本量少于10ml

11)大便標本量極少(少于1粒黃豆量)

5.收集容器不正確,如血清標本用了抗凝管,血漿標本錯用普通管,用普通大便盒留取培養(yǎng)標本等。

6.檢驗標本類別不符,如申請單注明血,但送檢標本為胸水。

7.標本外部有嚴重的遺灑、滲漏,懷疑標本可能交叉污染的。

8.經(jīng)詢問確認標本采集部位不正確的或患者狀態(tài)不適合做相應檢查的,如正在

9.輸入脂肪乳的患者檢測血脂,正在輸入葡萄糖的患者抽血測定血糖。

10.經(jīng)詢問,確認標本超過標本允許送達時間的,如尿液沉渣標本送檢時已超過2小時,或非晨起第1次或第2次尿標本,如檢測項目中包含K、Glu、P、TCO2、LA、HCY、膽紅素,則超過2小時拒收,如檢測項目中包含Amon的標本血氣標本超過30分鐘拒收。允許送達時間見《檢驗科項目組合及標本保存運輸表》。

11.經(jīng)詢問確認標本保存、運輸方式不正確的,具體保存方式見《檢驗科項目組合及標本保存運輸表》。

12.出凝血項目標本、血常規(guī)標本出現(xiàn)凝塊。

13.標本離心后出現(xiàn)溶血(除外新生兒、燒傷及血管內(nèi)溶血患者);對于新生兒、燒傷患者溶血標本,以下項目由于影響較大不進行檢測:K、Cr、LD、AST、CK、TBil、DBil、ALP、Glu、P、ADA、凝血1、血清蛋白電泳、cTnI、Myo、CEA、CMVPP65及其它由儀器報警提示溶血干擾測定的項目。

14.嚴重脂血標本,經(jīng)電話聯(lián)系正在或剛剛輸完脂肪乳<4h的,若為危急搶救患者,則僅報告急診項目,但對高速離心后檢測儀器仍有報警符號的則不能報告。

15.胸、腹水或引流液標本過于混濁、粘稠,離心后仍無明顯變化無法測定的。如有必要可采用肝素抗凝管采集。

16.前列腺液標本量少、蓋片不嚴密標本已干。

17.疑為輸液同側(cè)抽血或混有其它液體,經(jīng)聯(lián)系后確認標本確有污染或無法確認污染但結(jié)果直接提示污染的按不合格標本處理。

18.審核報告時發(fā)現(xiàn)標本超過有效檢驗時間或污染的,也應視為不合格標本,按拒收標本處理,不能發(fā)出報告。

19.巨細胞病毒抗原血癥(CMVPP65)標本的檢測必需按照以下要求抽血,否則視為不合格標本:

1)標本的白細胞計數(shù)必須>1.0×109/L,否則不能提取足夠數(shù)量的白細胞,無法檢測。

2)白細胞計數(shù)在1.0~4.0×109/L之間的患者至少需要抽5~6ml血量,否則不能提取足夠數(shù)量的白細胞,影響實驗結(jié)果。

如果原始標本不可替代或很關(guān)鍵,如腦脊液、血氣標本等拒收應慎重。這些標本在拒收前應與臨床醫(yī)生進行充分溝通,以求尋找補救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