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常住暫住人口戶籍管理制度
小區常住、暫住人口戶籍管理制度
為加強對常住戶口和暫住人員的管理,保障小區內各單位和住戶一個良好的工作和居住環境及穩定的社會治安秩序,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1.常住人口的管理規定
持有本市戶口在**大廈的人員必須持有戶口本和身份證到**大廈保安部進行登記,方可在**大廈居住。
2.暫住人員管理規定
1)暫住人員必須持有效合法證件到**大廈保安部進行登記,可在**大廈就業和住宿,住兩個月以下的到**大廈保安部申報臨時戶口,住滿兩個月以上的一律按市政府規定辦理勞務用工手續和暫住證。
2)探親訪友的外來暫住人員,暫住時間超過三天以上,須到**大廈保安部申請臨時戶口。
3)在特區內的港、臺及外國人員須持有有效合法證件在派出所及**大廈保安部登記后方可住宿,長期居住者需居住證。
4)各對外來暫住人員的變動情況必須及時到保安部進行登記。
5)各單位對外來暫住人員必須進行法制教育,讓共知法、懂法、遵守大廈內的各項制度。
6)對違反規定的暫住人員,將按市政府規定,依法嚴肅處理,除依法處理外并取消在大廈的居住資格。
篇2:某職業學院戶籍管理制度
職業學院戶籍管理制度
為進一步規范學院教職工、學生的戶籍管理工作,切實保障教職工、學生的權益,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其他相關規定,結合本院實際,制定本規定。凡在本院形成勞動關系的教職工,在校學生須遵守本規定。院總務處保衛部是學院戶籍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門;各系、部、處、室具體負責本部門戶籍管理工作。
凡被我院錄取的學生,可自愿選擇是否將戶口遷入學院學生集體戶。
z省境內錄取的學生報到時將戶口所在地派出所開具的戶籍證明(貼一寸照片,加蓋派出所公章)交所屬系、部學生輔導員,由輔導員統一送總務處保衛部備案;
z省境外錄取的學生遷入學生集體戶的,報到時憑錄取通知書將戶口遷移證、一寸彩照交所屬系、部輔導員,由輔導員統一報送總務處保衛部統一辦理落戶。
z省境外錄取后選擇戶口不遷入集體戶的學生,在校期間所有涉及戶籍地事務均回原籍辦理。
辦理落戶時提交的相關證件上的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民族、身份證號碼必須一致。
提交的《戶口遷移證》應載明出生地、籍貫(省、市、縣、鄉、街道),加蓋的公章必須清晰可辯。
辦理落戶時提交的相關證件上如有漏錯,必須由所屬派出所更正并加蓋公章,自行涂改無效。
安徽省境內的畢業生由總務處保衛部將備案的戶籍證明發給各系、部輔導員,并交各班班主任發放到畢業生手中。
z省境外的畢業生將印章齊全的離校清單由各班班主任收齊后交所屬系、部輔導員審核后,將審核合格的畢業生名單分報到單位和返回原籍兩類送總務處保衛部統一辦理戶口遷移手續;
保衛部辦理完成安徽省境外的畢業生戶口遷移手續后,將辦理完遷移手續的畢業生名單以通知的形式發布學院內信息欄中,公布之日起一個月內畢業生憑身份到保衛部領取本人戶口遷移手續,逾期不領者責任自負;轉、退學的學生在一個月內應辦理戶口遷出手續,逾期責任自負。
畢業分配來校工作人員應在正式上崗后到總務處保衛部辦理教師集體戶落戶;各系部、處室聘用的臨時工作人員的戶籍信息由所屬部門負責日常管理;各系部、處室應在每學期開學后將聘用的臨時工作人員戶籍信息送總務處保衛部備案;戶口遷移證丟失須憑以下材料到戶口遷出派出所辦理;
戶籍關系在我院集體戶需借用戶籍底簿的教師、職工、學生須提交戶籍底簿借用申請,學生由所屬系部學工處批準,教師、職工須所屬系部、處室批準后,憑本人有效證件并登記后使用;借用集體戶戶籍底簿的教師、職工、學生須在一周內將底簿交回保衛處;借用戶籍底簿的教師、職工、學生如在使用期間發生丟失,應當及時報告保衛處同時承擔將底簿補辦完成的過程及所產生的費用。
篇3:北京市戶籍制度最新規定
戶籍制度一直是社會共同關注的話題,qiquha小編為大家精心搜集了一篇“北京市戶籍制度最新規定”,歡迎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總起:辦理戶口登記
辦理戶口登記、遷移應由本人(未成年人由其監護人)或戶主辦理。
非本人或戶主辦理戶口登記、遷移的,應出具戶口登記、遷移人授權的委托證明。
第一條辦理出生登記
(一)父母雙方或母親一方是北京市常住戶口的嬰兒,在出生一個月內,由監護人到嬰兒父親或母親戶口所在地派出所申報出生登記。嬰兒父母一方為本市集體戶口,一方為本市家庭戶口的,嬰兒須隨家庭戶一方登記常住戶口。嬰兒母親為本市集體戶口,父親為市外戶口的,戶口可隨母親登記為集體戶口。母親為本市農業戶口的,嬰兒可以自愿選擇隨母或隨父登記為非農業戶口。
辦理出生登記,應出具下列證件證明:
1、嬰兒出生醫院填發的《出生醫學證明》;
2、嬰兒父親、母親的《居民戶口簿》、《居民身份證》、《結婚證》;
3、嬰兒母親戶口所在地計劃生育部門出具的《生育服務證》(隨父申報登記的,該證需到母親戶口所在地計劃生育部門辦理遷移手續);
4、嬰兒母親系駐京部隊現役軍人的,須出具其母所在部隊團以上政治部門出具的證明及本人身份證件;
5、超計劃生育、非婚生育嬰兒等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生育的,須持嬰兒出生醫院填發的《出生醫學證明》和嬰兒父親、母親的《居民戶口簿》、《居民身份證》、《結婚證》及嬰兒母親戶口所在地計劃生育部門開具的繳納社會撫養費證明。非婚生嬰兒同時提供親子鑒定證明經派出所審批辦理;
6、在港、澳、臺及國外出生的嬰兒,須持國外或境外醫療機構出具的出生證明原件、復印件及翻譯機構出具的出生證明翻譯件;我駐外使領館簽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旅行證》或《護照》;嬰兒父親、母親的《居民戶口簿》、《居民身份證》、《結婚證》;《北京市生育服務證》或繳納社會撫養費證明或區縣計生部門出具的同意入戶證明。
(二)父親為本市戶口、母親為外省市戶口的嬰兒(2003年8月7日以后出生),要求隨父申報出生登記的,應符合北京市計劃生育政策,經嬰兒父親戶口所在地派出所審批辦理。應出具下列證件證明:
1、入戶申請;
2、醫療機構填發的《出生醫學證明》;
3、嬰兒父母親的《居民戶口簿》、《居民身份證》、《結婚證》,嬰兒父親的住房證明;
4、《北京市生育服務證》(外省市生育服務證明需到入戶地街、鄉計劃生育部門更換成《北京市生育服務證》)。
第二條辦理死亡登記
本市常住戶口的居民死亡后,由戶主或親屬、監護人等在火化前持下列證件證明到戶口所在地派出所申報死亡登記注銷戶口。
(一)在醫院死亡的,須持醫院開具的《北京市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書》;在家中死亡的,須持當地街道、鄉鎮衛生保健部門開具的《北京市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書》或街道居(村)委會證明及親屬申請;非正常死亡的提供公安司法等部門出具的死亡證明。
(二)死者的《居民戶口簿》和《居民身份證》。
第三條辦理遷出登記
辦理戶口遷往市外登記須出具下列證件證明到其戶口所在地派出所辦理:
(一)招生、畢業分配的須持招生、畢業分配證明。
(二)參軍的須持《入伍通知書》或軍事院校錄取通知書。
(三)出國(出境)定居的須持《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批準赴港澳地區定居注銷戶口通知單》、《批準赴臺灣地區定居注銷戶口通知單》或家屬書面注銷戶口申請;已在國(境)外定居的,提供本人在國(境)外有效身份證明和書面申請。
(四)失蹤6個月以上注銷戶口須持法院(宣告失蹤)裁定或派出所報走失登記及親屬書面申請。
(五)其他原因遷往市外的須持遷入地公安機關開具的《準予遷入證明》。上述人員遷出或注銷戶口,還需提供遷出或注銷人的《居民戶口簿》、《居民身份證》。
第四條辦理市內遷入登記
辦理市內遷入,實行“一地辦結”(取消市內戶口遷移證),須出具下列證件證明到其戶口遷入地派出所辦理:
(一)遷入人的《居民戶口簿》、《居民身份證》。
(二)遷入戶的《居民戶口簿》。
(三)遷入人與戶內成員親屬關系證明(如結婚證、獨生子女證、出生證等)。
(四)新立戶的,非農業人口須出具北京市房屋產權證明或公有住房租賃合同原件和復印件;單位自管房須出具單位出具的《住房分配通知單》及復印件;無房產證明要求入戶的,須出具購房發票或銀行貸款購房合同及房管、物業部門出具的居住證明及以上證明的復印件;農業人口須出具村委會同意立戶證明。
(五)農業人口遷入的,須出具村委會同意遷入證明。
(六)刑滿釋放、解除勞動教養的,提供監管場所釋放證明或解除勞動教養證明及注銷戶口證明。監外罪犯入戶的,提供監管場所釋放證明及派出所長審批單。
第五條辦理市外遷入
辦理市外遷入戶口登記,須出具以下證件證明到其戶口遷入地派出所辦理:
(一)復員、轉業退伍軍人系從本市參軍的須出具市或區、縣復員轉業安置部門的落戶介紹信或市局《入戶通知單》、《復員證》或《轉業證》;非本市參軍的須出具市局開具的《入戶通知單》、檔案部門出具的戶口項目證明及《復員證》或《轉業證》;從本市參軍注銷戶口后,被部隊退回入戶的,須出具所在部隊師以上單位退兵證明;以上人員還須出具部隊或原戶口注銷地派出所出具的公民身份號碼證明。
(二)大中專院校錄取或畢業分配的學生
錄取學生須出具《居民身份證》、《戶口遷移證》、《錄取通知書》及分縣局《入戶通知單》。
畢業分配的學生須出具:
1、本市院校畢業分配的外地生源須出具《就業報到證》、接收單位證明及分縣局或市局的《入戶通知單》;
2、外地院校畢業分配的(含本市生源)須出具《居民身份證》、《戶口遷移證》、《就業報到證》、接收單位證明及分縣局或市局開具的《入戶通知單》;本市生源未分配工作的須出具《居民身份證》、《戶口遷移證》、分縣局或市局的《入戶通知單》及學校證明;
3、本市學生到外地院校上學后退學的須出具就讀學校出具的退學證明和《居民身份證》、《戶口遷移證》。
(三)本市出國(出境)未取得定居權的人員須出具《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或其他出入境證件;在國外遺失《護照》的,須出具我國駐外使領館簽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旅行證》;在國內遺失《護照》的,須出具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出具的“原護照簽發證明”。
出國前戶口在外地及非北京生源學生在京院校學習期間出國留學,歸國后安置到本市的人員,須出具分縣局或市局開具的《戶口準遷證》、《戶口遷移證》或《入戶通知單》、《常住人口登記卡》、《護照》。
(四)華僑、港澳臺同胞到本市定居人員須持市局出具的《入戶通知單》。
(五)失蹤注銷戶口又尋回的須持原注銷戶口登記證明、本人或監護人書面申請,經派出所長審批辦理。
(六)刑滿釋放、解除勞動教養的,提供監管場所釋放證明或解除勞動教養證明。監外罪犯入戶的,提供監管場所釋放證明及派出所長審批單。
(七)外省市人員調動工作進京、投靠等入戶的須持《居民身份證》、《戶口遷移證》、《準予遷入證明》、《入戶通知單》。
(八)遷入人員新立戶的,非農業人口須持房屋產權證明或公有住房租賃合同原件及復印件;單位自管房提供單位出具的《住房分配通知單》及復印件;農業人口須持村委會同意立戶證明。
上述人員戶口遷入,還須持遷入戶的《居民戶口簿》。回國、釋放、解除勞動教養及退兵、退學(經市局審批入戶的除外)不在戶口注銷地恢復戶口的,須持原戶口所在地派出所注銷戶口證明。
第六條辦理時限
戶籍接待室在辦理戶口登記事項時,對理由正當、手續齊備、符合法律法規和規定的,即時辦理(辦理戶口登記須經派出所審批辦理的時限為20個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