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機械傷害采用安全設施和措施
序號具體條款設計依據采用的安全設施和措施符合或高于國家法律、法規及標準1破碎設備周圍應留有足夠的操作和維修空間。《破碎設備安全要求》(GB18452-20**)5.1.7破碎設備周圍留有足夠的操作和維修空間。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標準2操縱者工作時根據需要佩戴安全防護用具及其他的人員防護裝置。《破碎設備安全要求》(GB18452-20**)5.1.9配備需要佩戴安全防護用具及其他的人員防護裝置。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標準3預防物料下落對操作位置產生危險,應對進料、出料、輸送等過程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破碎設備安全要求》(GB18452-20**)5.2.2設計預防物料下落對操作位置產生危險,對進料、出料、輸送等過程設計必要的防護措施。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標準4破碎設備的工作平臺要安裝防護欄,以防人員跌落。《破碎設備安全要求》(GB18452-20**)5.2.4破碎設備的工作平臺安裝防護欄。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標準5每一臺設備應設置總停開關,每個操作位置都應有急停裝置,防止突發事件引發的危險。《破碎設備安全要求》(GB18452-20**)5.3.2破碎設備設置總停開關,每個操作位置設計急停裝置,防止突發事件引發的危險。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標準6對于人員可及范圍內的旋轉和轉動部件,應配置防護裝置。《破碎設備安全要求》(GB18452-20**)5.5.2對于人員可及范圍內的旋轉和轉動部件,設計防護裝置。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標準7反擊式和錘式破碎機,存在著飛出物料及回轉元件意外飛出的重大危險。進料口應使用幕簾和安裝進料溜槽,周圍采用防護裝置。操縱者每班注意觀察設備慣性運轉件,如:錘頭、板錘等的磨損情況。《破碎設備安全要求》(GB18452-20**)5.5.4錘式破碎機進料口設計使用幕簾和安裝進料溜槽,周圍采用防護裝置。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標準8輸送機上的移動部件無論是手動或自行式的都應裝設停車后的限位裝置。《帶式輸送機安全規范》(GB14784-93)3.7輸送機上的移動部件裝設停車后的限位裝置。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標準9輸送機跨越工作臺或通道上方時,應裝設防止物料掉落的防護裝置。《帶式輸送機安全規范》(GB14784-93)3.9輸送機跨越工作臺裝設防止物料掉落的防護裝置。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標準10輸送機易擠夾部位經常有人接近時應加強防護措施。《帶式輸送機安全規范》(GB14784-93)3.11輸送機易擠夾部位經常有人接近時設計加強防護措施。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標準11正常的和緊急使用的制動裝置應有醒目的標志,并應設在便于操作的位置。《帶式輸送機安全規范》(GB14784-93)4.3.2正常的和緊急使用的制動裝置有醒目的標志,并設在便于操作的位置。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標準12給料或轉運料斗以及溜槽開口位置經常有人員接近時應設防護裝置。《帶式輸送機安全規范》(GB14784-93)4.4.1給料或轉運料斗以及溜槽開口位置設防護裝置。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標準13輸送機防雨罩應密封嚴密,宜采用阻燃型材料制成。用手動工具應能自由拆卸或鎖緊。其觀察窗應設在能方便觀察到物料運行情況的位置。《帶式輸送機安全規范》(GB14784-93)4.4.6輸送機防雨罩采用密封嚴密,采用阻燃型材料制成。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標準14輸送機線的控制必須保證傳動性能和動作準確可靠,在緊急情況下能迅速切斷電源安全停機。《帶式輸送機安全規范》(GB14784-93)7.2輸送機線的控制能夠保證傳動性能和動作準確可靠,設計在緊急情況下能迅速切斷電源安全停機。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標準15輸送機線中的設備必須聯鎖。其中某一輸送機出現故障停機時,其料流上游的輸送機應立即停機。聯鎖裝置嚴禁隨意改動或拆除。《帶式輸送機安全規范》(GB14784-93)7.5輸送機線中的設備設計聯鎖。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標準16生產設備運行過程中或突然中斷動力源時,若運動部位的緊固聯接件或被加工物料等有松脫或飛甩的可能性,則應在設計中采取防松脫措施,配置防護罩或防護網等安全防護裝置。《生產設備安全衛生設計總則》(GB5083-1999)6.2.2對生產設備在設計中采取防松脫措施,配置防護罩或防護網等安全防護裝置。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標準17對于在調整、檢查、維修時需要察看危險區域或人體局部(手或臂)需要伸進危險區域的生產設備,設計上必須采取防止意外起動措施:《生產設備安全衛生設計總則》(GB5083-1999)5.6.3.1對于在調整、檢查、維修時需要察看危險區域或人體局部(手或臂)需要伸進危險區域的生產設備,設計上采取防止意外起動措施。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標準18對操作人員在設備運行時可能觸及的可動零部件,必須配置必要的安全防護裝置。《生產設備安全衛生設計總則》(GB5083-1999)6.1.2對操作人員在設備運行時可能觸及的可動零部件,配置必要的安全防護裝置。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標準
篇2:測井試井崗位風險評估測試施工過程中的機械傷害
1.風險預想:測試施工過程中的機械傷害。
2.風險危害:
(1)造成人員傷害;
(2)影響施工的順利進行;
3.原因分析:
(1)未穿戴好勞保用品;
(2)接儀器時與井口工配合不好;
(3)儀器架不平穩,加重桿落下;
(4)起下儀器時身體正對閘門;
(5)開關閘門時身體正對閘門;
(6)注意力不集中,手被滑輪絞傷;
(7)電纜彈起傷人。
4.預防措施:
(1)按規定穿戴勞保用品;
(2)接儀器注意力集中;
(3)選擇平坦的地面連接儀器;
(4)起下絞車時拔出搖把;
(5)開關閘門時身體應側對閘門;
(6)電纜(鋼絲)起下時,嚴禁觸摸滑輪;
(7)在電纜(鋼絲)至井口處設置警示標志,嚴禁跨越。
5.綜合評估:
(1)人員中
(2)財產低
(3)環境
(4)影響中
6.應急措施:立即對傷者進行傷口清洗包扎,嚴重者送往醫院就醫。
篇3:地鐵施工防機械傷害安全保障措施
根據地鐵施工的特性,本工程中使用的機械數量及種類繁多,在施工過程中容易發生機械傷害事故,是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隱患之一,為確保施工安全,特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如下:
1.機械操作人員嚴格遵守安全規范和機械操作規程,按程序操作,文明駕駛,禮貌行車。
2.嚴禁機械帶病運轉、超負荷作業,夜間作業時配備足夠的照明設備。
3.所有機械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禁非專業人員進行機械操作作業。
4.所有機械操作人員在正式上崗前要熟知本機械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在操作中,應堅守工作崗位,嚴禁酒后操作。
5.機械操作,要束緊袖口,女工發辮要挽入帽內。
6.機械和動力機的機座安裝穩固。轉動的危險部位安設防護裝置。工作前檢查機械、儀表、工具等,確認完好后方準使用。
7.電氣設備和線路要求絕緣良好,電線不得與金屬物綁在一起;各種電動機具按規定接零接地,并設置單一開關;遇有臨時停電或停工休息時,進行拉閘加鎖。
8.施工機械和電氣設備不得帶病運轉和超負荷作業。發現不正常情況應停機檢查,不得在運轉中修理。
9.電氣、儀表和設備試運轉,嚴格按照單項安全技術措施進行。運轉時不準擦洗和修理,嚴禁將頭手伸入機械行程范圍內。
10.受壓容器設安全閥、壓力表,并避免暴曬、碰撞;氧氣瓶嚴防沾染油脂;乙炔發生器、液化石油氣,設置防止回火的安全裝置。
11.嚴格制止司機“三超”、“二無”行駛(超勞、超載、超速和無證、無令),嚴禁酒后開車、帶病開車、開帶病車。強化安全管理,做到馬達一響,架駛員集中思想。在行車途中,認真觀察來往車輛、行人、自行車等動態,在市內行駛,更要注意集中精力,嚴禁搶道行駛,下坡車應讓上坡車先行。
12.各類載人汽車、貨車,在通過公路交叉路口時,必須做到一看、二慢、三通過。
13.用其它車輛牽引陷車的車輛時,應有專人負責指揮,兩車間嚴禁站人。停車時車輛應停在指定地點,如必須在坡道上停車時,必須在車輪下加楔防止滑溜。必須不熄火處理時,更應加強摘擋、剎車、止輪措施。
14.起重等特種機械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禁無證操作。
15.起重機械中鋼絲繩應按規定選用并保持完好,繩端固定連接用繩卡連接時,壓板應在鋼絲繩長頭一邊,繩卡間距不應小于鋼絲繩直徑的6倍,繩卡數量根據繩徑確定,但不得小于3個;繩端用編結連接時,編結長度不應小于鋼絲繩直徑的15倍,并且不得小于300mm。鋼絲繩的安全系數,不得小于規定要求。
16.起重機作業前必須檢查制動器、吊鉤、鋼絲繩和安全防護裝置是否完好,嚴禁機械帶病作業。
17.起重作業中必須嚴格執行“九不吊”、“七禁止”的制度。
18.嚴禁用各種起重機械進行斜吊、拉吊和起吊地下埋設的物件。
19.盾構機啟動前,對設備關鍵部件及潤滑情況進行檢查,避免部件損壞
20.盾構機掘進過程中,注意觀察電腦及監測儀表顯示的數據,查聽機械運轉的聲音,及時發現并排除機械設備故障。
21.管片及土方洞內運輸時,管片及土斗固定牢固,電瓶車限速行駛,并隨時檢查道軌及枕木的情況,確保運輸人員及車輛的安全。
22.管片拼裝時,管片拼裝機旋轉范圍內嚴禁站人。
23.隧道內設置人行步道,嚴禁在人行步道外行走或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