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三元乙丙擠出機操作規程

三元乙丙擠出機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1440

復合擠出機操作規程

1開機前的準備的工作:

1.1接到生產任務通知單后,首先要根據圖紙或作業指導書的產品編號和工序卡上模具編號,領取口型模。檢查是否有備料,是否可在任務單規定日期內完成任務,將這些情況及時通知生產部。

1.2根據工序卡要求領取原料、鋼帶,工裝、工具等。

1.3開機前應對牽引機、合型機、斷帶機、成型軋輥等進行檢查,潤滑部位加油,擠出主機進行檢查,保養。

1.4對設備各部進行檢查,配電、加熱、冷卻等系統是否正常。一切所需具備,方可進行生產。

2開機調試:

2.1設備升溫:

a)機頭操作工負責機頭、機身,一段硫化箱加溫。計量員負責二、三段硫化箱升溫,冷卻槽內有足夠的冷卻用水。

b)根據產品調整擠出硫化溫度。機頭工根據工序卡要求設定機身和硫化箱各段溫度和牽引速度等。

c)若出三復合條,四復合產品在升溫的同時,由續料工負責上鋼帶運料。與機頭工配合校對芯子。

2.2擠出:

機頭、機身,硫化箱溫度都達到要求后,開機投料,待排料均勻,鋼帶芯子等都調整好后上口模,機頭工負責開機,擠出時觀注產品的生產情況,先用低速運轉,待各部無異常后投入正常生產。

2.3硫化

機頭技術工負責調整二段、三段硫化箱、冷卻槽各相關速度,使產品順利通過各接頭處,以免變形。

2.4冷卻檢測

檢驗員/機尾工負責測量口型,負責首件檢驗,不定時地進行自檢和測量,如發現問題及時與機頭工溝通,以便馬上采取相應的措施,減少不合格產品發生,截條工按顧客要求盤條或截條,每天下班前對生產的末件進行自檢和交檢驗員確認。

2.5打孔、斷帶

由合型員負責產品順利通過打孔機。并確保孔位正確。斷帶不露鋼帶,斷帶率達100%。

2.6合型

合型工嚴格按樣品或工序卡要求合型,使產品口型規范。不露鋼帶、不壓泡、合型寬窄均勻。

2.7盤盤、截條

將成型的產品由輔助工盤條或截條,輔助工不得將廢次品(如露鋼帶,型偏、壓泡等)混入合格品內,并確保產品數量。對不合格產品另行處理。

2.8檢驗

經自檢合格的產品由檢驗員驗收合格后,方可轉入下道工序。

2.9設備模具的保養:

a)設備應按《設備維護保養要求》進行維護保養。

b)所有模具使用后,都要擦拭防銹油。

c)要做到要做到口型模具生產完畢及時歸還庫房模具架上。

2.10生產過程中,若設備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通知車間主任進行維修,不能帶病運轉。

2.11停機或交接班時,《生產記錄表》和《交接班記錄》、《首末件檢驗記錄》、《設備運行記錄》,詳細記錄生產情況和設備運轉情況。

單擠出機操作規程

1開機前準備

1.1接到生產任務單后,首先根據任務單和工序卡上的模具編號,原料編號,領取口模和原料,備好必須的工裝、工具、工位器具。

1.2檢查各循環泵工作是否正常,檢查水壓,應為0.15MPa-0.4MPa。當水壓不正常時,要檢查原因,排除故障后按水壓復位開關設備方可正常工作。

1.3打開電控柜總電源開關,總電源指示燈亮。

1.4打開膠壓開關,膠壓表及各段溫控表正常顯示。

1.5打開各段溫度開關,用手觸摸或水銀溫度計測試加熱桶與被加熱體溫度是否基本一致,若加熱體與加熱桶溫度相差較大,應馬上停止加熱,查找原因,待一切正常后再開機。

2開機

2.1擠出機工作時,應把上次存留的膠料全部擠出機頭,待加熱溫度達到工藝要求的溫度,保持恒溫10分鐘左右,方可開機投料,待排料均勻后,上口模。

2.2擠出機開機時,應逐漸加速,待膠料從口模擠出時,方可將速度提到工藝要求的速度。

擠出機機頭加熱溫度根據工藝卡進行調整。

2.3擠出時,關注產品的生產情況,待各部無異常后投入正常生產。

3硫化

機頭操作工負責機頭、機身、一段硫化箱加溫;機尾工負責二、三段硫化箱升溫。冷卻槽內應有足夠的冷卻用水,應觀察和調整相關速度,使產品順利通過各接頭。硫化箱使用溫度最高250℃

4檢測

檢驗員/機尾工負責測量口型,負責首件檢驗,不定時地進行自檢和測量,如發現問題及時與機頭工溝通,以便立即采取相應的措施,減少不合格品產生,防止批量事故發生。截條工按要求尺寸截條,并留有收縮余量。需要盤盤的產品,按顧客要求的數量(kg、m)盤盤,并不定時地核對標重、米數。

5停機

5.1停止喂料

5.2先停第一段微波箱微波停止開關,然后停止擠出。

5.3關閉電控柜上總電源開關,總電源指示燈滅。

5.4關閉冷水機。

5.5所有產品自檢合格,經檢驗員驗收合格后方可下轉。

5.6做好設備運行和交接班記錄。

5.7設備按維護保養細則進行維護保養。所有模具使用后,擦拭干凈,涂防銹油,交回模具庫。

5.8做到場地清潔,工具整理擺放有序。

篇2:擠出機工:安全操作規程

1危險源(危害因素)分析

1.1電氣絕緣破損,電氣漏電造成的電氣傷害;

1.2起重設備安全裝置失靈造成的起重傷害;

1.3作業人員操作不慎造成的燙傷傷害;

1.4有毒有害氣體散發造成職業病;

1.5機械裝置、工具操作不慎造成的擠壓、碰撞、砸傷等。

2作業要求

2.1操作前

2.1.1操作人員正確穿戴防護用品。按規定對設備加油潤滑。

2.1.2電源合閘時檢查電氣熱控裝置是否靈敏可靠,熱電偶指示溫度是否正常,出現問題通知維修電工或儀表工排除,嚴禁操作工亂動。

2.1.3開車前要注意各段加熱溫度,是否達到工藝要求的實際溫度。保溫時間要足夠。初次加溫時保溫不得少于3小時,臨時停車半小時以上必須加溫1小時,方可啟動機器。

2.2操作中

2.2.1開車時應檢查主機減速箱,牽引無級變速箱,收線無級變速箱是否正常,風機通風是否良好,安全防護裝置是否完備。

2.2.2不得在塑料塑化不好、燒焦、有老膠的情況下進行擠出生產,以防事故發生,發現上述問題立即設法排除。

2.2.3車速由低到高加到正常速度,嚴禁高速起車。觀察儀表上指示的電流值與溫度是否正常,以防電流過大,引起加熱器過燒。

2.2.4升降線盤時要注意升降極限位置,不得過高或過低。有電氣限位時,不得超越限位使用。

2.2.5當試機電源合閘時,在試機兩端一米內,嚴禁用手接觸導線。

2.2.6工作中經常注意主機、牽引及收線各機組運轉聲響是否正常。發現異常情況,請有關人員排除。

2.2.7往料斗加塑料時,注意金屬、雜物等不得進入。嚴禁用起子或金屬棒捅塑料,以免壓入螺桿內。不得接觸機械轉動部位。

2.2.8拆卸機頭零部件,以防滑落傷人。

2.2.9設備上所有防護罩、零部件、限位開關等不得隨意拆掉。嚴禁在開車中擦試設備。

2.3操作后

2.3.1設備停車后,應立即把機頭、套筒、螺桿內余膠排除,機頭內各零部件要涂油防銹。如余膠未排除,機身溫度下降時,嚴禁再次啟動。

2.3.2工作結束后,應把電源、水源、氣源全部關閉,并做好機臺保養保潔工作。

3應急措施

3.1發生傷害事故時,應搶救傷員,并及時報告單位領導,保護事故現場。

3.2發生人身觸電事故時,應立即拉閘斷電,使觸電者脫離電源,后實施人工救援,并及時送往醫院。觸電者脫離電源后實施人工救援,并及時送往醫院。觸電者脫離電源后有可能摔傷時要采取防止摔傷的措施。

3.3發生設備故障時,應立即停止操作,關閉電源,待問題排除后方可操作。

篇3:冷喂料擠出機:安全操作規程

1開機前,檢查機頭是否完全吻合牢固,清除喂料口雜物,方可開機。

2機器各部分要按工藝要求加溫至規定溫度,嚴禁將手放在加溫部位上。

3操作者的手或手指不準伸入喂料口,加料時不準戴手套,喂料口掉入雜物時,不準用手去拿,必須停車處理。

4擠出機供料時,喂料口出現塞膠等異常情況時,必須停機后用專用工具處理

5機頭合模時,嚴禁將手放在機頭動作接觸面,防止擠傷。

6更換機頭插件時必須拿牢,機頭開模時,不準在機頭部位操作,兩人操作要配合好,防止機頭插件脫落傷人。

7撬機頭余料時,用力要適度,防止撬棒傷人。

8供膠皮帶擠膠時,嚴禁運轉時用手拉,必須停機處理。

9操作人員使用割膠刀時,刀口不準對準自己或他人。

10工作結束后,蓋好喂料口,關閉水汽閥門,切斷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