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采石場撬毛工安全操作規程
一、撬毛作業前,認真檢查所要配帶的安全帽,安全帶(繩)是否安全可靠,確認安全可靠后才能配戴、使用。
二、必須了解和熟悉作業地點的巖質情況,檢查作業地點安全狀況,釘好錨樁,拴好安全繩,確認安全可靠后才能使用。
三、正確配戴安全帽、安全帶(繩),穿戴符合標準要求的安全防護用品,不準穿拖鞋或赤腳進行作業。
四、撬毛作業必須兩人進行,一人作業,另一人進行現場監護,嚴禁兩人同用一根安全繩。
五、撬毛作業應自上而下將毛石清理干凈,防止未清理干凈的毛石落下傷人。
六、在撬毛作業中,如發現有盲炮,要及時報告,由專業人員進行處理。
七、撬毛時兩腳必須站穩,靠臂力工作,不得用身體往前推,以防用力過猛,浮石突然脫落,使人撲空或跌倒造成事故。
篇2:露天采石場安全生產規定
第一條為預防和減少小型露天采石場生產安全事故,保障從業人員的安全與健康,根據《安全生產法》、《礦山安全法》、《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從事年采剝總量50萬噸以下,且工作坡面最高點與最低點的垂直距離(最大開采高度)不超過50米的山坡型露天采石作業單位(以下統稱作業單位)的安全生產,適用本規定。
開采型材的作業單位的安全生產,不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對小型露天采石場(以下統稱采石場)的安全生產實施監督管理。所轄區域內有采石場的鄉(鎮)應有與采石場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相適應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第四條作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制定作業人員安全操作規程,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經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職。
第五條作業單位應當依法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
第六條作業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負責,應當組織制定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改善勞動條件和作業環境,保證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
作業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必須具備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并經考核合格。
第七條作業單位應當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保證從業人員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熟悉有關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方可上崗作業。
第八條作業單位必須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為從業人員繳納工傷保險費。
第九條作業單位在采石場開采前,應有建設主管部門認定資質的設計單位或者省級以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認定資質的采礦工程技術服務機構編制的開采方案,并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對其進行審查。采石場的布置和開采方式發生重大變化時,應當重新編制開采方案并審查。
第十條作業單位每年應向所在地縣級以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送一次有關采石場開采進度、安全設施和安全管理等情況的資料。
第十一條相鄰采石場之間應當設置大于30米的隔離帶;隔離帶礦體只能由一方開采并應予以確定。相鄰采石場進行爆破作業,應當約定實施爆破的時間。
對可能危及對方生產安全的,雙方應當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明確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和應當采取的安全措施,指定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進行安全檢查與協調。
第十二條作業單位應當采用臺階式開采,淘汰落后和不安全的開采方式,嚴禁采用擴壺爆破、掏底崩落等開采方式。
不能采用臺階式開采的,應當自上而下分層順序開采。實施淺眼爆破時,分層高度不得超過6米;實施中深孔爆破時,分層高度不得超過20米。分層鑿巖平臺寬度不得小于4米;最終邊坡角根據巖體的穩定性確定,但最大不得超過60度。
在巖體破碎、穩定性較差的條件下,采石場最大開采高度應當由具有資質的勘查、設計或者礦山安全檢測單位進行安全條件論證后確定,并根據《非煤礦礦山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實施辦法》的規定,經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審查同意。
第十三條采石場上部需要剝離的,剝離工作面應當超前于開采工作面4米以上。
第十四條作業單位在作業前和作業中以及每次爆破后,應當對坡面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工作面有裂痕,或者在坡面上有浮石、危石和傘檐體可能塌落時,相關人員應當立即撤離至安全地點,并采取可靠、安全的預防措施。
危險區域應當設置醒目的警示標志,嚴禁在危險區域內從事任何作業,嚴禁任何人員在邊坡底部休息和停留。
第十五條進入采石作業現場的人員,必須佩帶安全帽。在距地面高度超過2米或者坡度超過30度的坡面上作業時,應當使用安全繩或者安全帶。安全繩應當拴在牢固地點,嚴禁多人同時使用一條安全繩。
第十六條作業單位應當修建安全的行人上山道路,作業人員不得站在危石、浮石上及懸空作業;在人工裝運作業時,應當有專人監視,防止坡面落石。
嚴禁在同一坡面上下雙層或者多層同時作業。
第十七條作業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民用爆炸物品和爆破作業的安全規定,由專職爆破員進行爆破作業,設置爆破警戒范圍,實行定時爆破制度。禁止在雷雨天、夜間和霧天進行爆破作業。
第十八條作業人員在鏟裝、運輸作業時,應當嚴格遵守裝載、運輸安全規程的規定。同一工作面有兩臺鏟裝機械作業時,最小間距應當大于鏟裝機械最大回轉半徑的2倍。
嚴禁自卸汽車運載易燃、易爆物品;嚴禁超載運輸;嚴禁在駕駛室外側、車斗內站人;嚴禁人機帶病作業。
第十九條廢石、廢碴應當排放到廢石場。廢石場的設置應當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安全規定。順山或順溝排放廢石、廢碴的,應當有防止泥石流的具體措施。
第二十條電氣設備應當有接地、過流、漏電保護裝置。變電所應當有獨立的避雷系統和防火、防潮及防止小動物竄入帶電部位的措施。
第二十一條作業單位應當有完善的防洪措施。對開采境界上方匯水影響安全的,應當設置截水溝;有可能滑坡的,應當采取防洪排水措施。
第二十二條作業單位應當制定應急救援預案,明確救援人員的職責,并與就近的救援組織簽訂救護協議。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時,應當立即組織搶救,及時向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第二十三條作業單位應當加強粉塵檢測和防治工作,制定職業危害防治措施,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和勞動保護設施,指導和監督其正確使用。
第二十四條作業單位違反本規定的,依照《安全生產法》、《礦山安全法》、《礦山安全法實施條例》、《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的有關規定實施行政處罰。
第二十五條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可根據本規定制定實施細則,報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第二十六條本規定自2005年2月1日起施行。印送: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篇3:露天采石場安全生產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貫徹安全生產方針,保障礦山職工在生產中的安全和健康,促進露天采礦工業的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和《礦山安全監察條例》等法律、法規,特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本省各種形式的露天礦山、采石場(簡稱礦場)。
第三條礦場主管部門,負責管理礦場的安全生產工作。各級行業管理部門,負責指導和檢查,各級勞動部門的礦山安全監察機構,依法對礦場的安全生產行使國家監察權。
第四條開辦礦場,應依法申請“采礦許可證”,并領取工商營業執照,方可在批準的范圍內從事采礦采石作業。
第五條各礦場必須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建立健全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礦、場長(經理)全面負責礦場的安全生產工作。各職能機構的人員和各工種的施工人員,都必須在各自的業務范圍內,對安全生產各負其責。礦場實行承包經營時,由承包人履行礦場負責人的職責。?第六條各礦場必須對職工進行安全衛生教育與技術培訓。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考試合格后發給操作證書,憑證作業。
第七條勞動部門負責審查特種作業人員及鄉鎮礦場長的安全資格條件;公安部門負責審查爆炸物品安全管理和爆破作業人員的條件。
第八條各礦場必須遵循“采剝并舉、剝離先行、貧富兼采”的原則。按計劃正規采掘,禁止濫采亂挖、采富棄貧,以免造成資源浪費和事故隱患。
第九條禁止在下列地點從事采礦采石作業:
(一)鐵路、重要公路、河流、堤壩及其保護范圍內;
(二)港口、機場、國防工程設施圈定地區以內;
(三)國家保護的建筑物、構筑物,學校、居民區、工廠、高壓輸電線路和重要廣播線路;
(四)國家劃定的自然保護區、重要風景區、國家重點保護的歷史文物和名勝古跡所在地;
(五)國家規定不得開采礦產資源的其他地區。
第二章開采
第十條礦場必須按照由上而下開采順序,分成水平臺階正規開采。嚴禁從下部不分段掏采。
第十一條礦場臺階高度、臺階坡面角和最小平臺寬度應根據礦巖性質、采掘方法、爆破方式和采、裝、運設備的要求確定。(一)臺階高度
機械開采時,按設備性能確定臺階高度,但一般不超過十五米。
人工開采時,砂狀礦巖,臺階高度不得大于一點八米;松軟礦巖,臺階高度不得大于三米;堅硬穩固礦巖,臺階高度不得大于六米。
人工采石采用淺眼爆破、小平臺作業時,一次推進臺階高度不得大于十米,且應分成若干分段爆采,分段高度不得大于三米。(二)工作臺階坡面角。松軟礦巖,坡面角不得大于所開采礦巖的自然安息角;較穩固的礦巖,坡面角不得大于五十度;堅硬穩固礦巖,坡面角不得大于七十五度。(花崗石、大理石荒料采場例外)
(三)臺階工作平臺最小寬度,必須保證滿足采、裝設備和人員安全作業的需要。采用窄軌小礦車人力運輸(含手推車)時,不得小于四米;采用手扶拖拉機運輸時,不得小于十五米;采用汽車運輸,不得小于三十米。臺階工作平臺應保持平穩。上、下兩臺階同時作業時,上部臺階必須保持一定的超前距離。
(四)安全平臺,上部臺階采完后,必須留有安全平臺,其寬度不得小于三米。
第十二條采剝工作面禁止形成傘檐、根底和空洞。作業前,必須前對工作面進行安全檢查。作業中,要隨時檢查,發現工作面有大塊浮石、危石和其他危險物體時,必須停止作業并迅速妥善處理。禁止任何人員在邊坡底部休息和停留。
第十三條花崗石、大理石荒料開采場,在劈裂和頂翻荒料作業時,禁止任何人在臺階坡面下停留。
第十四條任何進人礦場的人,都必須佩戴安全帽。距地面超過三米或坡度超過三十度的臺階坡面上作業的人員,必須使用安全繩。安全繩應當栓在牢固地點,其安全系數不得小于五,尾繩長度不得大于一米。禁止兩人同時使用一條安全繩。
第十五條礦場內有墜入危險的鉆孔、廢棄的井巷、陷坑、泥漿池和水倉等均需加蓋或設柵欄,并設明顯標志。
第十六條必須重視礦場邊坡管理工作。邊幫裂隙有引起塌落危險或出現滑坡征兆時,應停止作業,并及時處理。對有潛在危險的邊坡,要建立觀測預報制度。
第十七條排土場必須有截流、防洪、排水設施。禁止將廢石土排入江河,防止水土流失。?
第十八條在河床挖砂金或其它礦產(如田黃石等)時,不準損壞堤基和堵塞河道;不準在橋墩附近采挖;不準挖洞,掏”神仙土”;開挖深度大于三米的砂坑,應有兩個斜坡出口,砂坑的坡面角應小于砂土的自然安息角;開采后的砂坑,要及時回填。第三章鑿眼爆破
第十九條凡從事爆炸作業的人員,必須進行專業培訓,經所在地的縣(市)公安局考核合格,發給“爆破員作業證”方準作業。
第二十條爆破作業必須嚴格執行國家標準GB6722-86《爆破安全規則》的規定。
(一)嚴格爆破器材的管理,爆破器材必須按規定分別存在專用的倉庫和儲存室內。使用爆破器材必須建立嚴格的領取、清退制度。當班剩余的爆破器材必須及時清點退回庫房保管。嚴禁亂放、亂扔、私存和轉讓他人。
(二)峒室、深孔、深孔藥壺爆破應按審查批準的設計進行。用裸露藥包進行二次爆破時,必須用粘土覆蓋。
(三)禁止使用鐵棍裝藥。禁止將硝銨類炸藥的藥粉與硫化礦直接接觸。(四)瞎炮必須及時處理,禁止掏出或拉出起爆藥包。嚴禁打殘眼。
第二十一條爆破作業必須實行定時爆破制度,按規定時間進行。有兩個以上單位(作業組)進行爆破作業時,必須統一指揮。(一)爆破最小安全距離,裸露藥包爆破不小于四百米;淺眼爆破、淺眼藥壺爆破、深孔藥壺爆破、蛇穴爆破和峒室爆破不小于三百米;深孔爆破不小于二百米;淺眼眼底擴壺和深孔孔底擴壺不得小于五十米。
(二)爆破時,應在危險區的邊界和通道上設立崗哨和標志。爆破前,須同時發出音響、視覺信號,并采取相應組織措施,使在危險區的人員都能及時撤至安全地點,信號應分預告、爆破、解除警戒信號。
礦場工作面必須設避炮洞(棚),其結構必須堅固,位置和方向應能防止飛石危害。?
(三)爆破結束十分鐘后,才能進入工作面檢查。經檢查確認安全,才能發出解除警戒信號。
(四)禁止在雷雨時,夜間和大霧天進行爆破作業。
第二十二條鑿巖要采用濕式鑿巖或干式捕塵器。爆破后和裝卸礦巖時應進行噴霧、灑水,確無水源時,應采取干式捕塵措施。粉塵濃度要達到國家工業衛生標準的要求。
接觸粉塵作業人員應戴防塵口罩或面罩。對接觸粉塵和其他有害物質的作業人員應按規定進行定期健康檢查。對職業病患者,應及時治療或調離本崗位。
第二十三條花崗石荒料采場用火焰切割機作業時,操作人員應戴防噪聲耳罩。
第四章裝載運輸
第二十四條采、裝、運等主要設備的操作人員都必須經過專門培訓考核,取得合格證后,方準上崗操作。操作人員應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第二十五條采、裝、吊、運等主要設備的保護、保險及其它安全設施必須保證齊全、靈敏、可靠。禁止挖掘機等重型設備距平臺邊緣小于二米的地段內行駛、停留和工作。
第二十七條汽車吊,桅桿吊應在設備起吊能力范圍內作業,不能起吊超重量的礦石、荒料石,在吊臂作業范圍內不準停留人員,裝車時,吊體不準從汽車駕駛室上方越過。
第二十八條推土機作業時,最大允許坡度,上坡為二十五度;下坡為三十度。推土機作業時,推土板不得超出平臺邊緣。推土機距離平臺邊緣小于五米時,必須低速運行。禁止推土機后退開向平臺邊緣。
第二十九條窄軌人力運輸,線路縱向坡度小于5‰時,間距不得小于三十米。在能夠自溜的線路上運行時,應有可*的制動裝置。除推車工人外,禁止任何人搭乘車輛。
第三十條汽車運輸,在挖掘機裝車時,駕駛員不準離車、熄火;不得將頭和手臂伸出駕駛室外。汽車在采場內行駛速度不得超過每小時二十公里。在卸礦(巖)地點必須設有安全檔墻,其高度不得小于輪胎直徑五分之二。通向裝卸地點坡度大于10%時,禁止開倒車行至裝卸地點。
第三十一條鋼繩牽引運輸,斜坡道的下部停車場應設躲避洞;上部和中部停車場,必須設阻車器或檔車欄,防止車輛滑行。每臺絞車必須有可*的過卷保護裝置、限速保護裝置以及工作制動和保險制動裝置等。斜坡道內應裝防跑車裝置,行車時嚴禁行人。
第五章附則
第三十二條本規定對礦場其他作業沒有規定的,應按冶金、化工、建材等行業有關礦山安全規程執行。
第三十三條本規定由福建省勞動局負責解釋。
第三十四條本規定自下發之日起施行。
空調職責空運職責站長職責
策劃師職責策劃職責策劃部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