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車機巡檢規程
1.作業前的檢查
1)檢查周圍環境有無障礙,設備有無積料、積灰。
2)檢查電纜是否安全,各控制開關、觸點,限位裝置是否良好,有效。
3)檢查系統輸送皮帶機、斗提設備是否完好,物流通道是否暢通。
4)檢查軌道是否清潔,有無障礙物。
5)檢查綱繩是否有嚴重磨損及斷絲現象,夾頭是否牢固可靠。
6)檢查系統收塵設備是否完好,各密封點是否有松動、缺件。
7)檢查鏈斗與下輪是否嚙合良好,鏈斗是否有松動、缺件。
8)檢查各潤滑是否保持良好潤滑,是否有漏點現象。
9)主傳動滾子鏈、三角帶漲緊是否適度。
10)各緊固件是否牢固可靠。
11)照明裝置是否完好。
2、作業中檢查
1)各操縱開關、觸點是否靈敏。
2)車皮牽引阻力是否過大,是否平穩。
3)觀察各機件的運動狀況,查聽各部位運行響聲。
4)檢查主機與車皮相對位置是否準確。
5)檢查自己的操作是否既安全又高效。
3、作業后檢查
1)檢查是否按停機順序操作的,系統物料是否排空。
2)檢查主機升降是否停在安全的位置。
3)檢查車皮是否放在合適的位置,是否及時與當班調度取得聯系。
4)檢查各開關是否旋到轉斷絡位置,電源是否切斷。
篇2:精煤螺旋卸車機崗位操作規程
1.適用范圍:本操作規程適用于本崗位。
2.本崗位概況
本崗位負責對L80501A,B,C(1#、2#、3#)螺旋卸車機、M80501A,B,C(1#、2#、3#)葉輪給煤機、煤1A,B,C皮帶、煤2皮帶、煤3皮帶、煤4皮帶、M80504A,B固定卸料小車及除塵風機等設備進行操作維護,確保公司所進的洗精煤和優質原煤順利地到精煤堆場進行均勻化作業。
3.本崗位職責
3.1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法》、《云南大為制焦有限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匯編》和本崗位操作規程的要求和規定,保證人身安全和設備運行安全。
3.2嚴格執行班長或總控指令(復令制)。
3.3按規定正確檢查、啟動設備,認真監控各運行情況,出現異常情況時及時采取相應措施處理,并向班長或總控報告。
3.4對本崗位做到“四懂三會”,按設備的使用、維護保養周期認真做好潤滑、保養工作,積極配合檢修人員對設備進行維修工作。
3.5按工藝質量標準完成當班的煤料輸送任務,做到給料穩定、均勻。
3.6做好巡回檢查及交接班工作,認真填寫本崗位各項記錄。
3.7遵守車間、工段各項管理制度,服從并做好班長安排的其它工作。
4.原理及術語
?來煤車輛按規定的位置停放在御車槽上方,螺旋御車機的機械轉動帶動旋轉螺旋體轉動,將煤從車箱中推出,卸至槽中,由皮帶機送到煤場儲存。
5.本崗位工藝流程敘述
外購精煤或優質原煤由汽車運來后,由1#~3#橋式螺旋卸車機將煤卸入1#~3#汽車卸車槽,然后由槽下的1#~3#葉輪給煤機將煤經對應的煤1A、煤1B、煤1C帶式輸送機轉運,經過煤2,煤3輸送,煤4后通過煤4皮帶中部的M80504A,B兩個固定卸料小車分別卸至堆取料機主皮帶機(備1A,備1B)或直接由煤4皮帶機頭直接卸料進入堆取料機主皮帶機(備1C),再由對應的1#~3#堆取料機將煤全部堆入精煤儲煤場。
6.本崗位設備一覽表
設備名稱
規格型號
技術參數
數量
備注
橋式螺旋御車機
Q*Q-8/LD型
御車能力:Q=400~600t/h.臺
粒度:≤300m
跨度:8m
御車對象:汽車(20噸以下)
3臺
葉輪給煤機
下傳動橋式
給料能力:Q=600~1200t/h.臺
3臺
皮帶
固定御料小車
除塵風機
7.過程控制參數
8.產品質量指標(略)
9.本崗位環境因素識別評價,危險源及風險(見附表)
10.生產作業
10.1開車前的準備
檢查電動機、減速機接線及設備正常良好。檢查傳動裝置各部位的螺栓齊全緊固。檢查入料、排料槽應通暢,無損壞變形和堵塞。檢查皮帶各托輥應齊全、靈活。檢查各類擋皮(擋板)、清掃裝置應齊全、牢固靈活,張緊裝置正常,各連接部件牢固,皮帶及接頭無脫膠、劃破和過度磨損現象。檢查各安全設施及照明應良好,周圍無影響皮帶正常運轉的障礙物。確認無問題后,向備煤總控室報告可以開車。
10.2正常開車
10.2.1備煤總控室根據所來煤種數量、質量及卸車情況,合理安排協調堆取料機崗位準備堆煤作業。
10.2.2總控室選擇好堆煤流程,確定好堆煤路線,通知卸車機崗位讓汽車進入汽車卸車槽;螺旋卸車機進行對位,進行卸煤作業。
10.2.3其它設備啟動由總控室集控開車,輸煤作業。
10.3螺旋卸車機的開車作業
10.3.1開車前的準備
a.檢查大車前后是否有影響開車的障礙物。
b.檢查走行機構和傳動軸、連軸節橡膠圈是否磨損。
c.檢查減速器是否缺油。
d.檢查開式齒輪和鏈條是否磨損。
e.檢查升降機構的電閘松緊程度,卷筒和滑輪上的鋼絲繩是否出導軌,鋼絲繩折斷頭程度。
f.檢查螺旋工作機構的螺旋是否有彎曲,擺動機構的齒輪等的磨損情況以及緊固件是否有松動現象。
g.操作臺操作按鈕是否復零位,總電源開關是否斷開。
10.3.2作業過程
a.推上總電源開關送電,發出開車信號鈴。大車行駛至待卸車輛的一端,與此同時,打開車箱的下側門。
b.放下懸臂,將螺旋插入煤料內,并調整好位置。
c.開動螺旋,煤料即從車箱的下側門卸出。
d.螺旋卸車機沿車箱眾向運行,煤料連續卸出,當移至車箱的另一端時,反向運行,如此反復循環作業。
e.卸車機作業時,司機應隨時觀察各儀表指針的情況;聽查各部機構工作時有無異常響聲;嗅查有無異味。若發現電動機和軸承部位有過熱現象、制動器失靈、電器設備工作不正常時,均應停車檢查,排出故障。
10.3正常停車
10.4.1待完成卸煤作業(無煤車)時,通知總控可準備停車。
10.4.2完成卸煤作業后必須把卸車機開到指定位置,并按螺旋卸車機要求把大車停好。
10.4.3待汽車卸車槽空倉后,通知總控可集控停車。
10.4.4其它設備停車由總控室集控停車。
10.5螺旋卸車機的停車作業
10.5.1作業結束后,將螺旋卸車機開到兩端停車位置,把操作臺按鈕復回零位,并切斷總電源。
10.5.2做好全機的清掃和檢查工作。
10.5.3做好詳細記錄及交接班工作。
11.異常情況的處理
11.1緊急停車
11.1.1運行中出現下列情況時,應緊急停車:
卸料槽嚴重堵塞;皮帶接頭開膠、拉斷或撕裂時;皮帶跑偏嚴重時;鐵器、尖物卡皮帶,有刮壞、撕裂皮帶危險時。
11.1.2緊急停車后應及時向總控報告詳細情況,并采取相應措施處理。
11.2常見故障及處理
11.2.1皮帶機常見故障及處理
常見故障
原因分析
處理方法
跑偏
槽形托輥不正
把托輥調正
傳動滾筒與尾部滾筒不平行
把皮帶跑偏這一端的螺桿擰緊,使兩條螺桿的松緊度一致
滾筒表面有煤泥
停車把煤泥刮下來,并檢查清掃器
皮帶接頭不正
把不正的接頭割去重新接
給料不正
調整溜槽或調整擋板
打滑
皮帶間的磨擦力不夠
滾筒表面太光滑時,可在滾筒上增加膠襯或釘一圈木板條。
皮帶張緊程度不夠
調整螺桿或增加重錘
滾筒上有水
暫時停車,然后在傳動滾筒和下段皮帶之間撒上鋸末或煤粉將水吸干。
扯皮帶
皮帶跑偏太嚴重
首先要防止跑偏,如果皮帶邊緣已經扯破,要把扯破的部份割掉,防止扯破的地方繼續擴大;皮帶扯得太厲害時,要用皮帶卡子進行修補。
劃破皮帶
當向裝煤漏斗裝煤時,煤料中混有較長鐵器或木棒。
防止鐵器或木棒進入煤料。
壓住皮帶
超載運行;皮帶松而打滑;緊急故障皮帶停車。
利用人工將皮帶上的煤料卸掉一部份,到皮帶能開動時為止。
11.2.2螺旋卸車機
常見故障
原因分析
處理方法
螺旋不轉或有異常響聲
鏈條斷裂螺旋軸斷裂傳動短軸斷裂螺旋片變形軸承座缺油磨損減速機缺油磨損電機燒毀電器保險絲燒斷或熱繼電器跳閘接鏈條或更換鏈條更換螺旋更換傳動短軸校正螺旋片加注油料或更換軸承加油或更換齒輪更換電機更換保險絲或待熱繼電器冷卻合閘,注意減少卸煤量
擺動機構回擺
渦輪減速機齒輪磨損電磁抱閘太松更換齒輪調節抱閘松緊程度
擺動機構不轉或有異響
渦輪減速機缺油磨損抱閘太緊電器保險絲燒斷或熱繼電器跳閘電機燒毀扇形齒輪或小齒輪牙齒斷裂加油或更換齒輪調節抱閘松緊程度更換保險絲或待熱繼電器冷卻合閘,注意減少卸煤量更換電機更換齒輪
升降機構困難或有異響
電磁抱閘太緊或太松鋼絲繩滑出卷筒或滑輪升降框架列斷調節電磁抱閘松緊程度放松鋼絲繩,將鋼絲繩納入卷筒槽內或滑輪內,并檢查鋼絲繩斷頭程度框架校正補焊
走行機構不同步
電動機不同步連軸器、橡膠墊圈磨損或軸孔變形行走鏈輪鏈條松緊不一致聯系電工檢查電動機同步性能更換連軸器或更換橡膠墊圈調節鏈條松緊程度
走行機構走行困難或異響
走行輪斷裂開式齒輪磨損斷齒或鏈條松緊不一致傳動軸承缺油磨損電動機、減速機、傳動軸和走行輪裝配不同心雨天走行輪打滑軌道沉降彎曲、走行輪卡軌更換走行輪更換齒輪或調節鏈條松緊程度加注潤滑油或更換磨損軸承校正同心度軌面上撒沙增加摩擦校正軌面、軌距
11.3過程控制參數,產品質量指標異常處置方式
12.作業要求
12.1安全、環保注意事項、控制措施、應急預案
12.1.1安全注意事項及控制措施
a.卸車機工作時,嚴禁對其轉動部分擦拭和加油。
b.卸車機工作時,嚴禁清車人員進入車箱作業。
c.卸車機行走時,螺旋底部嚴禁人員通過。
d.卸車機行駛作業時,司機不準隨意離開操作臺,不準解除安全聯鎖保護裝置。
12.1.2環保注意事項及控制措施
12.1.3應急預案(無可略)
12.2巡回檢查
12.2.1巡回檢查路線
L80501A,B,C(1#、2#、3#)螺旋卸車機→M80501A,B,C(1#、2#、3#)葉輪給煤機→煤1A,B,C皮帶→煤2皮帶→煤3皮帶→煤4皮帶→M80504A,B固定卸料小車
12.2.2巡檢要求
a.設備運行起來10分鐘內,必須進行第一次巡檢。
b.正常運行中,每小時進行一次巡檢。
c.采用看、聽、摸、測、比、嗅等方法進行。
12.2.3巡檢內容
各傳動部位是否正常,電機、軸承溫度不得超過65℃。皮帶機的運轉,滾筒托輥、調偏輥、擋板(擋皮)、接頭、清掃裝置、張緊裝置等是否正常,如有異常及時處理。電滾筒溫度、聲音是否正常。給料機倒料槽是否粘煤、阻料。所有運轉設備潤滑點是否潤滑良好。各連接部件螺栓是否緊固。
12.3交接班
12.3.1交接班時,交班者須做好《生產作業交接班記錄》,記錄內容有:
a.任務完成情況、生產操作(工藝參數)的執行情況。
b.物料領、耗情況。
c.設施、設備運行及保養狀況。
d.發生事故及事故處理情況;有無隱患及隱患處理和預防措施。
e.完成原始記錄臺帳的登記和填寫。
12.3.2交班者必須做到作業現場整潔。即地面做到“四無”(無積煤、無積水、無積塵、無雜物),設備做到“五不漏”(不漏煤、不漏水、不漏油、不漏電、不漏氣),設施、消防器材、公用工具及公用物品齊全完好;區域門窗玻璃、環境衛生清潔。
12.3.3下班時接班者未到,交班者不得擅自離開生產崗位,同時報告班長進行安排。
12.3.4接班者接班時,應在班前15分鐘到達崗位,進入崗位時必須按《云南大為制焦有限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匯編》中的規定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
12.3.5進入崗位后首先閱讀交班記錄,并詳細詢問和記錄上班安全、生產運行情況,然后根據交班記錄和詢問情況,進行現場本崗位區域設施(建構筑物、設備、裝置、管線等)的檢查,核實交班記錄的真實完整并簽署接班意見。對不易交接的事例要陳述其理由,如果是雙方認可的事例,應由交班者對應崗位或值班長安排處理,按要求完成后,接班者應簽署意見。
12.3.6交接班時嚴格執行“七不交接”:
a.設備不正常,不說明原因不交不接。
b.操作不正常,不說明原因不交不接。
c.有跑、冒、滴、漏能處理而不處理,不交不接。
d.設備、室內衛生不好,無特殊原因不交不接。
e.安全、照明、防火設備不全不交不接。
f.記錄不全不清潔不交不接。
g.公用工具不全不交不接。
12.4設備維護保養表
潤滑設備名稱及部位
油品名稱
潤滑周期
減速器油箱
46#機械油
每班檢查,每月更換。
大車導輪軸承
3#鈣基脂
每班檢查,每月更換。
升降鏈輪
46#機械油
每班檢查,每月更換。
小車導輪軸承
3#鈣基脂
每班檢查,每月更換。
皮帶電動滾筒
90#齒輪油
1次/半年
皮帶改向滾筒、軸承
3#鈣基脂
1次/周
13.帶控制點工藝流程圖(見總流程圖)
篇3:原煤螺旋卸車機崗位操作規程
1.適用范圍:本操作規程適用于本崗位。
2.本崗位概況
本崗位負責對101A,B、102A,B、103A,B螺旋卸車機、104~115A,B共24臺振動給料機、116A,B~119A,B皮帶及除塵風機等設備進行操作維護,確保公司所進的原煤順利地運到下崗位。
3.本崗位職責
3.1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法》、《云南大為制焦有限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匯編》和本崗位操作規程的要求和規定,保證人身安全和設備運行安全。
3.2嚴格執行班長或總控指令(復令制)。
3.3按規定正確檢查、啟動設備,認真監控各運行情況,出現異常情況時及時采取相應處理措施,并向班長或總控報告。
3.4對本崗位做到“四懂三會”,按設備的使用、維護保養周期認真做好潤滑、保養工作,積極配合檢修人員對設備進行維修工作。
3.5按工藝質量標準完成當班的煤料輸送任務,做到給料穩定、均勻。
3.6做好巡回檢查及交接班工作,認真填寫本崗位各項記錄。
3.7遵守車間、工段各項管理制度,服從并做好班長安排的其它工作。
4.原理及術語
來煤車輛按規定的位置停放在御車槽上方,螺旋御車機的機械轉動帶動旋轉螺旋體轉動,將煤從車箱中推出,卸至槽中,由皮帶機送到煤場儲存。
5.本崗位工藝流程敘述
外來原煤由汽車運入廠內,經過螺旋卸車機101a~103a、101b~103b卸車(或自卸汽車卸車),卸車后的煤進入地槽內,經各自對應的振動給煤機(每個地槽對應三臺給煤機)給入相對應的116A~119B皮帶。
6.本崗位設備一覽表
設備名稱
規格型號
技術參數
數量
備注
橋式螺旋御車機
*LQ8型
御車能力:Q=300~500t/h.臺
粒度:≤300m
跨度:7m
御車對象:汽車(20噸以下)
6臺
101A、B~103A、B
振動給料機
GZMB1520?(帶調料閘門)
給料能力:Q=500~800t/h.臺
24臺
104A、B~105A、B
原煤帶式輸送機
TD75
帶寬:B=1200mm?帶長:L=21m?輸送能力:Q=900t/h?帶速:V=2.5m/s?
4臺
116A~119A
原煤帶式輸送機
TD75
帶寬:B=1200mm?帶長:L=17.8m?輸送能力:Q=900t/h?帶速:V=2.5m/s?
4臺
116B~119B
液下泵(排污泵)
65LZ-32型
Q=30m3/h?η=60%?H=8m
2
121A~121B
除塵風機
7.過程控制參數
8.產品質量指標(略)
9.本崗位環境因素識別評價,危險源及風險(見附表)
10.生產作業
10.1開車前的準備
檢查電動機、減速機接線及設備正常良好。檢查傳動裝置各部位的螺栓齊全緊固。檢查入料、排料槽應通暢,無損壞變形和堵塞。檢查皮帶各托輥應齊全、靈活。檢查各類擋皮(擋板)、清掃裝置應齊全、牢固靈活,張緊裝置正常,各連接部件牢固,皮帶及接頭無脫膠、劃破和過度磨損現象。檢查各安全設施及照明應良好,周圍無影響皮帶正常運轉的障礙物。確認無問題后,向備煤總控室報告可以開車。
10.2正常開車
10.2.1選煤總控室根據所來煤種數量、質量及卸車情況,合理安排協調堆取料機崗位準備堆煤作業。
10.2.2總控室選擇好堆煤流程,確定好堆煤路線,通知卸車機崗位讓汽車進入汽車卸車槽;螺旋卸車機進行對位,進行卸煤作業。。
10.2.3其它設備啟動由總控室集控開車,輸煤作業。
10.3螺旋卸車機的開車作業
10.3.1開車前的準備
a.檢查大車前后是否有影響開車的障礙物。
b.檢查走行機構和傳動軸、連軸節橡膠圈是否磨損。
c.檢查減速器是否缺油。
d.檢查開式齒輪和鏈條是否磨損。
e.檢查升降機構的電閘松緊程度,卷筒和滑輪上的鋼絲繩是否出導軌,鋼絲繩折斷頭程度。
f.檢查螺旋工作機構的螺旋是否有彎曲,擺動機構的齒輪等的磨損情況以及緊固件是否有松動現象。
g.操作臺操作按鈕是否復零位,總電源開關是否斷開。
10.3.2作業過程
a.推上總電源開關送電,發出開車信號鈴。大車行駛至待卸車輛的一端,與此同時,打開車箱的下側門。
b.放下懸臂,將螺旋插入煤料內,并調整好位置。
c.開動螺旋,煤料即從車箱的下側門卸出。
d.螺旋卸車機沿車箱縱向運行,煤料連續卸出,當移至車箱的另一端時,反向運行,如此反復循環作業。
e.卸車機作業時,司機應隨時觀察各儀表指針的情況;聽查各部機構工作時有無異常響聲;嗅查有無異味。若發現電動機和軸承部位有過熱現象、制動器失靈、電器設備工作不正常時,均應停車檢查,排出故障。
10.4正常停車
10.4.1待完成卸煤作業(無煤車)時,通知總控可準備停車。
10.4.2完成卸煤作業后必須把卸車機開到指定物質,并按螺旋卸車機要求把大車停好。
10.4.3待汽車卸車槽空倉后,通知總控可集控停車。
10.4.4其它設備停車由總控室集控停車。
10.5螺旋卸車機的停車作業
10.5.1作業結束后,將螺旋卸車機開到兩端停車位置,把操作臺按鈕復回零位,并切斷總電源。
10.5.2做好全機的清掃和檢查工作。
10.5.3做好詳細記錄及交接班工作。
11.異常情況的處理
11.1緊急停車
11.1.1運行中出現下列情況時,應緊急停車:
卸料槽嚴重堵塞;皮帶接頭開膠、拉斷或撕裂時;皮帶跑偏嚴重時;鐵器、尖物卡皮帶,有刮壞、撕裂皮帶危險時。
11.1.2緊急停車后應及時向總控報告詳細情況,并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11.2常見故障及處理
11.2.1皮帶機常見故障及處理
常見故障
原因分析
處理方法
跑偏
槽形托輥不正
把托輥調正
傳動滾筒與尾部滾筒不平行
把皮帶跑偏這一端的螺桿擰緊,使兩條螺桿的松緊度一致
滾筒表面有煤泥
停車把煤泥刮下來,并檢查清掃器
皮帶接頭不正
把不正的接頭割去重新接
給料不正
調整溜槽或調整擋板
打滑
皮帶間的磨擦力不夠
滾筒表面太光滑時,可在滾筒上增加膠襯或釘一圈木板條。
皮帶張緊程度不夠
調整螺桿或增加重錘
滾筒上有水
暫時停車,然后在傳動滾筒和下段皮帶之間撒上鋸末或煤粉將水吸干。
扯皮帶
皮帶跑偏太嚴重
首先要防止跑偏,如果皮帶邊緣已經扯破,要把扯破的部份割掉,防止扯破的地方繼續擴大;皮帶扯得太厲害時,要用皮帶卡子進行修補。
劃破皮帶
當向裝煤漏斗裝煤時,煤料中混有較長鐵器或木棒。
防止鐵器或木棒進入煤料。
壓住皮帶
超載運行;皮帶松而打滑;緊急故障皮帶停車。
利用人工將皮帶上的煤料卸掉一部份,到皮帶能開動時為止。
11.2.2螺旋卸車機
常見故障
原因分析
處理方法
螺旋不轉或有異常響聲
鏈條斷裂螺旋軸斷裂傳動短軸斷裂螺旋片變形軸承座缺油磨損減速機缺油磨損電機燒毀電器保險絲燒斷或熱繼電器跳閘接鏈條或更換鏈條更換螺旋更換傳動短軸校正螺旋片加注油料或更換軸承加油或更換齒輪更換電機更換保險絲或待熱繼電器冷卻合閘,注意減少卸煤量
擺動機構回擺
渦輪減速機齒輪磨損電磁抱閘太松更換齒輪調節抱閘松緊程度
擺動機構不轉或有異響
渦輪減速機缺油磨損抱閘太緊電器保險絲燒斷或熱繼電器跳閘電機燒毀扇形齒輪或小齒輪牙齒斷裂加油或更換齒輪調節抱閘松緊程度更換保險絲或待熱繼電器冷卻合閘,注意減少卸煤量更換電機更換齒輪
升降機構運行困難或有異響
電磁抱閘太緊或太松鋼絲繩滑出卷筒或滑輪升降框架裂斷調節電磁抱閘松緊程度放松鋼絲繩,將鋼絲繩納入卷筒槽內或滑輪內,并檢查鋼絲繩斷頭程度框架校正補焊
走行機構不同步
電動機不同步連軸器、橡膠墊圈磨損或軸孔變形行走鏈輪鏈條松緊不一致聯系電工檢查電動機同步性能更換連軸器或更換橡膠墊圈調節鏈條松緊程度
走行機構走行困難或異響
走行輪斷裂開式齒輪磨損斷齒或鏈條松緊不一致傳動軸承缺油磨損電動機、減速機、傳動軸和走行輪裝配不同心雨天走行輪打滑軌道沉降彎曲、走行輪卡軌更換走行輪更換齒輪或調節鏈條松緊程度加注潤滑油或更換磨損軸承校正同心度軌面上撒沙增加摩擦校正軌面、軌距
11.3過程控制參數,產品質量指標異常處置方式
12.作業要求
12.1安全、環保注意事項、控制措施、應急預案
12.1.1安全注意事項及控制措施
12.1.2環保注意事項及控制措施
12.1.3應急預案(無可略)
12.2巡回檢查
12.2.1巡回檢查路線
101A,B、102A,B、103A,B螺旋卸車機→104~115A,B振動給料機→116A,B~119A,B皮帶
12.2.2巡檢要求
a.設備運行起來10分鐘內,必須進行第一次巡檢。
b.正常運行中,每小時進行一次巡檢。
c.采用看、聽、摸、測、比、嗅等方法進行。
12.2.3巡檢內容
各傳動部位是否正常,電機、軸承溫度不得超過65℃。皮帶機的運轉,滾筒托輥、調偏輥、擋板(擋皮)、接頭、清掃裝置、張緊裝置等是否正常,如有異常及時處理。電機溫度、聲音是否正常。給料機倒料槽是否粘煤、阻料。所有運轉設備潤滑點是否潤滑良好。各連接部件螺栓是否緊固。
12.3交接班
12.3.1交接班時,交班者須做好《生產作業交接班記錄》,記錄內容有:
a.任務完成情況、生產操作(工藝參數)的執行情況。
b.物料領、耗情況。
c.設施、設備運行及保養狀況。
d.發生事故及事故處理情況;有無隱患及隱患處理和預防措施。
e.完成原始記錄臺帳的登記和填寫。
12.3.2交班者必須做到作業現場整潔即:地面做到“四無”(無積煤、無積水、無積塵、無雜物),設備做到“五不漏”(不漏煤、不漏水、不漏油、不漏電、不漏氣),設施、消防器材、公用工具及公用物品齊全完好;區域門窗玻璃、環境衛生清潔。
12.3.3下班時接班者未到,交班者不得擅自離開生產崗位,同時報告班長進行安排。
12.3.4接班者接班時,應在班前15分鐘到達崗位,進入崗位時必須按《云南大為制焦有限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匯編》中的規定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
12.3.5進入崗位后首先閱讀交班記錄,并詳細詢問和記錄上班安全、生產運行情況,然后根據交班記錄和詢問情況,進行現場本崗位區域設施(建構筑物、設備、裝置、管線等)的檢查,核實交班記錄的真實完整并簽署接班意見。對不易交接的事例要陳述其理由,如果是雙方認可的事例,應由交班者對應崗位或值班長安排處理,按要求完成后,接班者應簽署意見。
12.3.6交接班時嚴格執行“七不交接”:
a.設備不正常,不說明原因不交不接。
b.操作不正常,不說明原因不交不接。
c.有跑、冒、滴、漏能處理而不處理,不交不接。
d.設備、室內衛生不好,無特殊原因不交不接。
e.安全、照明、防火設備不全不交不接。
f.記錄不全不清潔不交不接。
g.公用工具不全不交不接。
12.4設備維護保養表
潤滑設備名稱及部位
油品名稱
潤滑周期
減速器油箱
46#機械油
每班檢查,每月更換。
大車導輪軸承
3#鈣基脂
每班檢查,每月更換。
升降鏈輪
46#機械油
每班檢查,每月更換。
小車導輪軸承
3#鈣基脂
每班檢查,每月更換。
皮帶電動滾筒
90#齒輪油
1次/半年
皮帶改向滾筒、軸承
3#鈣基脂
1次/周
13.帶控制點工藝流程圖(見總流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