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氣站罐區巡檢制度
安全檢查制度是指對液化氣站的安全檢查內容、目的、方法、要求和評比等而制定的規定。安全檢查制度是保證安全檢查能正常有效地進行,為安全工作提供約束力。液化氣站應切實執行安全檢查,不能為了應付檢查而檢查,要堅持檢查和整改相結合的原則,做到制度化和經常化。
一、日常巡檢
日常檢查是以液化氣站員工為主體的檢查形式,是各班班長或安全員督促做好班前準備工作和檢查離班前的交接收整工作。督促本班員工執行安全制度的崗位責任制,遵守操作規程。站長應經常深入現場進行安全檢查,發現不安全問題,及時督促或組織有關部門解決。
檢查內容:
重點對儲罐區、加氣區、消防器材、配電間等作業現場、設備狀況進行詳細檢查。
液化氣站必須堅持每天對口交接,現場共同進行交接班安全檢查,做到嚴細認真。
每天巡檢情況必須及時填寫在“液化氣站安全巡檢記錄”本上。
對于檢查出的問題或隱患要詳細填寫在“液化氣站安全巡檢記錄”本上,同時要及時登記到“安全隱患臺帳”上,并及時進行整改,本站無力整改或暫時不能整改的要做好防范措施。
二、周檢查
周檢是由液化氣站安全領導小組每周組織對加油站進行的定期檢查。
檢查內容:
加氣設備、儲罐、電氣設備、消防器材、交接班記錄。
液化氣站必須嚴格執行每周安全檢查制度。
每月四次安全周檢情況要詳細填寫在“液化氣站安全檢查記錄”本上,如遇到上級公司安全檢查可以與周檢結合在一起進行檢查和記錄。
對于檢查出的問題或隱患要詳細填寫在“加油站安全檢查記錄”本上,同時要登記到“安全隱患臺帳”上。
三、月度檢查
月度檢查由液化氣站負責組織,主要液化氣站站安全工作進行全面檢查以便發現問題,研究解決安全管理上存在的問題,把整改措施具體落實到部門、具體人和整改時限,總結講評安全管理工作,進行安全教育。
檢查內容:
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情況、作業現場的安全管理、設備技術狀況、滅火作戰預案以及隱患整改情況。
月度安全大檢查由辦公室組織進行,對液化氣站進行全面檢查,液化氣站配合做好檢查工作。
在安排月度安全大檢查的那一周,液化氣站可以把周檢與月檢結合在一起,并把檢查情況詳細填寫在“液化氣站安全檢查記錄”本上。
液化氣站在檢查時要如實向單位領導反映站內自檢中所發現的安全問題或隱患。對檢查出的問題或隱患要詳細填寫在“液化氣站安全檢查記錄”本上,同時要登記到“安全隱患臺帳”上。
篇2:機動車輛進入生產裝置區罐區安全規定
第一條為了加強機動車輛進入生產裝置區、罐區的安全管理,防止事故發生,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凡進入生產裝置區、罐區的機動車輛,必須佩戴標準阻火器,辦理“機動車輛進入生產裝置區、罐區通行證”(消防車、救護車、氣防車除外)后,方可進入。
第三條“機動車輛進入生產裝置區、罐區通行證”由所在生產裝置、罐區的車間安全員辦理。
第四條進入生產裝置區、罐區機動車輛通行證,有效時間不超過12小時。
第五條門衛值班人員要嚴格履行崗位安全職責,對進入生產裝置區、罐區的機動車輛進行嚴格檢查,做好登記,對阻火器不符合標準或無“機動車輛進入生產裝置區、罐區通行證”的車輛,嚴禁進入生產裝置區、罐區。
第六條機動車輛進入生產裝置區、罐區后,必須按指定路線行駛,不得隨意改變行駛路線。
第七條進入生產裝置區、罐區后,如果出現火災、爆炸或泄漏等事故,必須立即停車熄火,聽從有關人員的指揮。
第八條在生產裝置開停工期間,禁止一切機動車輛進入生產裝置區。
第九條非防爆電瓶車、機動三輪車、拖拉機、翻斗車等不準進入正在生產的裝置區、罐區。
第十條“機動車輛進入生產裝置區、罐區通行證”一式兩聯,第一聯由帶車人或駕駛員持有,進入生產裝置區、罐區時隨身攜帶;第二聯為存根,由所在生產裝置、罐區的車間存檔,保存期限為一年。
第十一條本規定由安全環保科負責解釋。
第十二條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機動車輛進入生產裝置區、罐區通行證。
篇3:機動車人員進入罐區設備區管理制度
為了加強機動車輛、人員進入罐區和設備區的安全管理,防止事故發生,特制定本規定。
1、凡進入罐區、設備區的機動車輛,必須佩戴標準阻火器,經站長同意(消防車、救護車除外)后,方可進入。
2、外來人員進入罐區和設備區需進行安全教育、佩戴防護用品后方可進入,并填寫《外來人員登記本》
3、進入罐區、設備區機動車、人員做完相關工作后立即離開罐區。
4、罐區安全管理人員在車輛進入罐區及設備區前,要對機動車輛車況、阻火器、駕駛員證件嚴格檢查,禁止不符合標準、無照、非司機駕駛車輛進入罐區。
5、機動車輛進入罐區、設備區后,必須按指定路線行駛,不得隨意改變行駛路線。
6、進入罐區后,如果出現火災、爆炸或泄漏等事故,必須立即停車熄火,聽從有關人員的指揮。
7、非防爆電瓶車、機動三輪車、拖拉機、翻斗車等不準進入罐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