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絲繩安全環保作業操作規程
1、現場施工所用的鋼絲繩應有制造廠的技術證明文件作為依據。如無證件時應經過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2、所使用的鋼絲繩其結構型式、規格、強度必須符合該機型的要求。卷筒上鋼絲繩應連接牢固,排列整齊,放出鋼絲繩時,卷筒上至少要保留三圈以上。收放鋼絲繩時,應防止鋼絲繩打結、扭結、彎折和亂繩。不得使用扭結、變形的鋼絲繩。
3、鋼絲繩采用編結固接時,編結部分的長度不得小于鋼絲繩直徑的15倍,并不得少于300mm,其編結部分應捆扎細鋼絲。采用繩卡固結時數量不得少于3個。繩卡的規格數量應與鋼絲繩直徑匹配(見下表)。最后一個卡子距繩頭的長度不小于140mm。繩卡滑鞍(夾板)應在鋼絲繩工作時受力的一側,“U”型螺栓須在鋼絲繩的尾端,不得正反交錯。繩卡固定后待鋼絲繩受力后再度緊固,并應擰緊到使兩繩直徑高度壓扁1/3左右。作業中必須經常檢查緊固情況。
鋼絲繩
直徑(mm)
10以下
10~20
21~26
28~36
36~40
最少繩
卡數(個)
3
4
5
6
7
繩卡
間距(mm)
80
140
160
220
240
4、作業前應對鋼絲繩所有可見部分以及鋼絲繩的連接部位進行檢查。鋼絲繩表面磨損或腐蝕使原鋼絲繩的智義直徑減少7%時或變形或在規定長度范圍內斷絲根數達到下表規定時應予以更換。
鋼絲繩斷絲更換標準(D=繩徑)
鋼絲繩結構型式
斷絲長度范圍
鋼絲繩號
6×19
+1
6×37
+1
6×61
+1
18×19
+1
交捻
6D
30D
10
19
19
38
29
59
27
54
順捻
6D
30D
5
10
10
19
15
30
18
27
5、起重機的吊鉤和吊環嚴禁補焊,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即應更換:
(1)表面有裂紋;
(2)危險斷面及鉤頸有永久變形;
(3)掛繩處斷面磨損超過高度10%;
(4)吊鉤襯套磨損超過原厚度50%,心軸(銷子)磨損超過其直徑的3~5%;
(5)吊鉤開口度增大值超過15%;
(6)吊鉤扭轉變形超過10%。
篇2:鋼絲繩牽引粗格柵機安全操作規程
1、認真熟悉粗格柵使用說明書,了解基本結構及原理。
2、粗格柵操作步驟
2.1查看齒耙的初始位置,當齒耙位于最高位時,粗格柵的正常動作流程如下:
齒耙位于初始位置(最高位)→齒耙下降→短暫延時3秒后開耙→齒耙降到位(最低位)→關齒耙→齒耙上升→齒耙至最高位停止(同時推渣板推下垃圾),啟動皮帶輸送機,運行1-3min,一個完整的周期動作過程完成。
2.2確定控制箱已通電,旋開緊急停止開關;
2.3打開控制箱門,閉合空氣總開關及各回路空氣開關,看電源指示燈是否已亮;
2.4在電源指示燈正常的情況下,檢查急停按鈕的狀態,可進行以下操作;
2.5先選擇運行方式:“手動”、“停止”、“遠程”、“自動”四種運行狀態供選擇。“手動”現場操作運行;“遠程”:由PLC根據前后水位差或時間間隔在中控室微機上對粗格柵進行啟停的控制,粗格柵會按現場PLC里面的控制程序自動運行;“停止”:粗格柵停止運行;“自動”是現場手動將選擇開關置于“自動檔”時,粗格柵會按PLC里面的控制程序自動運行。
2.5.1“手動”用于檢修,維護保養,處理較大異物和緊急故障時使用。運行狀態置于“手動”。啟動機組,觀測機組各部分運轉情況,無異常聲響、振動。在“手動”狀態下,手動操作按鈕“上升”、“下降”、“開耙”、“關耙”要嚴格按照粗格柵的正常動作流程操作即可;本機正常運行時,應處于“遠程”狀態,皮帶輸送機也應處于“自動”狀態。
2.5.2關機:自動運行時在中控室按下停止按鈕。自動運行時需現場緊急停機時,應將旋鈕開關手動調至“本地”檔,并將選擇開關置于“停止”位置,或者直接按下“急停”按鈕。現場操作完結后,隨手關閉控制箱門。
2.6注意事項
2.6.1遠程控制和現場自動啟動時,齒耙初始位置一定位于最高位,否則程序會錯亂。
2.6.2現場操作時要觀察鋼絲繩的纏繞是否有序。
1.6.3滑輪左右擺動和旋轉是否順暢。
2.6.4如有大塊雜物卡住耙齒時,根據情況人工清理完后,才可走自動程序。
2.7運行過程中,要定時檢查設備運轉情況,如有大塊雜物阻卡耙齒時,應及時清理,以免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
2.8定期檢查減速機油位,不足要及時補充,每季度換油一次,定期給轉動部位加注黃油。
2.9皮帶輸送機各部應潤滑良好,無滲漏。運行中產生較大震動和噪音時應停機檢查。
2.10每天交班前要清理格柵前水面垃圾及地面垃圾,保持地面清潔。
2.11運行操作人員的常規巡視時間間隔應不大于2小時。
3、常見故障及排除方法
3.1常見故障
在運轉過程中出現空氣開關跳閘現象。
3.2故障原因
設備過載或者空氣開關本身故障
3.3排除方法
3.3.1主要查看是否有雜物卡住耙,如有,人工將其清除;
3.3.2檢查鋼絲繩纏繞是否正常,如不正常,會導致耙齒兩邊不平衡而卡住導致過載,人工重新纏繞鋼絲繩;
3.3.3耙齒受重擊可能發生嚴重變形,需即時整形,如遇變形嚴重需卸下整形或更換耙齒。
篇3:鋼絲繩檢測操作規程
在檢測工作進行前,要對儀器進行機械性能和電器性能等方面的檢查,這是正確完整檢測的重要前提。
一、根據所要檢測鋼絲繩的直徑,選擇相應的弱磁加截儀和探傷儀,其中:
TCK-B*55(TCK-RG55)檢測鋼絲繩直徑范圍為26-46mm
TCK-B*55(TCK-RG55)檢測鋼絲繩直徑范圍為46-56mm
二、使用前檢查儀器,要對儀器進行機械性能和電器性能等方面檢查。
三、手持經安全檢查后的儀器,扣動解鎖報機儀順適度張開,使鋼絲繩與儀器軸平行從開口切入,至一測隨動導向輪組貼緊鋼絲繩并被壓縮時,雙手推動儀器半體閉合鎖緊。
四、確認正確安裝完成,推動或把持弱磁加載儀,使其從確定的起點到確定的終點與被檢測鋼絲繩完成連續相對運動。
五、拆除時,應先扣動解鎖報機確認儀器可靠解鎖雙手輔助使儀器適度張開,按安裝的相應順序取下儀器。
六、整個磁化過程保持連續,中間不得停頓,不得打開儀器,記錄磁化方向。
七、探傷儀安裝是不得在磁極處標定。
八、標定方向與磁化方向保持一致,在鋼絲繩相對完好部分標定。
九、在有效區一端保留2米以上的完好段,作為檢測基準,間隔200mm取一標定值。
十、針對不同現場工況,不同的使用條件,各異的使用和管理工作要求,進行相關參數的規范調整。
十一、檢測過程中,保留全部數據,以便專用軟件操作分析,出示操作檢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