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筒式拋丸機安全操作規程
1、本機為定機定人負責制,非本機操作者未經車間領導同意時,不得動用。
2、上班生產前,操作者應認真點檢設備系統,對各螺栓進行緊固,對各轉動部位進行潤滑加油,檢查電源接線和接地線有無松脫等,確保運轉中的正常與安全。
3、裝載的拋丸產品總量應在額定范圍,不準超載運轉。
4、拋用的鐵丸規格數量及拋丸的時間應按產品生產工藝執行,以保證拋丸后的產品表面質量。
5、拋丸機啟動前必須將滾筒蓋門螺栓緊固穩妥,轉動輪部位無異物,呼應設備旁邊無人時,方可啟動設備運轉開關。
6、拋丸機在生產運轉過程中,操作者應隨時聽、視有無異聲異常,一旦發生不正常時,應立即停機檢查。
7、拋丸操作是帶有粉塵作業,操作者必須穿戴好發給的勞動防護用品(特別是防護口罩)以做好衛生防護工作。
8、當天(班)拋丸生產結束,做好設備與生產現場的清掃、清潔工作。
篇2:滾筒式皮帶機常見事故及預防措施
滾筒式皮帶機常見事故及預防措施
一、皮帶跑偏
跑偏原因:皮帶跑偏的根本原因是受力不均勻造成的。常見的原因有:
1)滾筒粘煤或傾斜、變形;2)機身中心、機頭中心和機尾中心偏離;3)托輥調節不正常,頭尾輥與皮帶運行角度不對;4)巷道變形使機架傾斜或變形;5)裝裁不正、皮帶接頭不正;6)皮帶質量差,受張力程度不一樣;7)托輥上粘結物料或表面不平等。
2、預防措施
1)提高安裝質量:皮帶機安裝時,整機中心線成直線,因巷道彎曲,修直巷道、各滾筒、托輥軸線與皮帶中心線一致。
2)設置前傾側托輥:將串輥兩側托輥外端向前或后移(偏斜安裝2—3o),利用托輥給皮帶向內的橫向推力,使皮帶回復到正中位置;或調整頭尾輥拉絲。
3)設置回轉式調心立輥,皮帶跑偏時能自動調偏。
4)皮帶接頭時要嚴格按標準使用合格的帶扣,并經常檢查接頭質量。
5)裝載要均勻,防止局部超載和偏載。
6)保持皮帶機良好的工作環境,巷道內做到無雜物、浮煤。皮帶機清掃裝置良好可靠。
二、托輥運轉問題
1、托輥不轉或損壞原因:1)煤塵或污水進入軸承,軸承內填滿污物,不能轉動。2)托輥內軸承中的油脂流失或缺油,使軸承銹蝕嚴重,不能轉動。3)托輥的結構及質量問題,影響使用壽命。
2、預防措施
1)對使用托輥的運轉情況要有足夠的重視,經常保持托輥的清潔,及時更換轉動不靈活的托輥。
2)加強皮帶機的維護管理,防止滲入水或污物入內,保管好井下備用托輥。
3)選用較好的潤滑脂,改善托輥軸承的潤滑情況,延長托輥的使用壽命。
4)購買托輥時注意和重視質量。
三、皮帶打滑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1、原因主要有:1)由于托輥不轉,皮帶嚴重跑偏,裝裁過量或皮帶損壞等加大皮帶運行阻力而造成;2)皮帶使用一定時間后會塑性變化而伸長,因張力減小而打滑;3)驅動滾筒有泥水、煤塵時,磨擦系數下降而打滑。
2、預防措施
1)各裝載點設置給煤機,使之預防超載及煤偏一邊使皮帶跑偏。
2)加強邊帶機的運行管理,發現問題及時查找原因,并進行相應處理。
3、設置防滑保護,打滑時,發出信號,并自動停止。
四、膠帶火災事故的預防
1、發生火災的主要原因:1)使用非阻燃皮帶;2)皮帶嚴重跑偏、打滑、皮帶磨擦高溫;3)由于電火花引發火災;4)皮帶觸碰矸石、木柱、電纜、管線等運行、磨擦起火。
2、預防措施
1)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必須使用阻燃皮帶;其他部件為非金屬的,其阻燃性和抗靜電性必須符合有關規定。
2)裝設驅動滾筒防滑保護、防跑偏的保護裝置,并有自動灑水裝置。
3)皮帶機巷應當整潔,無雜物浮煤,無淤泥積水,要裝設消防水管,電纜懸掛整齊,高度符合要求。
4)定人定期巡回檢查,加強皮帶機的維護與保養,保證處于良好運轉狀態。
5)認真貫徹崗位責任制,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篇3:滾筒式拔絲機工安全操作規程
1.檢查機床上的安全裝置、夾料鉗、鋼絲繩是否正常。
2.清理工作場地—上的鐵絲、料頭、雜物,保證工位整潔、安全。
3.檢查毛料是否符合工藝規定,橢圓度是否過大,以免拉斷傷人。
4.開車前檢查機床上有無工、夾、量具及其它雜物。
5.拔絲的盤料,必須頭尾有緒。亂料經過整理后才能拔絲。
6.夾料時必須將安全罩關好,不許在大開或半開的情況下工作。
7.料鉗夾牢盤料后,應立即將手移開,以腳踏開關點動。點動時不許手握料鉗。
8.機床正常工作時,禁止用手拉料,禁止從料上跨過,人不要站在出線的兩側,以免斷料傷人。
9.當料拉完或拉斷時,要等機床完全停止后,再去捆料。
10.自動停車時,要細心把料整好后再開車,不得硬拉或開車整理。
11.從機床向下吊料時,必須捆好后再吊,以免滑下砸人。吊掛用的鋼絲繩必須符合安全規定,發現斷股,應及時更換。
12.拔好的料應當按次序堆放整齊,不得隨便亂放。廢料頭及斷料應集中放在指定的地點,以防把人軋傷或把人絆倒。
13.臨時幫忙的工人只能做些輔助工作,并要聽從機床操作師傅的指揮。
——摘自《機械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