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爐檢修防煤氣措施規程
高爐檢修作業多數是在高爐內、管道內、除塵器或料倉內檢修,應特別注意防范煤氣中毒窒息事故,檢修人員必須佩戴防毒面具。
在檢修之前,必須用一氧化碳報警儀檢測煤氣濃度,濃度在安全范圍之內,方可從事檢修作業。在檢修過程中,罐外均應有專人監護。檢修作業必須嚴格執行設備操作牌制度,應派專人核查進出人數。當發現出入人數不符時,應立即查找、核實。
檢修作業具體防煤氣中毒措施:
(1)在入爐扒料前,應先測試爐內空氣中CO的濃度是否符合作業標準,并應采取措施防止落物傷人。
(2)在檢修大鐘、料斗前,應切斷煤氣,保持通風良好。在大鐘下面檢修時,爐內應設常明火;檢修完畢,經確認爐內作業人員全部撤離后,方允許將大鐘從防護梁上移開。檢修作業環境CO超過100mg/m3時,作業人員必須佩戴防護用具,且應隔2h分析一次作業區域環境內的氣體成分。檢修大鐘時,應控制高爐料面,并鋪一定厚度的水渣,風口全部采用沙封,檢修部位應設通風裝置。
(3)休風進入爐內作業或不休風在爐頂檢修時,應有煤氣防護人員在現場監護。在處理爐頂設備故障時,應有煤氣防護人員攜帶一氧化碳檢測儀和氧氣檢測儀同時監護,以防煤氣中毒和氮氣窒息。到爐頂作業時,應注意風向及氮氣閥門和均壓閥門是否有泄漏現象。
(4)正常生產情況下,進罐檢修密封閥、高爐休風檢修料罐設備和更換爐頂布料溜槽等,必須先檢測煤氣、氮氣的濃度,并制定可靠的安全技術措施,報生產技術負責人認可。
(5)檢修、清理熱風爐內部時,煤氣管道要用盲板隔絕。除煙道閥門外的所有閥門均應關死,并切斷閥門電源。
篇2:高爐休風檢修安全技術規程
1、爐頂點火必須兩人以上同往,互相監護,人員要站在安全位置,嚴禁正對人孔。點火前,檢修人員不經檢修負責人同意,不得擅自上爐頂,風口附近禁止站人和工作。
2、參加高爐檢修的人員必須穿戴齊全安全防護用品,在高空作業的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每一部位的檢修人員不得少于二人,工作完畢,必須一同離開現場,工作中應設人監護,禁止一人工作。
3、檢修爐頂放散閥或受料設備時,必須在大小料鐘、料罐壓料(礦石、燒結礦、水渣)打開爐喉人孔,用炮泥堵嚴所有風口。
4、更換風口的操作與檢修受料設備內部及爐頂放散不準同時進行。
5、休風點火后,在爐頂工作開始前,上料負責人必須將所有電閘拉掉,切斷總電源,并指定專人監護。需要動車時,檢修負責人應親自與上料負責人和專門監護人聯系,確認無誤后方可啟動。
6、凡在旋轉漏斗以上部位動火檢修時,大、小料鐘必須固定和壓料。
7、在煤氣設備上動火,或進入煤氣設備內工作時,必須經過煤氣防護人員監測,取得動火證后方可開始工作。
8、凡進入煤氣區域檢修或檢查時,檢修人員必須與生產崗位負責人取得聯系,負責檢修的人應不少于二人。
9、檢修中,發現不安全因素,檢修人員要及時向負責檢修的領導匯報,經檢查并采取了安全措施后再進行工作。
10、休風后,出現需要增減檢修項目時,負責檢修人員必須和主管檢修的領導聯系匯報,并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后,方可允許工作。
11、禁止上下垂直同時作業,進行多層交叉作業時,兩層工作面間應有可靠的防護措施,上層的檢修人員必須將工具、備件材料等拿牢放穩,以防落物傷人。檢修結束后,檢修人員應將更換下的設備、下腳料等清理干凈運到爐下。
12、檢修中需要炸瘤或現場放炮時,要嚴格執行《爆破安全操作規程》中有關規定,同時必須與有關部門取得聯系。
13、檢修前,參加單位要對其人員進行安全教育,點清人數。檢修中,檢修人員應聽從指揮,結束后,必須點清人數,各崗位負責人要向負責檢修的領導匯報工作和人員情況,負責檢修的領導應對所有的部位檢查后方準離開現場。
14、休風(或坐料)應遵守下列規定:
①應事先同燃氣(煤氣主管部門)、氧氣、鼓風、熱風和噴吹等單位聯系好;
②爐頂及除塵器,應通入足夠的蒸汽或氮氣;切斷煤氣(關切斷閥)之后,爐頂、除塵器和煤氣管道均應保持正壓;爐頂放散閥應保持全開;
③長期休風應進行爐頂點火,并保持長明火;長期休風或檢修除塵器、煤氣管道,應用蒸汽或氮氣驅趕殘余煤氣;
④因事故緊急休風時,應在緊急處理事故的同時,迅速通知燃氣、氧氣、鼓風、熱風、噴吹等有關單位采取相應的緊急措施;
⑤正常生產時休風(或坐料),應在渣、鐵出凈后進行,非工作人員應離開風口周圍;休風之前如遇懸料,應處理完畢再休風;
⑥休風(或坐料)期間,除塵器不應清灰,有計劃的休風,應事前將除塵器的積灰清盡。
⑦休風前及休風期間,應檢查冷卻設備,如有損壞應及時更換或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漏水入爐;
⑧休風期間或短期休風之后,不應停鼓風機或關閉風機出口風門,冷風管道應保持正壓;如需停風機,應事先堵嚴風口,卸下直吹管。
⑨休風檢修完畢,應經休風負責人同意,方可送風。
15、開爐應遵守下列規定:
①應按制定的烘爐曲線烘爐;爐皮應有臨時排氣孔;帶壓檢漏合格,并經24h連續聯動試車正常,方可開爐;
②冷風管應保持正壓,除塵器、爐頂及煤氣管道應通入蒸汽或氮氣,以驅除殘余空氣;送風后,大高爐爐頂煤氣壓力應大于5-8KPa,中小高爐的爐頂壓力應大于3-5KPa,并作煤氣爆發試驗,確認不會產生爆炸,方可接通煤氣系統。
③應備好強度足夠和粒度合格的開爐原、燃料,做好鐵口泥包,炭磚爐缸應用粘土磚砌筑炭磚保護層,還應封嚴鐵口泥包(不適用于高鋁磚爐缸)。
16、停爐應遵守下列規定:
①停爐前,高爐與煤氣系統應可靠地分隔開;采用打水法停爐時,應取下爐頂放散閥或放散管上的錐形帽;采用回收煤氣空料打水法時,應減輕爐頂放散閥的配重;
②打水停爐降料面期間,應不斷測量料面高度,或用煤氣分析法測量料面高度,并避免休風;需要休風時,應先停止打水,并點燃爐頂煤氣;
③打水停爐降料面時,不應開大鐘或上、下密封閥;大鐘和上、下密封閥不應有積水;煤氣中二氧化碳、氧和氫的濃度,應至少每小時分析一次,氫濃度不應超過6%;
④爐頂應設置供水能力足夠的水泵,鐘式爐頂溫度應控制在400-500℃之間,無料鐘爐頂溫度應控制在350℃左右;爐頂打水應采用均勻雨滴狀噴水,應防止順爐墻流水引起爐墻塌落;打水時人員應離開風口周圍;
⑤大、中修高爐,料面降至風口水平面即可休風停爐;大修高爐,應在較安全的位置(爐底或爐缸水溫差較大處)開殘鐵口眼,并放盡殘鐵;放殘鐵之前,應設置作業平臺,清除爐基周圍的積水,保持地面干燥。
篇3:高爐及燒結機計劃檢修安全措施
公司決定1月17日對2#高爐進行計劃檢修,1月16日開始燒結機停產檢修。這次檢修點多面廣,煤氣設施作業,高處立體交叉作業,同時正處冬季嚴寒季節,危險因素多,安全系數小。為確保安全,根據1月15日公司檢修專業會議精神,結合本次檢修的特點,制定如下安全措施,要求各有關單位及有關人員認真組織學習并嚴格執行。
一、組織領導及安全工作原則
(一)組織領導
設備檢修總負責人:榮吉超。
各部門、單位負責人:陳德茂、蔡可輝、馬建太、馮永成、孫智強、孫輝、劉守杰及各施工單位的負責人。
切、引煤氣總指揮:紀永杰。
高爐切、引煤氣負責人:池應海。
燒結車間切引煤氣負責人:徐思營魏兆泉。
檢修安全監督檢查人:安環部和檢修單位及參與檢修單位的安全員。
(二)安全工作原則
1、本著“管項目必須管安全”的工作原則,本次檢修各項目負責人即為項目安全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履行工作前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告知和技術交底、督促辦理相關安全手續、工作中對作業人員進行監督檢查、工作完畢后試車組織及作業現場清理等職責。
2、本次檢修作業項目均按照非重復性作業對待,工作前由項目負責人督促作業人員認真填寫非重復性作業危險源預知安全卡和辦理各種作業票。
3、各級安全管理人員要對整個檢修作業現場的安全作業情況進行巡回監督、檢查、及時糾正各級人員的違章違紀行為。
二、安全措施
(一)檢修前的安全措施
1.施工前,各有關單位根據各自承擔的項目明確具體的安全負責人,制定具體的安全措施報安環部審核(外委施工隊伍由相關方引進部門負責督促制定安全措施,并做好技術、安全交底),同時報送機動部。
2、各施工單位要召開專門的會議,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學習公司和本單位設備檢修的安全措施,教育職工切實做到安全第一。對所有設備、工具、繩索、卡環、安全帶等進行詳細的安全檢查,不合格的嚴禁使用(負責人:各施工單位的行政第一領導)。
3.施工人員必須一切行動聽指揮,勞動護品穿戴齊全,遵章守紀,班前班中嚴禁飲酒,要加強確認,做好安全自保互保聯保工作。每個班組根據承擔的項目進行危險源辨識,制定具體防范措施,填寫《非重復性作業預案預控卡》,現場抓好落實。(負責人:各項目負責人及安全員)。
4.要嚴格執行設備停機、停電檢修掛牌制度,搞好安全確認。做到先停機、停電,驗電,并在停機、停電的開關處掛上“有人檢修、嚴禁送電(開機)”的標志牌后方可檢修,檢修完畢由掛牌人員負責摘牌,并認真填寫安全生產停電掛牌登記臺帳。(負責人:各參加單位的項目負責人及安全員)。
5.進入設備設施(如高爐爐頂內部、煤氣除塵管道、電除塵器、脫硫塔等設施)內等受限空間作業時,必須提前辦理《受限空間作業票》,經審批落實各項措施后,方可進入設備設施內作業(負責人:各參加單位的項目負責人及安全員)。
6.外部相關方進入檢修現場檢修,由相關方引進部門專業人員負責與所屬車間聯系并進行安全告知和技術交底,雙方制定并落實相應的安全監控措施后方可檢修,確保安全。否則,外部相關方嚴禁進入檢修現場(負責人:相關方引進專業人員和所在單位的安全員)。
7.清掃衛生時,要設專人負責監控,集中潤濕,集中裝袋清理,嚴禁直接從高處人為揚塵造成環境污染(負責人:所在單位班組長及安全員)。
8、當前正值冬季,各單位要做好檢修期間的冬季四防工作。如遇雨雪天氣,露天電焊人員必須戴絕緣手套,電焊機要采取防雨雪措施,高處作業必須采取防滑防凍措施,確保安全(負責人:單位負責人、安全員及班組長)。
(二)煤氣系統檢修安全措施
1.高爐休風后,要進行爐頂點火,向煤氣主管道內通蒸汽吹掃煤氣管網,點火時點火人員要站在爆發孔側面、煤氣源的上風向;爐前風口周圍嚴禁有人逗留,爐內要點燃煤氣保持明火(責任人:高爐爐長、車間安全員、爐前班長等)。待爐內著火后檢修人員方可上爐頂(責任人:項目負責人及單位安全員)。
2.切、引煤氣單位,要嚴格執行嚴格執行SSP446/01《煤氣安全管理程序》:每次切(引)煤氣工作前,由煤氣設施所在單位(或指定專人)提前召開專題會議,組織煤氣崗位人員編制《切、引煤氣操作工作票》。經單位主要領導審核,提前報公司安環部、審批后下發執行。(負責人:切引煤氣單位的安全員及班組長)。
3.煤氣設施檢修前,要徹底切斷煤氣來源(如關閉煤氣管道通熱風爐眼鏡閥;關閉干除塵至煤氣主管道眼鏡閥等),與大氣接通,用蒸汽吹掃后進行煤氣濃度檢測,要特別注意煤氣設施的死角(負責人:所在單位的項目負責人及安全員);煤氣設施動火前,由動火單位辦理《煤氣設施動火許可證》,經煤氣檢測合格后由安全人員下達動火指令后方可動火(負責人:所屬單位安全員)。
4.煤氣設施檢修時,必須進行煤氣濃度檢測并站煤氣源上風向;在煤氣區域檢修過程中要時刻注意風向,以防周圍飄逸煤氣中毒(負責人:所在單位班組長及安全員)。
5.挖補、處理熱風管道時,風口必須堵好與爐內隔開,倒流休風閥打開,嚴防高爐爐內煤氣倒流到熱風圍管和熱風管道內積聚,造成煤氣事故(負責人:高爐當班值班爐長和熱風爐班長)。
6.進入爐頂設備、煤氣干除塵等煤氣設施內工作時,必須加強確認,經煤氣檢測合格后方可進入,檢修完畢要清點人數,嚴防煤氣中毒事故發生(負責人:所在單位安全員和班組長)。
7.切、引煤氣人工倒眼鏡閥時,必須戴防毒面具,站煤氣源上風向,要用涂油脂的鐵器工具,并設專人監護與煤氣檢測,周圍40米內要無火源或采取防火措施,無關人員離開作業地點40米以外。(負責人:單位安全員及所在班組長)。
8.項目檢修完畢、人員撤離煤氣區,由所在單位的煤氣負責人確認好各煤氣閥門所處的狀態。待項目檢修全部完畢,檢修人員撤離現場后方可恢復生產(負責人:所在單位的行政第一領導)。
9.引煤氣前,由所在單位煤氣負責人通知生產部;由生產部通知高爐煤氣各用戶,加強監控,采取措施,以防煤氣壓力波動引起回火爆炸事故(負責人:生產部調度值班主任及所在單位煤氣負責人)。
10.引煤氣前要用蒸汽吹掃煤氣設施,并做煤氣爆發試驗,爐窯點火要辦理并嚴格執行《使用煤氣爐窯點火作業票》,預防爆炸事故;引煤氣后,由各有關單位煤氣負責人檢查確認并及時關閉煤氣設施上的放散閥并拔下煤氣管道和蒸汽管道的軟連接(負責人:所在單位煤氣負責人及班組長)。
11.高爐復風前,要先蓋爆發孔,然后安排捅風口;要確認高爐爐頂和煤氣干除塵及熱風爐人員全部撤離后方可復風,嚴防煤氣事故發生(負責人:高爐當班值班爐長)
(三)設備檢修安全措施
1.高處作業必須扎好安全帶,安全帶要高掛低用,腳手架必須牢固可靠,嚴禁向下掉東西和拋擲物件、工具(負責人:所在單位的安全員、班組長)。
2.起重作業時,要嚴格執行起重作業“十不吊”的規定(負責人:起重作業單位的安全員、班組長)。
3.電焊機一、二次線絕緣良好。乙炔瓶、氧氣瓶距離要5米以上,并遠離火源10米以上。切割和焊接前,周圍可燃物要清理干凈,以防火災事故發生(負責人:電氣焊單位安全員、班組長)。
4.立體交叉作業和平面交叉作業時,要加強確認,上下、前后、左右打好招呼,做好防護工作,必要時設專人監護,防止事故發生。搬運物件時,要扶穩抓牢,加強確認;起落較重物件時,手腳嚴禁放在重物下面(負責人:所在單位的安全員、班組長)。
5.在高爐料車、燒結機和帶冷道軌區域內檢修時,必須將料車用鋼絲繩固定好,手腳嚴禁放在道軌上(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及安全員)。
6.高爐爐前行車和燒結機吊臺車要專人操作與指揮,穿好黃馬夾,要穩起穩落,時刻注意周圍及吊裝孔下面有無人員,嚴防事故發生(負責人:高爐、燒結崗位當班班長及操作工)。
7.進入料倉(斗)作業必須掛好安全帶并有專人監護,自上而下進行,嚴禁從下部清理和在有料的下方檢修(責任人:項目負責人及安全員)。
8.避渣器放殘鐵和更換、修補爐前鐵、渣溝時,要加強確認,雙腳嚴禁踏到溝內積存的液體渣、鐵上,并時刻注意確認爐前的攪拌機和挖掘機等機械設備(責任人:爐前當班班長、安全員及相關方現場負責人)。
9.進入除塵器及管道內檢修或清灰時,必須加強確認,確認停電、放電、驗電掛牌后方可進入。檢修或清灰時要蹬穩抓牢,要確認上部及周圍無不牢固的物件及雜物,高處作業必須扎好安全帶,嚴防事故發生(負責人:所在單位班組長和安全員)。
10.對檢修損壞的安全設施,由檢修單位負責恢復完好(負責人:所在單位的安全員、班組長)。
11.檢修完畢試車或開機時,要確認所開動的設備上及周圍無人和障礙物后方可開機(負責人:所在單位班組長及崗位人員)。
12、燒結吸風機開機前,必須確認機尾電除塵人員撤離除塵器施工現場;必須與脫硫值班室聯系,確認脫硫除塵器內無人后人員撤離施工現場后方可開機(負責人:孫輝、吸風機當班班長)。
13.開、停機和檢修過程中嚴禁人為揚塵,除塵器卸灰必須進行加濕,減輕環境污染。施工結束要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負責人:所在單位班組長及崗位人員)。
14.本安全措施未盡事項按各單位安全措施和相關工種安全規程執行。檢修中互相監督、互相檢查、互相提醒、互相確認,真正做到“三不傷害”。
三、檢查、考核與要求
公司安環部將組織人員進行現場檢查,對違反上述安全措施的人員,按違章嚴肅處理。要求各有關單位的領導及安全人員深入現場落實好各項安全措施,克服麻痹、僥幸心理,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安全順利地圓滿完成這次設備檢修的各項任務。
?
二〇一三年一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