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遂事故三違行為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進一步加強未遂事故和三違行為的管理,探討其發生的原因和規律,從而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消除發生原因或斬斷事故發展過程,預防事故的發生,強化全員安全意識,保障企業安全生產,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未遂事故是指本系統在生產、經營、管理、服務過程中,可能造成企業財產損失、人員傷害或環境破壞等嚴重后果,但由于其偶然因素,實際上沒有造成嚴重后果的事件。可根據是否滿足下列條件中的任何一種情況來判定是否屬于未遂事故:
1、已發生但未造成嚴重損害后果的事件;
2、經過風險評估、危害識別發現的事故苗頭;
3、可能引發事故的嚴重“三違”行為;
4、可能造成事故發生的重大隱患;
5、造成了一定的后果,但不屬于等級事故范圍內的事件(事故等級依據《湖南石油分公司事故管理處罰規定》來劃分);
6、可能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事件;
7、本地區相關行業發生的、對系統內安全、環保和數質量工作有參考、教育警示作用的重大事件。
第三條三違行為是指“違章指揮、違章操作和違反勞動紀律”的行為。
第四條堅持以“預防為主、全員參與、積極主動、實事求是”的方針、建立“齊抓共管、反應迅速、處理及時、防范措施到位”的機制,最大努力減少未遂事故和三違行為的發生。
第五條本規定適用于全省系統各級機關、油庫(站場)、加油(氣)站、成品油管道、由我方管理的聯營、控股企業以及承包商、承運商。
第二章相關部門職責
第六條對本系統內發生的未遂事故和三違行為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并制定相關部門的職責:
安全部門為歸口管理部門,負責對本系統內所有未遂事故和“三違”行為進行綜合管理;
零管、物流、發展規劃、管道輸油處等部門為主管部門,負責對所管轄的加油(氣)站、油庫(站場)、成品油管線等基層單位以及施工、運輸環節等上報的未遂事故和三違行為進行條線管理和督查;
加油(氣)站、油庫(站場)、成品油管線等基層單位的負責人負責組織員工對本區域內的未遂事故和三違行為進行發現和查處;
其他場所的未遂事故和三違行為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由相關部門進行管理。
第七條安全、零管、物流、發展規劃部門以及管道輸油處等部門要明確專人負責,并按照第六條的分工,充分調動廣大員工和基層管理人員的積極性,鼓勵員工主動識別和上報日常作業中發生的各種未遂事故,并對所管轄范圍內發生的未遂事故進行調查、界定核實、統計、分析、研究、防范以及上報等工作,對三違行為進行查處。
第八條各相關部門、油庫(站場)、加油(氣)站、成品油管線的負責人有責任對系統發生的未遂事故和三違行為舉一反三、組織員工對典型的未遂事故進行學習,吸取經驗教訓,制定相應的措施消除其發生的原因,避免所管轄范圍內類似的未遂事故和三違行為再次發生。
第九條省、市分公司安全數質量、物流、零售、發展規劃等部門以及省公司管道輸油處、油庫(站場)、加油(氣)站等應建立未遂事故和三違行為臺帳。
第三章報告流程、時間、內容及處置防范要求
第十條對未遂事故和三違行為通過以下方式發現和查處:
1、油庫(站場)、加油(氣)站、成品油管線要把未遂事故和三違行為的發現和查處作為一項日常工作,在日常安全檢查中來及時發現未遂事故和查處三違行為。
2、安全、零管、物流、發展規劃處以及管道輸油處等部門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檢查、暗訪等形式來及時發現未遂事故和查處三違行為。
第十一條對未遂事故和三違行為的報告流程及時間要求:
1、油庫(站場)發生的未遂事故和三違行為當日向油庫報告,油庫當日向物流管理部報告。
2、加油(氣)站發生的未遂事故和三違行為當日向片區報告,片區當日向零售管理部報告。
3、成品油管線發生的未遂事故和三違行為當日向管道輸油處安全部門報告。
4、長嶺首站、油庫發生的未遂事故和三違行為當日分別向省公司管道輸油處、物流中心報告。
5、除油庫(站場)、加油(氣)站、成品油管線以外的其它場所發生的未遂事故,由各分公司未遂事故發生所在部門的負責人當日報告本單位安全數質量科。
6、各分公司零售管理部、物流管理部、發展規劃科在每月末將本條線匯總的未遂事故和三違行為的情況分條線上報省公司零售中心、物流中心、發展規劃處,同時報給本單位安全數質量科。
省公司零售中心、物流中心、發展規劃處、管道輸油處、各分公司安全科將匯總的情況報給安全數質量處;省分公司機關范圍內發生的其他未遂事故,由未遂事故發生所在部門的負責人當日報給安全數質量處。
7、報告時間為每個月的最后一天。對重大未遂事故或其它特殊情況應立即報告,庫、站亦可直接向省公司有關部門報告。
第十二條相關報表及報告內容:
1、相關報表:
油庫、加油站等基層單位對發現的未遂事故和三違行為要認真填寫《湖南石油分公司未遂事故報告單》(見附表1)和《“三違”行為處罰情況統計表》(見附表3)。
各分公司安全科、省公司物流、零售中心、發展規劃處、輸油管道處收集整理分析后,將《湖南石油分公司未遂事故月報表》(附表2)報給安全數質量處。
2、報告內容包含如下項目:情況概述、當時所采取的措施、解決建議、處理意見、事后跟蹤情況,同時要求按規定填寫具體時間、地點和真實姓名。
第十三條未遂事故及三違行為的處置和防范:
1、各相關部門對發生的未遂事故要在調查、界定核實、統計、分析等工作基礎上,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結合實際,及時進行妥善處置,分析研究并落實相應的防范措施,及時消除隱患。
2、各地市分公司安全數質量科要根據各相關部門上報的情況,每月進行匯總、統計和原因分析,對有代表性的未遂事故和三違行為在本系統內進行通報,并要求基層員工學習、舉一反三、吸取經驗教訓,及時確保資源共享,做好預防工作。
3、對“三違”行為的處罰程序,按照查處級別進行不同等級的處理。
(1)、省公司相關部門查處的,可由省公司相關部門直接處理或責成所在單位處理,并按上報流程向上級相關部門報送書面處理結果備案。
(2)、各單位自行查處的,按上報流程每月向省公司上報備案。
(3)、對監督檢查發現的“三違”行為,各分公司要嚴格執行集團公司《安全生產禁令》、銷售公司《安全生產紀律》以及《湖南石油分公司安全生產管理處罰規定(試行)》(石化股份湘安[2007]17號),本著從重的原則對違章人員進行處罰。
4、省公司安全數質量處牽頭,會同零售、物流中心,發展規劃處,管道輸油處對每月上報的未遂事故和三違行為進行分析,并在下個月的月初進行通報,各分公司及有關部門要組織基層員工進行認真學習、吸取經驗教訓,落實防范措施。
第四章考核與獎懲
第十四條檢查與評估
一、省公司安全數質量處、零售中心、物流中心、管道輸油處制定相應的考核辦法,對未遂事故的上報和三違行為的查處分條線進行垂直對口考核。各分公司要把制度的貫徹落實情況列為安全檢查的必檢項目并納入考核指標,與安全檢查同步進行。
二、各相關部門應將未遂事故和三違行為列為重點內容進行監管,落實防范措施,預防事故發生,因未按規定進行監管而引發事故的,則按照有關規定對相關責任人加重處罰。
三、各分公司每季度、省分公司每半年對未遂事故報告及處理情況進行評估,及時查找不安全因素,落實解決措施。
第十五條對主動、及時上報未遂事故的單位,在季度、年度考核中不予扣分。對未遂事故不報、漏報、遲報的單位,在季度、年度考核中,按既遂事故給予扣分處罰,對不報、漏報、遲報的責任人視同“三違”行為進行處罰。
第十六條對及時發現重大不安全因素,及時采取得力措施,避免重大事故發生的單位,給予適當表彰或獎勵。
第十七條鼓勵一線員工越級報告本單位的重大安全隱患和嚴重“三違”行為,對因越級報告及時且避免了重大事故發生的個人,給予適當表彰或獎勵。
篇2:重大未遂事故報告調查處理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近年來各單位重大未遂事故時有發生,由于未造成事實上的嚴重后果,在個別單位往往未引起高度重視,既不組織追查討論,分析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訓,制定防范措施,追究相關人員責任,也不及時向集團公司報告,致使同類事故重復發生。為嚴格貫徹執行國家安全生產有關法律法規,進一步規范安全生產秩序,嚴防安全事故發生,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重大未遂事故,是指生產經營單位在從事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可能造成人員傷亡或重大財產損失,且影響較大,性質惡劣的事故。
第二章報告與調查處理
第三條嚴格重大未遂事故報告制度。凡是發生重大未遂事故的單位必須在2小時內向集團公司安監局、總調度室和有關業務處室電話匯報;48小時內書面匯報事故詳細情況;72小時內書面匯報單位追查處理意見。
第四條發生重大未遂事故的單位應于事故發生后24小時內,由單位分管領導組織安監部門和相關部門進行事故調查并追查討論,查明事故原因,分析事故教訓,制定防范措施,追究責任人員責任。
第五條建立重大未遂事故登記制度。各單位安監部門必須建立重大未遂事故登記檔案。檔案應包括發生重大未遂事故單位、時間、地點、性質、類別、可能導致的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情況,事故原因分析、應吸取教訓、預防措施、責任追究情況等。
第六條集團公司駐礦安全督導站參與礦井重大未遂事故的調查、監督礦井責任追究落實情況,建立礦井重大未遂事故登記檔案。
第七條集團公司安監局和有關業務處室對可能導致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發生的重大未遂事故組織調查、追查并提出責任追究意見。
第八條集團公司安監局建立重大未遂事故管理與登記檔案。
第三章罰則
第九條凡未按第三條之規定向集團公司報告重大未遂事故的單位和相關責任人員,按隱瞞安全事故進行責任追究。
第十條對隱瞞重大未遂事故的單位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及其他責任人員,根據責任大小,分別處以500—1000元的經濟處罰。
第四章附則
第十一條本辦法適用于公司所屬各單位。
第十二條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執行,解釋權屬(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