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專項經費管理辦法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專項經費管理辦法

2024-07-17 閱讀 1726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專項經費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根據《中央本級項目支出預算管理辦法》(財預〔2007〕38號)要求,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專項經費是指中央財政在農業部部門預算中安排的用于確保農產品(包括農業投入品)質量安全的專項業務經費。

第三條?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專項經費實行項目管理,由農業部組織實施,項目承擔單位具體實施。根據農業部部門職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專項經費中可安排資金,用于購買地方及非預算單位相關服務。

第二章?資金使用方向

第四條?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專項經費主要支持農產品(包括農業投入品)質量安全監測、認證、調查、監督抽查、農資市場整頓、風險評估與預警、應急處置、官方評議、宣傳與培訓等。主要包括:

(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監督抽查和風險監測,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監測,監測結果分析匯總會商;農產品質量安全調查與評價,風險評估與預警;農產品市場準入準出和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監督及應急處置;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培訓等。

(二)農業投入品質量安全監管。開展種子(包括種畜禽、水產種苗)、農藥、飼料、獸藥等農業投入品質量監測、信息監測、安全性監測與評價、風險評估與預警分析,監督抽查、農資打假,農資市場整頓;違法案件查處、生產企業監督檢查、行政許可審核、數據統計分析等。

(三)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管。對轉基因生物研究與試驗、生產與加工等關鍵環節及南繁基地等重點地區進行執法監管;開展種子、農產品及加工品轉基因成分例行檢測及特定品種專項溯源檢測;開展轉基因生物生態環境安全長期監測;開展轉基因中間試驗備案及環境釋放、生產性試驗及進口等審批工作;開展轉基因發展戰略、管理制度、技術規范研究及風險分析,建立和維護轉基因安全監管數據庫;開展轉基因國際合作、科普宣傳、突發事件應對等。

(四)農產品質量安全制度建設。制定并推行農產品(包括農業投入品)質量安全相關法律法規、技術規范、管理制度等,并加強與其相關的各項宣傳培訓及推廣工作。

(五)其他涉及農產品(包括農業投入品)質量安全的調查分析、數據匯總、政策研究、宣傳培訓、項目管理、跟蹤評價等工作。

第五條?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專項經費用于農產品(包括農業投入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所需各項費用支出,主要包括農產品(包括農業投入品)檢驗檢測費、試驗驗證費、小型儀器設備購置費、技術咨詢費、委托業務費、會議宣傳培訓費、其他費用支出等。

第三章?申報與實施

第六條?農業部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需要和預算規模,組織提出下一年度項目工作計劃,確定項目承擔單位和下達年度項目計劃,年度項目計劃內容包括年度目標、任務計劃、經費測算安排等。

第七條?項目承擔單位根據年度項目計劃,制定實施方案,內容包括工作目標、人員安排、實施步驟、資金測算等,經省級主管部門審核后報送農業部;農業部所屬單位、全國性科研教學單位及學會(協會)、其他有關單位直接報農業部。

第八條?農業部審核評定項目承擔單位的實施方案,審核通過后下達項目資金。

第九條?項目承擔單位要嚴格執行核定的實施方案,不得擅自變更。

第四章?管理與監督

第十條?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種植業管理司、種子管理局、畜牧業司、獸醫局、漁業局、農墾局等有關司局分別具體負責項目的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農業部財務司負責專項資金的預算管理,并對項目實施過程中的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

第十一條?項目承擔單位要建立項目資金的明細賬,確保??顚S?。建立完整的項目管理檔案。

第十二條?項目承擔單位應將本年度項目執行的總結報告于12月底前經省級農業主管部門審核后報送農業部。農業部直屬單位和其他非預算單位直接將本年度項目執行的總結報告報送農業部。

第十三條?項目承擔單位應定期組織自查,農業部進行重點抽查。項目實施結束后,農業部開展項目總結。

第十四條?省級農業主管部門要做好對項目承擔單位的組織、指導、監督、檢查工作,做好與其他有關部門的協調工作,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第十五條?對提供虛假材料,擅自變更實施方案,或截留、擠占、挪用項目資金的,一經發現,將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嚴肅查處。

第五章?附?則

第十六條?農產品質量安全應急監測處置經費管理按照《農業部應急經費管理辦法(試行)》(農辦財〔2008〕123號)執行。

第十七條?本辦法由農業部負責解釋。

第十八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執行。20**年8月16日農業部發布的《無公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專項資金項目管理辦法》(農財發〔20**〕28號)同時作廢。

篇2:學院后勤服務經費管理辦法

某學院后勤服務經費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進一步規范后勤服務經費的預算與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結合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后勤服務經費的管理堅持實事求是、整體劃塊、分項計算、動態管理的原則,施行合同約定、成本核算和績效考核。

第三條本辦法適用于對學校后勤總公司后勤服務經費的管理。后勤總公司應按照學校財務管理的相關規定和合同規定完善其內部財務管理制度。

第二章經費構成

第四條后勤服務經費由學校撥付資金和服務收入性資金組成。

第五條學校撥付資金指為滿足學校正常教育教學需求,按照服務項目和合同約定,以滿足公益性服務為原則,撥付給后勤總公司使用的資金。其中水、電、燃氣和必要的政府規費屬于剛性費用。

第六條服務收入性資金是指后勤總公司利用學校設施設備,為校內居民、有關經營性單位或個人提供服務后收取的相關費用。

第三章經費計算

第七條可納入學校后勤服務經費計算范疇的服務項目包括:

(一)教學及辦公用房物業管理服務;

(二)學生公寓物業管理服務;

(三)職工住宅物業管理服務;

(四)校園環境物業管理服務

(五)學校水、電、暖、汽及開水供應服務;

(六)學生食堂飲食及浴室管理和服務;

(七)防洪排澇、防雷防電、節能減排及環境治理;

(八)為確保上述服務項目的正常運行而進行的必要的小型維修服務。

第八條學校撥付資金應根據服務項目和類別,以服務合同和服務質量標準作為經費計算的主要指標,綜合國家定價及市場因素,以學生人數、單位面積作為基本依據,結合人工、材料、水電燃氣運行和若干專項進行分項計算。

第九條服務收入性資金中的收費項目應符合國家相關政策,其中對于經營單位的水電費,后勤總公司可實行二級表加價收費。

第四章經費預算

第十條學校撥付資金預算以年度為單位,后勤總公司在當年年底前將本年度后勤服務經費使用情況以總報表形式報國有資產與后勤管理處,國有資產與后勤管理處根據相關服務項目、標準和考核情況進行審核,按照具體服務項目、單位面積和計費標準提出其下一年度經費預算,報學校會議批準后執行。

第十一條年度撥付資金原則上不作調整,當市場水、電、燃氣價格波動幅度超過10%或確實有新增服務項目和工作任務時,后勤集團公司可提供相關增加費用報表和實證材料,經國有資產與后勤管理處審核,報學校研究批準后可追加相應撥付資金。

第五章經費撥付與管理

第十二條撥付資金由學校每月按照全年總經費的8%支付,由國有資產與后勤管理處審核,主管校領導同意后支取。因學校發展需要或遇重大改造項目需使用大筆資金時,后勤總公司可提出申請,經學校審批同意后,可提前支付部分經費。

第十三條學校在撥付資金總額中除去剛性費用后提留4%作為后勤服務質量保證金。具體管理和使用按照《zz學院后勤服務質量考核辦法(試行)》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四條學校撥付資金在財務處單獨建賬,專戶管理,由后勤總公司根據工作業務自行支配,應形成詳細的財務收支報表,并接受年度審計。國有資產與后勤管理處、財務處對資金運行情況進行日常監管。

第十五條服務收入性資金由后勤總公司自行收取或由學校代扣并在財務處建賬管理,應嚴格財務制度,落實收支兩條線,資金主要用于繳納相關成本費用、彌補撥付資金運行缺口和日常管理。

第十六條后勤總公司在后勤服務項目內單項在5000元以上的維修和10000元以上的設備、材料的購置與更新,應向國有資產與后勤管理處提出申請,經審核后,按照學校有關規定和程序執行。

第十七條嚴格界定撥付資金和服務收入性資金,禁止故意混淆服務范圍和以撥付資金沖抵服務收入性資金現象,一經核實,除核減相應經費外,處以2-5倍罰款。

第六章附則

第十八條本辦法由國有資產與后勤管理處負責解釋。

第十九條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篇3:設備公司分廠經費使用管理辦法

設備公司關于分廠經費使用管理辦法

為了加強分廠建設,便于分廠管理。經2011年6月28日總經理辦公會研究決定,制定分廠廠長經費使用管理辦法如下:

一、經費數額

各分廠活動經費數額根據分廠人數及人員結構確定:

鉚焊分廠5000元/月;

板加分廠3000元/月;

機加工分廠3000元/月;

安裝分廠1500元/月;

綜合分廠500元/月。

二、使用范圍

各分廠經費用于分廠基層建設工作,由分廠廠長支配,重點用于以下幾個方面:

1、分廠自行訂閱的書刊讀物。

2、分廠自行組織各種活躍員工的業余活動。

3、分廠的慰問、“紅白”事等。

4、分廠招待費。

三、使用管理

1、分廠經費必須憑正規發票,由分廠廠長簽字,經公司主管領導審批后到財務報銷。

2、各分廠經費每月不得超支,年終進行統算,節余部分可累計到下年使用。

3、由財務部按下撥計劃控制分廠廠長經費的支出。

四、有關要求

各分廠要嚴格按照公司的要求及財務管理有關規定使用好廠長經費,對于不負責,亂用經費的分廠,一經核實,除追回全部經費外,對分廠廠長扣罰10%的工資,兩次違反規定者扣罰20%,嚴重者提交公司辦公會,對相關人員進行處理。

五、本規定自20**年7月1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