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鍋爐煙氣脫硫除塵系統一體化設計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度的加快,人們對城市供暖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工業鍋爐煙氣對環境的污染越來越嚴重,因此對工業鍋爐煙氣脫硫除塵裝置的研究探討,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本文首先介紹了我國鍋爐裝置的現狀,其次介紹了鍋爐煙氣脫硫裝置的一體化設計,最后簡要的介紹了裝置的運用。
隨著我國科技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也隨之提高。比如,在選擇食品時,其標準是天然、綠色和健康,在選擇居住時,其標準是優美環境和健康生態;在日常生活中,人們越來越關注生活質量、生活環境和健康圣體情況。在人類接觸的自然資源中,空氣是最常見,也是最緊密的資源,空氣的質量與人們的生活質量息息相關,而且直接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隨著工業的快速發展,工業鍋爐煙氣污染越來越嚴重,除去煙氣中的硫、塵等嚴重危害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因此,必須要提高工業鍋爐煙氣脫硫除塵系統,從而有效的提高空氣中的質量。
我國鍋爐裝置的現狀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進步,從而推動了我國各個方面的快速革新,比如,平房被樓房代替,小型作坊也被大型工廠替代。由于我國處于北半球,因此,大部分地區,在冬季需要采用鍋爐來供暖,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采用的大物業集中供熱,在很多大型的工廠中,鍋爐取暖也運用比較廣泛。隨著鍋爐供暖的廣泛運用,其排放的氣體中含有大量的硫化物和粉塵等有害物質,隨著有害物質的增多,空氣污染現象越來越嚴重。在空氣對流活動和大氣循環作用下,鍋爐排放的污染氣體被分散到不同區域,這樣以來就造成了全球性的空氣污染問題,對全球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鍋爐煙氣脫硫除塵裝置設計
在對鍋爐煙氣脫硫除塵裝置的設計過程中,需要特別注重裝置的一下功能:
2.1.脫硫除塵功能
工業鍋爐煙氣脫硫除塵裝置不僅要實現排放煙塵脫硫除塵的目的,而且要提高相關的技術、經濟指標。開發脫硫除塵裝置的關鍵技術是:對污染物的三種狀態不僅要充分的混合,而且要進行充分的分離。脫硫除塵裝置的結構采用鋼化結構,并且將裝置分成兩個部分:噴射和沖擊兩部分。首先,需要將煙氣中的硫化物、粉塵以及裝置噴射的霧化吸收液進行有效的混合,其次,在煙氣的快速流動的過程中,吸收液對煙塵中的粉塵和硫化物進行充分的吸收,并且將硫化物和吸收液進行充分的接觸,進而促進相關化學反應。由于噴霧和煙塵的流動方向一致,因此,在提高水霧的流動速度的情況下,不僅可以提高霧化速度,而且增加不同狀態下的物質進行凝聚,從而提高脫硫除塵效果和質量。
2.2.自動控制功能
在鍋爐煙氣脫硫除塵裝置中,吸收液自動控制裝置需要有效的安裝,當箱體處于全封閉負壓狀態下,實現吸收液的控制和補水工作。自動控制裝置可以通過液位來確定報警顯示。通過設計人員的長期工作經驗以及工作人員的考察,自動排灰工作通過單螺桿泵進行實現。自動控制的調節需要通過排塵量的具體情況來確定。
2.3.防腐耐磨功能
在工業鍋爐煙氣脫硫排污裝置過程中,磨損現象時常出現,脫硫除塵裝置在運行過程中經常處于高溫、沖擊、腐蝕以及摩擦環境下,因此,在對裝置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提高裝置的耐磨性、耐高溫以及抗腐蝕性是設計過程中必須要考慮的問題。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可以采取以下兩個方法:
2.3.1.對裝置中的箱體進行適當減薄,對裝置材料的選取時可以采用不銹鋼;
2.3.2.如果裝置的材料選取上運用普通鋼,可以在普通鋼中間增加鈉水玻璃硅膠,也可以在裝置低表面涂刷一層防腐材料,不僅可以增加裝置的使用壽命,而且提高裝置的抗耐磨性以及耐高溫性等。
2.4.脫水功能
裝置在脫硫除塵過程匯總,會出現不同程度上的磨損,因此,當裝置的脫水性能不良,很容易導致裝置的腐蝕,也會出現葉輪掛灰現象,從而影響裝置的正常使用。
根據上述裝置需要的功能,對裝置進行設計。
鍋爐脫硫除塵裝置應用
為了增加鍋爐脫硫除塵裝置的實用性,在對裝置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必須要提高其可行性和設計的科學性。對裝置進行設計時,需要參考除塵效率等相關數據和參數。
3.1.鍋爐煙氣脫硫除塵裝置的設計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確定,如果在小型的工廠中運用高端的技術設備,不僅費用高,而且維護工作麻煩,因此,脫硫除塵裝置的運用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確定。在大型的工廠匯總,可以根據工廠情況來確定高端設備的引入,從而有效的提高脫硫和除塵工作的進行。
3.2.在我國的生活類鍋爐中,大多裝備煙氣脫硫除塵裝置,此裝置的運用領域非常廣泛,在大多數工廠中會排放大量的工業廢氣,廢氣對環境造成的污染非常嚴重,對人們的生活造成不良影響。很多工廠已經接到相關政府部門的整改通知,但是其整改力度卻有所限制,整改效果并沒有明顯效果。對于鍋爐煙氣脫硫除塵裝置的進一步研制,給工廠造成的污染問題得到解決,從而提供充足的條件,這些裝置了的運用不僅有利于環境問題的解決,而且確保了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鍋爐煙氣脫硫除塵裝置的運用,不僅有效的降低了鍋爐煙氣對周圍大氣的污染,而且降低了煙氣對大氣質量的影響。鍋爐脫硫除塵裝置有效的抑制了工廠生產對周圍環境的污染情況,鍋爐煙氣脫硫除塵裝置的運用也成為我國科技領域中的重大變革,也成為提高環境質量的有效措施,有利于鍋爐脫硫除塵裝置在我國進一步的應用和推廣,為我國以及其他各國治理大氣污染提供寶貴的經驗。
篇2:工業鍋爐內部檢驗要點
(1)檢驗前,鍋爐使用單位應做好以下準備工作:
①準備好有關技術資料,包括鍋爐制造和安裝的技術資料、鍋爐技術登記資料、鍋爐運行記錄、水質化驗記錄、修理和改造記錄、事故記錄及歷次檢驗資料等;
②提前停爐,放凈鍋爐內的水,打開鍋爐上的人孔、頭孔、手孔、檢查孑L和灰門等一切門孔裝置,使鍋爐內部得到充分冷卻,并通風換氣;
③采取可靠措施隔斷受檢鍋爐與勢力系統相連的蒸汽、給水、排污等管道及煙、風道并切斷電源,對于燃油、燃氣的鍋爐還須可靠地隔斷油、氣來源并進行通風置換;
④清理鍋爐內的垢渣、爐渣、煙灰等污物;
⑤拆除妨礙檢查的汽水擋板、分離裝置及給水、排污裝置等鍋筒內件,并準備好照明的安全電源;
⑥對于需要登高檢驗作業的部位,應搭設腳手架。
(2)檢驗人員應首先對鍋爐的技術資料進行查閱。對于首次檢驗的鍋爐,應對技術資料做全面審查;對于非首次檢驗的鍋爐,重點審核新增加和有變更的部分。重點及要求如下:
①應有完整的鍋爐建檔登記資料;
②與鍋爐安全有關的出廠、安裝、修理和改造等技術資料應齊全,并與實物相符;
③查閱鍋爐運行記錄和水質化驗記錄中是否有異常情況的記載;
④閱歷次檢驗資料,特別是上次檢驗報告中提出的問題是否已解決或已有防范措施;
⑤對現場的準備工作應進行檢查確認。
(3)檢驗人員應根據待檢鍋爐的具體情況,確定檢驗項目和檢驗方法。對于額定蒸發量大于20t/h的蒸汽鍋爐或額定熱功率大于14MW的熱水鍋爐,檢驗人員還應制訂檢驗方案。
(4)檢驗時,鍋爐使用單位應派鍋爐管理人員做好安全監護工作和配合工作,并按檢驗員的要求,拆除保溫或其他部件。
(5)內部檢驗的承壓部件是:鍋筒(殼)、封頭、管板、爐膽、回燃室、水冷壁、煙管、對流管束、集箱、過熱器、省煤器、外置式汽水分離器、導汽管、下降管、下腳圈、沖天管和鍋爐范圍內的管道等部件;分汽(水)缸原則上應跟隨一臺鍋爐進行同周期的檢驗。
(6)內部檢驗主要是檢驗鍋爐承壓部件是否在運行中出現裂紋、起槽、過熱、變形、泄漏、腐蝕、磨損、水垢等影響安全的缺陷。內部檢驗的重點如下:
①歷次檢驗有缺陷的部位,應采用同樣的檢驗方法或增加相應的檢驗方法對存有缺陷或缺陷修復的部位進行重點復檢復測;
②鍋筒(殼)、封頭、管板、爐膽、回燃室和集箱:
a.內、外表面和對接焊縫及熱影響區有無裂紋等缺陷,必要時應采用表面探傷或其他探傷方法;
b.拉撐件、人孔圈、手孔圈、下降管、立式鍋爐的爐門圈、喉管、進水管等處的角焊縫是否有裂紋等缺陷,必要時應采用表面探傷;
c.部件扳邊區有無裂紋、溝槽,高溫煙區管板有無泄漏和裂紋,必要時應采用表面探傷;
d.是否有嚴重的腐蝕、磨損減薄和結垢,特別是鍋筒底部、管孔區、水位線附近、進水管或排污管與鍋筒集箱連接處、爐膽的內外表面、立式鍋爐的下腳圈等部位,必要時應進行厚度測定;從鍋筒內部檢查水位表、壓力表等的連通管是否有堵塞;
e.受高溫輻射和較大應力的部位是否有裂紋和嚴重的變形;
f.脹接口是否嚴密,脹接管口和孔橋有無裂紋和苛性脆化,必要時應采用表面探傷方法或附加金相分析;
③管子:
a.是否有嚴重的腐蝕和磨損,重點是煙管、對流管束、沸騰爐埋管、吹灰口附近等受煙氣高速沖刷部位和易受低溫腐蝕的尾部煙道管束,必要時應進行厚度測定;
b.是否有嚴重的變形,重點是高溫部位,必要時應對變形量進行定量測量;
c.管子表面是否有裂紋,必要時應進行表面探傷檢查;
④對于采用T形接頭的焊縫,應檢驗其是否有變形和焊縫的表面裂紋,必要時應進行表面探傷和超聲波探傷;
⑤承受鍋爐本身重量的主要支撐件是否有過熱、過燒、變形等現象;
⑥燃燒設備(如:燃燒器、爐排等)是否有燒損、變形;爐拱、保溫是否有脫落;爐排是否有卡死;燃油、燃氣鍋爐是否有漏油、氣現象。
⑦成型件和閥體(如:水位示控裝置、安全閥、排污閥、主蒸汽閥等)的外部是否有裂紋、泄漏等缺陷。⑧安全附件是否有明顯缺陷。
(7)內部檢驗中發現的缺陷問題的處理原則
①對于上次的缺陷經檢測有較嚴重的擴展,或在同一部位反復出現同一類缺陷,應查明產生缺陷的原因后再進行修理;
②對于承壓部件上發現的所有裂紋應進行消除,必要時進行補焊,但對于下述裂紋只能采用挖補或更換;
a.爐膽或封頭扳連圓弧的環向裂紋長度超過周長的25%;
b.多條裂紋聚集在一起的密集裂紋;
c.管板上呈封閉狀的裂紋;
d.管孔向外呈輻射狀的裂紋;
e.連續穿過四個以上孔橋的裂紋;
f.管板上連續穿過最外圍二個以上孔橋的裂紋,或最外一排孔橋向外延伸的裂紋;
g.立式鍋爐候管如有較深環向裂紋或縱向裂紋長度超過喉管長度的50%;
h.因苛性脆化產生的裂紋;
i.因疲勞產生的裂紋。
③承壓部件的變形不超過下述規定時可予以保留監控,變形超過規定時一般應進行修理(復位、挖補、更換):
a.筒體變形高度不超過原直徑的1.5%,且不大于20mm;
b.管板變形高度不超過管板直徑的1.5%,且不大于25mm;
c.炭鋼管子直徑脹粗量不超過原直徑的3.5%、合金鋼管子直徑脹粗量不超過原直徑的2.5%,且局部鼓包高度不大于3mm;
d.水管管子直段彎曲變形量不超過其長度的2%或管子直徑;
e.煙管管子直段彎曲變形量不超過其直徑;
④承壓部件的材質發生過燒,應判定其范圍,必要時進行挖補或更換;
⑤承壓部件內部拉撐件的裂紋和開裂應進行更換;
⑥承壓部件由于嚴重腐蝕或磨損減薄,應進行強度校核計算,若實測壁厚低于強度計算值,應進行修復(堆焊后磨平、挖補、更換);
⑦承壓部件上的滲漏部位應修理;
⑧鍋爐內部的水垢,應根據水垢的情況按照《鍋爐化學清洗規則》進行處理。
(8)對受壓元件進行重大修理、改造后,檢驗人員應對修理、改造部位進行檢驗。
篇3:工業鍋爐主要職業危害預防措施
鍋爐是工業生產中常見的、特別容易發生災害事故的特種壓力容器設備,一旦由于操作失誤等原因就會造成爆炸,導致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由于鍋爐房動力設備較多,能產生噪聲及燃煤放出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氣體。直接影響著職工和周圍群眾的健康,故對工業鍋爐的職業危害問題應當引起高度重視,并采取可靠的措施加以預防。
一、鍋爐爆炸事故危害與預防措施
主要是指鍋爐超溫、超壓、缺陷及事故處理不當等造成的主要承壓部件“鍋筒、集箱、爐膽”等發生的破裂爆炸事故,也有因鍋爐爐水長期處理不當,造成的鍋筒中飽和水爆炸事故等。
1.鍋爐爆炸事故主要原因分析
鍋爐設計制造不合理,材料不符合GB150《鋼制壓力容器》要求;焊接質量粗糙不符合JB775《壓力容器鍛件技術條件》要求,受壓元件強度不夠;管理不善,制度不健全,違章操作;缺乏監視與監測,造成嚴重缺水或超過設計上規定的最高工作蒸汽壓力,使鍋爐處于危險狀態;無水質處理措施,水質處理不好造成鋼板過熱或腐蝕;安全裝置不齊全或不起作用;缺乏相應的檢驗維護等。
2.鍋爐爆炸事故的預防
加強監督檢查,司爐工必須持證上崗操作;加強對操作人員的培訓教育;加強設備的定期檢查和維護;必須嚴格進行水質分析和處理;杜絕使用“土鍋爐”;減少因設計制造缺陷造成的事故,在設計制造中注意按鍋爐標準計算強度,使其有足夠的安全系數;采用能承受較高壓力且直徑小的水管式鍋爐;推進技術進步,以自動控制取代人工操作;由專業管理部門對運行的鍋爐每年進行1次內部檢查(管理狀態好的可每2年檢查1次),鍋爐內外部檢驗每2年進行1次,6年進行1次超水壓試驗;由于鍋爐中承受壓力最高的部件是省煤器,故額定熱功率≥4.2mW的鍋爐,應裝設超溫報警裝置,額定蒸發量≥6t/h的鍋爐,應裝設超溫報警和連鎖保護裝置;運行鍋爐的安全閥應垂直安裝額定蒸發量在鍋筒、集箱的最高位置,并按時校驗;在鍋爐超壓時,采取正確的“撤火-放氣-加火”操作步驟進行操作。
二、鍋爐房噪音危害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1.職業危害
一般情況下,鍋爐房噪聲在70~80dB(A),其中鼓風機、引風機、和水泵為主要噪聲源,噪聲的峰值集中于低中頻、并伴隨強烈震動。目前,現代化的鍋爐大多采用渣油、柴油、石腦油或天然氣、煤氣、液化石油氣為燃料,此時所產生的噪聲主要是由鍋爐本身燃油霧化與燃燒過程所產生的,其次才是風機、水泵噪聲。
2.鍋爐房噪聲控制措施
a.技術措施:機械噪聲多采用隔聲措施,建造密閉隔聲間,一般墻體面密度為240kg/m3、厚度為120mm,墻內貼附的多孔吸聲材料厚度為50mm,采用20kg/m3容重的超細玻璃棉、外加1mm厚玻璃布護面層,一扇雙層玻璃窗,2扇門扇中襯多層復合材料,周圍用毛氈、膠皮等密封。
b.針對燃煤鍋爐的隔聲降噪措施:一般在隔聲墻上開3個洞口,2處進風1處排風,各自安裝消聲器(中間加的吸音片采用圓柱直管式),可降噪200dB(A)以上。
c.采用渣油、柴油、石腦油或天然氣、煤氣、液化石油氣為燃料的鍋爐:燃油霧化過程中以機械方法替代蒸汽-空氣或氣壓方法,在燃燒過程中控制給油量、選用低壓噴油器、噴口深入爐膛來降低噪聲。
d.鍋爐房內產生噪聲源的風機、水泵等機組:盡量采用低噪聲或隔聲設計及安裝隔振器來減少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危害。
三、工業鍋爐二氧化硫、煙塵等有毒有害物質的危害和控制措施
1.主要通過加強管理,完善各類法規,依據《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和GB5044《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在規定,實行職業衛生防護監測及預防控制。
2.在工業鍋爐項目建設時,嚴把“三同時”審驗關,使降噪與降塵裝置與鍋爐房建設同步進行。
3.改進工藝措施,逐步將普通燃煤爐改為型煤爐生產,以減少二氧化硫、煙塵的排放,同時定期開展大氣排放監測,以控制達標排放。
4.控制鍋爐煙塵與二氧化硫排放濃度,采用除塵、脫硫一體化,具體包括:已經在鍋爐上設置旋風除塵器的可以采用復合多管道旋風除塵器替代,可使除塵效率提高10%左右,再在其后串聯濕式脫硫裝置組成干濕組合式除塵脫硫系統;對已采用水膜除塵器除塵的則可在除塵器內增設錯流滌氣裝置,即鍋爐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先經過水膜除塵,于經過錯流滌氣(可用pH=10的NaOH溶液滌氣脫硫),來有效去除有毒有害物質。
5.除上述爐外除塵脫硫方法,采用爐膛尾部加旋風燃盡室、煤內摻加脫硫劑等爐內方法也有很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