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鍋爐內部檢驗要點
(1)檢驗前,鍋爐使用單位應做好以下準備工作:
①準備好有關技術資料,包括鍋爐制造和安裝的技術資料、鍋爐技術登記資料、鍋爐運行記錄、水質化驗記錄、修理和改造記錄、事故記錄及歷次檢驗資料等;
②提前停爐,放凈鍋爐內的水,打開鍋爐上的人孔、頭孔、手孔、檢查孑L和灰門等一切門孔裝置,使鍋爐內部得到充分冷卻,并通風換氣;
③采取可靠措施隔斷受檢鍋爐與勢力系統相連的蒸汽、給水、排污等管道及煙、風道并切斷電源,對于燃油、燃氣的鍋爐還須可靠地隔斷油、氣來源并進行通風置換;
④清理鍋爐內的垢渣、爐渣、煙灰等污物;
⑤拆除妨礙檢查的汽水擋板、分離裝置及給水、排污裝置等鍋筒內件,并準備好照明的安全電源;
⑥對于需要登高檢驗作業的部位,應搭設腳手架。
(2)檢驗人員應首先對鍋爐的技術資料進行查閱。對于首次檢驗的鍋爐,應對技術資料做全面審查;對于非首次檢驗的鍋爐,重點審核新增加和有變更的部分。重點及要求如下:
①應有完整的鍋爐建檔登記資料;
②與鍋爐安全有關的出廠、安裝、修理和改造等技術資料應齊全,并與實物相符;
③查閱鍋爐運行記錄和水質化驗記錄中是否有異常情況的記載;
④閱歷次檢驗資料,特別是上次檢驗報告中提出的問題是否已解決或已有防范措施;
⑤對現場的準備工作應進行檢查確認。
(3)檢驗人員應根據待檢鍋爐的具體情況,確定檢驗項目和檢驗方法。對于額定蒸發量大于20t/h的蒸汽鍋爐或額定熱功率大于14MW的熱水鍋爐,檢驗人員還應制訂檢驗方案。
(4)檢驗時,鍋爐使用單位應派鍋爐管理人員做好安全監護工作和配合工作,并按檢驗員的要求,拆除保溫或其他部件。
(5)內部檢驗的承壓部件是:鍋筒(殼)、封頭、管板、爐膽、回燃室、水冷壁、煙管、對流管束、集箱、過熱器、省煤器、外置式汽水分離器、導汽管、下降管、下腳圈、沖天管和鍋爐范圍內的管道等部件;分汽(水)缸原則上應跟隨一臺鍋爐進行同周期的檢驗。
(6)內部檢驗主要是檢驗鍋爐承壓部件是否在運行中出現裂紋、起槽、過熱、變形、泄漏、腐蝕、磨損、水垢等影響安全的缺陷。內部檢驗的重點如下:
①歷次檢驗有缺陷的部位,應采用同樣的檢驗方法或增加相應的檢驗方法對存有缺陷或缺陷修復的部位進行重點復檢復測;
②鍋筒(殼)、封頭、管板、爐膽、回燃室和集箱:
a.內、外表面和對接焊縫及熱影響區有無裂紋等缺陷,必要時應采用表面探傷或其他探傷方法;
b.拉撐件、人孔圈、手孔圈、下降管、立式鍋爐的爐門圈、喉管、進水管等處的角焊縫是否有裂紋等缺陷,必要時應采用表面探傷;
c.部件扳邊區有無裂紋、溝槽,高溫煙區管板有無泄漏和裂紋,必要時應采用表面探傷;
d.是否有嚴重的腐蝕、磨損減薄和結垢,特別是鍋筒底部、管孔區、水位線附近、進水管或排污管與鍋筒集箱連接處、爐膽的內外表面、立式鍋爐的下腳圈等部位,必要時應進行厚度測定;從鍋筒內部檢查水位表、壓力表等的連通管是否有堵塞;
e.受高溫輻射和較大應力的部位是否有裂紋和嚴重的變形;
f.脹接口是否嚴密,脹接管口和孔橋有無裂紋和苛性脆化,必要時應采用表面探傷方法或附加金相分析;
③管子:
a.是否有嚴重的腐蝕和磨損,重點是煙管、對流管束、沸騰爐埋管、吹灰口附近等受煙氣高速沖刷部位和易受低溫腐蝕的尾部煙道管束,必要時應進行厚度測定;
b.是否有嚴重的變形,重點是高溫部位,必要時應對變形量進行定量測量;
c.管子表面是否有裂紋,必要時應進行表面探傷檢查;
④對于采用T形接頭的焊縫,應檢驗其是否有變形和焊縫的表面裂紋,必要時應進行表面探傷和超聲波探傷;
⑤承受鍋爐本身重量的主要支撐件是否有過熱、過燒、變形等現象;
⑥燃燒設備(如:燃燒器、爐排等)是否有燒損、變形;爐拱、保溫是否有脫落;爐排是否有卡死;燃油、燃氣鍋爐是否有漏油、氣現象。
⑦成型件和閥體(如:水位示控裝置、安全閥、排污閥、主蒸汽閥等)的外部是否有裂紋、泄漏等缺陷。⑧安全附件是否有明顯缺陷。
(7)內部檢驗中發現的缺陷問題的處理原則
①對于上次的缺陷經檢測有較嚴重的擴展,或在同一部位反復出現同一類缺陷,應查明產生缺陷的原因后再進行修理;
②對于承壓部件上發現的所有裂紋應進行消除,必要時進行補焊,但對于下述裂紋只能采用挖補或更換;
a.爐膽或封頭扳連圓弧的環向裂紋長度超過周長的25%;
b.多條裂紋聚集在一起的密集裂紋;
c.管板上呈封閉狀的裂紋;
d.管孔向外呈輻射狀的裂紋;
e.連續穿過四個以上孔橋的裂紋;
f.管板上連續穿過最外圍二個以上孔橋的裂紋,或最外一排孔橋向外延伸的裂紋;
g.立式鍋爐候管如有較深環向裂紋或縱向裂紋長度超過喉管長度的50%;
h.因苛性脆化產生的裂紋;
i.因疲勞產生的裂紋。
③承壓部件的變形不超過下述規定時可予以保留監控,變形超過規定時一般應進行修理(復位、挖補、更換):
a.筒體變形高度不超過原直徑的1.5%,且不大于20mm;
b.管板變形高度不超過管板直徑的1.5%,且不大于25mm;
c.炭鋼管子直徑脹粗量不超過原直徑的3.5%、合金鋼管子直徑脹粗量不超過原直徑的2.5%,且局部鼓包高度不大于3mm;
d.水管管子直段彎曲變形量不超過其長度的2%或管子直徑;
e.煙管管子直段彎曲變形量不超過其直徑;
④承壓部件的材質發生過燒,應判定其范圍,必要時進行挖補或更換;
⑤承壓部件內部拉撐件的裂紋和開裂應進行更換;
⑥承壓部件由于嚴重腐蝕或磨損減薄,應進行強度校核計算,若實測壁厚低于強度計算值,應進行修復(堆焊后磨平、挖補、更換);
⑦承壓部件上的滲漏部位應修理;
⑧鍋爐內部的水垢,應根據水垢的情況按照《鍋爐化學清洗規則》進行處理。
(8)對受壓元件進行重大修理、改造后,檢驗人員應對修理、改造部位進行檢驗。
篇2:某鍋爐水質檢驗管理制度
鍋爐水質檢驗管理制度
一、鍋爐用水必須處理,沒有可靠水處理措施,水質不合格,鍋爐不得投入運行。
二、嚴格按照國家標準GB1576--85執行,加強水質監督。
三、化驗員對水箱的水質應每2小時測定一次硬度及PH值,鍋爐內的水應每4小時測定一次堿度、氯根、PH值。
四、水處理工作要由鍋爐帶班班長負責,化驗員進行協助。
五、化驗分析用的藥品應由化驗室妥善保管,隨用隨取,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藥劑要嚴格按規定保管使用。
六、鍋爐停用檢修時,首先要有水處理人員會同車間化驗員檢查結垢腐蝕情況,對句的成分和厚度,腐蝕的面積和深度以及部位做好詳細記錄。
七、水處理設備的運行和水質化驗記錄要填寫完整正確。
八、要保持化驗室和水處理設施的清潔衛生。
篇3:百貨商廈鍋爐檢驗處理辦法
百貨商廈鍋爐檢驗處理意見
1、鍋筒內有大量水垢,最后約2.5CM,應清除,建議洗護;
2、安全閥、壓力表應校驗,并記錄存檔;
3、爐膛內部部分耐火爐墻變形,應及時修砌;
4、供水循環泵、電機組件壓力不足,達不到供暖循環要求,建議更換較大排量循環泵及較大功率電機;
5、部分排污閥、截止閥漏水,建議維修或更換;
6、商場供熱管網老化,水垢積蓄太多致使水循環不暢通,影響供熱效果,建議有條件更換管道;
7、做好平時鍋爐的加藥、保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