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蒸汽鍋爐事故種類處理方法及鍋爐安全使用常識

蒸汽鍋爐事故種類處理方法及鍋爐安全使用常識

2024-07-17 閱讀 4090

蒸汽鍋爐事故種類及處理方法

一、鍋爐超壓事故

1、鍋爐超壓的現象

(1)汽壓急劇上升,超過許可工作壓力,壓力表指針超“紅線”安全閥動作后壓力仍在升高。

(2)超壓聯鎖保護裝置動作時,應發出超壓報警信號,停止送風、引風、給煤。

(3)蒸汽溫度升高而蒸汽流量減少。

2、鍋爐超壓的處理

(1)迅速減弱燃燒,手動開啟安全閥或放氣閥。

(2)加大給水,同時在下汽包加強排污(此時應注意保持鍋爐正常水位),以降低鍋水溫度,從而降低鍋爐汽包壓力。

(3)如安全閥失靈或全部壓力表損壞,應緊急停爐,待安全閥和壓力表都修好后再升壓運行。

(4)鍋爐發生超壓而危及安全運行時,應采取降壓措施,但嚴禁降壓速度過快。

(5)鍋爐嚴重超壓消除后,要停爐對鍋爐進行內、外部檢驗,要消除因超壓造成的變形、滲漏等,并檢修不合格的安全附件。

二、鍋爐缺水事故

1、鍋爐缺水的現象

(1)水位低于最低安全水位線,或看不見水位,水位表玻璃管(板)上呈白色。

(2)雙色水位計呈全部氣相指示顏色。

(3)高低水位警報器發生低水位警報信號。

(4)低水位聯鎖裝置,水位低于規定值應使送風機、引風機、爐排減速器電機停止運行。

(5)過熱器汽溫急劇上升,高于正常出口汽溫。

(6)鍋爐排煙溫度升高。

(7)給水流量小于蒸汽流量,如若因爐管或省煤器管破裂造成缺水時,則出現相反現象。

(8)缺水嚴重時,可嗅到焦味。

(9)缺水嚴重時,從爐門可見到燒紅的水冷壁管。

(10)缺水嚴重時,爐管可能破裂,這時可聽到有爆破聲,蒸汽和煙氣將從爐門、看火門處噴出。

2、鍋爐缺水的處理

(1)通過“叫水”,判為嚴重缺水時,必須緊急停爐,嚴禁盲目向鍋爐給水。

(2)通過“叫水”判為輕微缺水時,應減少燃料,鼓風,引風,并緩慢給水。

三、鍋爐滿水事故

1、鍋爐滿水的現象

(1)水位高于最高許可線,或看不見水位,水位表玻璃管(板)內顏色發暗。

(2)雙色水位計呈全部水相指示顏色。

(3)高低水位警報器發生高水位警報信號。

(4)過熱蒸汽溫度明顯下降。

(5)給水流量不正常地大于蒸汽流量。

(6)分汽缸大量存水,疏水器劇烈動作。

(7)嚴重時蒸汽大量帶水,含鹽量增加,蒸汽管道內發生水錘聲,連接法蘭處向外冒汽滴水。

2、鍋爐滿水的處理

沖洗水位表,確定是輕微滿水還是嚴重滿水。方法:先關閉水位表,水連管旋塞,再開啟放水旋塞,如能看到水位線從上下降,表明是輕微滿水,停止給水,開啟排污閥,放至正常水位。

如嚴重滿水時,因采取緊急停爐措施。

四、鍋爐汽水共騰事故

1、鍋爐汽水共騰的現象

(1)水位表內水位上下急劇波動,水位線模糊不清。

(2)鍋水堿度、含鹽量嚴重超標。

(3)蒸汽大量帶水,蒸汽品質下降,過熱器出口汽溫下降。

(4)蒸汽管道內發生水錘、法蘭連接處發生漏汽漏水。

2、鍋爐汽水共騰的處理

(1)減弱燃燒,關小主汽閥,減少鍋爐蒸發量,降低負荷并保持穩定。

(2)完全開啟上鍋筒的表面排污閥(連續排污閥),并適當進行鍋筒下部的排污。同時加大給水量,以降低鍋水堿度和含鹽量,此時應注意保護水位的控制。

(3)采用鍋內加藥處理的鍋爐,應停止加藥。

(4)開啟過熱器、蒸汽管道和分汽缸上的疏水閥。

(5)維持鍋爐水位略低于正常水位。

(6)通知水處理人員采取措施保證供給合格的軟化水。

增加鍋水取樣化驗次數,直至鍋水合格后才可轉入正常運行。

(7)在鍋爐水質未改善前,嚴禁增大鍋爐負荷。事故消除后,應及時沖洗水位表。

五、鍋爐爆管事故

1、鍋爐爆管的現象

(1)爆管時可聽到汽水噴射的響聲,嚴重時有明顯的爆破聲。

(2)爐膛由負壓燃燒變為正壓燃燒,并且有爐煙和蒸汽從爐墻的門孔及漏風處大量噴出。

(3)給水流量不正常,大于蒸汽流量。

(4)雖然加大給水,但水位常常難以維持,且汽壓降低。

(5)排煙溫度降低,煙氣顏色變白。

(6)爐膛溫度降低,甚至滅火。

(7)引風機負荷加大,電流增高。

(8)鍋爐底部有水流出,灰渣斗內有濕灰。

2、鍋爐爆管的處理

(1)爐管破裂泄漏不嚴重且能保持水位,事故不至擴大時,可以短時間降低負荷維持運行,待備用爐啟動后再停爐。

(2)爐管破裂不能保持水位時,應緊急停爐,但引風機不應停止,還應繼續給鍋爐上水,降低管壁溫度,使事故不致再擴大。

(3)如因鍋爐缺水,管壁過熱而爆管時,應緊急停爐,且嚴禁向鍋爐給水,這時應盡快撤出爐內余火,降低爐膛溫度,降低鍋爐過熱的程度。

(4)如有幾臺鍋爐并列供汽,應將事故鍋爐的主蒸汽管與蒸汽母管隔斷。

六、過熱器管爆破事故

1、過熱器管爆破的現象

(1)過熱器附近有蒸汽噴出的響聲或爆破聲。

(2)蒸汽流量不正常地下降,而流量不正常地小于給水流量。

(3)爐膛負壓減小或變為正壓,嚴重時從爐門、看火孔向外噴汽和冒煙。

(4)過熱器后的煙氣溫度不正常地降低或過熱器前后煙氣溫差增大。

(5)損壞嚴重時,鍋爐蒸汽壓力下降。

(6)排煙溫度顯著下降,煙囪排出煙氣顏色變成灰白色或白色。

(7)引風機負荷加大,電流增高。

2、過熱器管爆破的處理

(1)過熱器管輕微破裂,可適當降低負荷,在短時間內維持運行,此時應嚴密監視泄漏情況,與此同時,迅速啟動備用鍋爐。若監視過程中故障情況惡化,則應盡快停爐。

(2)過熱器管破裂嚴重時,必須緊急停爐。

七、省煤器管爆破事故

1、省煤器管爆破和現象

(1)鍋爐水位下降,給水流量不正常地大于蒸汽流量。

(2)省煤器附近有泄漏響聲,爐墻的縫隙及下部煙道門向外冒汽漏水。

(3)排煙溫度下降,煙氣顏色變白。

(4)省煤器下部的灰斗內有濕灰,嚴重時有水往下流。

(5)煙氣阻力增加,引風機聲音不正常,電機流量增大。

2、省煤器管爆破的處理

(1)對于不可分式省煤器,如能維持鍋爐正常水位時,可加大給水量,并且關閉所有的放水閥門和再循環管閥門,以維持短時間運行,待備用鍋爐投入運行后再停爐檢修。如果事故擴大,不能維持水位時,應緊急停爐。

(2)對于可分式省煤器,應開啟旁通煙道擋板,關閉煙道擋板,暫停使用省煤器。同時開啟省煤器旁通水管閥門,繼續向鍋爐進水。煙、水可靠隔絕后,將省煤器內存水立刻放掉,開啟空氣閥或抬起安全閥。如煙道擋板嚴密,在能確保人身安全的條件下可以進行檢修,恢復運行,否則應停爐后再檢修。

八、鍋爐水錘事故

1、鍋爐水錘的現象

(1)在鍋爐和管道處發出有一定節律的撞擊聲,有時響聲巨大,同時伴隨給水管道或蒸汽管道的強烈振動。

(2)壓力表指針來回擺動,與振動的響聲頻率一致。

(3)水錘嚴重時,可能導致各連接部件,如法蘭、焊口開裂、閥門破損等。

2、蒸汽管道水錘的處理

(1)減少供汽,必要時關閉主汽閥。

(2)開啟過熱器集箱和蒸汽管道上的疏水閥進行疏水。

(3)鍋筒水位過高,應適當排污,保持正常水位。

(4)加強水處理工作,保證給水和鍋水質量,避免發生汽水共騰。

(5)水錘消除后,檢查管道和管架、法蘭等處的狀況,如無損壞再暖管一次進行供汽。

3、給水管道水錘的處理

(1)開啟給水管道上的空氣閥排除空氣或蒸汽。

(2)啟用備用給水管道繼續向鍋爐給水。如無備用管路時,應對故障管道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處理。

(3)檢查給水泵和給水止回閥,如有問題及時檢修。

(4)保持給水溫度均衡。

九、鍋爐受熱面變形事故

1、受熱面變形的現象

(1)水冷壁管變形可直接從看火門或爐門處看到,當同時伴隨缺水時,則可見到變紅彎曲的水冷壁管。

(2)對臥式內燃鍋爐的爐膽,可從前后觀察孔見到爐膽壁向火側凸出變形的情況。

2、受熱面變形的原因

(1)鍋爐嚴重缺水,受熱面不得不到鍋水的冷卻而過熱變形。

(2)設計結構不良。如局部循環流速過低,停滯,使壁溫超過允許溫度,發生變形。

(3)安裝錯誤,使受壓部件不能自由膨脹。

(4)水質不合格,水垢較厚,水渣過多。

鍋爐安全使用常識

鍋爐是具有高溫、高壓的熱能設備,是特種設備之一,在機關、事業企業及各行各業廣泛使用,是危險而又特殊的設備。一旦發生事故,涉及公共安全,將會給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為了公共安全、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依據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使用鍋爐應注意以下全事項:

鍋爐出廠時應當附有“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安全及使用維修說明、監督檢驗證明(安全性能監督檢驗證書)”。

2、鍋爐的安裝、維修、改造。從事鍋爐的安裝、維修、改造的單位應當取得省級質量技術監督局頒發的特種設備安裝維修資格證書,方可從事鍋爐的安裝、維修、改造。施工單位在施工前將擬進行安裝、維修、改造情況書面告知直轄市或者轄區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并將開工告知送當地縣級質量技術監督局備案,告知后即可施工。

3、鍋爐安裝、維修、改造的驗收。施工完畢后施工單位要向州質量技術監督局特種設備檢驗所申報鍋爐的水壓試驗和安裝監檢。合格后由州質量技術監督局、州特種設備檢驗所、縣質量技術監督局參與整體驗收。

4、鍋爐的注冊登記。鍋爐驗收后,使用單位必須按照《特種設備注冊登記與使用管理規則》的規定,填寫《鍋爐(普查)注冊登記表》,到州質量技術監督局注冊,并申領《特種設備安全使用登記證》。

5、鍋爐的運行。鍋爐運行必須由經培訓合格,取得《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的持證人員操作,使用中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和八項制度、六項記錄。

6、鍋爐的檢驗。鍋爐每年進行一次定期檢驗,未經安全定期檢驗的鍋爐不得使用。鍋爐的安全附件安全閥每年定期檢驗一次,壓力表每半年檢定一次,未經定期檢驗的安全附件不得使用。

7、嚴禁將常壓鍋爐安裝為承壓鍋爐使用。嚴禁使用水位計、安全閥、壓力表三大安全附件不全的鍋爐。

篇2:某蒸汽鍋爐爆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1.鍋爐事故特征

1.1鍋爐概況

該鍋爐是為生產車間提供生產用的蒸汽鍋爐,型號為DZL2-1.0-AⅡ型。

1.2危險性分析

1.2.1蒸汽鍋爐在運行中遇特殊情況可出現超壓、缺水、爆管等事故。如處理不當會引起鍋爐爆炸事故。

1.2.2鍋爐爆炸時鍋爐的鍋筒發生破裂,鍋內一定壓力的汽水混合物從破裂處迅速沖出,其能量立即釋放,瞬時降為大氣壓力而迅速膨脹汽化,產生巨大的作用力和沖擊波。一聲巨響爐體被拋起建筑物被損壞,附近人員遭到嚴重傷害。

1.2.3鍋爐爆炸的破壞力主要取決于爆炸時的壓力和飽和水的容積。

1.2.4爆炸原因

(1)鍋爐運行壓力超過鍋爐承受壓力。因違章操作、鍋爐安全附件失靈或安全聯鎖裝置失效,而使運行壓力超過鍋爐的承受壓力,而破裂造成爆炸。

(2)鍋爐受壓元件自身缺陷或損壞,降低了自身的承受壓力而造成破裂爆炸。

2.應急處置

2.1危險源監控

鍋爐的監控,蒸汽鍋爐定時進行巡回檢查并隨時監視壓力、水流、溫度及燃燒情況以控制鍋爐運行狀況。并及時采取措施保證安全。

2.2蒸汽鍋爐運行中遇特殊情況的處理:

2.2.1鍋爐缺水

現象:鍋爐缺水時,水位表內水位低于極限水位而不可見,水位報警器發出低水位報警,鈴響燈亮,低水位聯鎖裝置使鼓風機、引風機等停業運行;鍋爐排煙溫度升高,缺水嚴重時,爐頂產焦湖味,從爐門可看到燒紅的水冷壁管,爐管變形甚至爆管,可聽到爆破聲,蒸汽和煙氣從爐門看火門噴出。

處理:判斷為嚴重缺水時,應緊急停爐,嚴重缺水鍋爐嚴禁向鍋爐進水。立即停止供給燃料,停止鼓風減弱引風,將爐排前部煤扒出爐外,將爐排開關最大,使燃燒快速落入渣斗,用水澆滅,爐火熄滅后,停止引風,開啟灰門、爐門促使加速冷卻。注意:嚴禁向鍋爐給水,不得采取措施迅速降壓,防止事故擴大,不得采取向爐膛澆水滅火的方法熄爐火。

2.2.2鍋爐超壓

現象:汽壓急劇上升,超過許可工作壓力,壓力表指針超過“紅線”,安全閥動作后,壓力仍在升高,發出超壓報警信號,蒸汽溫度升高面蒸汽流量減少。

處理:迅速減弱燃燒,手動開啟安全閥或放空閥,加大給水、加大排污(此時要注意保持鍋爐正常水位),降低鍋水溫度從而降低鍋爐汽包壓力。

2.2.3鍋爐爆管

現象:水冷壁管爆破可聽到明顯的爆破聲或噴氣聲,爐膛由負壓燃燒變為止壓燃燒,并且有爐煙和蒸汽從看火門,爐門等不嚴密處噴出,雖給水量增大,但正常水位難維持且氣壓降低,給水量不正常地大于蒸汽量,排煙溫度降低,煙囪冒白煙,爐膛溫度降低,甚至熄滅,鍋爐底部有水流出。

處理:爐管破裂不嚴重且能保持水位,事故不至擴大時,可短時間降低負荷運行,嚴重爆管且水位無法維持,必須緊急停爐。但引風不應停止,還應繼續上水,降低管壁溫度。如:因缺水而管壁過熱,而爆管時,應緊急停爐,嚴禁向鍋爐給水,盡快撤出爐內余火,降低爐膛溫度,減少鍋爐過熱程度。

2.2.4蒸汽鍋爐還會生產滿水,汽水共騰等事故現場,應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給予消除。

2.2.5鍋爐運行中,遇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立即停爐。

(1)鍋爐水位低于水位表最低可見邊緣;

(2)不斷加大給水采取其他措施,但水位繼續下降;

(3)鍋爐水位超過最高可見水位,經放水仍不能見到水位;

(4)給水泵全部失效或給水系統故障,不能向鍋爐送水;

(5)水位表或安全閥全部失效;

(6)設置在汽空間的壓力表全部失效;

(7)鍋爐元件損壞且危及運行人員安全。

2.3報警

2.3.1鍋爐在運行中,如發生鍋爐缺水,鍋爐超壓、鍋爐爆管等安全事故,經操作人員按操作規程及事故處理措施處理后,事態仍繼續擴大而無法控制,發生鍋爐爆炸或可能發生鍋爐爆炸時,第一發現人即向值班人員報告,說明事故情況,目前應急救援處理情況等,值班電話:****

2.3.2通過電話向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

2.3.3指揮部根據事故程序,決定是否需要外部援助,如需要撥打119、110及120。

2.3.4事故應急指揮部接到報警后,立即通知事故應立即指揮和相關人員到達現場。

2.4應急處置措施

進入現場的各支救援隊伍要盡快按照各自的職責和任務開展救援工作。

2.4.1現場指揮部

盡快開通通訊網絡;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和危害程度,制定救援方案;根據事故災情嚴重程度,決策是否需要外部援助;組織指揮救援行動。

2.4.2著火源控制

消防人員穿著消防服進行火災撲救,如果火勢過大,就將著火點分割,分片進行撲救。

2.4.3現場警戒

警戒疏散組根據劃定的危害區域做好現場警戒,在通往事故現場的主要干道上實行交通管制。在警戒區的邊界設置警示標識,禁止其他人員及車輛靠近。

2.4.4現場醫療急救

(1)醫療救護組在事故初起階段就應與醫院、說明事故情況及人員傷亡情況,做好緊急救護的準備。

(2)醫療救護組必須在第一時間對傷員在現場進行處理急救,急救時按先重后輕的原則治療。

(3)經現場處理后,迅速護送至醫院救治。

(4)送醫院時作好傷員的交接,防止危重病人的多次轉院。

2.4.5疏散撤離

(1)事先設立安全區域。

(2)警戒疏散組組織和指揮引導污染區人員撤離事故現場。

3.應急結束

事故得到控制,事故再次發生得隱患消除后,應急結束后,工作辦公室負責對事故進行總結,對值班記錄等資料進行匯總、歸檔,并起草上報材料。按照有關規定向地方政府有關部門上報。

篇3:燃氣蒸汽鍋爐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格式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規范和加強鍋爐安全生產事故應急工作,使應急安全有序、高效實施及時控制和消除事故危害,最大限度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維護社會安定,特制定本預案。

1.2編制依據

本預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特種設備事故處理規定》制定本預案。

1.3適用范圍

此預案適用于本單位鍋爐事故、火災事故、(或者有可能發生)鍋爐爆炸的事故。

1.4應急預案體系

本預案是我公司熱水鍋爐事故的綜合與處置相結合的預案體系。

1.5應急工作原則

快速反應,統一指揮,專業救援搶險與單位自救相結合。

2、危險源及風險性分析

2.1鍋爐概況

本單位生產鍋爐,現有WNS10-1.6-Q型臥式內燃天燃氣鍋爐一臺,,主要運行參數壓力為1.6Mpa、額定蒸發量:10t/h、最高蒸汽溫度204℃;鍋爐房建于廠區西南側。

2.2危險性分析

2.2.1燃氣蒸汽鍋爐在運行中遇特殊情況可出現超壓、爆管等事故,如處理不當會引起鍋爐爆炸。

2.2.2燃氣蒸汽鍋爐在密閉狀態下運行,當壓力超過鍋筒承受壓力時,會造成鍋筒破裂(爆炸)。同時鍋筒壓力瞬時降為大氣壓力,高溫熱水迅速蒸發,體積激烈膨脹而爆沸造成第二次爆炸,釋放出大量能量產生巨大的作用力和沖擊波,給人們的生命和財產造成重大傷害。

2.2.4燃氣蒸汽鍋爐爆炸的破壞力決定于燃氣蒸汽鍋爐的容積、壓力和溫度。

2.2.5燃氣蒸汽鍋爐爆炸原因

(1)超壓:因違章操作、安全附件失靈或安全聯鎖保護裝置失效,使鍋爐的運行壓力超過鍋筒的承受壓力而發生爆炸。

(2)鍋爐的受壓元件自身缺陷或損壞,降低了自身的承受壓力而造成鍋爐爆炸。

3、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3.1指揮部的組成人員和職責

3.1.1指揮部主要職責

(1)執行國家有關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法規和政策。

(2)分析災情,確定事故應急方案,制定各階段的應急對策。

(3)發生事故時,負責搶救工作的組織、指揮。

(4)確定各部門的職責,協調各部門之間的關系。

(5)為搶救提供物質保障及其他保障條件。

(6)負責內、外信息的接收和發布、向上一級救援機構匯報事故搶救情況。

(7)組織預案的學習、演練、改進。

(8)負責了解、檢查各搶救部門的工作,及時提出指導或改進意見。

(9)適時調整各部門人員組成,保證搶救組織正常工作。

(10)對預案的執行或演練情況進行總結、評審。

(11)向有關新聞機構發布信息。

(12)負責向上級部門做事故報告。

3.1.2總指揮:張鳳鳴總經理

職責:負責應急指揮工作,發布搶險命令,對特殊情況進行緊急決斷,協調各部門工作內容向上級領導匯報,事故處理情況對應急工作全面負責。

3.1.3副總指揮:王華清、李中、胡曉、宋明安(兼處置組組長)

職責:負責指揮技術人員及現場應急處置工作,提出搶險、搶修作業依據、技術規范,提供準確可行的搶險方案。并隨時向總指揮匯報情況,負責消防和警戒人員的安排,布置善后和現場保護。

3.1.4聯絡員:蒲紅燕

主要職責:負責協調各部門工作,負責按指揮部的命令進行上、下級聯系,根據技術人員的意見隨時向指揮部匯報。

3.2搶險事故處置組成員

(1)成員:宋明安、范德興、高明軍、羅家國、馮文生、賴晶衡、任永勝、蒲玲慧、鄧國瓊、劉小春、湯國清、馮康紅、陳芬、王麗華、吳和林、馬加兵

(2)主要職責:對鍋爐運行情況進行監控和發生事故時應急處理,避免爆炸事故的發生;鍋爐爆炸后進行搶救處置。

3.3消防、保衛、后勤組職責

成員:李明軍、吳小東、李擁軍

職責:負責消防器材,爆炸后如有火情立即投入滅火;負責安全保衛,布置警戒,控制人員有序疏散;組織協調有關部門,提供各種搶險物資。

3.4醫療救護組

成員:李敏?高尚輔

職責:聯系急救醫院,組織對傷亡人員實施搶救和通訊保障。

4.預防與預警

4.1危險源的監控

燃氣蒸汽鍋爐運行的監控,主要是鍋爐的壓力和燃燒情況。

燃氣蒸汽鍋爐運行時,要定時巡回檢查,并隨時監控運行壓力,及時采取措施保證鍋爐運行的安全。

4.2燃氣蒸汽鍋爐運行中遇特殊情況的處理

4.2.1鍋爐超壓

(1)現象

①壓力表指示壓力急劇上升超過鍋爐最高容許壓力。鍋爐汽化引起超壓時,壓力表抖動甚至壓力表晃動。

②安全閥起跳

③系統局部變形、泄漏或開裂。

(2)處理

①停止燃燒設置的運行。

②鍋爐超壓時,如安全閥未起跳,應立即手動打開安全閥泄水降壓。

③因泄壓裝置失效,而引起超壓時,應對壓力控制系統重新調整。

4.2.2爆管事故

(1)現象

a、爆管時,有爆破聲并可聽到水流的噴出聲。

b、爐膛由負壓變正壓,且有蒸汽、煙氣和水,由爐墻各孔門噴出。

c、爐膛火焰發暗,燃燒不穩定或熄滅。

d、排煙溫度下降。

e.鍋爐壓力下降,補水后壓力仍下降。

(2)處理

a、水冷壁管或對流排管、爆管如裂口較小,還能維持運行,應先通知有關部門后停爐。

b.雖經補水,但壓力仍然不能維持,或其它原因無法運行時,應立即緊急停爐。

c、停爐后,應關閉鍋爐的出水閥門與回水閥門。

4.2.3鍋爐運行中,遇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立即停爐。

(1)鍋爐溫度急劇升壓水位下降。

(2)補給水泵失效時。

(3)壓力表或安全閥全部失效時。

(4)鍋爐元件損壞,危及運行人員安全時。

(5)不斷給鍋爐補水,鍋爐壓力仍然繼續下降時。

(6)燃燒設備損壞,外墻倒塌或鍋爐構件被燒紅,嚴重威脅鍋爐安全時。

4.3報警

(1)鍋爐在運行中,如發生鍋爐缺水,鍋爐超壓、鍋爐爆管等安全事故,經操作人員按操作規程及事故處理措施處理后,事態仍繼續擴大而無法控制,發生鍋爐爆炸或可能發生鍋爐爆炸時,第一發現人即向值班人員報告,說明事故情況,目前應急救援處理情況等,值班電話:0817-5864327、0817-5866348

(2)通過電話向應急指揮部報告

(3)指揮部根據事故程序,決定是否需要外部援助,如需要撥打119、110及120。

(4)事故應急指揮部接到報警后,事故應急指揮部成員應立即到現場進行處置并通知相關人員到達現場。

5.應急處置

進入現場的各支隊伍要盡快按照各自的職責和任務開展搶救工作。

5.1現場指揮部

盡快開通通訊網絡;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和危害程度,制定搶救方案;根據事故災情嚴重程度,決策是否需要外部援助;組織指揮搶救行動。

5.2著火源控制

消防人員穿著消防服進行火災撲救,如果火勢過大,就將著火點分割,分片進行撲救。

5.3現場警戒

警戒疏散組根據劃定的危害區域做好現場警戒,在通往事故現場的主要干道上實行交通管制。在警戒區的邊界設置警示標識,禁止其他人員及車輛靠近。

5.4現場醫療急救

5.4.1醫療救護組在事故初起階段就應聯系醫院、說明事故情況及人員傷亡情況,做好緊急救護的準備。

5.4.2醫療救護組必須在第一時間對傷員在現場進行處理急救,急救時按先重后輕的原則治療。

5.4.3經現場處理后,迅速護送至醫院救治。

5.4.4送醫院時作好傷員的交接,防止危重病人的多次轉院。

5.5疏散撤離

5.5.1事先設立安全區域。

5.5.2警戒疏散組組織和指揮引導污染區人員撤離事故現場。

6.應急結束

事故得到控制,導致次生、衍生事故隱患消除后,現場應急結束。消防工作辦公室負責對事故進行總結,對值班記錄等資料進行匯總、歸檔,并起草上報材料。按照有關規定向地方政府有關部門上報。

7.后期處置

經事故調查報告批復后應根據事故調查報告對事故責任人的處理和事故防范措施積極落實,立即進行生產秩序恢復前的污染物處理、必要設備設施的搶修、人員情緒的安撫及搶救過程應急能力評估和應急預案的修訂工作。

8.保障措施

8.1通信與信息保障

公安:110;火警:119;醫療急救:120;定水鎮派出所:0817-5864317。

南部縣安監局、南充市南部縣質監局。

8.2生產實行24小時值班,公司領導、專職技安員,關鍵崗位人員手機保持24小時暢通。

8.3應急物資

消防器材、工具、沙袋、鐵鍬、水泥、手套等防護用品。

9.培訓與演練

9.1培訓:年初制定生產計劃時,同時制定安全生產事故培訓計劃。培訓方式包括:防火知識輔導、防火有獎知識問答、滅火器的使用等。鍋爐安全操作規程,鍋爐事故的處理。要求每名職工有自我保護意識。

9.2演練:各崗位每季度由企業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組織至少開展一次事故應急演練。必須做到有方案、有記錄、有總評、有考核。演練結束后對演練進行評估及總結,并上報安全負責人。

全廠每年由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組織一次全廠范圍的綜合模擬消防安全應急演練,檢驗指揮系統現場指揮能力;檢驗疏散、搶救組是否在規定時間內將全廠員工撤離、疏散到指定位置;是否在規定時間內上報人數;檢驗應急搶救組是否熟練操作搶救器材(如:堵漏和消防工具);是否能正確使用滅火器;是否分為多個搶救梯隊有組織的救火;是否能迅速準確的切斷電源;是否進行自我保護。檢驗后勤保障組是否在不同險情的情況下,對搶險救災所必需的物資供給保障工作及事故現場的警戒和保衛工作。

各搶救小組成員必須熟悉各自的職責,做到動作快、技術精、作風硬。根據實際演練情況,查找不足,總結經驗。

結束后對演練進行評估及總結,及時修正及彌補應急預案制定的缺陷。

?二0一二年八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