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大廈物業員工消防培訓制度
大廈物業員工消防培訓制度
一.新入職員工在入職的一個月內對其進行消防培訓,主要講解本公司各部門的消防設施設備及其使用方法和保養措施,考核不合格的不予上崗。
二.對本公司全體在職員工定期組織消防理論、預防措施、滅火方法、消防器材使用、消防演練等全面培訓,并定期考核消防器材的實操使用方法和各消防系統操作程序,不合格的要進行補訓合格后方可上崗。
三.將每次培訓的相關資料和考核結果轉送人事行政部存檔,作為員工評估和工作評級的參考標準。
四.員工培訓實行簽到制度,不得缺席,若有急事處理不能參加的,必須報請部門經理審批后方可有效。
篇2:某物業安全管理員消防培訓計劃
物業安全管理員消防培訓計劃
人人能夠撲滅初級火通過培訓人人能夠使用滅火器撲救初級火災!
消防常識
一.基本概念
(一)燃燒:可燃物與氧化劑發生散熱反應,通常伴有火焰,發光和發煙現象,要發生燃燒必須具備三個
條件。(可燃物在與空氣并存的情況下,當達到某一溫度時與火源接觸就能發生燃燒)
1.可燃物(凡是能在空氣氧氣中或其他氧化劑中發生燃燒反應的都可稱為:可燃物是燃燒不可缺少的一個
首要條件,是燃燒的內因沒有可燃物燃燒根本不可能發生)
2.助燃物(凡是與可燃物質相結合并能幫助支持導致著火或爆炸的物質)
3.火源(凡事能引起可燃物著火或爆炸的熱能源的統稱)
二.火災的種類: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將自然界火災分為五類:
1.固體燃燒(木材、棉麻)
2.液體燃燒(石油香蕉水)
3.氣體燃燒(天然氣煤氣)
4.可活潑的金屬(鉀、納)
5.帶電物體的燃燒(電線)
三.滅火的方法
A、冷卻滅火(控制可燃物和助燃物)
B、窒息滅火(控制和消除點火源)
C、隔離滅火防止火勢擴散蔓延)
D、抑制滅火(控制生產中的工藝參數)
四.影響火勢發展變化的條件
(一)熱傳播對火勢發展的影響(在火場上燃燒物質所放出的熱能通常是以熱傳導、對流、輻射三種
方式傳播并影響火勢的蔓延擴散)
1.熱傳導(熱從物體的一部分傳到另一部分的現象)
2.熱輻射(以電磁波傳遞熱量的一種現象,他不需要介質物)
3.熱對流(由于物體中間的宏觀位移所產生的運動,他又分氣體對流、液體對流)
(二)爆炸對火勢的發展的影響:(爆炸不僅對火勢的發展有極大的影響而且對撲救和附近的群眾也
有極大的威脅,爆炸的沖擊波能將燃燒的物質拋向高空和周圍的地區,如果燃燒物落在可燃物上將產
生新的火源造成火勢蔓延)
(三)建筑物的特點對火勢的發展變化的影響(從發生的火災看來絕大部分火災發生在建筑物因此
我們必須掌握責任區的建筑物的分布情況,了解建筑物結構的耐火程度,對火熱發展的變化影響,
了解建筑物的構造特點對火災的發展影響)
五.火災發展的階段
火災發展大致上經歷五個階段:
1.初期階段(火災的初期階段是在起火后的十幾分鐘里,燃燒面積小火勢不猛烈,容易控制撲滅)
2.發展階段(發展階段是由于燃燒的強度增加載熱500℃以上的煙氣流氣體對流加強)
3.猛烈階段(由于燃燒面積擴大,火勢最為猛烈熱輻射最強溫度和煙氣的對流達到最大限度)
4.下降和熄滅階段(由于火場火勢被控之后由于滅火劑的作用,或可燃物已經燒盡或是減弱熄滅)
六.初期火災的撲救方法
在火災的發展變化中最有利撲救的就是初期階段,將火災控制撲滅在初期階段就能顯著的減少事故的
損失,反之就被動就會造成難以收拾的局面!
(一)初期火災的撲救原則;在滅火行動中我們要遵循救人第一,先控制后消滅,先重點后一般,先小孩后老人等原則!
撲救初期火災的指揮要點
1.及時報警組織撲救
2.積極搶救被困人員
3.疏散物資建立空間地帶
六.滅火器的種類
1、泡沫滅火器MP(凡能夠與水混溶并可通過化學反應或機械方法產生滅火泡沫的統稱,它是由發泡劑、
泡沫穩定劑、降粘劑、抗凍劑、助溶劑水組成的)注:它不適用于水溶性可燃液體及電器和遇水發
生化學反應物質的火災。
2、干粉滅火器MF(它是由:碳酸氫鈉92%、活性白土4%、云母粉防振實抗結塊添加劑4%、有機硅油0、5
mI/100
篇3:物業消防培訓火災燃燒產物的毒害作用
物業消防培訓:火災燃燒產物的毒害作用
通常火災中燃燒產生的危害
火災可怕的主要是火災過程中材料燃燒產生的過程和結果明顯威脅到人員性命,主要體現在:1、氧氣耗盡,一般人類慣于在大氣之21%氧氣濃度下自在活動,在火場中氧氣大量消耗,造成人員顯現錯誤判斷力,發生窒息、呼吸停止等現象;2、火焰與熱,火焰溫度及其輻射熱可能導致立即或事后致命;3、毒性氣體和煙氣,從火災死亡統計資料得知,大部分罹難者是因吸入一氧化碳(CO)或過多的二氧化碳(CO2)等有害燃燒氣體致死,(在火災中絕大部分有害氣體是屬于酸性氣體)在火災中因煙氣和毒氣直接致死的占40%加上中毒暈倒后被燒死的占一半以上,而且煙會助長驚慌狀況,因為它有視線遮蔽及刺激效應;
一、火場中熱煙氣的一般毒害作用:
熱煙氣的毒害作用一般包括:缺氧、高溫氣體對呼吸道的損傷、和煙氣對呼吸道的堵塞作用。
二、缺氧:
4.人無時無刻不在進行呼吸,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正常的空氣中氧氣占21%(體積比)在火場中由于可燃物的燃燒可使火場中的氧氣迅速下降,特別是在密閉的環境中,當氧氣低于<16-12%時,人會出現頭痛呼吸急促,脈搏加快;當氧氣低于<14-9%時人會產生判斷能力遲鈍,出現酩酊態,皮膚出現紫斑;當氧氣低于<10--6%時人的意識不清抽搐致死。
三、高溫氣體對呼吸道的損傷
火災中,由于可燃物多,火災發展迅速,火場氣體溫度升高迅速,根據室內火災升溫曲線,著火五分鐘后即可升高到500℃以上,人體的呼吸系統中的鼻腔、氣管及支氣管內粘膜和肺組織是很嬌嫩的,只要吸入的氣體超過70℃就會使氣管支氣管內粘膜充血,出血起水泡組織壞死并引起肺不張,肺水腫而死。
四.熱煙塵的毒害
1、火災中的熱煙塵由于燃燒釋放出的炭離子、焦油狀液滴及房屋倒塌揚起的灰塵組織,這些煙塵吸入呼吸系統后堵塞刺激內粘膜,其毒害作用隨煙塵的溫度,直徑的大小不同而不同,其溫度高直徑小化學毒害性大的煙塵對呼吸道的損傷最嚴重。
五.氫化合物的燃燒產物的毒害作用
1、CO2是一種溶干水,無色略帶酸味的氣體,1KG木材(含50%碳)完全燃燒可產生一立方M的CO2,CO2是一種主要的燃燒產物。CO2%=2%時人才有不適的感覺,CO2%=5%時人才呼吸不可忍耐,CO2%=7-10%人數分鐘內意識不清、皮膚出現紫斑而死亡。
六.一氧化碳的毒害作用
CO是一種無色無臭無刺激性的氣體,CO是燃燒中最典型的毒性氣體CO吸入人體后輕度中毒為頭痛、惡心、嘔吐、嚴重時大小便失禁、呼吸加快、抽搐繼而昏迷、呼吸衰竭而死。
七.高分子化工產品產生的毒害作用
各種高分子化工產品燃燒產物對人的危害最大,如酒店裝飾材料中由于使用了大量含氮高分子的化合物他們在燃燒時熱分解出大量的氰化氫(HCN)其毒性比CO大20倍,美國在一次火災中發現有31%的死難者系氰化氫(HCN)中毒,室內裝飾材料選用不當發生火災后造成的傷害是我國最普遍的問題。
八.如何防止火災中熱煙氣對人體的毒害作用
首先在裝修時盡量選用在燃燒時會產生低毒素的材料,盡量少選用含氮、氯的高分子化合物,如聚氨酯聚氯乙烯、晴倫、尼龍、羊毛等。
火災現場撲救人員有條件的間的應該帶防火防毒面具、防毒口罩、氧氣呼吸機等。在緊急的情況下將手巾浸濕捂住口鼻,如將手巾在堿性溶液浸濕后效果會更好。(因為在燃燒時絕大部分有毒氣體呈酸性、堿性和酸性剛好相克,在情況緊急時可用自己的小便浸濕毛巾)。
在火災中火勢蔓延的途徑可分為:
(門、窗、洼道、悶頂、井道、墻體孔洞)等,在火災中煙霧的蔓延速度可分為(垂直蔓延3~5米/秒,水平蔓延0、1~0、8米/秒,跳躍式6~9米/秒,爆炸式擴散9米/秒);4、結構強度衰減,火燒造成建筑物結構組件破壞具有明顯潛在危險性,可能造成脆弱化,發生地板承受不起人員重量,或墻壁、屋頂崩塌。
九、火災造成傷亡原因
1、擅設鐵窗等安全門上鎖,安全樓梯、疏散通道阻塞且未設逃生出口;2、沒有滿足防火區要求;3、內外墻裝飾物堵住進出口、且采用易燃材料裝修;4、未落實防火管理制度、消防設備未發揮應有功能。
十、火災時逃生對策及方法
1、平時即要有危機意識,多利用機會了解消防安全常識及逃生避難方法,另外,認識平時居住之環境或辦公場所的消防設施及逃生避難設備,事前準備逃生避難預案,并加以學習,在狀況發生時,便能從容應對,順利逃生。如:(煤氣橡皮管每隔18個月就需要更換)
2、進入陌生場所時,應先尋找安全門、梯、查看有無加鎖,熟悉逃生路徑,尤其是夜宿飯店、旅館等公共場所,更應特別注意有兩個不同逃生方向出口最為安全。
3、發生火警時,可采取下列三項措施:(一)報警(二)滅火(三)逃生。
(一)滅火
滅火最重時效,能于火源初萌時,立即予以撲滅,即能迅速遏止火災發生或蔓延,此時可利用就近的滅火器、消火栓箱之水,從事滅火。如無法迅速取得這滅火器具,則可利用棉被、窗簾等沾濕來滅火。但如火有擴大蔓延之傾向,則應迅速撤退,至安全之處所。(消防栓使用方法可分為:開、接、拿、拉、轉。)在裝有溫感探測器的地方要注意他們的最高限度(紅色68度、綠色93度、橙色79度、)
(二)報警
發現火災時,應立即撥打"119"報警,同時亦可大聲呼喊、敲門、喚醒他人知道火災發生。在打"119"報警,切勿心慌,一定要詳細說明火警發生的地址、處所、建筑物狀況等,以便消防車輛能及時前往救災。
(三)逃生
1、要鎮靜,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能盲目追隨。當人的生命突然面對危難狀態時,極易因驚惶失措而失去正常的思維判斷能力,當聽到或者看到有什么人在前面跑動時,第一反應就是盲目追隨其后,如:跳窗、跳樓、逃(躲)進廁所、浴室、門角。突遇火災時,首先應當強令自己保持鎮靜,迅速判斷危險地點和安全地點,利用自己平時掌握的消防自救與逃生知識,決定逃生的辦法,盡快撤離險地。撤離時要注意,不可搭乘電梯,因為火災時往往電源會中斷,會被困于電梯中,應由從安全樓梯進行逃生,最好能沿著墻面,當走到安全門時,即可進入,避免發生走過頭的現象;盡量朝明亮處或外面空曠地方跑,若通道已被煙火封阻,則應當背向煙火方向離開,通過陽臺、氣窗、天臺等往室外逃生。
2、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不要因為貪財而延誤逃生時機。在火場中,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身處險境,應盡快撤離,不要因害羞或顧及自己的貴重物品,而把寶貴的逃生時間浪費在穿衣或尋找搬離貴重物品上,已經逃離險境的人員,切忌重回險地,自投羅網。
>
3、做好簡易防護,匍匐前進,不要直立迎風而逃。逃生時經過充滿煙霧的路線,要防止煙霧中毒,防止窒息。為了防止濃煙嗆入,可采用毛巾、口罩用水打濕蒙鼻、匍匐撤離的辦法。煙氣較空氣輕而飄于上部,貼近地面撤離是避免煙氣吸入,濾去毒氣的最佳方法。
4、找好避難場所,固守待援,不要向光朝亮處奔。如各種逃生路線被切斷,應退居室內,關閉門窗,有條件可向門窗上澆水,以延緩火勢蔓延。同時,可向室外扔出小東西,引起別人注意,在夜晚可向外打手電,發出求救信號。切忌向光朝亮,這是在緊急危險情況下,由于人的本能、生理心理所決定,人們總是向著有光、明亮的方向逃生,光和亮就意味著生存的希望,它能為逃生者指明方向道路,避免瞎撞亂撞更易逃生,但這時可能電源已被切斷或已造成短路、跳閘等,光和亮之地正是最危險之處。
5、緩降逃生,滑繩自救,絕對不要冒險跳樓。高層、多層公共建筑內一般都設有高空緩降器或救生繩,人員可以通過這些設施安全地離開危險的樓層。如果設有這些專門設施,而安全通道又已被堵,救援人員不能及時趕到的情況下,絕對不要放棄求生的意愿,此時當力求鎮靜,利用現場之物品或地形地物,自求多福,設法逃生。你可以利用身邊的繩索或床單、窗簾、衣服等自制簡易救生繩,一端緊拴在牢固的門窗格或其他重物上,再順著繩子或布條滑下,或者利用屋外排水管攀爬往下至安全樓層或地面逃生。在火災中,常會發生逃生無門,被迫跳樓的狀況,非到萬不得已,萬萬不可盲目采取冒險行為,因為跳樓非死即重傷,最好能靜靜待在房間內,設法防止火及煙的侵襲,等待消防人員的救援!
所以通過消防培訓我們都要做到三會:
5.會報警;
6.會撲救
7.會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