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物業(yè)消防培訓火災燃燒產物的毒害作用

物業(yè)消防培訓火災燃燒產物的毒害作用

2024-07-16 閱讀 5610

物業(yè)消防培訓:火災燃燒產物的毒害作用

通常火災中燃燒產生的危害

火災可怕的主要是火災過程中材料燃燒產生的過程和結果明顯威脅到人員性命,主要體現(xiàn)在:1、氧氣耗盡,一般人類慣于在大氣之21%氧氣濃度下自在活動,在火場中氧氣大量消耗,造成人員顯現(xiàn)錯誤判斷力,發(fā)生窒息、呼吸停止等現(xiàn)象;2、火焰與熱,火焰溫度及其輻射熱可能導致立即或事后致命;3、毒性氣體和煙氣,從火災死亡統(tǒng)計資料得知,大部分罹難者是因吸入一氧化碳(CO)或過多的二氧化碳(CO2)等有害燃燒氣體致死,(在火災中絕大部分有害氣體是屬于酸性氣體)在火災中因煙氣和毒氣直接致死的占40%加上中毒暈倒后被燒死的占一半以上,而且煙會助長驚慌狀況,因為它有視線遮蔽及刺激效應;

一、火場中熱煙氣的一般毒害作用:

熱煙氣的毒害作用一般包括:缺氧、高溫氣體對呼吸道的損傷、和煙氣對呼吸道的堵塞作用。

二、缺氧:

4.人無時無刻不在進行呼吸,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正常的空氣中氧氣占21%(體積比)在火場中由于可燃物的燃燒可使火場中的氧氣迅速下降,特別是在密閉的環(huán)境中,當氧氣低于<16-12%時,人會出現(xiàn)頭痛呼吸急促,脈搏加快;當氧氣低于<14-9%時人會產生判斷能力遲鈍,出現(xiàn)酩酊態(tài),皮膚出現(xiàn)紫斑;當氧氣低于<10--6%時人的意識不清抽搐致死。

三、高溫氣體對呼吸道的損傷

火災中,由于可燃物多,火災發(fā)展迅速,火場氣體溫度升高迅速,根據(jù)室內火災升溫曲線,著火五分鐘后即可升高到500℃以上,人體的呼吸系統(tǒng)中的鼻腔、氣管及支氣管內粘膜和肺組織是很嬌嫩的,只要吸入的氣體超過70℃就會使氣管支氣管內粘膜充血,出血起水泡組織壞死并引起肺不張,肺水腫而死。

四.熱煙塵的毒害

1、火災中的熱煙塵由于燃燒釋放出的炭離子、焦油狀液滴及房屋倒塌揚起的灰塵組織,這些煙塵吸入呼吸系統(tǒng)后堵塞刺激內粘膜,其毒害作用隨煙塵的溫度,直徑的大小不同而不同,其溫度高直徑小化學毒害性大的煙塵對呼吸道的損傷最嚴重。

五.氫化合物的燃燒產物的毒害作用

1、CO2是一種溶干水,無色略帶酸味的氣體,1KG木材(含50%碳)完全燃燒可產生一立方M的CO2,CO2是一種主要的燃燒產物。CO2%=2%時人才有不適的感覺,CO2%=5%時人才呼吸不可忍耐,CO2%=7-10%人數(shù)分鐘內意識不清、皮膚出現(xiàn)紫斑而死亡。

六.一氧化碳的毒害作用

CO是一種無色無臭無刺激性的氣體,CO是燃燒中最典型的毒性氣體CO吸入人體后輕度中毒為頭痛、惡心、嘔吐、嚴重時大小便失禁、呼吸加快、抽搐繼而昏迷、呼吸衰竭而死。

七.高分子化工產品產生的毒害作用

各種高分子化工產品燃燒產物對人的危害最大,如酒店裝飾材料中由于使用了大量含氮高分子的化合物他們在燃燒時熱分解出大量的氰化氫(HCN)其毒性比CO大20倍,美國在一次火災中發(fā)現(xiàn)有31%的死難者系氰化氫(HCN)中毒,室內裝飾材料選用不當發(fā)生火災后造成的傷害是我國最普遍的問題。

八.如何防止火災中熱煙氣對人體的毒害作用

首先在裝修時盡量選用在燃燒時會產生低毒素的材料,盡量少選用含氮、氯的高分子化合物,如聚氨酯聚氯乙烯、晴倫、尼龍、羊毛等。

火災現(xiàn)場撲救人員有條件的間的應該帶防火防毒面具、防毒口罩、氧氣呼吸機等。在緊急的情況下將手巾浸濕捂住口鼻,如將手巾在堿性溶液浸濕后效果會更好。(因為在燃燒時絕大部分有毒氣體呈酸性、堿性和酸性剛好相克,在情況緊急時可用自己的小便浸濕毛巾)。

在火災中火勢蔓延的途徑可分為:

(門、窗、洼道、悶頂、井道、墻體孔洞)等,在火災中煙霧的蔓延速度可分為(垂直蔓延3~5米/秒,水平蔓延0、1~0、8米/秒,跳躍式6~9米/秒,爆炸式擴散9米/秒);4、結構強度衰減,火燒造成建筑物結構組件破壞具有明顯潛在危險性,可能造成脆弱化,發(fā)生地板承受不起人員重量,或墻壁、屋頂崩塌。

九、火災造成傷亡原因

1、擅設鐵窗等安全門上鎖,安全樓梯、疏散通道阻塞且未設逃生出口;2、沒有滿足防火區(qū)要求;3、內外墻裝飾物堵住進出口、且采用易燃材料裝修;4、未落實防火管理制度、消防設備未發(fā)揮應有功能。

十、火災時逃生對策及方法

1、平時即要有危機意識,多利用機會了解消防安全常識及逃生避難方法,另外,認識平時居住之環(huán)境或辦公場所的消防設施及逃生避難設備,事前準備逃生避難預案,并加以學習,在狀況發(fā)生時,便能從容應對,順利逃生。如:(煤氣橡皮管每隔18個月就需要更換)

2、進入陌生場所時,應先尋找安全門、梯、查看有無加鎖,熟悉逃生路徑,尤其是夜宿飯店、旅館等公共場所,更應特別注意有兩個不同逃生方向出口最為安全。

3、發(fā)生火警時,可采取下列三項措施:(一)報警(二)滅火(三)逃生。

(一)滅火

滅火最重時效,能于火源初萌時,立即予以撲滅,即能迅速遏止火災發(fā)生或蔓延,此時可利用就近的滅火器、消火栓箱之水,從事滅火。如無法迅速取得這滅火器具,則可利用棉被、窗簾等沾濕來滅火。但如火有擴大蔓延之傾向,則應迅速撤退,至安全之處所。(消防栓使用方法可分為:開、接、拿、拉、轉。)在裝有溫感探測器的地方要注意他們的最高限度(紅色68度、綠色93度、橙色79度、)

(二)報警

發(fā)現(xiàn)火災時,應立即撥打"119"報警,同時亦可大聲呼喊、敲門、喚醒他人知道火災發(fā)生。在打"119"報警,切勿心慌,一定要詳細說明火警發(fā)生的地址、處所、建筑物狀況等,以便消防車輛能及時前往救災。

(三)逃生

1、要鎮(zhèn)靜,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能盲目追隨。當人的生命突然面對危難狀態(tài)時,極易因驚惶失措而失去正常的思維判斷能力,當聽到或者看到有什么人在前面跑動時,第一反應就是盲目追隨其后,如:跳窗、跳樓、逃(躲)進廁所、浴室、門角。突遇火災時,首先應當強令自己保持鎮(zhèn)靜,迅速判斷危險地點和安全地點,利用自己平時掌握的消防自救與逃生知識,決定逃生的辦法,盡快撤離險地。撤離時要注意,不可搭乘電梯,因為火災時往往電源會中斷,會被困于電梯中,應由從安全樓梯進行逃生,最好能沿著墻面,當走到安全門時,即可進入,避免發(fā)生走過頭的現(xiàn)象;盡量朝明亮處或外面空曠地方跑,若通道已被煙火封阻,則應當背向煙火方向離開,通過陽臺、氣窗、天臺等往室外逃生。

2、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不要因為貪財而延誤逃生時機。在火場中,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身處險境,應盡快撤離,不要因害羞或顧及自己的貴重物品,而把寶貴的逃生時間浪費在穿衣或尋找搬離貴重物品上,已經(jīng)逃離險境的人員,切忌重回險地,自投羅網(wǎng)。

>

3、做好簡易防護,匍匐前進,不要直立迎風而逃。逃生時經(jīng)過充滿煙霧的路線,要防止煙霧中毒,防止窒息。為了防止?jié)鉄焼苋?可采用毛巾、口罩用水打濕蒙鼻、匍匐撤離的辦法。煙氣較空氣輕而飄于上部,貼近地面撤離是避免煙氣吸入,濾去毒氣的最佳方法。

4、找好避難場所,固守待援,不要向光朝亮處奔。如各種逃生路線被切斷,應退居室內,關閉門窗,有條件可向門窗上澆水,以延緩火勢蔓延。同時,可向室外扔出小東西,引起別人注意,在夜晚可向外打手電,發(fā)出求救信號。切忌向光朝亮,這是在緊急危險情況下,由于人的本能、生理心理所決定,人們總是向著有光、明亮的方向逃生,光和亮就意味著生存的希望,它能為逃生者指明方向道路,避免瞎撞亂撞更易逃生,但這時可能電源已被切斷或已造成短路、跳閘等,光和亮之地正是最危險之處。

5、緩降逃生,滑繩自救,絕對不要冒險跳樓。高層、多層公共建筑內一般都設有高空緩降器或救生繩,人員可以通過這些設施安全地離開危險的樓層。如果設有這些專門設施,而安全通道又已被堵,救援人員不能及時趕到的情況下,絕對不要放棄求生的意愿,此時當力求鎮(zhèn)靜,利用現(xiàn)場之物品或地形地物,自求多福,設法逃生。你可以利用身邊的繩索或床單、窗簾、衣服等自制簡易救生繩,一端緊拴在牢固的門窗格或其他重物上,再順著繩子或布條滑下,或者利用屋外排水管攀爬往下至安全樓層或地面逃生。在火災中,常會發(fā)生逃生無門,被迫跳樓的狀況,非到萬不得已,萬萬不可盲目采取冒險行為,因為跳樓非死即重傷,最好能靜靜待在房間內,設法防止火及煙的侵襲,等待消防人員的救援!

所以通過消防培訓我們都要做到三會:

5.會報警;

6.會撲救

7.會逃生

篇2: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運輸押運裝卸作業(yè)規(guī)程

一、運輸作業(yè)規(guī)程

1、運輸前的準備工作

⑴根據(jù)所裝運貨物的毒性、狀態(tài)、包裝情況,必須攜帶好勞動防護用品(如工作服、手套、防毒口罩或面具)及防散失、防雨等工、屬具。

⑵進入作業(yè)現(xiàn)場對剛開啟的倉庫、集裝箱、封閉式車廂要先通風排氣,驅除積聚的有毒氣體。

⑶在運輸作業(yè)現(xiàn)場,人盡量站立在上風處,不能再低洼處久留,不能再貨物上坐臥、休息,作業(yè)過程中不能進食、吸煙、飲水。工作前、工作后嚴禁飲酒。

2、運輸安全要求

⑴要平穩(wěn)駕車,勤于瞭望,定時停車檢查包裝件的捆扎情況,謹防捆扎松動,貨物丟失,裝運有機毒害品,行車中應避開高溫、明火場所。

⑵防止毒害品丟失是行車中要注意的最重要的事項。如果丟失不能找回,落到不了解其性能的群眾手里,或被犯罪分子利用,就可能釀成重大事故。因此,發(fā)生丟失而又無法找回時,必須立即向貨物丟失的當?shù)毓膊块T報案。

⑶裝運過毒害品德車輛清洗、消毒前,嚴禁裝運食品或鮮活動物。

⑷感染性物品運輸后,車輛應到指定的地點集中清洗消毒。

3、滅火方法和撒漏處理

⑴滅火方法

毒害品因其品類繁多,性質各異,一旦發(fā)生火災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①無機毒害品中的氮化鎂,遇水后能和水中的氫生成有毒和有腐蝕性的氨。因此,此類物品著火時,不能用水撲救,應用沙土、干粉撲救。

②毒害品中的氰化物遇酸性物質能生成劇毒氣體氫化氰,這類物品發(fā)生火災時,不得用酸堿滅火器撲救,可用水及砂土撲救。

③大部分毒害品在著火、受熱或與水、酸接觸時,能產生有毒和刺激性氣體及煙霧,滅火人員必須根據(jù)毒害品德性質采用相應的滅火方法。在撲救火災時,盡可能站在上風方向,并戴好防毒面具。

⑵撒漏處理

對毒害品的撒漏物應視其具體情況進行處理:如固體貨物,通常掃集后裝入其他容器中交貨主單位處理;液體貨物,應以砂土、鋸末等松軟物浸潤,吸附后掃集,盛入容器中交付貨主單位處理;對毒害品的撒漏物不能任意亂丟或排放,以免擴大污染甚至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

被毒害品污染過的場地、車輛或防護用品,其洗刷消毒基本方法如下:

①氰化物污染物。氰化物如氰化鈉、氰化鉀污染,可將硫酸鈉水溶液撒在污染處,因硫酸鈉與氰化物可以生成低毒的硫氰酸鹽,從而消除氰化物的毒性,然后用熱水沖洗,最后用冷水沖洗。也可用硫酸亞鐵、高錳酸鉀或次氯酸鈉等來處理。

②有機磷農藥污染物。有機磷農藥1605、苯硫磷、敵死通、1059等撒漏時,首先用生石灰將撒漏物吸干,然后用堿水浸濕污染處,再用熱水洗刷,最后用冷水沖洗即可。但是,應注意敵百蟲也是有機磷農藥,不可用堿水洗刷。因為它在堿性溶液中分解很快,大部分變成毒性比它大數(shù)倍,且易揮發(fā)的敵敵畏,所以敵百蟲撒漏后,只能用大量水洗刷。

③硫酸二甲酯污染物。硫酸二甲酯為酸性毒品,在冷水中緩慢分解,分解速度隨溫度上升而加快,撒漏后先將氨水灑在污染處起綜合作用,也可用漂白粉加上5倍的水浸濕污染處;再用堿水浸濕;最后用熱水和冷水各沖洗一次。

④芬香族氨基或硝基化合物污染物。雖芬香族氨基或硝基化合物如苯氨、硝基苯等,可將稀鹽酸溶液浸濕污染處,再用水沖洗。

⑤砷化物污染物。砷化物如砷、三氧化二砷等,因砷在空氣中其表面很快被氧化成三氧化二砷二微溶于水,生成砷酸、亞砷酸。亞砷酸溶于堿,生成亞砷酸鹽,而亞砷酸鹽溶于水,可用氫氧化鐵解毒,最后用水沖洗。

⑥有機氯粉劑或乳劑農藥污染物。有機氯農藥在一般情況下不溶于水,而在堿溶液中極易分解放出氯化氫,生成三氧化苯。所以撒漏后,先將撒漏物收集起來,再用清水沖洗,最后用熱水沖洗,無熱水時可以撒上堿后用水沖洗。

二、押運作業(yè)規(guī)程

1、毒害品

⑴出車前

①除有特殊包裝要求的劇毒品采用化工物品專業(yè)罐車運輸外,毒害品應采用廂式貨車運輸。

②根據(jù)所裝卸貨物的毒性、狀態(tài)及包裝,應攜帶好相應的勞動防護用品(如工作服、手套、防毒口罩或面具)、防散失、防雨、捆扎等工、屬具。

⑵裝卸過程

①裝卸人員應根據(jù)不同貨物的危險特性,分別穿戴好相適應的防護服裝、手套、防毒口罩、面具和護目鏡等。嚴禁赤腳、穿背心短褲,皮膚破傷者不能裝卸毒害品。

②裝卸作業(yè)前對剛開啟的倉庫、集裝箱、封閉式車廂要先通風排氣,驅除積聚的有毒氣體,各種毒害品濃度低于最高容許濃度才能作業(yè)。

③認真檢查貨物包裝,尤其是包裝外表,應無殘留物,特別是劇毒、粉狀的貨物,包裝外表更應加以注意。發(fā)現(xiàn)包裝破損、滲漏,則拒絕裝運。

④裝卸操作時,作業(yè)人員盡量站立在上風處,不能在低洼處久待。應做到輕拿輕放,尤其是對易碎包裝件或紙質包裝件不能摔摜,避免損壞包裝使毒物撒漏造成危害。

⑤堆碼時,要注意包裝件上的包裝儲運圖示標志,不能倒置,堆碼要靠緊堆齊,桶口、箱口向上,袋口朝里。小件易失落貨物(尤其是劇毒品氰化物、砷化物、氰酸酯類)裝車后必須用苫布嚴蓋,并捆扎牢固。

⑥對刺激性較強的和散發(fā)異臭的毒害品,裝卸人員應采取輪班作業(yè)。在夏季高溫期,盡量安排在早晚氣溫較低時作業(yè),晚間作業(yè)應用防爆式或封閉式的安全照明。雪、冰封時作業(yè),應有防滑措施。

⑦無機毒害品不得與酸性腐蝕品配裝,不得與易感染性物品配裝。

⑧有機毒害品不得與爆炸品、助燃氣體、氧化劑、有機過氧化物等酸性腐蝕物品配裝。

⑨忌水的毒害品(磷化鋁、磷化鋅等)應防止受潮。

⑽毒害品嚴禁與食用、藥用及生活用品等同車拼裝。裝運后的車輛藥用、生活等用品及活的動物。

11裝卸操作人員不能在貨物上坐臥、休息,不能用衣袖擦汗。如皮膚受到沾污,要立即用清水沖洗干凈。

12要盡量減少與毒害品的接觸時間,現(xiàn)場監(jiān)護人要加強對作業(yè)人員的關注,發(fā)現(xiàn)有頭暈、惡心、嘔吐、呼吸困難、驚厥、昏迷等現(xiàn)象,要立即移送到新鮮空氣處,脫去污染的衣著,服用1%的大蘇打水溶液,及時送醫(yī)院搶救。

13作業(yè)結束后要換下防護服,洗手洗臉后才能進食飲水吸煙。工前、工后都應嚴禁飲酒。防護用品每次使用后必須集中清洗,不能穿戴回家。

⑶運輸過程

裝運毒害品時,要每隔2h檢查一次包裝件的捆扎情況,防止丟失。行車中避開高溫、明火場所。

2、感染性物質

⑴出車前

①作業(yè)人員應接受相關專業(yè)技術、安全防護以及應急處理等知識的培訓。應穿戴專用安全防護服和用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必要時,對有關人員進行免疫接種,防止受到健康損害。

②認真檢查盛裝感染性物品的每個包件外表的警示標識,核對醫(yī)療廢物標簽,標簽內容包括:醫(yī)療廢物產生單位、產生日期、類別及需要的特別說明等。標簽、封口不符合要求時,拒絕運輸。

③道路運輸醫(yī)療廢物車輛應有明顯的醫(yī)療廢物標識,須達到防滲漏、防遺撒及其他環(huán)境保護和衛(wèi)生要求。運送醫(yī)療廢物的車輛不得運送其他物品。

⑵裝卸過程

①根據(jù)不同的醫(yī)療廢物分類,作業(yè)人員在工作中應穿戴好相適應的防護服裝、手套、防毒口罩、面具和護目鏡等。

②卒業(yè)人員發(fā)生被醫(yī)療廢物刺傷、擦傷等傷害時,應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并及時報告相關部門。

⑶運輸過程

①按照有關部門規(guī)定的時間和路線,從醫(yī)療廢物產生地點運送到指定地點。

②在運送醫(yī)療廢物時,應防止包裝物或容器破損和醫(yī)療廢物的流失、泄漏和擴散,并防止醫(yī)療廢物直接接觸身體。

③運輸過程中,車廂內溫度應控制在所運送醫(yī)療廢物要求的溫度范圍之內。

④運送醫(yī)療廢物的專用車輛使用后,應當在醫(yī)療廢物集中處置場所內及時進行消毒和清潔。

三、裝卸作業(yè)規(guī)程

由于本類貨物少量誤服、吸入或經(jīng)皮膚黏膜接觸進入肌體后,累積到一定的量,能與體液和組織發(fā)生生物化學作用或物理變化,擾亂和破壞肌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暫時性或持久性的病理狀態(tài),甚至危及生命。其中有機毒害品具有可燃性,遇明火、高熱或與氧化劑接觸會燃燒、爆炸,同時放出有毒氣體。因此,裝卸類貨物應具備下列安全要求。

1、裝卸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安全要求

⑴裝卸作業(yè)前準備工作

①毒害品

i除有特殊包裝要求的劇毒品采用化工物品專業(yè)罐車運輸外,毒害品應采用廂式貨車運輸。

ii根據(jù)所裝卸貨物的毒性、狀態(tài)及包裝,應攜帶好相應的勞動防護用品(如工作服、手套、防毒口罩或面具)、防散失、防雨、捆扎等工、屬具。

iii對剛開啟的倉庫、集裝箱、全閉式車廂要先通風,使可能積聚的有毒氣體排除,以免造成裝卸人員中毒。

②感染性物品

i作業(yè)人員應接受相關專業(yè)技術、安全防護以及應急處理等知識的培訓。應穿戴專用安全防護服和用具。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必要時,對有關人員進行免疫接種,防止受到健康損害。

ii認真檢查盛裝感染性物品的每個包件外表的警示標識,核對醫(yī)療廢物標簽,標簽內容包括:醫(yī)療廢物產生單位、產生日期、類別及需要的特別說明等。標簽、封口不符合要求時,拒絕運輸。

iii道路運輸醫(yī)療廢物車輛應可明顯的醫(yī)療廢物標識,須達到防滲漏、防遺撒及其他環(huán)境保護和衛(wèi)生要求。運送醫(yī)療廢物的車輛不得運送其他物品。

⑵裝卸操作應注意事項

①毒害品

i作業(yè)人員應根據(jù)不同貨物的危險特性,分別穿戴好相應的防護服裝、手套、防毒口罩、面具和護目鏡等,嚴禁赤腳、穿背心短褲,皮膚破傷者不能裝卸毒害品。

ii認真檢查貨物包裝,尤其是包裝外表,應無殘留物,特別是劇毒、粉狀的貨物,包裝外表更應加以注意。發(fā)現(xiàn)包裝破損、滲漏,則拒絕裝運。

iii裝卸操作時,作業(yè)人員盡量站立在上風處,不能在低洼處久待,應做到輕拿輕放,尤其是對易碎包裝件或紙質包裝件不能摔摜,避免損壞包裝使毒物灑漏造成危害。

iv堆碼時,要注意包裝件上的圖示標志,不能倒置,堆碼要靠緊堆齊,桶口、箱口向上,袋口朝里。小件易失落貨物(尤其是劇毒品氰化物、砷化物、氰酸酯類)裝車后必須用苫布嚴蓋,并捆扎牢固。

v對刺激性較強的和散發(fā)異臭的毒害品,裝卸人員應采取輪班作業(yè)。在夏季高溫期,盡量安排在早晚氣溫較低時作業(yè),晚間作業(yè)應用防爆式或封閉式的安全照明。雪、冰封時作業(yè),應有防滑措施

vi無機毒害品不得與酸性腐蝕品配裝,不得與易感染性物品配裝。有機毒害品不得與爆炸品、助燃氣體、氧化劑、有機過氧化物等酸性腐蝕物品配裝。

vii忌水的毒害品(磷化鋁、磷化鋅等)應防止受潮。

viii毒害品嚴禁與食用、藥用及生活用品等同車拼裝。裝運后的車輛藥用、生活等用品及活的動物。

I*裝卸操作人員不能在貨物上坐臥、休息,不能用衣袖擦汗。如皮膚受到沾污,要立即用清水沖洗干凈。

*作業(yè)結束后要換下防護服,洗手洗臉后才能進食飲水吸煙。工前、工后都應嚴禁飲酒。防護用品每次使用后必須集中清洗,不能穿戴回家。

②感染性物品

i根據(jù)不同的醫(yī)療廢物分類,作業(yè)人員在工作中應穿戴好相適應的防護服裝、手套、防毒口罩、面具和護目鏡等。

ii作業(yè)人員被醫(yī)療廢物刺傷、擦傷等傷害時,應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并及時報告相關部門。

2、事故應急措施

①滅火方法

毒害品因其品類繁多、性質各異,一旦發(fā)生火災其滅火方法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i在無機毒害品中的硒化合物、磷化鋅、磷化鋁、氟化氫鈉、氯化硫、二氯化硫等,因為其氟、氯、硫、硒、磷等都是性質活潑的非金屬,遇水后能和水中和的氫生成有毒或有腐蝕性的氣體。因此,這類物品起火后,不能用水撲救,而要用砂土或二氧化碳滅火機撲救。

ii毒害品中的氰化物、氰化鈉、氰化鉀及其他氰化物等,遇酸性物質能生成劇毒氣體氫化氰。這類物品發(fā)生火災后,不得用酸堿滅火機撲救,可以用水及砂土撲救。

iii大部分毒害品在著火、受熱或與水、酸接觸時,能產生有毒和刺激性氣體及煙霧,滅火人員必須根據(jù)毒害品的性質采取不同的消防方法,在撲救火災時,盡可能在上風方向,并戴好防毒面具等。

②撒漏處理

對毒害品的撒漏物應視其具體情況作出處理:固體貨物通常掃集后裝入起他空容器中交貨主單位處理;液體貨物應以砂土、鋸末等松軟材料浸潤、吸附后掃集,盛入容器中交貨主單位處理;對毒害品的撒漏物不能任意亂丟或排放,以免擴大污染,甚至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

篇3:物業(yè)消防培訓火災燃燒產物的毒害作用

物業(yè)消防培訓:火災燃燒產物的毒害作用

通常火災中燃燒產生的危害

火災可怕的主要是火災過程中材料燃燒產生的過程和結果明顯威脅到人員性命,主要體現(xiàn)在:1、氧氣耗盡,一般人類慣于在大氣之21%氧氣濃度下自在活動,在火場中氧氣大量消耗,造成人員顯現(xiàn)錯誤判斷力,發(fā)生窒息、呼吸停止等現(xiàn)象;2、火焰與熱,火焰溫度及其輻射熱可能導致立即或事后致命;3、毒性氣體和煙氣,從火災死亡統(tǒng)計資料得知,大部分罹難者是因吸入一氧化碳(CO)或過多的二氧化碳(CO2)等有害燃燒氣體致死,(在火災中絕大部分有害氣體是屬于酸性氣體)在火災中因煙氣和毒氣直接致死的占40%加上中毒暈倒后被燒死的占一半以上,而且煙會助長驚慌狀況,因為它有視線遮蔽及刺激效應;

一、火場中熱煙氣的一般毒害作用:

熱煙氣的毒害作用一般包括:缺氧、高溫氣體對呼吸道的損傷、和煙氣對呼吸道的堵塞作用。

二、缺氧:

4.人無時無刻不在進行呼吸,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正常的空氣中氧氣占21%(體積比)在火場中由于可燃物的燃燒可使火場中的氧氣迅速下降,特別是在密閉的環(huán)境中,當氧氣低于<16-12%時,人會出現(xiàn)頭痛呼吸急促,脈搏加快;當氧氣低于<14-9%時人會產生判斷能力遲鈍,出現(xiàn)酩酊態(tài),皮膚出現(xiàn)紫斑;當氧氣低于<10--6%時人的意識不清抽搐致死。

三、高溫氣體對呼吸道的損傷

火災中,由于可燃物多,火災發(fā)展迅速,火場氣體溫度升高迅速,根據(jù)室內火災升溫曲線,著火五分鐘后即可升高到500℃以上,人體的呼吸系統(tǒng)中的鼻腔、氣管及支氣管內粘膜和肺組織是很嬌嫩的,只要吸入的氣體超過70℃就會使氣管支氣管內粘膜充血,出血起水泡組織壞死并引起肺不張,肺水腫而死。

四.熱煙塵的毒害

1、火災中的熱煙塵由于燃燒釋放出的炭離子、焦油狀液滴及房屋倒塌揚起的灰塵組織,這些煙塵吸入呼吸系統(tǒng)后堵塞刺激內粘膜,其毒害作用隨煙塵的溫度,直徑的大小不同而不同,其溫度高直徑小化學毒害性大的煙塵對呼吸道的損傷最嚴重。

五.氫化合物的燃燒產物的毒害作用

1、CO2是一種溶干水,無色略帶酸味的氣體,1KG木材(含50%碳)完全燃燒可產生一立方M的CO2,CO2是一種主要的燃燒產物。CO2%=2%時人才有不適的感覺,CO2%=5%時人才呼吸不可忍耐,CO2%=7-10%人數(shù)分鐘內意識不清、皮膚出現(xiàn)紫斑而死亡。

六.一氧化碳的毒害作用

CO是一種無色無臭無刺激性的氣體,CO是燃燒中最典型的毒性氣體CO吸入人體后輕度中毒為頭痛、惡心、嘔吐、嚴重時大小便失禁、呼吸加快、抽搐繼而昏迷、呼吸衰竭而死。

七.高分子化工產品產生的毒害作用

各種高分子化工產品燃燒產物對人的危害最大,如酒店裝飾材料中由于使用了大量含氮高分子的化合物他們在燃燒時熱分解出大量的氰化氫(HCN)其毒性比CO大20倍,美國在一次火災中發(fā)現(xiàn)有31%的死難者系氰化氫(HCN)中毒,室內裝飾材料選用不當發(fā)生火災后造成的傷害是我國最普遍的問題。

八.如何防止火災中熱煙氣對人體的毒害作用

首先在裝修時盡量選用在燃燒時會產生低毒素的材料,盡量少選用含氮、氯的高分子化合物,如聚氨酯聚氯乙烯、晴倫、尼龍、羊毛等。

火災現(xiàn)場撲救人員有條件的間的應該帶防火防毒面具、防毒口罩、氧氣呼吸機等。在緊急的情況下將手巾浸濕捂住口鼻,如將手巾在堿性溶液浸濕后效果會更好。(因為在燃燒時絕大部分有毒氣體呈酸性、堿性和酸性剛好相克,在情況緊急時可用自己的小便浸濕毛巾)。

在火災中火勢蔓延的途徑可分為:

(門、窗、洼道、悶頂、井道、墻體孔洞)等,在火災中煙霧的蔓延速度可分為(垂直蔓延3~5米/秒,水平蔓延0、1~0、8米/秒,跳躍式6~9米/秒,爆炸式擴散9米/秒);4、結構強度衰減,火燒造成建筑物結構組件破壞具有明顯潛在危險性,可能造成脆弱化,發(fā)生地板承受不起人員重量,或墻壁、屋頂崩塌。

九、火災造成傷亡原因

1、擅設鐵窗等安全門上鎖,安全樓梯、疏散通道阻塞且未設逃生出口;2、沒有滿足防火區(qū)要求;3、內外墻裝飾物堵住進出口、且采用易燃材料裝修;4、未落實防火管理制度、消防設備未發(fā)揮應有功能。

十、火災時逃生對策及方法

1、平時即要有危機意識,多利用機會了解消防安全常識及逃生避難方法,另外,認識平時居住之環(huán)境或辦公場所的消防設施及逃生避難設備,事前準備逃生避難預案,并加以學習,在狀況發(fā)生時,便能從容應對,順利逃生。如:(煤氣橡皮管每隔18個月就需要更換)

2、進入陌生場所時,應先尋找安全門、梯、查看有無加鎖,熟悉逃生路徑,尤其是夜宿飯店、旅館等公共場所,更應特別注意有兩個不同逃生方向出口最為安全。

3、發(fā)生火警時,可采取下列三項措施:(一)報警(二)滅火(三)逃生。

(一)滅火

滅火最重時效,能于火源初萌時,立即予以撲滅,即能迅速遏止火災發(fā)生或蔓延,此時可利用就近的滅火器、消火栓箱之水,從事滅火。如無法迅速取得這滅火器具,則可利用棉被、窗簾等沾濕來滅火。但如火有擴大蔓延之傾向,則應迅速撤退,至安全之處所。(消防栓使用方法可分為:開、接、拿、拉、轉。)在裝有溫感探測器的地方要注意他們的最高限度(紅色68度、綠色93度、橙色79度、)

(二)報警

發(fā)現(xiàn)火災時,應立即撥打"119"報警,同時亦可大聲呼喊、敲門、喚醒他人知道火災發(fā)生。在打"119"報警,切勿心慌,一定要詳細說明火警發(fā)生的地址、處所、建筑物狀況等,以便消防車輛能及時前往救災。

(三)逃生

1、要鎮(zhèn)靜,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能盲目追隨。當人的生命突然面對危難狀態(tài)時,極易因驚惶失措而失去正常的思維判斷能力,當聽到或者看到有什么人在前面跑動時,第一反應就是盲目追隨其后,如:跳窗、跳樓、逃(躲)進廁所、浴室、門角。突遇火災時,首先應當強令自己保持鎮(zhèn)靜,迅速判斷危險地點和安全地點,利用自己平時掌握的消防自救與逃生知識,決定逃生的辦法,盡快撤離險地。撤離時要注意,不可搭乘電梯,因為火災時往往電源會中斷,會被困于電梯中,應由從安全樓梯進行逃生,最好能沿著墻面,當走到安全門時,即可進入,避免發(fā)生走過頭的現(xiàn)象;盡量朝明亮處或外面空曠地方跑,若通道已被煙火封阻,則應當背向煙火方向離開,通過陽臺、氣窗、天臺等往室外逃生。

2、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不要因為貪財而延誤逃生時機。在火場中,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身處險境,應盡快撤離,不要因害羞或顧及自己的貴重物品,而把寶貴的逃生時間浪費在穿衣或尋找搬離貴重物品上,已經(jīng)逃離險境的人員,切忌重回險地,自投羅網(wǎng)。

>

3、做好簡易防護,匍匐前進,不要直立迎風而逃。逃生時經(jīng)過充滿煙霧的路線,要防止煙霧中毒,防止窒息。為了防止?jié)鉄焼苋?可采用毛巾、口罩用水打濕蒙鼻、匍匐撤離的辦法。煙氣較空氣輕而飄于上部,貼近地面撤離是避免煙氣吸入,濾去毒氣的最佳方法。

4、找好避難場所,固守待援,不要向光朝亮處奔。如各種逃生路線被切斷,應退居室內,關閉門窗,有條件可向門窗上澆水,以延緩火勢蔓延。同時,可向室外扔出小東西,引起別人注意,在夜晚可向外打手電,發(fā)出求救信號。切忌向光朝亮,這是在緊急危險情況下,由于人的本能、生理心理所決定,人們總是向著有光、明亮的方向逃生,光和亮就意味著生存的希望,它能為逃生者指明方向道路,避免瞎撞亂撞更易逃生,但這時可能電源已被切斷或已造成短路、跳閘等,光和亮之地正是最危險之處。

5、緩降逃生,滑繩自救,絕對不要冒險跳樓。高層、多層公共建筑內一般都設有高空緩降器或救生繩,人員可以通過這些設施安全地離開危險的樓層。如果設有這些專門設施,而安全通道又已被堵,救援人員不能及時趕到的情況下,絕對不要放棄求生的意愿,此時當力求鎮(zhèn)靜,利用現(xiàn)場之物品或地形地物,自求多福,設法逃生。你可以利用身邊的繩索或床單、窗簾、衣服等自制簡易救生繩,一端緊拴在牢固的門窗格或其他重物上,再順著繩子或布條滑下,或者利用屋外排水管攀爬往下至安全樓層或地面逃生。在火災中,常會發(fā)生逃生無門,被迫跳樓的狀況,非到萬不得已,萬萬不可盲目采取冒險行為,因為跳樓非死即重傷,最好能靜靜待在房間內,設法防止火及煙的侵襲,等待消防人員的救援!

所以通過消防培訓我們都要做到三會:

5.會報警;

6.會撲救

7.會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