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運輸押運裝卸作業規程
一、運輸作業規程
1、運輸前的準備工作
⑴根據所裝運貨物的毒性、狀態、包裝情況,必須攜帶好勞動防護用品(如工作服、手套、防毒口罩或面具)及防散失、防雨等工、屬具。
⑵進入作業現場對剛開啟的倉庫、集裝箱、封閉式車廂要先通風排氣,驅除積聚的有毒氣體。
⑶在運輸作業現場,人盡量站立在上風處,不能再低洼處久留,不能再貨物上坐臥、休息,作業過程中不能進食、吸煙、飲水。工作前、工作后嚴禁飲酒。
2、運輸安全要求
⑴要平穩駕車,勤于瞭望,定時停車檢查包裝件的捆扎情況,謹防捆扎松動,貨物丟失,裝運有機毒害品,行車中應避開高溫、明火場所。
⑵防止毒害品丟失是行車中要注意的最重要的事項。如果丟失不能找回,落到不了解其性能的群眾手里,或被犯罪分子利用,就可能釀成重大事故。因此,發生丟失而又無法找回時,必須立即向貨物丟失的當地公安部門報案。
⑶裝運過毒害品德車輛清洗、消毒前,嚴禁裝運食品或鮮活動物。
⑷感染性物品運輸后,車輛應到指定的地點集中清洗消毒。
3、滅火方法和撒漏處理
⑴滅火方法
毒害品因其品類繁多,性質各異,一旦發生火災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①無機毒害品中的氮化鎂,遇水后能和水中的氫生成有毒和有腐蝕性的氨。因此,此類物品著火時,不能用水撲救,應用沙土、干粉撲救。
②毒害品中的氰化物遇酸性物質能生成劇毒氣體氫化氰,這類物品發生火災時,不得用酸堿滅火器撲救,可用水及砂土撲救。
③大部分毒害品在著火、受熱或與水、酸接觸時,能產生有毒和刺激性氣體及煙霧,滅火人員必須根據毒害品德性質采用相應的滅火方法。在撲救火災時,盡可能站在上風方向,并戴好防毒面具。
⑵撒漏處理
對毒害品的撒漏物應視其具體情況進行處理:如固體貨物,通常掃集后裝入其他容器中交貨主單位處理;液體貨物,應以砂土、鋸末等松軟物浸潤,吸附后掃集,盛入容器中交付貨主單位處理;對毒害品的撒漏物不能任意亂丟或排放,以免擴大污染甚至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
被毒害品污染過的場地、車輛或防護用品,其洗刷消毒基本方法如下:
①氰化物污染物。氰化物如氰化鈉、氰化鉀污染,可將硫酸鈉水溶液撒在污染處,因硫酸鈉與氰化物可以生成低毒的硫氰酸鹽,從而消除氰化物的毒性,然后用熱水沖洗,最后用冷水沖洗。也可用硫酸亞鐵、高錳酸鉀或次氯酸鈉等來處理。
②有機磷農藥污染物。有機磷農藥1605、苯硫磷、敵死通、1059等撒漏時,首先用生石灰將撒漏物吸干,然后用堿水浸濕污染處,再用熱水洗刷,最后用冷水沖洗即可。但是,應注意敵百蟲也是有機磷農藥,不可用堿水洗刷。因為它在堿性溶液中分解很快,大部分變成毒性比它大數倍,且易揮發的敵敵畏,所以敵百蟲撒漏后,只能用大量水洗刷。
③硫酸二甲酯污染物。硫酸二甲酯為酸性毒品,在冷水中緩慢分解,分解速度隨溫度上升而加快,撒漏后先將氨水灑在污染處起綜合作用,也可用漂白粉加上5倍的水浸濕污染處;再用堿水浸濕;最后用熱水和冷水各沖洗一次。
④芬香族氨基或硝基化合物污染物。雖芬香族氨基或硝基化合物如苯氨、硝基苯等,可將稀鹽酸溶液浸濕污染處,再用水沖洗。
⑤砷化物污染物。砷化物如砷、三氧化二砷等,因砷在空氣中其表面很快被氧化成三氧化二砷二微溶于水,生成砷酸、亞砷酸。亞砷酸溶于堿,生成亞砷酸鹽,而亞砷酸鹽溶于水,可用氫氧化鐵解毒,最后用水沖洗。
⑥有機氯粉劑或乳劑農藥污染物。有機氯農藥在一般情況下不溶于水,而在堿溶液中極易分解放出氯化氫,生成三氧化苯。所以撒漏后,先將撒漏物收集起來,再用清水沖洗,最后用熱水沖洗,無熱水時可以撒上堿后用水沖洗。
二、押運作業規程
1、毒害品
⑴出車前
①除有特殊包裝要求的劇毒品采用化工物品專業罐車運輸外,毒害品應采用廂式貨車運輸。
②根據所裝卸貨物的毒性、狀態及包裝,應攜帶好相應的勞動防護用品(如工作服、手套、防毒口罩或面具)、防散失、防雨、捆扎等工、屬具。
⑵裝卸過程
①裝卸人員應根據不同貨物的危險特性,分別穿戴好相適應的防護服裝、手套、防毒口罩、面具和護目鏡等。嚴禁赤腳、穿背心短褲,皮膚破傷者不能裝卸毒害品。
②裝卸作業前對剛開啟的倉庫、集裝箱、封閉式車廂要先通風排氣,驅除積聚的有毒氣體,各種毒害品濃度低于最高容許濃度才能作業。
③認真檢查貨物包裝,尤其是包裝外表,應無殘留物,特別是劇毒、粉狀的貨物,包裝外表更應加以注意。發現包裝破損、滲漏,則拒絕裝運。
④裝卸操作時,作業人員盡量站立在上風處,不能在低洼處久待。應做到輕拿輕放,尤其是對易碎包裝件或紙質包裝件不能摔摜,避免損壞包裝使毒物撒漏造成危害。
⑤堆碼時,要注意包裝件上的包裝儲運圖示標志,不能倒置,堆碼要靠緊堆齊,桶口、箱口向上,袋口朝里。小件易失落貨物(尤其是劇毒品氰化物、砷化物、氰酸酯類)裝車后必須用苫布嚴蓋,并捆扎牢固。
⑥對刺激性較強的和散發異臭的毒害品,裝卸人員應采取輪班作業。在夏季高溫期,盡量安排在早晚氣溫較低時作業,晚間作業應用防爆式或封閉式的安全照明。雪、冰封時作業,應有防滑措施。
⑦無機毒害品不得與酸性腐蝕品配裝,不得與易感染性物品配裝。
⑧有機毒害品不得與爆炸品、助燃氣體、氧化劑、有機過氧化物等酸性腐蝕物品配裝。
⑨忌水的毒害品(磷化鋁、磷化鋅等)應防止受潮。
⑽毒害品嚴禁與食用、藥用及生活用品等同車拼裝。裝運后的車輛藥用、生活等用品及活的動物。
11裝卸操作人員不能在貨物上坐臥、休息,不能用衣袖擦汗。如皮膚受到沾污,要立即用清水沖洗干凈。
12要盡量減少與毒害品的接觸時間,現場監護人要加強對作業人員的關注,發現有頭暈、惡心、嘔吐、呼吸困難、驚厥、昏迷等現象,要立即移送到新鮮空氣處,脫去污染的衣著,服用1%的大蘇打水溶液,及時送醫院搶救。
13作業結束后要換下防護服,洗手洗臉后才能進食飲水吸煙。工前、工后都應嚴禁飲酒。防護用品每次使用后必須集中清洗,不能穿戴回家。
⑶運輸過程
裝運毒害品時,要每隔2h檢查一次包裝件的捆扎情況,防止丟失。行車中避開高溫、明火場所。
2、感染性物質
⑴出車前
①作業人員應接受相關專業技術、安全防護以及應急處理等知識的培訓。應穿戴專用安全防護服和用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必要時,對有關人員進行免疫接種,防止受到健康損害。
②認真檢查盛裝感染性物品的每個包件外表的警示標識,核對醫療廢物標簽,標簽內容包括:醫療廢物產生單位、產生日期、類別及需要的特別說明等。標簽、封口不符合要求時,拒絕運輸。
③道路運輸醫療廢物車輛應有明顯的醫療廢物標識,須達到防滲漏、防遺撒及其他環境保護和衛生要求。運送醫療廢物的車輛不得運送其他物品。
⑵裝卸過程
①根據不同的醫療廢物分類,作業人員在工作中應穿戴好相適應的防護服裝、手套、防毒口罩、面具和護目鏡等。
②卒業人員發生被醫療廢物刺傷、擦傷等傷害時,應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并及時報告相關部門。
⑶運輸過程
①按照有關部門規定的時間和路線,從醫療廢物產生地點運送到指定地點。
②在運送醫療廢物時,應防止包裝物或容器破損和醫療廢物的流失、泄漏和擴散,并防止醫療廢物直接接觸身體。
③運輸過程中,車廂內溫度應控制在所運送醫療廢物要求的溫度范圍之內。
④運送醫療廢物的專用車輛使用后,應當在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場所內及時進行消毒和清潔。
三、裝卸作業規程
由于本類貨物少量誤服、吸入或經皮膚黏膜接觸進入肌體后,累積到一定的量,能與體液和組織發生生物化學作用或物理變化,擾亂和破壞肌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暫時性或持久性的病理狀態,甚至危及生命。其中有機毒害品具有可燃性,遇明火、高熱或與氧化劑接觸會燃燒、爆炸,同時放出有毒氣體。因此,裝卸類貨物應具備下列安全要求。
1、裝卸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安全要求
⑴裝卸作業前準備工作
①毒害品
i除有特殊包裝要求的劇毒品采用化工物品專業罐車運輸外,毒害品應采用廂式貨車運輸。
ii根據所裝卸貨物的毒性、狀態及包裝,應攜帶好相應的勞動防護用品(如工作服、手套、防毒口罩或面具)、防散失、防雨、捆扎等工、屬具。
iii對剛開啟的倉庫、集裝箱、全閉式車廂要先通風,使可能積聚的有毒氣體排除,以免造成裝卸人員中毒。
②感染性物品
i作業人員應接受相關專業技術、安全防護以及應急處理等知識的培訓。應穿戴專用安全防護服和用具。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必要時,對有關人員進行免疫接種,防止受到健康損害。
ii認真檢查盛裝感染性物品的每個包件外表的警示標識,核對醫療廢物標簽,標簽內容包括:醫療廢物產生單位、產生日期、類別及需要的特別說明等。標簽、封口不符合要求時,拒絕運輸。
iii道路運輸醫療廢物車輛應可明顯的醫療廢物標識,須達到防滲漏、防遺撒及其他環境保護和衛生要求。運送醫療廢物的車輛不得運送其他物品。
⑵裝卸操作應注意事項
①毒害品
i作業人員應根據不同貨物的危險特性,分別穿戴好相應的防護服裝、手套、防毒口罩、面具和護目鏡等,嚴禁赤腳、穿背心短褲,皮膚破傷者不能裝卸毒害品。
ii認真檢查貨物包裝,尤其是包裝外表,應無殘留物,特別是劇毒、粉狀的貨物,包裝外表更應加以注意。發現包裝破損、滲漏,則拒絕裝運。
iii裝卸操作時,作業人員盡量站立在上風處,不能在低洼處久待,應做到輕拿輕放,尤其是對易碎包裝件或紙質包裝件不能摔摜,避免損壞包裝使毒物灑漏造成危害。
iv堆碼時,要注意包裝件上的圖示標志,不能倒置,堆碼要靠緊堆齊,桶口、箱口向上,袋口朝里。小件易失落貨物(尤其是劇毒品氰化物、砷化物、氰酸酯類)裝車后必須用苫布嚴蓋,并捆扎牢固。
v對刺激性較強的和散發異臭的毒害品,裝卸人員應采取輪班作業。在夏季高溫期,盡量安排在早晚氣溫較低時作業,晚間作業應用防爆式或封閉式的安全照明。雪、冰封時作業,應有防滑措施
vi無機毒害品不得與酸性腐蝕品配裝,不得與易感染性物品配裝。有機毒害品不得與爆炸品、助燃氣體、氧化劑、有機過氧化物等酸性腐蝕物品配裝。
vii忌水的毒害品(磷化鋁、磷化鋅等)應防止受潮。
viii毒害品嚴禁與食用、藥用及生活用品等同車拼裝。裝運后的車輛藥用、生活等用品及活的動物。
I*裝卸操作人員不能在貨物上坐臥、休息,不能用衣袖擦汗。如皮膚受到沾污,要立即用清水沖洗干凈。
*作業結束后要換下防護服,洗手洗臉后才能進食飲水吸煙。工前、工后都應嚴禁飲酒。防護用品每次使用后必須集中清洗,不能穿戴回家。
②感染性物品
i根據不同的醫療廢物分類,作業人員在工作中應穿戴好相適應的防護服裝、手套、防毒口罩、面具和護目鏡等。
ii作業人員被醫療廢物刺傷、擦傷等傷害時,應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并及時報告相關部門。
2、事故應急措施
①滅火方法
毒害品因其品類繁多、性質各異,一旦發生火災其滅火方法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i在無機毒害品中的硒化合物、磷化鋅、磷化鋁、氟化氫鈉、氯化硫、二氯化硫等,因為其氟、氯、硫、硒、磷等都是性質活潑的非金屬,遇水后能和水中和的氫生成有毒或有腐蝕性的氣體。因此,這類物品起火后,不能用水撲救,而要用砂土或二氧化碳滅火機撲救。
ii毒害品中的氰化物、氰化鈉、氰化鉀及其他氰化物等,遇酸性物質能生成劇毒氣體氫化氰。這類物品發生火災后,不得用酸堿滅火機撲救,可以用水及砂土撲救。
iii大部分毒害品在著火、受熱或與水、酸接觸時,能產生有毒和刺激性氣體及煙霧,滅火人員必須根據毒害品的性質采取不同的消防方法,在撲救火災時,盡可能在上風方向,并戴好防毒面具等。
②撒漏處理
對毒害品的撒漏物應視其具體情況作出處理:固體貨物通常掃集后裝入起他空容器中交貨主單位處理;液體貨物應以砂土、鋸末等松軟材料浸潤、吸附后掃集,盛入容器中交貨主單位處理;對毒害品的撒漏物不能任意亂丟或排放,以免擴大污染,甚至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
篇2:危貨運輸押運員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公司危貨運輸車輛管理,規范危貨押運員的工作職責及內容,切實加強和完善危貨運輸工作流程,特制訂本制度。
第二條危貨運輸押運員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押運員安全操作規程、安全崗位職責、其他工作內容和獎懲制度。
第三條該管理制度適用于公司范圍內所有危險貨物運輸車輛的押運員。
第二章危貨押運員安全操作規程
第四條攜帶好押運員證和安全卡,監督和協助駕駛員做好運輸的各項準備工作。核對駕駛員、車輛證件、設施設備是否完好有效。
第五條了解所運輸貨物的性質和應急處理辦法,并對貨物的裝載進行檢查,確保符合裝運要求。
第六條監督駕駛員安全行為,制止超速、強行超車會車等行為發生,督促駕駛員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駕駛。
第七條運輸過程中,應密切注意車輛所裝載的危險貨物,做到每隔2小時檢查一次,發現問題及時采取處理措施。
第八條裝卸過程中,防止和制止設備因不規范裝卸和意外情況而造成貨物(箱、瓶、罐、撬)的外觀損傷、設備損傷和零件損傷等。
第九條危險貨物運達卸貨地點后,因故不能及時卸貨,在待卸期間,押運人員會同駕駛人員應負責看管貨物。
第十條監督駕駛員按照規定的線路運行和停車。
第十一條發生事故,應密切配合駕駛員做好事故報告、車貨保管、生命和財物救援等工作。
第十二條認真履行國家《汽車危險貨物運輸規則》其他相關管理規定。
第三章危貨押運員安全崗位職責
第十三條認真做好各自本職工作,積極服從各自領導的指揮。
第十四條自覺執行安全運輸的各項規章制度和危貨運輸安全操作規程,努力學習崗位操作技能和安全技能,提高自身安全組織和自我保護意識。
第十五條參加有關安全知識培訓、并經所在地區的市級人民政府交通部門考核合格,取得危貨從業資格證,方可上崗作業。
第十六條必須熟悉所載運貨物的性質、特性、包裝容器的使用特性和發生崗位意外時的應急措施。
第十七條積極參加各項安全活動,做好每天的運輸崗位、作業環境的安全檢查和安全交接班工作。
第十八條對押運貨物負安全監管責任,對駕駛員負監督和協助義
第十九條干好本職工作,不攀比,不埋怨,理解他人,理解公司。
第二十條不得擅自做主,不得散布謠言,不得撒謊、扯皮。
第二十一條工作態度要積極主動,不懷疑和猜測上級領導的指示,有良好建議可以及時與上級溝通,有不滿意見可以及時提出解決。意見不統一的,在完成當次當班作業后,可以越級上報反映。
第四章危貨押運員的其他工作內容
第二十二條協助駕駛員做好出車前、行車中和收車后的車況檢查,確保車輛技術狀況良好、證件齊全、安全設施設備齊全有效,證件及押運證,對運輸全過程實施監管。
第二十三條裝車時協同駕駛員及有關工作人員詳細核對貨物名稱、數量,在運送單上簽字,并保管好單據。
第二十四條認真檢查貨物的外觀和內部設備情況,例如:閥門是否(全部)關閉;重要零件是否丟失;設備是否有泄漏和損傷等。不符合安全規定的可拒絕裝運。
第二十五條監管駕駛員執行《汽車危險貨物運輸規程》,制止駕駛員違反運輸作業規程及駕駛危運車輛進入禁止通行區域和路線行為。
第二十六條發生車輛事故后正確處理,防止危害和損失進一步擴大。
第二十七條熟知所押運貨物的物理、化學特性,熟記自己所需押運的危險化學品的危險性,危害性,具備防火、防爆、防中毒及處理各類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
第二十八條行車過程中,押運員必須坐在指定的位置上,嚴禁搭乘無關人員;嚴禁煙火,督促駕駛員按規定的行車時間和路線安全行車。
第二十九條運輸途中需停車時,必須遠離公共場所、政府部門、重要建筑物,居民聚居區等地,押運員必須在車旁值守;若不得已要在上述場所停車,押運員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且需征得當地公安部門同意。
第三十條危險貨物安全運抵指定位置后,押運員負責按運送單記載事項向收貨人交付,簽收;交接雙方點收點交。
第三十一條運輸結束后,危險貨物車輛和防護用品應按規定到指定地點洗刷除污,并協助駕駛員做好收車后的檢查。
第三十二條危險貨物運輸車輛在發生重大事故時,押運員和駕駛員應做緊急處理;事故信息應由如下順序傳遞,匯報公司上級相關領導,公司匯報運管處,報告保險公司,并督促其速到現場,報交警;當事人寫事故真實書面材料,并接書面材料記載內容向各方表達,配合公安交通等部門做好事故處理工作。
第三十三條發現車輛故障隱患時,配合司機及時維修,并提醒司機向上級直屬領導匯報。如有檢修計劃,協同司機至少提前3天報請上級相關領導審批,履行集團車輛檢修的相關程序,并經總調度審核。
第三十四條嚴格執行和遵守當天的車輛押運任務。特殊情況下,要特殊對待,無條件地服從調度室的臨時安排。
第三十五條司機、押運員如有請假者,請假程序嚴格按照《公司管理制度匯編》中“請假管理”的相關內容執行。
第三十六條出車前,督促司機應要以電話的形式通知貨物接收部門負責人。通知內容只涉及到出發時間、大致抵達時間、裝載貨物種類、數量以及其他裝卸時所需的特殊要求。如運輸途中遇意外因素延誤抵達時間,應協助司機及時通知上級直屬領導和接收部門負責人。
第三十七條監督GPS的保管情況,不得私自拆卸、挪動,不得讓無關人員接觸。
第三十八條發現所運貨物(箱、瓶、罐、撬)有損壞、損傷等外觀、性能、工藝各方面的安全隱患時,要及時向上級直屬領導匯報,并告知貨物接收部門負責人。
第三十九條嚴格按照《公司管理制度匯編》中“安全生產運行管理制度”的相關內容執行。
第四十條嚴格按照《公司管理制度匯編》中“生產調度工作的相關規定”的相關內容執行。
第四十一條嚴格按照《公司管理制度匯編》中“車輛使用管理制度”的相關內容執行。
第五章獎懲制度
第四十二條發現人為拆卸、挪動、破壞、改裝GPS設備及其附件的,視情節予以50元至200元罰款。
第四十三條因個人原因造成運送時間延誤及其他事故發生的,視情節予以200元至1000元罰款。如造成公司重大經濟損失、人員傷亡或引起嚴重社會反映的,予以行政處分、開除,直至追究刑事責任。第四十四條不服從上級指揮,擅自做主,屢教不改的,視情節予以200元至500元罰款。
第四十五條招搖生事,散布謠言,屢教不改的,視情節予以200元至500元罰款。
第四十六條其他違規行為嚴格按照《公司管理制度匯編》中“安全生產處分實施細則”和“人力資源管理規定”的相關內容執行。
篇3:運輸配送押運員安全責任制
押運員負責煙花爆竹運輸配送過程中的治安押運及守護工作,是煙花爆竹運輸配送安全的直接責任者。其安全職責:
1、認真學習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治安管理法律、法規,掌握煙花爆竹技術特性、危險有害因素及應急救援方法;掌握警衛器械、消防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經過專項安全培訓并經考核合格,取得上崗資格證書。
2、負責公司經營煙花爆竹配送的押運工作。執行押運任務,全程著制式服裝,攜帶運輸許可證、(交)提貨手續和警衛器械及通訊工具,堅守崗位,不得擅自職守。
3、負責押運貨物裝載和卸貨的清點、檢查,逐件、逐箱核對煙花爆竹的種類、品種、數量與相關行政許可證明和提貨手續的一致性,并與業務方辦理交接手續。
4、押運途中注意觀察行駛道路情況和貨物情況,發現異常情況及時正確處理;車輛經過人口稠密區或復雜路段時或停車休息時,應事先檢查車輛和貨物情況;遇夜間停車休息,應隨車值守。
5、押運途中,發生火災、爆炸、煙花爆竹被盜、搶事故時,應及時準確向當地公安機關報警,并采取果斷措施控制現場。
6、按規定對運輸配送過程情況、貨物交接情況和途中異常情況、事故等進行記錄并整理、歸檔。
7、按規定移交保衛器械、運輸許可證明和交貨、提貨單據。
配送押運員簽字: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