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腐蝕品運輸押運裝卸作業規程

腐蝕品運輸押運裝卸作業規程

2024-07-14 閱讀 4501

一、運輸作業規程

1、運輸前的工作準備

⑴運輸前應認真檢查貨物包裝和容器封口情況,嚴禁運輸無外包裝的任何易碎品容器。

⑵作業時應站立在上風處,防止有毒煙霧、氣體對人身的傷害;罐裝后,應將進料口緊密封嚴,防止行車中車輛晃動,造成腐蝕品從蓋口濺出,傷及周圍人員和車輛。

2、運輸安全要求

⑴裝載有易碎容器包裝的腐蝕品時,駕駛人員要平穩駕駛,密切注意路面情況,上下橋隧、過鐵路道口等情況。在路面條件差、顛簸振動大而不能保證易碎容器完好時,應緩慢通行。

⑵運輸途中應每隔一定時間停車檢查車上貨物情況,發現包裝破漏要及時處理,防止漏出物損壞其他包裝,釀成重大事故。

3、滅火方法及撒漏處理

⑴滅火方法

腐蝕品的滅火方法可概括為:大量用水、謹慎用水。無機腐蝕品發生著火或有機腐蝕品直接燃燒時,除具有與水反應特性的物品外,一般可用大量的水撲救。即使有些腐蝕品會與水反應,但這些物品量較少,而大量的水迅速撲上足以抑制熱反應,也應用大量的水撲救。但用水應謹慎,宜用霧狀水,不能用高壓水柱直接噴射物品,尤其是酸液,以免飛濺的水珠帶上腐蝕品灼傷滅火人員;同時,要控制水的流向,以免帶腐蝕性的水流破壞環境。

不少腐蝕品燃燒時,會產生有毒氣體和煙霧,用水撲救時,產生的蒸汽也可能有毒性和腐蝕性。因此,撲救時應穿防護服,戴防毒面具,且人應站在上風處。

與水會發生劇烈反應的大量腐蝕品發生著火時,用大量的水若不能抑制,液體腐蝕品應用干砂或干土覆蓋或用干粉滅火機撲救。

⑵撒漏處理

①腐蝕品撒漏。液體腐蝕品應用干砂、干土覆蓋吸收,掃干凈后,再用水洗刷。大量溢出而用干砂、干土不足以吸收時,可視貨物的酸堿性質,分別用稀堿或稀酸中和。中和時,要防止發生劇烈反應。用水洗刷撒漏現場時,不能用水直接噴射,只能緩慢的澆洗或用霧狀水噴淋,以防水珠飛濺傷人。

②溴污染。溴為棕色發煙液體。沸點為55.8℃,遇水極易揮發,蒸汽有毒。污染時,污染處撒上硫替代硫酸鈉溶液,使溴生成溴化鈉,最后可用大量水沖洗。在污染處理作業時,要注意防火,因溴與有機物混合,可能引起燃燒。

二、押運作業規程

1、出車前

根據危險貨物性質配備相應的防護用品和應急處理器具。

2、裝卸過程

⑴裝卸作業前應穿戴耐腐蝕的防護用品,對易散發有毒蒸汽或煙霧的,應備有防毒面具。并認真檢查包裝、封口是否完好,要嚴防滲漏,特別要防止外包裝破爛脫底。

⑵裝卸作業時,應輕裝、輕卸,防止容器受損。液體腐蝕品不得肩扛、背負;忌振動、摩擦的貨物或易碎容器包裝的貨物,不得拖拉、翻滾、撞擊;沒有封蓋的包裝件不得堆碼裝運。

⑶具有氧化性的貨物不得接觸可燃物和還原劑。

⑷有機腐蝕品嚴禁接觸明火、高溫或氧化劑。

⑸酸性腐蝕品與堿性腐蝕品不得混裝,無機酸性腐蝕品不得與有機腐蝕品混裝。

⑹裝載必須按規定標記噸位裝載,并留有相應的膨脹余位,嚴禁超載。

3、運輸過程

⑴運輸途中發現貨物撒漏時,要立即用干砂、干土覆蓋吸收,,清除干凈后用清水清洗;大量溢出時,應立即向當地公安、環保部門報告,并采取一切可能的警示措施。酸性貨物撒漏,用堿性貨物撒漏,用酸性稀溶液中和。

⑵運輸途中發現貨物著火時,不得用水柱直接噴射,以防腐蝕品飛濺;對遇水發生劇烈反應,能燃燒、爆炸或放出有毒氣體的貨物,不得用水撲救。著火貨物是強酸時,應盡可能搶出貨物,以防止高溫爆炸、酸液飛濺,無法搶出時,可用大量水將其容器降溫。

⑶事故撲救人員必須穿戴防護用品,對易散發腐蝕性蒸汽,或有毒氣體的貨物,必須使用防毒面具。撲救人應站在上風處。

⑷如果有人被腐蝕物品灼傷時,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以稀釋酸、堿性,必要時送醫院救治。

三、裝卸作業規程

由于本類貨物能灼傷人體組織(皮膚接觸在4h內可見壞死現象),并對金屬等物品造成損壞的固體或液體。其散發的粉塵、煙霧、蒸汽能強烈刺激眼睛和呼吸道,吸入會中毒。其中,無機酸性腐蝕品大多數具有強氧化性,接觸可燃物會引起燃燒。有機腐蝕品都易燃,接觸明火、高溫或氧化劑會引起燃燒甚至爆炸,同時散發出有毒氣體,有機腐蝕品的蒸汽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因此,裝卸該類貨物應具備下列安全要求。

1、裝卸腐蝕品安全要求

⑴裝卸前的準備

①裝貨前,要打掃車廂。卸貨、搬入倉庫前,要打掃倉庫。堆貨地點不得殘留氧化劑、易燃物品以及稻草、油脂、木屑等有機物。

②裝卸腐蝕品的工具,不得沾有氧化劑或易燃品。

③裝貨前仔細檢查包裝和封口,看看包裝是否完好,封口有無破漏,嚴禁破漏包裝件上車,卸貨時,對破漏包裝應謹慎處理,以免發生危險。

④任何易碎的內容器,如無外包裝,嚴禁裝車運輸。

⑤裝卸作業人員應佩帶口罩、工作服、手套。裝卸強酸性腐蝕品應使用防酸橡皮或塑料圍裙、手套、高統靴、護目鏡或面具等防護用品,嚴防腐蝕品接觸皮膚。一般來說,防酸防護服用毛質的或絲質的紡織品,防堿防護服用棉質的紡織品。

⑵裝卸操作中應注意事項

①輕裝輕卸,防止撞擊、跌落,禁止肩扛、背負、攬抱、鉤拖腐蝕品。酸壇外包裝要用繩索套底搬動,以防脫底致使酸壇摔落發生事故。

②堆裝時應注意指示標記,桶口、瓶口、箱蓋朝上,不橫放倒置,堆碼要整齊、靠緊、牢固;沒有封蓋的外包裝不得堆碼;

③裝卸現場應視貨物特性,備有清水或蘇打水(對酸性能起中和作用)或稀醋酸(對堿性能起中和作用),以應急救之需。

⑶腐蝕品的配裝

①酸與堿會發生中和反應,不僅使貨物失去原有特性,而且中和反應發生劇烈時還會引起爆炸。所以,同是腐蝕品,酸性腐蝕品和堿性腐蝕品不能配裝。

②無機酸性腐蝕品往往有氧化性,有機酸性腐蝕品則可以燃燒。所以,同是酸性腐蝕品,無機酸性腐蝕品和有機酸性腐蝕品不能配裝。同理,無機酸性腐蝕品不得與可燃品配裝;有機腐蝕品不論是酸性的還是堿性的,都不得與氧化劑配裝。

③硫酸雖本身是一種強氧化劑,但它不能與氧化劑配裝。

④腐蝕品不得與普通貨物配裝,以免對普通貨物造成損害。

2、事故應急措施

⑴滅火方法

腐蝕品的滅火方法可概括為大量用水、謹慎用水。無幾腐蝕品卷入火場,或有機腐蝕品直接燃燒時,除具有與水反應的物品外,一般可用大量的水撲救。即使有些物品會與水反應,但這些物品量較少而大量的水迅速撲上,足以抑制反應時,也應用大量的水撲救。但用水時應謹慎,宜用霧狀水,不可用高壓水柱直接噴射物品,尤其是酸液。以防飛濺的水珠帶上酸堿性,灼傷滅火人員。同時,要控制水的流向,以免帶腐蝕性的水流損傷環境。

不少物品燃燒時會產生有毒的氣體和煙霧,用水撲救時產生的蒸汽也可能帶有毒性和腐蝕性。因此,撲救人員應穿防腐服、戴防毒面具,并站在上風處。

與水會發生反應的物品量很大時,估計用大量的水尚不能抑制,應用干砂和干土覆蓋。

⑵撒漏處理

腐蝕品撒漏時,應用干砂、干土覆蓋吸收,掃除干凈后,再用水掃刷。腐蝕品大量溢出,或干砂、干土不足以吸收時,可視貨物的酸堿性,分別用稀堿或稀酸中和,中和時注意不要使反應太劇烈。用水掃刷撒漏現場時,不能直接噴射上去,而只能緩緩地澆洗,以防水珠飛濺傷人。

篇2:腐蝕品儲存安全操作規程

1.操作人員必須穿工作服,戴護目鏡、膠皮手套、膠皮圍裙等必要的防護用具;

2.操作時必須輕搬輕放,嚴禁背負肩扛,防止摩擦震動和撞擊;

3.不能使用沾染異物和能產生火花的機具,作業現場遠離熱源和火源;

4.分裝、改裝、驗收和質量檢查等須在庫房外進行。

篇3:腐蝕品運輸押運裝卸作業規程

一、運輸作業規程

1、運輸前的工作準備

⑴運輸前應認真檢查貨物包裝和容器封口情況,嚴禁運輸無外包裝的任何易碎品容器。

⑵作業時應站立在上風處,防止有毒煙霧、氣體對人身的傷害;罐裝后,應將進料口緊密封嚴,防止行車中車輛晃動,造成腐蝕品從蓋口濺出,傷及周圍人員和車輛。

2、運輸安全要求

⑴裝載有易碎容器包裝的腐蝕品時,駕駛人員要平穩駕駛,密切注意路面情況,上下橋隧、過鐵路道口等情況。在路面條件差、顛簸振動大而不能保證易碎容器完好時,應緩慢通行。

⑵運輸途中應每隔一定時間停車檢查車上貨物情況,發現包裝破漏要及時處理,防止漏出物損壞其他包裝,釀成重大事故。

3、滅火方法及撒漏處理

⑴滅火方法

腐蝕品的滅火方法可概括為:大量用水、謹慎用水。無機腐蝕品發生著火或有機腐蝕品直接燃燒時,除具有與水反應特性的物品外,一般可用大量的水撲救。即使有些腐蝕品會與水反應,但這些物品量較少,而大量的水迅速撲上足以抑制熱反應,也應用大量的水撲救。但用水應謹慎,宜用霧狀水,不能用高壓水柱直接噴射物品,尤其是酸液,以免飛濺的水珠帶上腐蝕品灼傷滅火人員;同時,要控制水的流向,以免帶腐蝕性的水流破壞環境。

不少腐蝕品燃燒時,會產生有毒氣體和煙霧,用水撲救時,產生的蒸汽也可能有毒性和腐蝕性。因此,撲救時應穿防護服,戴防毒面具,且人應站在上風處。

與水會發生劇烈反應的大量腐蝕品發生著火時,用大量的水若不能抑制,液體腐蝕品應用干砂或干土覆蓋或用干粉滅火機撲救。

⑵撒漏處理

①腐蝕品撒漏。液體腐蝕品應用干砂、干土覆蓋吸收,掃干凈后,再用水洗刷。大量溢出而用干砂、干土不足以吸收時,可視貨物的酸堿性質,分別用稀堿或稀酸中和。中和時,要防止發生劇烈反應。用水洗刷撒漏現場時,不能用水直接噴射,只能緩慢的澆洗或用霧狀水噴淋,以防水珠飛濺傷人。

②溴污染。溴為棕色發煙液體。沸點為55.8℃,遇水極易揮發,蒸汽有毒。污染時,污染處撒上硫替代硫酸鈉溶液,使溴生成溴化鈉,最后可用大量水沖洗。在污染處理作業時,要注意防火,因溴與有機物混合,可能引起燃燒。

二、押運作業規程

1、出車前

根據危險貨物性質配備相應的防護用品和應急處理器具。

2、裝卸過程

⑴裝卸作業前應穿戴耐腐蝕的防護用品,對易散發有毒蒸汽或煙霧的,應備有防毒面具。并認真檢查包裝、封口是否完好,要嚴防滲漏,特別要防止外包裝破爛脫底。

⑵裝卸作業時,應輕裝、輕卸,防止容器受損。液體腐蝕品不得肩扛、背負;忌振動、摩擦的貨物或易碎容器包裝的貨物,不得拖拉、翻滾、撞擊;沒有封蓋的包裝件不得堆碼裝運。

⑶具有氧化性的貨物不得接觸可燃物和還原劑。

⑷有機腐蝕品嚴禁接觸明火、高溫或氧化劑。

⑸酸性腐蝕品與堿性腐蝕品不得混裝,無機酸性腐蝕品不得與有機腐蝕品混裝。

⑹裝載必須按規定標記噸位裝載,并留有相應的膨脹余位,嚴禁超載。

3、運輸過程

⑴運輸途中發現貨物撒漏時,要立即用干砂、干土覆蓋吸收,,清除干凈后用清水清洗;大量溢出時,應立即向當地公安、環保部門報告,并采取一切可能的警示措施。酸性貨物撒漏,用堿性貨物撒漏,用酸性稀溶液中和。

⑵運輸途中發現貨物著火時,不得用水柱直接噴射,以防腐蝕品飛濺;對遇水發生劇烈反應,能燃燒、爆炸或放出有毒氣體的貨物,不得用水撲救。著火貨物是強酸時,應盡可能搶出貨物,以防止高溫爆炸、酸液飛濺,無法搶出時,可用大量水將其容器降溫。

⑶事故撲救人員必須穿戴防護用品,對易散發腐蝕性蒸汽,或有毒氣體的貨物,必須使用防毒面具。撲救人應站在上風處。

⑷如果有人被腐蝕物品灼傷時,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以稀釋酸、堿性,必要時送醫院救治。

三、裝卸作業規程

由于本類貨物能灼傷人體組織(皮膚接觸在4h內可見壞死現象),并對金屬等物品造成損壞的固體或液體。其散發的粉塵、煙霧、蒸汽能強烈刺激眼睛和呼吸道,吸入會中毒。其中,無機酸性腐蝕品大多數具有強氧化性,接觸可燃物會引起燃燒。有機腐蝕品都易燃,接觸明火、高溫或氧化劑會引起燃燒甚至爆炸,同時散發出有毒氣體,有機腐蝕品的蒸汽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因此,裝卸該類貨物應具備下列安全要求。

1、裝卸腐蝕品安全要求

⑴裝卸前的準備

①裝貨前,要打掃車廂。卸貨、搬入倉庫前,要打掃倉庫。堆貨地點不得殘留氧化劑、易燃物品以及稻草、油脂、木屑等有機物。

②裝卸腐蝕品的工具,不得沾有氧化劑或易燃品。

③裝貨前仔細檢查包裝和封口,看看包裝是否完好,封口有無破漏,嚴禁破漏包裝件上車,卸貨時,對破漏包裝應謹慎處理,以免發生危險。

④任何易碎的內容器,如無外包裝,嚴禁裝車運輸。

⑤裝卸作業人員應佩帶口罩、工作服、手套。裝卸強酸性腐蝕品應使用防酸橡皮或塑料圍裙、手套、高統靴、護目鏡或面具等防護用品,嚴防腐蝕品接觸皮膚。一般來說,防酸防護服用毛質的或絲質的紡織品,防堿防護服用棉質的紡織品。

⑵裝卸操作中應注意事項

①輕裝輕卸,防止撞擊、跌落,禁止肩扛、背負、攬抱、鉤拖腐蝕品。酸壇外包裝要用繩索套底搬動,以防脫底致使酸壇摔落發生事故。

②堆裝時應注意指示標記,桶口、瓶口、箱蓋朝上,不橫放倒置,堆碼要整齊、靠緊、牢固;沒有封蓋的外包裝不得堆碼;

③裝卸現場應視貨物特性,備有清水或蘇打水(對酸性能起中和作用)或稀醋酸(對堿性能起中和作用),以應急救之需。

⑶腐蝕品的配裝

①酸與堿會發生中和反應,不僅使貨物失去原有特性,而且中和反應發生劇烈時還會引起爆炸。所以,同是腐蝕品,酸性腐蝕品和堿性腐蝕品不能配裝。

②無機酸性腐蝕品往往有氧化性,有機酸性腐蝕品則可以燃燒。所以,同是酸性腐蝕品,無機酸性腐蝕品和有機酸性腐蝕品不能配裝。同理,無機酸性腐蝕品不得與可燃品配裝;有機腐蝕品不論是酸性的還是堿性的,都不得與氧化劑配裝。

③硫酸雖本身是一種強氧化劑,但它不能與氧化劑配裝。

④腐蝕品不得與普通貨物配裝,以免對普通貨物造成損害。

2、事故應急措施

⑴滅火方法

腐蝕品的滅火方法可概括為大量用水、謹慎用水。無幾腐蝕品卷入火場,或有機腐蝕品直接燃燒時,除具有與水反應的物品外,一般可用大量的水撲救。即使有些物品會與水反應,但這些物品量較少而大量的水迅速撲上,足以抑制反應時,也應用大量的水撲救。但用水時應謹慎,宜用霧狀水,不可用高壓水柱直接噴射物品,尤其是酸液。以防飛濺的水珠帶上酸堿性,灼傷滅火人員。同時,要控制水的流向,以免帶腐蝕性的水流損傷環境。

不少物品燃燒時會產生有毒的氣體和煙霧,用水撲救時產生的蒸汽也可能帶有毒性和腐蝕性。因此,撲救人員應穿防腐服、戴防毒面具,并站在上風處。

與水會發生反應的物品量很大時,估計用大量的水尚不能抑制,應用干砂和干土覆蓋。

⑵撒漏處理

腐蝕品撒漏時,應用干砂、干土覆蓋吸收,掃除干凈后,再用水掃刷。腐蝕品大量溢出,或干砂、干土不足以吸收時,可視貨物的酸堿性,分別用稀堿或稀酸中和,中和時注意不要使反應太劇烈。用水掃刷撒漏現場時,不能直接噴射上去,而只能緩緩地澆洗,以防水珠飛濺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