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危貨運輸押運員安全管理制度

危貨運輸押運員安全管理制度

2024-07-09 閱讀 8710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公司危貨運輸車輛管理,規范危貨押運員的工作職責及內容,切實加強和完善危貨運輸工作流程,特制訂本制度。

第二條危貨運輸押運員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押運員安全操作規程、安全崗位職責、其他工作內容和獎懲制度。

第三條該管理制度適用于公司范圍內所有危險貨物運輸車輛的押運員。

第二章危貨押運員安全操作規程

第四條攜帶好押運員證和安全卡,監督和協助駕駛員做好運輸的各項準備工作。核對駕駛員、車輛證件、設施設備是否完好有效。

第五條了解所運輸貨物的性質和應急處理辦法,并對貨物的裝載進行檢查,確保符合裝運要求。

第六條監督駕駛員安全行為,制止超速、強行超車會車等行為發生,督促駕駛員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駕駛。

第七條運輸過程中,應密切注意車輛所裝載的危險貨物,做到每隔2小時檢查一次,發現問題及時采取處理措施。

第八條裝卸過程中,防止和制止設備因不規范裝卸和意外情況而造成貨物(箱、瓶、罐、撬)的外觀損傷、設備損傷和零件損傷等。

第九條危險貨物運達卸貨地點后,因故不能及時卸貨,在待卸期間,押運人員會同駕駛人員應負責看管貨物。

第十條監督駕駛員按照規定的線路運行和停車。

第十一條發生事故,應密切配合駕駛員做好事故報告、車貨保管、生命和財物救援等工作。

第十二條認真履行國家《汽車危險貨物運輸規則》其他相關管理規定。

第三章危貨押運員安全崗位職責

第十三條認真做好各自本職工作,積極服從各自領導的指揮。

第十四條自覺執行安全運輸的各項規章制度和危貨運輸安全操作規程,努力學習崗位操作技能和安全技能,提高自身安全組織和自我保護意識。

第十五條參加有關安全知識培訓、并經所在地區的市級人民政府交通部門考核合格,取得危貨從業資格證,方可上崗作業。

第十六條必須熟悉所載運貨物的性質、特性、包裝容器的使用特性和發生崗位意外時的應急措施。

第十七條積極參加各項安全活動,做好每天的運輸崗位、作業環境的安全檢查和安全交接班工作。

第十八條對押運貨物負安全監管責任,對駕駛員負監督和協助義

第十九條干好本職工作,不攀比,不埋怨,理解他人,理解公司。

第二十條不得擅自做主,不得散布謠言,不得撒謊、扯皮。

第二十一條工作態度要積極主動,不懷疑和猜測上級領導的指示,有良好建議可以及時與上級溝通,有不滿意見可以及時提出解決。意見不統一的,在完成當次當班作業后,可以越級上報反映。

第四章危貨押運員的其他工作內容

第二十二條協助駕駛員做好出車前、行車中和收車后的車況檢查,確保車輛技術狀況良好、證件齊全、安全設施設備齊全有效,證件及押運證,對運輸全過程實施監管。

第二十三條裝車時協同駕駛員及有關工作人員詳細核對貨物名稱、數量,在運送單上簽字,并保管好單據。

第二十四條認真檢查貨物的外觀和內部設備情況,例如:閥門是否(全部)關閉;重要零件是否丟失;設備是否有泄漏和損傷等。不符合安全規定的可拒絕裝運。

第二十五條監管駕駛員執行《汽車危險貨物運輸規程》,制止駕駛員違反運輸作業規程及駕駛危運車輛進入禁止通行區域和路線行為。

第二十六條發生車輛事故后正確處理,防止危害和損失進一步擴大。

第二十七條熟知所押運貨物的物理、化學特性,熟記自己所需押運的危險化學品的危險性,危害性,具備防火、防爆、防中毒及處理各類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

第二十八條行車過程中,押運員必須坐在指定的位置上,嚴禁搭乘無關人員;嚴禁煙火,督促駕駛員按規定的行車時間和路線安全行車。

第二十九條運輸途中需停車時,必須遠離公共場所、政府部門、重要建筑物,居民聚居區等地,押運員必須在車旁值守;若不得已要在上述場所停車,押運員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且需征得當地公安部門同意。

第三十條危險貨物安全運抵指定位置后,押運員負責按運送單記載事項向收貨人交付,簽收;交接雙方點收點交。

第三十一條運輸結束后,危險貨物車輛和防護用品應按規定到指定地點洗刷除污,并協助駕駛員做好收車后的檢查。

第三十二條危險貨物運輸車輛在發生重大事故時,押運員和駕駛員應做緊急處理;事故信息應由如下順序傳遞,匯報公司上級相關領導,公司匯報運管處,報告保險公司,并督促其速到現場,報交警;當事人寫事故真實書面材料,并接書面材料記載內容向各方表達,配合公安交通等部門做好事故處理工作。

第三十三條發現車輛故障隱患時,配合司機及時維修,并提醒司機向上級直屬領導匯報。如有檢修計劃,協同司機至少提前3天報請上級相關領導審批,履行集團車輛檢修的相關程序,并經總調度審核。

第三十四條嚴格執行和遵守當天的車輛押運任務。特殊情況下,要特殊對待,無條件地服從調度室的臨時安排。

第三十五條司機、押運員如有請假者,請假程序嚴格按照《公司管理制度匯編》中“請假管理”的相關內容執行。

第三十六條出車前,督促司機應要以電話的形式通知貨物接收部門負責人。通知內容只涉及到出發時間、大致抵達時間、裝載貨物種類、數量以及其他裝卸時所需的特殊要求。如運輸途中遇意外因素延誤抵達時間,應協助司機及時通知上級直屬領導和接收部門負責人。

第三十七條監督GPS的保管情況,不得私自拆卸、挪動,不得讓無關人員接觸。

第三十八條發現所運貨物(箱、瓶、罐、撬)有損壞、損傷等外觀、性能、工藝各方面的安全隱患時,要及時向上級直屬領導匯報,并告知貨物接收部門負責人。

第三十九條嚴格按照《公司管理制度匯編》中“安全生產運行管理制度”的相關內容執行。

第四十條嚴格按照《公司管理制度匯編》中“生產調度工作的相關規定”的相關內容執行。

第四十一條嚴格按照《公司管理制度匯編》中“車輛使用管理制度”的相關內容執行。

第五章獎懲制度

第四十二條發現人為拆卸、挪動、破壞、改裝GPS設備及其附件的,視情節予以50元至200元罰款。

第四十三條因個人原因造成運送時間延誤及其他事故發生的,視情節予以200元至1000元罰款。如造成公司重大經濟損失、人員傷亡或引起嚴重社會反映的,予以行政處分、開除,直至追究刑事責任。第四十四條不服從上級指揮,擅自做主,屢教不改的,視情節予以200元至500元罰款。

第四十五條招搖生事,散布謠言,屢教不改的,視情節予以200元至500元罰款。

第四十六條其他違規行為嚴格按照《公司管理制度匯編》中“安全生產處分實施細則”和“人力資源管理規定”的相關內容執行。

篇2:關于押運員司機安全工作同責同罰規定

為了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增強押運員的安全意識,充分發揮押運員崗位在運輸安全生產中的監督和管理作用,有效控制各類事故的發生,從而達到全面提升安全生產管理和服務質量管理水平的目的,經分公司研究,決定實行押運員與司機共同承擔安全風險和事故責任的制度,具體規定如下:

一、實行風險抵押

1、凡來油品從事押運工作的,交現金200元,作為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上交公司安全科。

2、當年所押車輛發生上報交通責任事故的,按規定給以經濟處罰,并扣除風險抵押金,同時,補交200元抵押金。

3、當年所押車輛未發生上報交通責任事故,獎勵200元,風險抵押金不動。

4、押運員離開押運崗位時,風險抵押金如數返還。

二、押運安全責任

1、督促司機做好出車前安全檢查。

2、觀察車輛運行中的道路情況,發現險情時,及時提醒司機減速或停車。出現司機不聽勸告者,應及時向單位領導匯報。

3、車輛通過集鎮,發生道路擁擠,押運員應及時下車,疏通路段,并指揮司機安全通過。

4、道路堵塞,車輛停靠在公路邊時,押運員要時刻關注車輛四周的情況,阻止火星或不法分子靠近車輛。

5、行駛途中,車輛發生故障,需要檢修時,押運員要協助司機設置好停車警示標志,并密切注視車輛四周的動向,阻止火星或不法分子靠近車輛。

6、車輛停車吃飯,押運員要協助司機看管好車輛,阻止火星或不法分子靠近車輛。

7、遇狹窄路面或松軟路面,車輛需要倒車時,押運員要下車幫助司機觀察,并指揮司機倒車。

8、冰天雪地,車輛出現打滑現象時,押運員要主動配合司機清除路面的冰雪,并采取措施保障車輛安全運行。

9、行駛途中,發生原油卸漏問題,押運員要配合司機做好設置安全警示標志,設置安全區域,阻攔圍觀人群靠近車輛,立即向單位報告施救。

10、行駛途中,車輛發生火情,押運員要及時配合司機控制火情蔓延,并采取果斷措施消滅火情,當火情無法控制時,要立即向單位報告施救。

11、提高警惕,防止敵對分子利用油罐車,實施搗亂和破壞活動。

12、押運貨物不到目的地,不能中途下車。

三、發生責任事故的處罰

1、一般事故。①負次要責任(以下簡稱次責)按經濟損失的0.3%賠款。②負同等責任(以下簡稱同責)按經濟損失的0.5%賠款。③負主要責任(以下簡稱主責)按經濟損失的0.8%賠款。④負全部責任(以下簡稱全責)按經濟損失的1%賠款。

2、重大事故。①負次責按經濟損失的0.3%賠款。②負同責按經濟損失的0.5%賠款。③負主責按經濟損失的0.8%賠款。④負全責按經濟損失的1%賠款。

3、特大事故。①負次責按經濟損失的0.5%賠款。②負同責按經濟損失的0.8%賠款。③負主責按經濟損失的1%賠款。④負全責按經濟損失的1.2%賠款。

4、環境污染。按實際經濟賠償的1%賠款。

5、處罰限額。全責處罰最高不超過800元;主責處罰最高不超過500元;同責處罰最高不超過300元;次責處罰不超過100元。

篇3:鐵道部液化氣體鐵路罐車押運員安全培訓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根據鐵道部《危險貨物運輸規則》等有關規定,為加強對押運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的管理工作,增強押運員的安全意識和實際安全操作技能,促進安全運輸,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鐵路運營線上使用液化氣體鐵路罐車(以下簡稱罐車)的一切企業、事業單位和機關、社會團體(以下簡稱單位)。

第三條為保證液化氣體鐵路罐車在運輸過程中的安全,及時消除運輸途中出現的異常情況,減少鐵路站場及沿線的損害,辦理運輸時,每輛罐車必須配有經過培訓考核合格,持有押運證的押運員方可辦理運輸,并從事押運工作。

第四條押運員職責

(一)在執行押運任務時,應堅守崗位,不得中途離崗、漏乘,必須進行全程押運。如中途停車時間較長,應進行監護。

(二)押運員在執行任務時,必須攜帶足夠的防護用品、檢修工具及備品。

(三)罐車停站時,押運員應對罐車及附件進行檢查,并認真記錄溫度、壓力變化情況,及時填寫《罐車運行記錄》。

(四)罐車在運輸中途發生泄漏時,應積極主動予以處理。如處理不了,應立即會同車站向各級鍋爐壓力容器監察機構和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報告,并請罐車的檢驗、修理、儲運單位前來處理和搶救。

第二章培訓

第五條押運員在上崗前,必須進行技術培訓。

第六條押運員的安全技術培訓應實行理論教學與實際操作技能訓練相結合,重點是提高其安全操作技能和事故預防的能力。

第七條罐車的押運員培訓工作,由鐵道部和各鐵路局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統一進行。押運員所在單位負責填寫《液化氣體鐵路罐車押運員培訓、考核申請表》,向所在鐵路局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申報,由各鐵路局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或鐵道部主管部門委托有關單位負責實施。

第八條押運員培訓教材及實際操作技術考核內容由鐵道部統一制定。

第三章考核與發證

第九條押運員安全技術考核與發證工作,由鐵路局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實施。

第十條押運員技術考核包括安全技術理論考試與實際操作技能考核兩部分,以實際操作技能為主。安全技術考核工作應在培訓過程中進行。

第十一條經考核合格者,發給《液化氣體鐵路罐車押運員證》;不合格者,允許補考一次,補考仍不合格者,須重新培訓。

第十二條《液化氣體鐵路罐車押運員證》由鐵道部統一印制,各鐵路局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或經鐵道部同意的單位負責簽發,簽發單位應加蓋液化氣體鐵路罐車押運員證專用章。

第四章復審

第十三條取得《液化氣體鐵路罐車押運員證》者,每兩年復審驗證一次。未按期復審或復審不合格者,其押運員證自行失效。

第十四條復審內容

(一)檢查違章作業記錄和事故責任。

(二)檢查押運員填寫《液化氣體鐵路罐車運行記錄》情況。

(三)進行事故案例教育。

第十五條押運員證復審,由所在單位提出申請,簽發單位負責審驗。

第五章安全技術管理

第十六條押運員必須持證上崗,嚴禁無證押運。各級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負責監督檢查。在辦理運輸時,經辦人應檢查押運員證與持證人是否相符。

第十七條押運員所在單位應加強對押運員的管理,做好日常安全技術教育。

(一)押運員變動工作單位,由所在單位憑其原證件,到發證部門辦理變更手續。

(二)使用罐車的單位應保持押運員的穩定,如確需變動工作時繳回押運員證。

第十八條離開押運崗位1年以上的押運員,須重新進行安全技術考核,合格者方可從事押運工作。

第十九條押運員變動押運液化氣體種類時,應重新進行培訓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