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防滅火措施計劃范本
一、?說明:礦井火災嚴重威脅礦井安全生產,為了確保礦井安全生產的順利進行,采取措施對礦井火災進行有效防治,杜絕礦井火災的發生及礦井發生火災后能有效進行滅火,特制定2012年度礦井綜合防滅火措施。審批后,有關單位及人員必須嚴格遵照執行。二、?防火措施(一)、消防管路系統1、斜井、平硐井井下必須有完善的防滅火供水管路系統,運輸機巷、各片口軌道石門,采煤工作面及其運回巷,各掘進工作面多邊形有完善的防滅火供水管路,并貫穿整條巷道,確保每一地點都能隨時有水達到。2、防滅火水源:斜井主要利用污水凈化站清水池作為防滅火水源直接通過消防管路向井下靜壓供水,井下無消防水池;平硐井用污水凈化站作為水源,通過管路向平硐井加壓站供水,在加壓站利用加壓泵將水抽到三采三片口蓄水池,由三片口蓄水池向平四采區各地點進行靜壓供水。地面、井下各防滅火水池的容量、水量不得低于200m3。3、井下防滅火管路系統每隔100m設一個三通及閥門,在皮帶機巷道中每隔50m設置一個三通及閥門,設置的三通及閥門必須完好,所屬單位必須經常檢查其完好情況,發現有損壞、失靈、被盜的,必須及時進行更換,4、防滅火管路系統的主、干管由機電工區負責維護,各采掘工作面的管路由各施工單位進行維護,防滅火管路必須保障暢通,不得有跑、漏水現象,保證井下防滅火管路系統隨時處在完好狀態。5、各采區防滅火管路必須保持不間斷供水,水壓、水量必須滿足要求。機電工區每季度必須取水樣進行化驗,保證水質符合要求,防止水質惡化,腐蝕管路。6、井下所有有防滅火管路的巷道進行修復、施工、或進行其他作業時,必須在施工措施中對防滅火管路采取保護措施,對施工措施中無保護措施的,不得進行施工。7、消防管路每月由機電科組織有關單位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對有跑水、漏水、閥門損壞、管路折斷的地點,必須責令有關單位及時進行處理。對無消防管路的巷道,責令有關單位及時進行安裝。(二)、防火措施1、各井口、井口房20m范圍內嚴禁煙火、嚴禁用電爐、火爐取暖。2、各井口、井口房嚴禁用可燃物搭設臨時操作間、休息間。斜井井筒與各水平連接地點、副斜井井車場、一采區北翼石門上部車場、一采區南翼石門車場、各工作面輔助存車點、各采區變電所、工作面配電點、各皮帶機機頭20m范圍內不得用可燃性材料進行支護。3、井下清洗各種機械配件,必須在專用硐室內進行,不得在任意地點進行清洗。并必須使用不燃性和無毒性洗滌劑。4、井下使用的潤滑油、機油、清洗機械設備用的油類、棉紗、布頭、及紙必須放在蓋嚴的鐵桶內,存放潤滑油、機油、清洗機械設備用的油類、棉紗、布頭、及紙的鐵桶,施工單位必須指定存放地點,存放地點20m范圍內不得有可燃物。5、井下使用的汽油、煤油、變壓器油在進入井下前,必須裝在蓋嚴的鐵桶內,在運輸過程中,使用單位必須安排專人押運到使用地點;使用剩下的汽油、煤油、變壓器油又必須裝在蓋嚴的鐵桶內,安排專人押運到地面倉庫,不得存放在井下任何地點。6、井下使用汽油、煤油、柴油時,使用地點20m范圍內必須停止與使用汽油、煤油、柴油無關的工作,并切斷一切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的電源,防止產生火花引燃油類。只有使用汽油、煤油或柴油工作結束,并將所剩油裝入蓋嚴的鐵桶后,方可恢復工作、恢復送電。7、井下各采煤工作面距工作面煤壁50m范圍內,掘進迎頭距工作面50m范圍內、各機電硐室、各皮帶運輸機機頭必須存放不少于4個滅火器。各機電硐室,炸藥發放室、各皮帶運輸機機頭必須有滅火砂箱,滅火砂箱的儲砂量不得少于0.2m3。各采掘工作面、各機電硐室,炸藥發放室、各皮帶運輸機機頭所屬單位必須經常檢查滅火器的完好狀況及滅火砂箱的儲砂量,發現損壞、失效的滅火器,必須及時進行更換,滅火砂箱儲砂量不足時,必須及時進行補充。8、對滅火器的使用,各井下單位技術員必須對本單位的人員進行培訓,要求凡下井人員都必須會使用滅火器進行滅火。12、井下各采掘工作面、煤巷、半煤巷不得進行電、氣焊及噴燈焊接,需要進行電、氣焊及噴燈焊接時,施工單位必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經礦有關部門及領導審批同意后,嚴格按措施執行。13、井下的井下的機電設備,所屬單位的機電工至少每天檢查一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處理,杜絕機電設備失爆引起火災。1)、為了保證井下發生火災時,有效地進行滅火,斜四采、平四采消防材料庫必須準備足夠的消防器材,斜四采、平四采消防材料庫的消防器材必須符合下表要求:井下消防材料庫消防材料名細表序號名?稱單位數量序號名稱單位數量1紅磚塊400016風筒m2002水泥袋2017大繩m503砂子m3418簾個1004板才m3119玻璃絲布(草袋)m1005方木m3120滅火器個206坑木m3121管鉗子把47鋼管(1)m20022鐵鍬把208鋼管(2)m20023木鋸把29鋼管(3)m10024銅頂斧把410鋼絲管(4)根525撬棍根411膠管(1或2)m10026水桶只1012各種彎頭個5027活扳手把413各種螺絲Kg3028釘子Kg1014各種閥門個1029尖鎬把415局扇臺230門扇個42)、井下消防材料庫的消防器材任何單位及人員不得挪作他用,每季有安檢科組織有關部門對井下消防材料庫進行一次檢查,對不足的消防器材,有安檢科責令有關單位進行補充。3)、井下消防材料庫每班由通風工區安排專人員進行看管,看管消防材料庫的人員必須將庫內的消防器材分類堆放整齊。每班交接班時必須交接清楚庫內材料的種類、數量,對丟失的器材,由當班看管消防材料庫的人員賠償,由通風工區及時進行補充。14、防治煤層自燃的措施①、地質部門加強井下各掘進工作面的地質工作,井下各掘進工作面加強管理,嚴禁掘透小窯,對已掘透小窯的掘進工作面及時向礦調度及礦有關領導匯報,及時進行封堵,防止小窯漏風引起煤層自燃。②、通風工區測風員每周對井下各有自燃發火煤層的采掘工作面、各高冒地點、采掘工作面的高、低負壓抽放管路至少進行一次自燃發火情況進行檢查,發現有自燃發火預兆,必須向通風工區、礦有關領導匯報,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③、有自燃發火傾向性的采煤工作面,在回采過程中,必須向空區注撒阻化劑,防止采空區煤層自燃。阻化劑的品種、數量、濃度必須在回采作業規程中明確規定。④、各掘進工作面在掘進過程中、各采煤工作面在回采過程中要采取措施防止冒頂措施,防止工作面或巷道冒頂后巷連通通,采空區漏風引起煤層自燃。⑤、井下有自燃傾向性的煤層,在掘進過程中當巷道出現冒頂時,在處理冒頂的同時,還必須冒頂地點進行防火處理。并定期檢查,發現有自燃發火預兆時,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⑥、井下用壓風施工鉆孔時,在施工鉆孔前,必須制定用壓風施工鉆孔,防止鉆孔自燃的安全技術組織措施,經礦有關部門及領導審批同意后,嚴格按措施要求執行。⑦、采煤工作面回采結束后,必須在45天內進行永久性封閉。⑧、井下采用凝膠、均壓技術進行防滅火時,必須制訂安全技術措施,并嚴格按措施要求執行。三、?滅火措施1、任何人發現井下火災,應根據現場通風瓦斯情況,立即采取一切盡可能的措施進行滅火、控制火勢,盡快通知現場人員并向礦調度匯報,礦調度立即按《水城縣化樂錦源煤礦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組織搶險救災,搶救災區人員。2、當井下出現明火,用水進行滅火時,必須沿著火點邊緣向著火點中央逐漸滅火,不得將水直接射向著火點中央。4、井下發生油類火災時,不得用水進行滅火,只能用沙子或干粉滅火器進行滅火。5、電氣設備發生火災時,在滅火前,必須先切斷電源,然后再滅火。四、防滅火工程:根據防滅火措施要求,結合2012年采掘工作面計劃,2012年需要完成以下防滅火工程:(一)、開拓1、主斜井延伸安裝防滅火水管4″310m。2、副斜井延伸安裝防滅火水管4″350m。3、回風斜井延伸安裝防滅火水管4″450m。(二)采區巷道掘進1、1204工作面運輸順槽、回風順槽掘進安裝防滅火水管2″200m。2、1502工作面運輸順槽、回風順槽掘進安裝防滅火水管2″1050m。3、1211工作面運輸順槽、回風順槽掘進安裝防滅火水管2″680m。(三)、物資供應站必須隨時準備有2噸滅火用的阻化劑。2012年共安裝防塵管路:3040m防滅火工程必須與采掘工程同步,采掘工程與礦井防滅火工程必須“三同時”即采掘工程與防滅火工程必須同時設計、同時安裝、同時投入使用。防滅火工程不完善的采掘工作面不得進行生產。五、組織機構1、礦成立礦井綜合防滅火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礦長副組長:安全礦長?機電礦長?總工程師?成員:通風副總?機電副總?采掘副總?通風工區區長?機電工區區長?機運工區區長?運輸工區區長?安檢科科長?機電科科長各采掘工區區長?礦調度主任?經營管理科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通風工區科,通風工區區長兼任室主任,負責礦井地面防滅火日常管理工作。2、領導小組跟成員分工如下:礦長:負責地面防滅火措施的落實,配齊防滅火所需的人、物。對防滅火工作負全面責任。安全礦長:負責地面防滅火工作的監督檢查,指導防滅火工作的實施,對地面火災的預防及發生火災時的安全工作負責,對違反《消防條例》的行為進行糾正或追查處理。機電礦長:負責監督、檢查、指導各工業場所的電氣設備安裝,對違反有關規定私自安裝電氣設備的單位及個人進行追查處理。總工程師:負責組織地面防滅火工作技術方案、技術措施的編制、審查,負責指導、監督、檢查防滅火措施的落實,對防滅火技術方案、防滅火安全技術措施負責。各副總工程師:協助總工程師負責抓好分管范圍內防滅火技術方案、安全技術組織措施措施的審查或落實,對分管范圍內的防滅火技術工作負責。通風工區:地面發生火災時,根據火災情況,確定火災形成的煙霧、火是否影響井下安全生產,對影響井下安全生產的,立即井下防滅火措施要求,立即采取措施,保證井下人員安全。機電科:負責各單位用電設備安裝、用電的審批,負責安裝過程的技術指導,保證安裝的電氣設備完好、供電合理,防止因供電設備不完好、供電線路不合理引起電氣火災。經營管理科:負責防滅火、消防器材的供應、及防滅火資金的落實,對消防器材、防滅火資金,負責。礦調度:對防滅火材料的供應、運輸,防滅火過程進行調度指揮。安檢科:負責組織防滅火工作的指導、監督、檢查,對違反防滅火有關規定的單位及個人責令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整改,對礦井防滅火工作進行日常管理。各工區區長:對所管轄范圍內的防滅火工作負責。
篇2:礦井防滅火管理制度及措施
一、總則
1、礦井開采的煤塵都屬于自然發火煤層。為了確保礦井安全生產,必須成立以企業法人為首的,礦長和工程師參加的防滅火管理機構,負責礦井防滅火工作。
2、井下火災的定義
1)明火,井下煤層自然發火或紅炭。因生產過程中進行特殊工作,如電焊、放炮引起著火等。
2)井下煤炭、矸石或其他可燃物出現灼熱,溫度超過70度的。
3)井下某區域內出現火、煙或風流中連續四次出現CO濃度達到或超過0.01%。
4)煙霧進入井下,影響采掘工作的。
5)導致瓦斯煤塵爆炸的電火,放炮及其他原因等。
6)井下發生自燃不能直接滅火而加以封閉的區域稱為火區。
3、井上下必須建立消防倉庫,并儲備足夠的消防器材和工具,地面消防倉庫應有鐵道與井下直通,消防倉庫的器材做到有消必補,保證足夠的材料和器具。
4、火災處理完畢后一星期內整理火區卡片并向煤管站和煤管局報告。
二、井下火災的預防
1、硐室必須設在進風流中,進出口處設置防火鐵門,并儲備一定數量的滅火器材和沙包沙袋。
2、井下設備不能超負荷運行,并定期檢修,低壓電網每條線都要按負荷大小裝設漏電、過流、短路等保險裝置,當電流增大發熱時能自動切斷電源。
3、井下進風流中需要電焊或噴燈時,必須寫出安全措施,報煤管站或煤炭局批準后方可施工。
4、預防摩擦產生火花,如溜煤筒、提升絞車、回柱絞車等機械設備,都必須設安全防護設施或灑水裝置,防止摩擦火花引燃瓦斯煤塵。
5、放炮施工的采掘工作面必須嚴格執行規程規定,嚴禁糊炮、挑桿炮,嚴禁用炮崩落卡在溜煤眼中的大塊煤矸,炮眼必須使用水炮泥、黃泥封堵,嚴禁使用粉煤或易燃物代替炮泥,炮眼的封泥量嚴格遵守《煤礦安全規程》規定。
三、煤層自然發火的預防:
1、礦井必須對已開采的煤層進行煤炭自然發火傾向性鑒定,并嚴格按照煤炭自然傾向性分類、管理和編制措施。
2、開采自然發火煤層時,應選擇丟煤少、坑木消耗低、回采速度快、采掘切割工程量少、巷道與采空區的密閉性好等原則進行巷道布置和合理的采煤方法。
3、開采自然發火的煤層必須后退工開采,在發火期風留隔離煤柱,在隔離煤柱間設置防火門套,防火門套必須用不燃性材料建筑,并在煤層發火期內采完。
4、采區隔離煤柱在巷道設計上應力求上下階段沿傾斜方向一致,在采煤過程中嚴禁超采、偷采破壞防火煤柱。
5、沿空留巷回采工作面回采結束的上段聯絡巷道必須隨采隨封,一般應在15天內封閉結束,長壁采煤工作面回采結束后如果回收困難時,不能在規定時間完成封閉,必須報告并說明幫因。
6、同一水平同一煤層在火區附近開采時,必須沿走向留20-40米的保護隔離煤柱,靠近火區邊緣和通向火區的巷道必須注漿或筑2米以上距離的黃土隔離墻,并配合其他防火措施才能在采區外回采。
7、在火區下方開采時,沿傾斜留足10-20米的隔離煤柱(當煤層傾角變化大于45度為25米)并編制回采措施報煤管站和煤炭局批準后,才進行回采。
8、開采自然發火煤層巷道掘進時嚴禁用茅草、樹枝背幫背頂,必須用竹笆或搪材背幫背頂。
9、地面的小煤窯開采情況在開采前必須調查清楚,對開采深度較大的小煤窯必須設置磚石密閉,黃土填實或注漿。
10、采區內通風設施(如風門、密閉)應設置在圍巖堅固、
地壓穩定的地點,并保證嚴密不漏風。
12、在布置新水平和下部采煤工作面時嚴禁利用遺留風眼作為回風巷。
13、煤層巷道掘進巷道過程中因發生冒頂或突出,棚梁上的浮煤應采取注漿或注石灰水等措施,防止煤炭自燃。
14、上段采空區嚴禁兼作下段回采工作面的排瓦斯巷,若因瓦斯大,無法解決,非利用不可時,由礦工程師寫出措施報煤管站批準后方可實施。
15、回采工作面出現CO,有發火征兆時,可以采用均壓通風,調節風壓等措施,但必須寫出措施報煤管局批準實施,并做好調壓后觀察工作,包括調壓后的風量、風壓、漏風、氣樣分析等。
16、礦井在編制采掘作業計劃的同時,應根據生產采掘作業地點編制防滅火工作計劃。
四、井下火災處理
1、井下從業人員當發現井下著火,有權迅速報告礦業主及礦長,業主和礦長應積極組織有關人員根據著火性質和地點進行處理。
2、礦井火災處理工作應由礦長、工程師擔任總指揮,參加處理火災的人員應服從指揮,任何人不得干預火區的處理工作。
3、處理火災過程中應指派專人負責檢測火區氣體成分和井下風流的變化狀態,并定時定點地觀測結果及時報告礦井滅火指揮中心和井下滅火總指揮。
4、井下電氣設備著火應首先切斷電源,在未切斷前,只準使用不導電的滅火器材,如干粉滅火器、四氧化碳滅火器等進行滅火,嚴禁用水直接滅火。
5、井下火災處理時,工作地點的空氣中各種氣體成分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和沼氣在2%以下時,非救護隊人員可在進風側處理或直接滅火。
6、火災在處理過程中嚴禁改變通風系統、風量或風流方向,只能在可能情況下采取降壓措施,但必須監視火區氣體的變化情況,當瓦斯超過2%時必須解除通風設施,恢復正常通風。
7、井下火災不能采取直接滅火時,應采取封閉方法,封閉火區時,用不燃材料砌筑密閉。
8、封閉火區時,應先封閉火區相關連的供風系統,簡化火區系統,然后再由救護隊同時封閉火區進回風巷的密閉,并迅速撤離災區。
9、火區封閉的全過程,必須有救護隊待急,救護隊施工時,必須一個小隊工作,一個井下待急,一個在地面待令(共計三個小隊)。
五、火區防爆
1、在搶救火災處理中,嚴防沼氣積聚,要采取措施防止風流變化、倒轉,嚴格控制沼氣濃度確保滅火人員安全。
2、盡量減少火區內的人員,參與運料人員,在運完后迅速離開,煤礦要指定專人負責清點人數并向火區指揮領導小組報告。
3、當火勢較大,用水直接滅火時,先從火源周圍慢慢向火源中心供水,切不可用水直接向火源中心滅火,以免引起火災氣體、瓦斯和水分解氫氣爆炸。
4、火區封閉后,24小時以內禁止人員進入災區工作或檢查,只有在24小時后,由救護隊人員沿進風側至回風側依次對火葬區封閉進行檢查,48小時后在確認安全的情況下,制定恢復工作的計劃。
5、火區有爆炸危險時,必須先采取防爆打電話,預先在火區的進回風巷中設立隔爆墻,隔爆墻的長度不小于4米,24小時視火區穩定后,方能設置永久密閉或采取先封進風,后封回風的方法,減少火區的爆炸危險。
6、永久設施的施工必須由救護隊進行,永久設施必須安裝取樣管、注漿管、放水管和反水池,取樣管和注漿管安在密閉的中上部,其余安裝在密閉下部。
六、火區的管理、啟封和注銷
1、每形成一個火區,都要建立火區管理卡片,繪制火區關系圖,由礦井通風部門永久保存,此卡片建立在火區后10天內報煤管局、煤管站。
2、火區封閉,防火領導小組制定火區密閉觀測,注漿等積極措施繼續滅火工作,并作好處理和觀測記錄。
3、井下永久性火區密閉的管理必須符合下列規定:
1)凡屬火區永久性密閉前都必須設置柵欄,提示警標,禁止人員入內的警示牌。
2)發現密閉質量不好,閉溫升高,必須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4、封閉的火區必須經常取樣化驗分析,掌握火區變化規律和發展趨勢。
5、火區的啟封條件:
1)火區內的CO絕跡或穩定在0.001%以下。
2)氧氣在5%以下。
3)二氧化碳在大量增加。
4)火區內氣溫低于30度或水溫低于25度。
6、火區啟封前,應在啟封的密閉外側設置嚴密的鎖封風門,由救護隊員在保持封閉渠完好的狀態下,進行啟封和偵察火區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瓦斯、氧氣的含量情況以及巷道的完整情況。
7、鎖封風門內應備足重新封閉的材料,如果發現火區內有異常變化和復燃現象時應立即重新封閉火區。
8、啟封火區的工作由救護隊佩帶呼吸器在鎖封風門內進行,先將回風巷的密閉打開一個小口,進入火區偵察,其余人員應撤離火區。
9、救護隊員進入火區檢查后,確無問題時,打開封閉風門,讓火區氣體在主扇負壓作用下進行排放,待1小時后,再由救護隊員進入火區檢查情況,確認無問題時,由指揮小組決定開啟火區進風巷密閉。
10、恢復正常通風后的火區,觀察三天,三天內都要對火區的氣體進行取樣分析,火區無復燃跡象后才能恢復火區內的修整和采掘工作,但要采取快采快封的措施。
11、火區面積較大,封閉后火區穩定,要采取措施進行鎖封,按啟封密閉的方法,由救護隊進行鎖封。
12、火區經處理以后,通過取樣分析,判斷火區火的熄滅,并符合熄滅條件時,可寫出火區注銷報告,報煤管站、局核準。未寫出火區注銷報告的火區,都應該按照火區進行管理,啟封后采完的火區,又無復燃即為自然注銷
篇3:軌巷防滅火管理安全技術措施
41120軌巷防滅火管理安全技術措施
因我礦41120軌巷是在11#煤層掘進,11#煤層存自然煤層,加上其運輸采用皮帶溜子運輸,易摩擦起火造成火災,為加強防滅火管理,杜絕“一通三防”事故的發生,特編寫此措施,望有關單位認真貫徹執行。
1:開門前,防滅火管路系統應健全且到位,防滅火系統與防塵系統共用管路。
2:在掘進過程中,若采用皮帶運輸時,每部皮帶機頭應配齊不少于2個滅火器,與不少于0.3m3。
3:使用的潤滑油、棉紗、布頭和紙屑等,必須放在蓋嚴的鐵桶內,并由專人送地面處理,嚴禁將棉紗、布頭和紙屑亂丟亂放及剩油、廢油潑在巷道內。
4:巷道冒頂時,若遇煤層必須在處理高頂時采用充填、封閉并注阻化劑,加強對CO的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匯報,并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5:嚴禁采用易燃性材料搭設臨時操作臺、休息間,嚴禁攜帶煙火等自燃品下井。
6:按防突管理,采用遠距離放炮,放炮線嚴禁有明節頭,在放炮時除加強工作面的“一炮三檢查”外,還必須加強鉆場瓦斯檢查,嚴禁瓦斯超限放炮
7:若因放炮線原因放炮不起爆在檢查放炮線時,必須將放炮線回收到全負壓通風的巷道內檢查,且加強瓦斯檢查,嚴禁瓦斯超限作業。嚴禁采用短路法檢查放炮線。
8:任何人員發現井下火災時,應視火災性質及災區通風、瓦斯、煤塵情況,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滅火,控制火災,并迅速匯報礦調度,在災區現場的區隊、班排長應按照《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的規定,將所有受火災威脅人員撤離危險區,并組織人員利用一切器材滅火。
9:電氣設備著火時,應首先切斷電源,在電源未切斷前只準用不導電的器材滅火。
10:搶救人員在滅火過程中必須指定專人檢查CH4、CO2、CO等有害氣體和風流風量變化及煤塵情況,采取防此瓦斯,煤塵爆炸和人員中毒的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