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易爆場所作業安全防護措施范本
一、防止火災措施
氣體燃燒爆炸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可燃物體、氧或氧化劑、點火源。因此防火也必須從這三個方面特別是從防點火源入手。
1.易燃易爆場所如油庫、氣瓶站、煤氣站和鍋爐房等工廠要害部位嚴禁煙火,無關人員不得隨便進入。
2.火災爆炸危險較大的廠房內,應盡量避免明火及焊割作業,最好將檢修的設備或管段拆卸到安全地點檢修。當必須在原地檢修時,必須按照動火的有關規定進行,必要時還需請消防隊進行現場監護。
3.在積存有可燃氣體或蒸汽的管溝、下水道、深坑、死角等處附近動火時,用可燃氣體報警儀分析氣體濃度,必須經處理和檢驗,確認無火災危險時,方可按規定動火。
4.熬煉設備的操作,要堅守崗位,防止熬鍋破漏。同時熬煉設備必須設置在安全地點作業并有專人值守。
5.火災爆炸危險場所應禁止使用明火烘烤結冰管道設備,宜采用溫水等化冰解堵。
6.對于混合接觸能發生反應而導致自燃的物質,嚴禁混存混運;對于吸水易引起自燃或自然發熱的物質應保持使用貯存環境干燥對于容易在空氣中劇烈氧化放熱自燃的物質;應密閉儲存或浸在相適應的中性液體(如水、煤油等)中儲放,避免與空氣接觸。
7.易燃易爆場所必須使用防爆型電氣設備,還應做好電氣設備的維護保養工作。
8.易燃易爆場所的操作人員必須穿戴防靜電服裝鞋帽,嚴禁穿釘子鞋、化纖衣物進入,操作中嚴防鐵器撞擊地面。
9.對于有靜電火花產生的火災爆炸危險場所,提高環境濕度,可以有效減少靜電的危害。
10.可燃物的存放必須與高溫器具或設備的表面保持有足夠的防火間距,高溫表面附近不宜堆放可燃物。
11.熔渣、爐渣等高熱物要安全處置,防止落入可燃物中。
12.應掌握各種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不能用水撲滅堿金屬、金屬碳化物、氫化物火災,因為這些物質遇水后會發生劇烈化學反應,并產生大量可燃氣體,釋放大量的熱,使火災進一步擴大。
13.不能用水撲滅電氣火災,因為水可以導電,容易發生觸電事故;也不能用水撲滅比水輕的油類火災,因為油浮在水面上反而容易使火勢蔓延。
14.鋼鐵水泄漏發生火災,不可用水撲滅,因為高溫金屬液遇水會發生爆炸。
二、火災限制措施
一旦發生了火災,則必須認真果斷地采取防止火焰蔓延的限制措施,在限制措施中,必須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1.防止可燃物的堆積
火災擴大多數是在離起火點較近的地方堆積有可燃物而使火焰蔓延開來,在有火災危險的工作場所中,如果大量堆積不必要的原料、半成品、成品等是十分危險的。如果要貯存這些東西必須設置安全的倉庫和堆場。
2.使建筑物、設備成為非燃燒或難燃燒體
建筑物應當采用非燃燒或難燃燒體的結構,對里面的家具、器具等設備,也應盡量采用難燃燒材料制成。另外,特別要注意,一些材料或制品雖然具有難燃性能,但在火災時能產生大量煙和有害氣體的材料,也應避免使用。
3.設置防火墻、防火門、防油堤、防液堤等
在建筑物內要設置防火墻,或在走廊內設置防火門等;在可燃液體罐周圍設置防油堤;在液化氣罐周圍設置防液堤,以免貯罐泄漏時,使其液體流散得很遠。
4.留出空地
在危險物貯存場所,或者在進行危險操作的建筑物周圍,要留出一定的空地,或者保持一定的距離,以免火災危險波及到其他設施。另外,根據城建規則,有必要采取在工廠區和住宅區之間設置防護林帶,避免公害影響,以保護居民的安全。
5.將危險物設施埋在地下
汽油罐、液化氣罐等在防火上最為安全的是一種地下罐的形式。在城市供油站中采用的汽油罐、液化氣罐很多都是埋在地下設置的。對于原油罐,最近也采用半地下式的大型油罐。
三、滅火措施
1.初期滅火
就是剛剛起火后,最初應該采取的應急措施。
(1)在初期滅火中可使用滅火機,滅火機有多種,如干粉、二氧化碳、揮發性液體(如氯溴甲烷、泡沫、酸堿等)滅火機。
(2)隨著滅火劑性質或結構的不同,適應的火災也不同,對于可燃物質,應選擇最為適合的滅火機。
(3)在初期滅火中,使用砂土、水等是最為有效的方法。作為初期滅火的設施,它可在適當的場所中設置自動噴水器、噴霧,泡沫等固定式滅火設備。
(4)為及時抓住初期滅火的機會,在適當的場所中可設自動滅火報警裝置。
2.正規滅火
正規滅火,是指企業消防隊或城市消防隊的滅火活動,當火災擴大到某種規模以上時,不依靠這些消防力量是不行的。
四、疏散措施
如果發生火災,就必須從危險區撤到安全區。平時就要充分估計到可能有重大事故的發生,事先指定安全疏散區,對室內的疏散樓梯,尾部必須有防火門,以防止煙火侵入,對室外的疏散樓梯,必須設在火焰從窗戶噴出而燃燒不到的地方,如需要采取緊急措施時,可設滑梯。在室內和走廊等處可設置疏散方向指示牌,在無窗建筑物內或在夜間停電,應設置能夠看清的感應指示燈。
五、爆炸的定義及危險場所的分類
物質自一種狀態迅速轉變成另一種狀態,并在瞬間以機械功的形式放出大量能量,同時伴有巨大聲響的稱為爆炸。國家標準《電力裝置設計規范》將爆炸危險場所劃分為三類八級。
1.第一類是有氣體或蒸氣爆炸性混合物的場所,分為三級
(1)Q1級場所:在正常情況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場所。
(2)Q2級場所:在正常情況下不能形成,而在不正常情況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場所。
(3)Q3級場所:在正常情況下不能形成,而在不正常情況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但可能性較小的場所。
2.第二類是有粉塵或纖維爆炸性混合物的場所,分為兩級
(1)G1級場所:在正常情況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場所。
(2)G2級場所:在正常情況下不能形成而在不正常情況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場所。
3.第三類是有火災危險的場所,分為三級
(1)H1級場所:在生產過程中產生、使用、加工、貯存或轉運閃點高于場所環境溫度的可燃液體,其數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災危險的場所。
(2)H2級場所:在生產過程中出現懸浮狀、堆積狀可燃粉塵或可燃纖維,雖不致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但在數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災危險的場所。
(3)H3級場所:固體可燃物質在數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災危險的場所。
六、爆炸事故預防措施
1.控制與消除火源
(1)明火
工業生產中的明火主要指生產過程中的加熱用火、維修用火及其他火源。
①加熱易燃物質時,應盡量避免采用明火而采用蒸汽或其他載熱體。如果必須采用明火,設備應嚴格密閉,燃燒室應與設備分開或妥善隔離。
②在有火災、爆炸危險的車間內,盡量避免焊接作業,進行焊接作業的地點要和易燃易爆的生產設備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如需對生產、盛裝易燃物料的設備和管道進行動火作業時,應嚴格執行隔絕、置換、清洗、動火分析等有關規定,確保動火作業的安全。
③煙囪飛火,汽車、拖拉機的排氣管噴火,都能引起可燃物的燃燒、爆炸。為防止煙囪飛火,爐膛內燃燒要充分,煙囪要有足夠的高度。汽車、拖接機的排氣管上要安火星熄滅器等。
(2)摩擦與撞擊
機器的軸承等轉動部位的摩擦、鐵器的相互撞擊或鐵制工具敲打混凝土地坪等都可能產生火花,當管道或容器破裂后物料噴出時也可能因摩擦而起火。因此要采取以下措施:
①軸承要及時注油,保持良好的潤滑,并經常清除附著的可燃污垢。
②安裝在易燃易爆場所的易產生撞擊火花的部件,如鼓風機上的葉輪等,應采用鋁銅合金、鈹銅錫或鈹鎳合金;撞擊工具用鈹銅或鍍銅的鋼制成;使用特種金屬制造的設備應采用惰性氣體保護等。
③為了防止金屬零件隨物料進入設備內發生撞擊起火,可在粉碎機等設備上安設磁鐵分離器清除物料中的鐵器。當沒有安裝磁鐵分離器時,危險物質(如碳化鈣)的破碎應采用惰性氣體保護。
④搬運盛有可燃氣體或易燃液體的容器、氣瓶時要輕拿輕放,嚴禁拋擲,防止相互撞擊。不準穿帶釘子的鞋進入易燃易爆車間。特別危險的場所內,地面應采用不發生火花的軟質材料鋪設。
(3)電器火花
電火花是引起火災爆炸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根據爆炸和火災危險場所的區域等級和爆炸物質的性質,對車間內的電氣動力設備、儀器儀表、照明裝置和配線等,分別采用防爆、封閉、隔離等措施。防爆電氣設備的選型等要遵照有關標準執行。
(4)其他火源
要防止靜電、雷電引起的災害;要防止易燃物料與高溫的設備、管道表面相接觸;高溫表面要有隔熱保溫措施。
2.危險物品的處理
(1)首先應盡量改進工藝,以火災爆炸危險性小的物質替代危險性大的物質。
(2)對于物質本身具有自燃能力的油脂,遇空氣能自燃的物質以及遇水能燃燒爆炸的物質,應采取隔絕空氣、防水、防潮或采取通風、散熱、降溫等措施,以防止物質自燃和爆炸。
(3)相互接觸會引起爆炸的兩類物質不能混合存放,遇酸、堿有可能發生分解爆炸的物質應防止與酸堿接觸,對機械作用較為敏感的物質要輕拿輕放。
(4)根據物質的沸點、飽和蒸汽壓,確定適宜的容器耐壓強度、貯存溫度及保溫降溫措施。
(5)對于不穩定物質,在貯存中應添加穩定劑。例如,含有水分的氰化氫長期貯存時會引起聚合,而聚合熱又會使蒸汽壓上升導致爆炸,故通常加入濃度為0.01%~0.05%的硫酸等酸性物質做穩定劑。丙烯腈在貯存中易發生聚合,為此必須添加穩定劑對苯二酚。某些液體如乙醚,受到陽光作用時能生成過氧化物,必須存放在金屬桶內或暗色的玻璃瓶內。
(6)液體具有流動性,因此要考慮到容器破裂后液體流散的問題。
3.工藝參數的安全控制
工業生產中,嚴格控制各種工藝參數,防止超溫、超壓和物料泄漏是防止爆炸的基本措施。對可能發生反應失控的場合尤為重要。
(1)溫度控制
不同的化學反應均有其最適宜的反應溫度,正確控制反應溫度不但對于保證產品質量,降低消耗有重要意義,而且也是防火防爆所必須的。溫度過高,可能引起劇烈反應而發生沖料或爆炸,也可能引起反應物分解著火。溫度過低,有時會使反應停滯,而一旦反應恢復正常時,則往往會由于未反應物料過多而發生劇烈反應甚至爆炸。
(2)壓力控制
①壓力升高常常導致一些爆炸事故發生。壓力升高時常伴隨著溫度升高,它可能是一些異常反應和故障的征兆,因此在控制
適當壓力的同時要及時分析造成壓力波動的原因,盡早地排除壓力升高或降低的故障,消除事故隱患。壓力的升高除了系統內在的因素外,還常常由與之相連的工藝管線、維修用管線等竄氣造成,應注意采取嚴格措施,防止高壓氣體竄入低壓系統。
②為了避免設備超壓,安全裝置是必不可少的,并應加強檢查與管理,保證配備的安全裝置動作可靠。
(3)投料控制
①投料速度
對于放熱反應過程,加料速度不能超過設備的承受能力,否則會使溫度急劇升高并可能引發一些副反應。加料速度突然減小,使溫度降低,反應不完全,再度升溫后會使反應加劇,造成超溫超壓;或者會因加料速度過快,造成物料堵塞并引發爆炸事故。
②物料配比
反應物料的配比要嚴格控制。為此,要準確地分析、計量反應物的濃度、含量及流量等。對連續化程度較高的、危險性較大的生產,在剛開始時要特別注意物料配比。
③加料順序
按照一定的順序加料不僅是工藝的需要,而且也往往出于對安全的考慮。例如氯化氫合成時就應先通入氫氣再通入氯氣;三氯化磷生產中先加磷后加氯,否則可能發生爆炸。為了防止誤操作而使加料順序顛倒,可將進料閥門互相聯鎖。
④原料純度
有許多化學反應,往往由于反應物料中的雜質而造成副反應,導致火災爆炸。因此,生產原料及中間產品等均應有嚴格的質量檢驗制度,保證原料的純度。
(4)防止跑、冒、滴、漏
①生產過程中物料的跑、冒、滴、漏往往導致易燃易爆物料擴散到空間,從而引起火災爆炸。設備內部的泄漏(如由閥門密封不良引起)會造成超壓、反應失控等,也會引發火災爆炸事故。因此要注意防止設備內外的跑、冒、滴、漏。
②閥門內漏、誤操作是造成設備內漏的主要原因,除了加強操作人員的責任心、提高操作水平之外,還可設置兩個串連的閥門以提高其密封的可靠性。
③設備外部的泄漏包括管道之間及管道與管件之間連接處的靜密封的泄漏,閥門、攪拌及機泵等動密封處的泄漏以及因操作不當、反應失控等原因引起的槽滿溢料、沖料等。
④為了防止誤操作,對各種物料管線要涂以不同的顏色以便區別,采用帶有開關標志的閥門,對重要閥門采取掛牌、加鎖等措施。
(5)緊急情況停車處理
①當突然發生停電、停水、停汽時,裝置需要緊急停車。
②在自動化程度不夠高的情況下,緊急停車處理主要靠現場操作人員,因此要求操作人員沉著、冷靜,正確判斷和排除故障。
③要進行事故演習,提高應付突發事故的本領。
④要預先制定突然停電、停水、停汽時的應急處理方案。
4.系統密閉與惰化
(1)系統密閉
①為了防止易燃氣體、液體和可燃粉塵自裝置中外泄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應該使設備密閉。
②對于在負壓下操作的裝置,為了避免空氣吸入,同樣需要密裝化作業。
③為了保證良好的密閉性能,系統內應盡量減少法蘭連接,盡量縮短管道長度,危險物料的輸送管道應采用無縫鋼管。
④在負壓操作的系統中,當打開閥門或進行其他操作時,要防止外界空氣進入系統而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打開閥門之前,采用惰性氣體保護的方法,可以避免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2)惰化
①可燃氣體或粉塵發生爆炸的三個必要條件是:可燃物體、氧氣和火源。上述三個條件中只要缺少一個,就不可能發生爆炸。用惰性氣體取代空氣中的氧,從而達到防止爆炸的目的,這個過程稱之為惰化。
②通入惰性氣體時,要使裝置里的氣體充分混合均勻。在生產過程中要對惰性氣體的流量、壓力或氧濃度進行檢測。
5.通風
通風時,如空氣中含有易燃易爆氣體,則不應循環使用。在有可燃氣體的廠房內,排風設備和送風設備應有獨立分開的通風機室。排放可燃氣體和粉塵時,應避免排風系統和除塵系統產生火花。通風管道不應穿過防火墻等防火分隔物,以免發生火災時,火勢順管道通過防火分隔物而蔓延。
篇2:易燃易爆化學危險品防火防爆常識試題
本次“易燃易爆化學危險品防火防爆常識”消防培訓是按照《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消防安全監督管理辦法》有關內容做出來的一份消防培訓答卷。共有10個選項題,每選對一個可獲得10分,共100分^_^。請大家認真投入做答!?請幫下面所缺內容__________'之處,按順序選擇一個正確的答案:1、生產、使用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具備下列條件:①生產、使用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建筑和場所必須符合__________防火規范和有關專業__________;②生產、使用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場所,必須按照有關規范安裝________保護設施;③生產、使用易燃易爆化學物品場所的電氣設備,必須符合國家__________標準;④生產設備與裝置必須近按國家有關規定設置__________、__________、校驗;⑤易產生靜電的生產設備與裝置,必須按規定設置__________設施,度定期進行檢查;⑥從事生產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人員必須經主管部門進行__________,經考試取得________,方準上崗。?A.建設設計、防火規范、防雷、電氣防爆、消防安全設施、定期保養、靜電導除、消防安全培訓、合格證?B.安全設計、防火措施、防火、安全行為、消防安全設計、定期檢查、防靜電導除、消防安全宣傳、合格證2、易燃易爆化學物品出廠時,必須有__________說明書。說明書中必須有經法定__________測定的該物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數據和防火、滅火、安全儲運的_________。?A.產品安全、檢驗機構、閃點、燃點、自燃點、爆炸極限、注意事項?B.易燃易爆品、消防機構、燃點、閃點、易燃點、爆炸極限、重要事項3、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儲存應當遵守_________________,同時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一)專用倉庫,貨場或其他專用__________,必須由經過消防安全培訓_______的專人管理;(二)應根據GB12268-90____________分類、分項儲存、化學性質相抵觸或滅火方法不同的____________,不得在同一庫房內________;(三)不得超量儲存?A.《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存放設施、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條例》、化學危險物品、存放?B.《倉庫防火安全管理規則》、儲存設施、合格、《危險貨物品名表》、易燃易爆化學物品、儲存4、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儲存單位,必須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度、凡包裝、標志不符合________,或破損、殘缺、滲漏、變形及物品變持、分解的________出入庫。?A.入庫驗收、發貨檢查、出入庫登記、國家標準、嚴禁?B.入庫申報、發貨登記、出入庫檢查、國家標準、便于5、經營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具備什么條件?A.①有符合防火、防爆要求的儲存、經營設施;②有經過消防培訓合格的經營人員;③有消防安全管理制度。?B.①有符合防火、防爆要求的倉庫、經營設施;②有經過消防教育合格的經營人員;③有消防安全管理手冊。6、運輸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車輛辦理____________,無《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準運證》的車輛不得從事__________的運輸業務。A.《易燃易爆化學物品許可證》、運輸易燃易爆化學物品B.《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準運證》、易燃易爆化學物品7、運輸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應當遵守下列規定:(一)運輸單位和個人必須對裝運物品__________,對包裝不牢、破損、品名標簽、__________的易燃易爆化學物品和不符合__________的罐體、沒有瓶帽的氣體鋼瓶不得裝運;(二)輕拿輕放,防止碰撞,拖拉和傾倒;(三)運輸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車輛、船舶、須徹底清掃沖洗干凈后,才能繼續裝運其他__________;(四)化學性質、安全防保、滅火方法互相抵觸的易燃易爆化學物品,不得__________;(五)__________容易引起燃燒、爆炸或產生有毒氣體的化學物品,按復季限運物品安排,宜在夜間運輸,必要時應采取__________措施;(六)__________容易引起燃燒、爆炸或產生有毒氣體的化學物品,不宜在陰雨天運輸,若必須運輸時,除具有良好的裝卸條件外,還應有__________措施。?A.嚴格檢查、標志不明顯、安全要求、危險物品、混合裝運、遇熱、隔熱降溫、遇潮、防潮遮雨?B.嚴格防爆、無標志、防火防爆安全要求、危險物品、混合裝運、遇潮、隔熱降溫、遇熱、防潮遮雨8、運輸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車輛標志,必須符合國家標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GB13392-92《道路運輸危險貨物品的車輛標志》?B.GB12268-90《道路運輸危險貨物品的車輛標志》9、運輸壓縮、液化氣體的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槽、罐車的顏色,必須符合國家________,并安裝________裝置和________設備。?A.色標要求、靜電防雷、滅火?B.色標要求、靜電接地、阻火10、《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準運證》分________和________兩種,全國通用。________《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準運證》期限為一年,急需運輸的可辦________《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準運證》。?A.長期、臨時、長期、一次性臨時?B.長期、終身、長期、終身性
篇3:空氣中易燃易爆物質濃度測定方法
空氣中易燃易爆物質主要是指空氣中存在的可燃氣體和易燃液體蒸氣(簡稱為可燃氣體)。可燃氣體與空氣混合時遇火源可發生燃爆的最低濃度稱為爆炸下限(lel),用容積百分數(v%)或每立方米中的毫克數表示(mg/m3)。最高濃度稱為爆炸上限。上、下限之間的爆炸濃度稱為爆炸范圍。
空氣中存在的可燃氣體達到其爆炸范圍遇火源就可發生燃爆事故,尤其是石油、化工、城市燃氣等行業均存在燃爆危險性。根據對我國近年來發生的特大、重大工業爆炸事故案例分析,爆炸事故類別主要為瓦斯爆炸、易燃易爆化學品遇明火爆炸、火藥爆炸、粉塵爆炸、鍋爐爆炸。20**年我國發生石油、化工、城市燃氣重大爆炸35起,2003年1~3月份就發生石油、化工、城市燃氣重大爆炸6起。據美國19*發布的30年間(1959~1988年)150次重大爆炸事故統計資料表明,可燃氣體爆炸占爆炸事故總數的36%。因此,加強對空氣中的可燃氣體濃度測定及控制,是減少爆炸事故發生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根據可燃氣體的理化特性,筆者編寫了可燃氣體的測定方法及爆炸危險性評估(適用于空氣中可燃氣體濃度在爆炸下限濃度以下的爆炸危險性測定),供讀者使用和參考。
一、采樣基本原理
應根據空氣中易燃易爆物質存在狀態進行采樣。空氣中易燃易爆物質通常以3種狀態存在:
1.氣體狀態。常溫下是氣體的物質以氣體逸散于空氣中;
2.蒸氣狀態。常溫下是液體或固體的物質散發于空氣中時以蒸氣狀態存在;氣體和蒸氣是以分子狀態分散于空氣中的;
3.氣溶膠狀態。有些易燃易爆物質以液體或固體微小顆粒分散于空氣中,稱為氣溶膠。氣溶膠可分為分散性氣溶膠和凝集性氣溶膠。分散性氣溶膠是固體或液體小顆粒懸浮于空中。實踐中應根據易燃易爆物質存在的狀態不同,選擇不同的采樣方法和采樣儀器。
二、采樣前的準備工作
(一)爆炸危險場所調查
1.確定采集可燃氣體的種類及名稱。了解可燃氣體在空氣中存在的狀況,估計濃度以及產生、分布和擴散的規律或趨向,生產的火災危險性分類(gbj16-87)等。
2.調查生產中使用的原料和輔料種類,包括原料和輔料名稱、理化性質(特別是燃點、閃點及爆炸下限)、使用數量等。
3.了解生產流程,包括原料投入方式、生產工藝、中間產品及副產品名稱、加熱溫度和時間,生產方式和生產設備的完好程度等。
4.了解工人生產狀況,包括工人停留的地點和時間、勞動習慣和姿態等。
5.了解防護措施和設備,包括通風排毒裝置及使用情況,跑冒滴漏和個人防護情況等,以及爆炸危險場所的氣溫、氣壓和風向、風速等。
(二)確定采樣點
1.選點原則
(1)采樣點應設在可燃氣體釋放處,高濃度、高溫度及靠近火源處,或工人經常停留和定時觀察的操作處。
(2)采樣點應設在下風向和渦流區。
2.采樣點位置
(1)靠近釋放源如泵軸頭、閥門、泄壓口等應設點。
(2)可燃氣體比重小于0.9的要在不通風的穹頂處設點;比重大于1.1的要在低洼處如管溝、污水井等處設點。
(3)同一場所,同一種可燃氣體,不同工種,不同設備,不同工序的作業場所,選擇可燃氣體濃度高的地點設采樣點。
(4)同一場所,同一種可燃氣體,生產情況均相同及釋放程度相近時,全場可視為一個作業場所,可按50~100m2設一個采樣點。
(5)采樣點同時存在多種可燃氣體時,可選危險性大的一種或幾種分別設采樣點。
(三)確定采樣方法
1.快速直讀檢測方法
采用gb15322-94可燃氣體探測器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gb12358-90作業環境氣體檢測報警儀通用技術要求及gb7230-87氣體檢測管裝置等國家標準快速檢測方法,或具有計量檢測合格證和國家質檢總局認可的快速直讀檢測儀器及方法。
2.國家衛生標準方法
即gb/t16027~16099-1995車間空氣有毒物質檢測方法。
無標準方法可采用國內統一方法及國外標準方法。
(四)確定采樣頻率
1.對易發生突發性釋放的采樣點應采用自動連續采樣。
2.對周期性釋放的采樣點應在釋放濃度最高時連續采樣。
3.對連續性釋放的采樣點可定期采樣測定,采樣時間間隔為0.5~1小時。
(五)采集樣品的數量
1.?每個采樣點,每次采集3件樣品。
2.使用直讀儀或檢氣管檢測時可3分鐘讀數1次,15分鐘內測定5次取平均值。
(六)采樣儀器的準備
1.采集氣態和蒸氣態可燃氣體,使用吸收管(大型氣泡吸收管、小型氣泡吸收管和多孔玻板吸收管)、固體吸附劑管(活性炭管、硅膠管)、注射器和氣袋等。
2.采集氣溶膠可燃氣體時,使用濾料及其采樣夾或沖擊式吸收管。
3.蒸氣態和氣溶膠可燃氣體共存時,使用浸漬濾料或濾料加固體吸附采集。
4.所用采樣儀器必須在采樣前進行檢查、校驗,并要看流量計是否能達到0點及能否正常運轉等。
5.采樣儀器應防爆。要有防爆檢驗合格證。
6.所使用的采樣儀器應符合gb/t16027~16099-1995相關標準規定,或者是國家質檢總局認可的儀器并具有計量檢定合格證。
7.收集器應貼上空白標簽。
(七)采樣人員個人防護的準備
根據爆炸危險場所調查情況決定是否要配戴個人防護用品,如防毒口罩、氧氣呼吸器等。
三、現場采樣步驟及注意事項
1.對爆炸危險場所調查后,選定采樣點。
2.采樣的準備工作應在無污染區進行,采樣開始前打開收集器的密封口或密封盒,防止污染樣品。
3.在采樣點處支起采樣架,使收集器固定在可燃氣體釋放的高度,但應避免被測物濺入收集器內。收集器編號與《空氣中易燃易爆物質濃度采樣記錄表》一致。
4.連接采樣裝置,以收集器——流量計——采樣動力的順序連接。
5.開始采樣,將采樣速度迅速調節到所需值,并在采樣過程中注意保持此值。同時記錄采樣開始時間。
6.一到所需采樣時間,立即停止采樣,記錄采樣時間。取下收集器,妥善保存樣品,防止樣品的污染、損失和變質。
7.采樣同時記錄采樣點的氣溫、氣壓和特殊情況的說明。
8.采樣同時,每次要帶空白樣品到采樣點。除不采集空氣樣品外,其余操作與樣品相同。空白樣品數至少2件。
9.用固體吸附劑管、吸收管等采樣時,應直立放置;用注射器和采氣袋采樣時,應在采樣點先用樣品氣置換3~4次后再采樣。
10.采樣后的注射器和吸收管密封進氣口后,直立放在采樣架上,防止破損。采樣后的固體吸附劑管密封兩端置于塑料袋中保存。
11.使用揮發性大的吸收液采樣時,需冷卻,避免吸收液揮發,采樣后,應補充吸收液至原來用量。
12.將采集樣品、空白樣品及《樣品送檢表》及時送到實驗室進行樣品的檢驗。
四、實驗室檢驗
首選國家頒布的標準方法;無標準方法可選用國內統一方法或國外標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