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易爆倉庫安全管理制度
1.易燃易爆倉庫應通風良好。倉庫周圍應有圍墻并裝置大門。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倉庫。
2.倉庫工作人員必須了解所管物品的安全知識。嚴禁煙火,不準把火種、易燃物品和鐵器等帶入庫內。
3.易燃易爆物品必須分別存放在專用倉庫中,不得隨意亂放。存放電石應注意防潮。
4.庫內不得同時存放性質相抵觸的爆炸物品和其它物品,亦不得超過規定的儲存數量。
5.倉庫必須建立定期檢查制度,對過期變質的易燃易爆物品要及時處理。
6.嚴禁在倉庫內住宿、開會。收發物品要有嚴格的登記手續。
7.必須配備充分、完好、適用的消防器材,并放置在明顯方便的地方。
8.倉庫內的電機、電氣設備,必須按設計規范采用密閉防爆型設備。要定期檢查,確保安全可靠,倉庫人員不得拆卸。
9.報警系統必須良好,并定期檢查,確保有效。
10.運送易燃、易爆物品時,蓋要擰緊,容器要豎直放穩。運送人員禁止吸煙,沿途須距離火種5米以外。運送電石時,先要把桶蓋松開放出氣體,中途注意防潮,雨天不準裝運電石。
11.壓力氣瓶的存放、使用和運輸,必須遵守國家頒布的《氣瓶安全監察規程》。
篇2:易燃易爆物品保管制度
1、施工現場的庫房不能將易燃、易爆物品與其他物品同用一個庫房內混放,必須另設庫房存放易燃物品。也不得在露天存放易燃品。
2、易燃品(油漆、油類稀料等)庫房內嚴禁煙火,更不準在庫內吸煙。
3、易燃品庫房應標“庫房重地,閑人免進”的標志牌,附近設置消防器材和滅火和滅火器。
4、支領出庫的稀料,射釘槍子彈等沒用完的多余部分必須送(收)入庫。不得在現場存放。出入庫手續必須健全。
5、由于管理不當或私自存留引發事故追究當事人的責任。
篇3:建筑施工現場易燃易爆物品管理規定
為加強施工現場對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保證施工人員生命安全及工程財產設施不受損失,特制訂本規定。
化學危險物品分為爆炸物品、自然物品、氧化劑、遇水燃燒物品等類,每類物品各有其不同的化學物理特征,有的會因受熱、磨擦、撞擊引起火災,有的不須接觸明火也會自行燃燒,為了減少事故或不出事故,規定如下。
一、爆炸物品必須放在專用倉庫中,爆炸物品倉庫禁止設在城鎮和居民聚居的地方,并應當和周圍建筑交通要道輸電線路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二、爆炸物品倉庫必須建立定期檢查制度。倉庫管理員必須由政治可靠,工作認真負責,并熟悉爆炸物品知識的人擔任。
三、貯存物要符合消防要求,要有專用倉庫或專用儲存設施,進行存儲。
四、儲存物品要分類貯存,化學性能相互抵觸能引起燃燒或爆炸的物品及使用不同滅火劑的物品不準同庫貯存。
五、爆炸物品倉庫禁止使用油燈、蠟燭及其他明火照明,不準把火種易燃物品和鐵器帶入倉庫,嚴禁在倉庫內住宿開會,玩耍、并禁止無關人員進入倉庫。
六、爆炸物品倉庫必須建立嚴格管理制度。收存和發放爆炸物品必須建立嚴格的收發物品登記制度。
七、進入庫房物品要檢查驗收登記,凡包裝、標志不符合國家標準或破損、殘缺、滲漏、變形,或物品變質、分解的,嚴禁出入庫。
八、使用爆炸物品的工地、臨時存放爆炸物品時不得超過規定限量,并要選擇安全可靠的地方單獨存放,指定專人看管嚴禁隨意放置在工棚和施工現場。
九、要加強貯存過程的管理,保管人員應對所保管物品經常檢查,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消除隱患。
十、各單位使用氧氣瓶、乙炔罐等易燃物品必須單獨存放,使用時兩罐相距不得少于10米。
十一、氣瓶的安全裝置要齊全有效,并要設置兩道防震膠圈。
十二、運輸易燃易爆物品時,必須按國家有關危險貨物運輸管理的規定辦理;做到輕拿輕放,防止劇烈震動撞擊、傾倒和重壓,以免容器破損泄漏而發生危險;遇熱、遇潮容易引起燃燒、爆炸的危險物品,在裝運時應采取隔熱、防潮措施。
十三、倉庫區、貯罐區嚴禁一切煙火并配足滅火器。
十四、控制領用數量,對領用物品數量、領用人、領用時間進行登記,使用剩余物品要及時收回保管。
收貨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