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易燃易爆消防專項施工方案

易燃易爆消防專項施工方案

2024-07-13 閱讀 4854

一、工程概況

本工程位于無錫南長區通揚南路與新光路交界處,為全現澆鋼筋砼框架結構,建筑面積119548.47m2。由無錫市民用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設計。

本工程±0.000相當于青島標高為5.6m.

本工程建筑平面設計:1#、2#、3#、4#標準層層高為2.9m.

本工程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

根據現場實際情況以及“安全生產、預防為主”的方針,現場設立消防應急指揮小組,以及各項相關設備、器材等。

二、現場布置

1現場按施工總平面布置環形安全施工通道,各樓層緊鄰該環形通道相連。

2、現場醒目位置設置設立應急指揮小組人員名單及聯系方式,以備應急之用。

3、各通道出入口的安全防護,樓層等其他部位設立防護欄桿,以及疏散指示標志。

4、針對現場施工需要動用明火施工時,應按規定進行報審待批復后,方可在指定地點進行實施。

5、現場施焊區域應設立警示牌,并且做好必要的防護措施。

6、現場布置的消防器材、器具應注意防盜,應有專人專管,更不允許挪作他用。

7、現場設立吸煙室。

8、嚴禁在宿舍進行明火使用。

9、易燃易爆倉庫,應設禁火警示牌。

三、消防安全教育的落實

1、組織企業全體員工,認真學習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各國消防法》及公安部《關于建筑施工企業消防基本措施》,增強全員的消防意識。

教育員工及時報警。消防報警是個很重要的環節,火災事故開始時只是一個苗頭,但若不及時報警,后果往往不可收拾。在進行消防安全教育中要鼓勵報警行為,強化防范意識。

2、強化技能培訓和防范演練。火災多為突發性事故,烈焰、濃煙、高溫等可怕場景會造成人們心理上的恐懼。如果平時不加強宣傳教育和必要的演練,不進行基本消防技能培訓,不懂火災滅火原理及各種消防器具使用,會茫然不知所措,延誤施求時機,以致現場發生混亂。因而有必要強化消防技能培訓和防范演練。

2、針對實際情況,對工人進行崗前教育,注意各項安全施工防范措施。

3、教育工人的防范自救,火海逃生等自救方法。

4、按照項目和企業的應急預案,學會處理自救、營救的相關安全常識。

5、所有職工均應進行崗前教育,做到考核合格、執證上崗。

四、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

1、施工用的易燃易爆物品和壓縮氣體瓶,應設專用倉庫分類隔離存放。庫房之間和建筑物防火間距應按防火規范執行。庫房內部通風,降溫設備和電源、防爆設備須靈敏、可靠,電源開關要設在庫外。

保溫用易燃保溫用品要在遠離火源處碼放好,保持干燥通風,有防風雪措施。易燃保溫材料按生產需要控制使用,專人負責調配,防止積壓。

2、施工現場、加工作業場所、材料堆置場內,刨花、木片、鋸沫等應及時清掃。

3、嚴格控制明火作業。性質相抵觸的化學藥品不得堆在同一貸架上,以免相混發生化學反應形成火災。

4、可燃保溫材料不準堆放在電閘箱、電焊機、變壓器及電動工具周圍,以免材料長時間蓄熱自燃。

五、電器的防火管理

配電室內必須保持干燥、通風、不用明火取暖,室內不準存放無關物品。電工值班休息室必須與變配電室分開。變配電室門窗要安紗扇,防止鼠雀進入短路起火,變配電室外5m內不得存放易燃材料。

六、施工現場用火管理

1、現場臨時用火,由工地主管負責人或班級長向用火人進行消防安全書面交底操作前,消防負責人員應根據操作環境及消防措施落實情況開“用火證”。“用火證”當日有效,過期作廢。

2、明火操作地點要有專人看火,看火人員的主要職責為:

1)、消防用火部位附近的可燃保溫材料和其他可燃物,不能清除的用水淋濕。

2)、高層建筑或腳手架上用火或焊接,要有石棉布防護或用接火盤接住火花。

3)、用火部位要準備好消防器材。經常檢查消防用水。冬季要防止凍結影響滅火。

4)、看火人員不得擅離崗位。操作完畢后對用火地點詳細檢查,確認無死灰復燃可能方可離開崗位。

3、工棚、庫房、噴漆配料間不準用火取暖,其周圍15m內嚴禁明火作業。

4、冬期使用電加熱設備的消防管理要點:

a)?冬期施工采用電加熱保溫法時,應制訂操作規程,做好安全技術書面交底,現場備足消防器材。

b)?電加熱導線接頭、導線與電極接頭要牢固、絕緣良好。加熱部位溫度不超過80℃。

c)?使用油導熱電暖氣要經常檢查電暖氣封閉是否良好,如有破損、漏油立即停用。

七、消防器材與設備管理

1、專職消防人員對各種消防器材要定期檢查使其保持靈敏有效,滅火筒等消防器材附近不得堆放雜物。現場應按規定配置足夠數量的滅火器具。

2、冬期要對消防管道及其他消防設施做好保溫防凍工作。

八、冬季施工過后消防管理要求

1、冬期消防器材及時檢查、維修或更換。

2、冬期施工所有材料妥善保管;草簾、葦箔、竹席等易燃集中收集、在空曠處碼放并留置通風孔,以防蓄熱自然。

3、及時清點整理冬施剩余物資,入庫統一保管,以備來年的冬季施工再用。

4、冬季取暖用火爐在烤火期結束后要組織統一拆除,任何人不得再次點火。

九、建筑裝修用材的選用與管理

1、現場施工臨時設施所選用的臨時性裝修用材,不可認為其短時效應,隨意選擇裝修用材,也應按《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GB50222-95進行處理。

2、工程中使用的裝飾材料在運抵現場時保管均應按相關規范進行管理。

3、建筑裝修施工時,應按相關的各種建筑功能分區,進行分類按相應設計規范要求和施工規范要求進行管理與施工。嚴禁違規操作行為的出現。

十、防煙與排煙的管理

1、作為施工現場,均屬比較空散區域,其防煙與排煙的處理也比較容易,但是后期的裝修期間,各分區的建筑功能已經定局,萬一出現裝飾材料起火其防煙與排煙功能又未啟用,這樣便可能在施工過程中出安全事故,故此該階段的防煙與排煙的管理工作也應不可小視,謹防煙氣中毒事故的發生。

2、針對以上所述施工期間的防煙與排煙管理工作,首先要做好崗前的安全教育與防范管理工作。

3、臨時設施內部的防煙與排煙管理工作。一般施工現場臨時設施均為單層建筑,其排煙功能尚可,但是就其疏散通道均應滿足設計要求和使用功能。

十一、火災報警系統管理

1、施工現場格局比較簡單,臨時設施其單一性的造型,可以不設自動報警系統,但整個場區必須有報警裝置,設立專人值班、守護,以防萬一火災出現可以及時報警處理。

2、竣工前的工程應進行全封閉管理,崗前崗中崗后均應進行檢查,不放過任何一個環節,確保萬無一失,同時具備條件時,應裝設自動報警系統,一般也按值班看護為主進行系統管理。

3、一旦出現火情,現場進行自救的同時,必須按規定撥打119報警電話。

十二、夏季施工的消防管理

1、夏季施工正值高溫、雷雨等不利回素期,一者要防止雷電起火,造成火災;再則應注意夏季溫度高,電器長時間運轉發熱造成火災。

2、夏季溫度高,用于保養砼等的草袋等易燃物品注意防火處理;另室外施工屋面卷材等均應做好妥善處理。

十三、安全疏散和消防通道

現場安全疏散及消防通道必須按公司審批的施工總平面布置進行按排,確保安全疏散的距離及消防通道的寬度。

十四、其他規定

1、任何部門或個人發現火情必須開展自救并同時進行報警,不得隱瞞,緩報或謊報事故現狀,違者按事故的嚴重程度予以警告、罰款或移交司法機關予以處理。

2、現場出現破壞有關火災管理的情形,必須嚴懲。現場的消防器材,不得偷盜或挪用他用。

3、相關工作崗位的人員工作不力,玩忽職守,造成損失的一律追究其法律責任。

4、對火災消防已經釀成損失的,必須按相關制度進行愉報處理,不得隱瞞事實真相,違者予以重罰。

篇2:易燃易爆化學品消防安全監管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消防安全監督管理,保障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生產、使用、儲存、經營、運輸和銷毀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單位和個人。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系指國家標志GB12268-90《危險貨物品名表》中以燃燒爆炸為主要特性的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然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毒害品、腐蝕品中部分易燃易爆化學物品。

第四條新建、擴建、改建的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工廠、倉庫和裝運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專用車站、碼頭,必須設在城鎮以外的獨立安全地帶。對已建成的嚴重影響城市消防安全的工廠、倉庫,應納入城市改造規劃,并分別采取限期搬遷、改變使用性質、限制生產或儲存化學物品種類和數量等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

第五條生產、儲存、經營和運輸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填報《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消防安全審核申報表》或《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準運證審核申報表》,經公安消防監督機構審核合格后,分別填發《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消防安全審核意見書》、《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消防安全許可證》或《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準運證》。

無《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消防安全審核意見書》、《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消防安全許可證》、《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準運證》的單位和個人不得生產、儲存、經營、運輸易燃易爆化學物品。

第六條民用建筑、民用地下建筑不得用于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化學物品。

第二章生產、使用監督管理

第七條生產、使用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生產、使用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建筑和場所必須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和有關專業防火規范;

(二)生產、使用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場所必須按照有關規范安裝防雷保護設施:

(三)生產、使用易燃易爆化學物品場所的電氣設備,必須符合國家電氣防爆標準;

(四)生產設備與裝置必須按國家有關規定設置消防安全設施,定期保養、校驗;

(五)易產生靜電的生產設備與裝置,必須按規定設置靜電導除設施,并定期進行檢查;

(六)從事生產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人員必須經主管部門進行消防安全培訓,經考試取得合格證,方準上崗。

第八條易燃易爆化學物品出廠時,必須有產品安全說明書。說明書中必須有法定檢驗機構測定的該物品的閃點、燃點、自燃點、爆炸極限等數據和防火、滅火、安全儲運的注意事項。

第九條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灌裝容器、包裝及其標志,必須符合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

第十條大量銷毀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時,應當征得所在地的公安消防監督機構的同意

第三章儲存、經營監督管理

第十一條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儲存應當遵守《倉庫防火安全管理規則》,同時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專用倉庫、貨場或其他專用儲存設施,必須由經過消防安全培訓合格的專人管理;

(二)應根據GB12268-90《危險貨物品名表》分類,分項儲存。化學性質相抵觸或滅火方法不同的易燃易爆化學物品,不得在同一庫房內儲存;

(三)不得超量儲存。

第十二條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儲存單位,必須建立入庫驗收、發貨檢查、出入庫登記制度。凡包裝、標志不符合國家標準,或破損、殘缺、滲漏、變形及物品變質、分解的,嚴禁出入庫。

第十三條易燃易爆化學物品倉庫管理人員在發貨時,必須檢查提貨單位的《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準運證》,無《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準運證》的不得發貨。

第十四條經營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符合防火、防爆要求的儲存、經營設施;

(二)有經過消防培訓合格的經營人員;

(三)有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第四章運輸監督管理

第十五條運輸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車輛必須辦理《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準運證》,無《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準運證》的車輛不得從事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運輸業務。

第十六條辦理《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準運證》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主管部門或單位的證明、車輛年檢證、駕駛員證、押運員證;

(二)有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運輸工具和配備相應的消防器材;

(三)有經過消防安全培訓合格的駕駛員、押運員。

第十七條《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準運證》分長期和臨時兩種,全國通用。長期《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準運證》期限為一年,急需運輸的可辦一次性臨時《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準運證》。

第十八條《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準運證》由承運單位或個人所在縣(含縣)以上公安消防監督機構批準填發。

第十九條運輸易燃品規定:

(一)運輸單位和個人必須對裝運物品嚴格檢查,對包裝不牢、破損、品種標簽、標志不明顯的易燃易爆化學物品和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罐體、沒有瓶帽的氣體鋼瓶不得裝運;

(二)輕拿輕放,防止碰撞、拖拉和傾倒;

(三)運輸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車輛、船舶,須徹底清掃沖洗干凈后,才能繼續裝運其他危險物品;

(四)化學性質、安全防護、滅火方法互相抵觸的易燃易爆化學物品,不得混全裝運;

(五)遇熱容易引起燃燒、爆炸或產生有毒氣體的化學物品,按夏季限運物品安排,宜在夜間運輸。必要時應采取隔熱降溫措施;

(六)遇潮容易引起燃燒、爆炸或產生有毒氣體的化學物品,不宜在陰雨天運輸。若必須運輸時,除具有良好的裝卸條件外,還應有防潮遮雨措施。

第二十條無關人員不得搭乘裝有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運輸工具。

第二十一條運輸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車輛標志,必須符合國家標準GB13392-92《道路運輸危險貨物車輛標志》。

第二十二條運輸壓縮、液化氣體和易燃液體的槽、罐車的顏色,必須符合國家色標要求,并安裝靜電接地裝置和阻火設備。

第五章罰則

第二十三條違反本辦法規定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和有關消防法規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四條與本辦法相配套的《化學危險物品消防安全監督管理品名表》、《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消防安全許可證》、《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準運證》由公安部統一制定、印制。

篇3:易燃易爆化學品消防安全監督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消防安全監督管理,保障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生產、使用、儲存、經營、運輸和銷毀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單位和個人。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系指國家標準GBI2268-90《危險貨物品名表》中以燃燒爆炸為主要特性的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毒害品、腐蝕品中部分易燃易爆化學物品。

第四條新建、擴建、改建的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工廠、倉庫和裝運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專用車站、碼頭,必須設在城鎮以外的獨立安全地帶。

對已建成的嚴重影響城市消防安全的工廠、倉庫,應納入城市改造規劃,并分別采取限期搬遷、改變使用性質、限制生產或儲存化學物品種類和數量等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

第五條生產、儲存、經營和運輸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填報《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消防安全審核申報表》或《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準運證審核申報表》,經公安消防監督機構審核合格后,分別填發《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消防安全審核意見書》、《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消防安全許可證》或《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準運證》。

無《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消防安全審核意見書》、《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消防安全許可證》、《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準運證》的單位和個人不得生產、儲存、經營、運輸易燃易爆化學物品。

第六條民用建筑、民用地下建筑不得用于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化學物品。

第二章生產、使用監督管理

第七條生產、使用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生產、使用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建筑和場所必須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和有關專業防火規范;

(二)生產、使用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場所必須按照有關規范安裝防雷保護設施;

(三)生產、使用易燃易爆化學物品場所的電氣設備,必須符合國家電氣防爆標準;

(四)生產設備與裝置必須按國家有關規定設置消防安全設施,定期保養、校驗;

(五)易產生靜電的生產設備與裝置,必須按規定設置靜電導除設施,并定期進行檢查;

(六)從事生產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人員必須經主管部門進行消防安全培訓,經考試取得合格證,方準上崗。

第八條易燃易爆化學物品出廠時,必須有產品安全說明書。說明書中必須有經法定檢驗機構測定的該物品的閃點、燃點、自燃點、爆炸極限等數據和防火、滅火、安全儲運的注意事項。

第九條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灌裝容器、包裝及其標志,必須符合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

第十條大量銷毀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時,應當征得所在地公安消防監督機構的同意。

第三章儲存、經營監督管理

第十一條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儲存應當遵守《倉庫防火安全管理規則》,同時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專用倉庫、貨場或其他專用儲存設施,必須由經過消防安全培訓合格的專人管理;

(二)應根據G812268-90《危險貨物品名表》分類、分項儲存。化學,性質相抵觸或滅火方法不同的易燃易爆化學物品,不得在同一庫房內儲存;

(三)不得超量儲存。

第十二條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儲存單位,必須建立入庫驗收、發貨檢查、出入庫登記制度。凡包裝、標志不符合國家標準、或破損、殘缺、滲漏變形及物品變質、分解的,嚴禁出入庫。

第十三條易燃易爆化學物品倉庫管理人員在發貨時,必須檢查提貨單位《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準運證》,無《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準運證》的不得發貨。

第十四條經營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單位和個人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符合防火、防爆要求的儲存、經營設施;

(二)有經過消防培訓合格的經營人員;

(三)有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第四章運輸監督管理

第十五條運輸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車輛必須辦理《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準運證》,無《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準運證》的車輛不得從事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運輸業務。

第十六條辦理《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準運證》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主管部門或單位的證明、車輛年檢證、駕駛員證、押運員證;

(二)有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運輸工具和配備相應的消防器材;

(三)有經過消防安全培訓合格的駕駛員、押運員。

第十七條《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準運證》分長期和臨時兩種,全國通用。長期《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準運證》期限為一年,急需運輸的可辦一次性;臨時《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準運證》。

第十八條《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準運證》由承運單位或個人所在縣(含縣)以上公安消防監督機構批準填發。

(一)運輸單位和個人必須對裝運物品嚴格檢查,對包裝不牢、破損,品名標簽、標志不明顯的易燃易爆化學物品和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罐體、沒有瓶帽的氣體鋼瓶不得裝運;

(二)輕拿輕放,防止碰撞、拖拉和傾倒;

(三)運輸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車輛、船舶,須徹底清掃沖洗干凈后,才能繼續裝運其他危險物品;

(四)化學性質、安全防護、滅火方法互相抵觸的易燃易爆化學物品,不得混合裝運;

(五)遇熱容易引起燃燒、爆炸或產生有毒氣體的化學物品,按夏季限運物品安排,宜在夜間運輸。必要時應采取隔熱降溫措施;

(六)遇潮容易引起燃燒、爆炸或產生有毒氣體的化學物品,不宜在陰雨天運輸。若必須運輸時,除具有良好的裝卸條件外,還應有防潮遮雨措施。

第二十條無關人員不得搭乘裝有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運輸工具。

第二十一條運輸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車輛標志,必須符合國家標準GB13392-92《道路運輸危險貨物車輛標志》。

第二十二條運輸壓縮、液化氣體和易燃液體的槽、罐車的顏色,必須符合國家色標要求,并安裝靜電接地裝置和阻火設備。

第五章罰則

第二十三條違反本辦法規定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和有關消防法規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四條與本辦法相配套的《化學危險物品消防安全監督管理品名表》、《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消防安全許可證》、《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準運證》由公安部統一制定、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