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防火防爆專業安全技術

防火防爆專業安全技術

2024-07-17 閱讀 6541

一、1.火藥燃燒的特性

(1)能量特征。標志火藥作功能力的參量,一般是指1kg火藥燃燒時氣體產物所做的功。

(2)燃燒特性。標志火藥能量釋放的能力,主要取決于火藥的燃燒速率和燃燒表面積。

(3)力學特性。火藥具有的強度,滿足在高溫下保持不變形、低溫下不變脆,能承受在使用和勤務處理時可能出現的各種力的作用,以保證穩定燃燒。

(4)安定性。火藥必須在長期貯存中保持其物理化學性質的相對穩定。為改善火藥的安定性,一般在火藥中加入少量的化學安定劑,如二苯膠等。

(5)安全性。在配方設計時必須考慮火藥在生產、使用和運輸過程中安全可靠,不發生爆轟。

2.炸藥爆炸的三要素

(1)反應過程的放熱性

在炸藥的爆炸變化過程中,炸藥的化學能轉變成熱能。熱的釋放是爆炸變化過程的發生和自行傳播的必要條件。爆炸變化過程所放出的熱量稱爆炸熱(或爆熱),一般常用炸藥的爆熱約在3700~7500kJ/kg。

(2)反應過程的高速度

炸藥中氧化劑和還原劑事先充分混合和接近,許多炸藥的氧化劑和還原劑共存一個分子內,能夠發生快速的逐層傳遞的化學反應,使爆炸過程以極快的速度進行,通常為每秒幾百米或幾千米。

(3)反應生成物含有大量的氣態物質。

二、1.起爆器材、工業炸藥和煙花爆竹藥料的燃燒爆炸敏感度

火炸藥在熱、電、光、沖擊波、機械摩擦和撞擊等外界作用下引起燃燒和爆炸的難易程度稱為火炸藥的敏感程度,簡稱火炸藥的感度。火炸藥有各種不同的感度,一般有火焰感度、熱感度、機械感度(撞擊感度、摩擦感度、針刺感度)、電感度(交直流電感度、靜電感度、射頻感度)、光感度(可見光感度、激光感度)、沖擊波感度、爆轟感度。

2.爆炸影響因素

炸藥的性質、裝藥的臨界尺寸、炸藥層的厚度和密度、雜質及含量、周圍介質的氣體壓力和殼體的密封、環境溫度和濕度等。

三、民用爆破器材和煙花爆竹產品發生燃燒爆炸事故的分類、特點、危害及發生發展歷程

燃燒爆炸事故的類型按過程分為:

(1)定壓燃燒

燃燒產物能及時排放,其壓力始終與初始環境壓力相平衡,直接危害不大,但可誘發火災或爆炸;燃燒過程較慢,燃燒傳播速度通常每秒數毫米到每秒數米,最大的也只有每秒數百米。

(2)爆燃轉爆轟型的爆炸

高能量高密度,危害的主要形式是爆炸產物的直接作用、空氣沖擊波的作用、破片飛散破壞作用、地震波的傳播等。爆轟過程傳播速度極快,速度一般高達每秒數千米。

四、1.爆炸沖擊波的破壞作用

爆炸所產生的空氣沖擊波的初始壓力(波面壓力)可達100MPa,其峰值達到一定值時,對建(構)筑物及各種有生力量(動物等)構成一定程度的破壞或損傷。

2.防護措施

(1)生產、貯存爆炸物品的工廠、倉庫的廠址應建立在遠離城市的獨立地帶,禁止設立在城市市區和其他居民聚集的地方及風景名勝區。廠庫建筑與周圍的水利設施、交通樞紐、橋梁、隧道、高壓輸電線路、通訊線路、輸油管道等重要設施的安全距離,必須符合國家有關安全規定。

(2)生產爆炸物品的工廠在總體規劃和設計時,應嚴格按照生產性質及功能劃分各分區,并使各分區與外部目標、各區之間保持必要的外部距離。

3.工廠平面布置

(1)主廠區內應根據工藝流程、安全距離和各小區的特點,在選定的區域范圍內,充分利用有利、安全的自然地形加以區劃。

(2)總倉庫區應遠離工廠住宅區和城市等目標,有條件時最好布置在單獨的山溝或其他有利地形處。

(3)銷毀廠應選擇在有利的自然地形,如山溝、丘陵、河灘等地,在滿足安全距離的條件下,確定銷毀場地和有關建筑的位置。

4.安全距離

為保證爆炸事故發生后沖擊波對建(構)筑物等的破壞不超過預定的破壞等級,危險品生產區、總倉庫區、銷毀場等區域內的建筑物之間應留有足夠的安全距離,稱為內部安全距離。

危險品生產區、總倉庫區、銷毀場等與該區域外的村莊、居民建筑、工廠住宅、城鎮、運輸線路、輸電線路等必須保持足夠的安全防護距離,稱為外部安全距離。

查閱有關設計安全規范就可找到安全距離的數值。

5.工藝布置

(1)在生產工藝方面應盡量采用新技術、機械化、自動化、連續化、遙控化,做到人機隔離、遠距離操作。

(2)在生產工藝流程中,需區分開危險生產工序與非危險生產工序,且宜分別設置廠房。

(3)在廠房內工藝布置時,宜將危險生產工序布置在一端,接著危險較低的生產工序,危險生產工序的一端宜位于行人稀少的偏僻地段。危險品暫存間亦宜布置在地處偏僻的一端。

(4)危險品生產廠房和庫房在平面上宣布置成簡單的矩形,不宜設計成形體復雜的凹形、L形等。

(5)危險品生產廠房要有充分考慮人員的緊急疏散問題。

(6)有泄爆要求的工藝設備,在布置時應使其瀉爆方向不直接對著其他建筑物或主要道路。

(7)抗爆間的設置要符合安全規范的要求。

6.設備防爆裝置

(l)對于I類場所,即炸藥、起爆藥、擊發藥、火工品貯存和黑火藥制造加工、貯存的場所,不應安裝電氣設備,特殊情況下僅允許安裝電機的控制按鈕及監視用工儀表,其選型應符合E類危險場所電氣設備的防爆要求;當生產設備采用電力傳動時,電動機應安裝在無危險場所,采取隔墻傳動;電氣照明采用安裝在建筑外墻壁鑫燈或裝在室外的投光燈。

(2)對于Ⅱ類場所,即起爆藥、擊發藥、火工品制造的場所,電氣設備表面溫度不得超過120℃,且符合防爆電氣設備的有關規定;應采用密閉防爆型、隔爆型、正壓型或防爆充油型、本質安全型、增安型(僅限于燈類及控制按鈕)。

(3)對于Ⅲ類場所,即理化分析成品試驗站,應選用密封型、防水防塵型設備。

7.自動雨淋

快速雨淋設備主要由光敏探測系統及雨淋管網組成。其工作原理是:當工房內起火時,光照驟然增大,光敏電阻的電阻值變小,控制系統電流增大,通過電子放大器、繼電器,使電磁閥打開,雨淋管網噴水滅火。

8.火災報警系統

火災報警系統是在根據火災醞釀期和發展期陸續出現的煙、熱流、火光、氣味等火災信息,通過感溫報警器、感煙器、光電報警器等發出聲、光警報,以便及早發現并采取滅火措施。

五、爆破器材和煙花爆竹生產、運輸、儲存過程中預防燃燒爆炸事故的主要措施

1.民用爆破器材

(1)預防火炸藥生產中混入雜質。

(2)在生產、貯存、運輸時,不允許使用明火,不得接觸明火或表面高溫物;特殊情況需要使用時,在工藝資料中應作出明確說明,并應限制在一定的安全范圍內,且遵守用火細則。

(3)在生產、貯存、運輸等過程中,要防止摩擦和撞擊。

(4)要有防止靜電產生和積累的措施。

(5)火炸藥生產廠房內的所有電氣設備都應采取防爆電氣設備,所有設施都應滿足防爆要求。

(6)生產、貯存工房均應設置避雷設施,所有建筑物都必須在避雷針的保護范圍內。

(7)在火炸藥的生產中,避免空氣受到絕熱壓縮。

(8)要及時預防機械和設備故障。

(9)生產用設備在停工檢修時,要徹底清理殘存的火炸藥;需要電焊時,除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外,還要采取消除雜散電流的措施。

2.煙花爆竹

煙火藥制造過程中的防火防爆:

(1)煙火藥原材料應符合質量標準。

(2)粉碎應在單獨工房進行,粉碎前后應篩掉機械雜質,篩選時不得使用鐵質、塑料等產生火花和靜電的工具。

(3)黑火藥原料的粉碎,應將硫磺和木炭兩種原料混合粉碎。

(4)鋁粉、筷鋁合金粉、氯酸鹽、赤磷等高感度原料的粉碎必須在專用工房中,使用專用設備和專用工具,并有專人操作。

(5)粉碎和篩選原料時應堅持做到“四固定”(固定工房、固定設備、固定最大粉碎藥量)、“五不準”(不準混用工房、不準混用設備和工具、不準超量投料、不準在工房內存放粉碎好的藥物);所有粉碎和篩選設備應接地,電氣設備必須是防爆型的,要做到遠距離操作,進出料時必須停機停電,工房應注意通風。

(6)煙火藥的配制和混合時要嚴把領藥、稱藥、混藥三道關口。

(7)壓藥與造粒工房要做到定機定員,藥物升溫不得超過20℃,機械造粒時應有防爆墻隔離和連鎖裝置等。

(8)藥物干燥時要控制藥量、溫度,嚴禁明火。

3.煙花爆竹生產過程中的防火防爆

(1)領藥時要按照"少量、多次、勤運走"的原則限量領藥。

(2)裝、筑藥應在單獨工房操作。裝、筑不含高感度煙火藥時,每間工房定員2人;裝、筑高感度煙火藥時,每間工房定員1人,半成品、成品要及時轉運,工作臺應靠近出口窗口;裝、筑藥工具應采用木、銅、鋁制品或不產生火花的材質制品,嚴禁使用鐵質工具,工作臺上等沖擊部位必須墊上接地導電橡膠板。

(3)鉆孔與切割有藥半成品時,應在專用工房內進行,每間工房定員2人,人均使用工房面積不得少于3.5m2,嚴禁使用不合格工具和長時間使用同一件工具;

(4)貼筒標和封口時,操作間主通道寬度不得少于1.2m,人均使用面積不得少于3.5m2,半成品停滯量的總藥量,人均不得超過裝筑藥工序限量的2倍。

(5)手工生產硝酸鹽引火線時,應在單獨工房內進行,每間工房定員2人,人均使用工房面積不得少于3.5m2,每人每次限量領藥1kg;機器生產硝酸鹽引火線時,每間工房不得超過2臺機組,工房內藥物停滯量不得超過2.5kg;生產氯酸鹽引火線時,無論手工或機器生產,都限于單獨工房、單機、單人操作,藥物限量0.5kg。

(6)干燥煙花爆竹時,一般應采用日光、熱風散熱器、蒸氣干燥、紅外線或遠紅外線烘烤,嚴禁采用明火。

篇2:防爆膠輪車安全制度

(一)一般安全管理制度

1、膠輪車司機必須經過專業培訓并獲得司機駕駛證,否則不允許駕駛膠輪車。

2、膠輪車司機在啟動車輛前必須檢查車輛各部件,在確保所有部件完整有效后方可駕駛。

3、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必須前有照明,后有紅尾燈,滅火器,嚴禁在沒有照明,紅尾燈的情況啟動車輛。

4、開車前必須按響喇叭,提醒其它人員,嚴禁在喇叭未鳴的情況下啟動車輛。

5、正常行駛時,不得背對前進方向行駛,確實無法做到時,必須有跟車工指揮。

6、在同一巷道中行駛的兩輛膠輪車之間的距離至少保持在50米以上。

7、車輛的制動距離,每年至少測定一次,并符合操作說明書的要求。

8、必須正確執行調度指令,保持運輸中的通訊聯絡,不得隨意關閉通訊裝置。

9、巷道中所有的信號標志與調度指令均為車輛安全行駛的依據,所有車輛的運行不得違反。

10、所有在井底車場行駛的膠輪車,其運行速度都不得超過5km/h。

(二)行車安全管理制度

1、膠輪車在巷道口、坡度段,噪聲大的地段或遇行人,以及前方有障礙物或視線有障礙時,都必須減速鳴笛,確認安全后,方可通過。

2、膠輪車司機必須隨身攜帶數瓦儀,當瓦斯濃度超過1%時,應立即熄火停機,查明原因;待瓦斯濃度超過降到1%以下時,方可開車運行。

3、膠輪車載人時,所有乘員均需坐在客廂座位上,嚴禁坐在其它設備上。

4、上坡或者下坡應采用低擋緩慢行駛。

5、嚴禁用膠輪車頂拉其它物體。當行駛途中因故障停車,需用其它膠輪車拖車時,必須執行專項措施,并采用專用的拖車裝置。

6、膠輪車司機操作時應保持坐在駕駛椅上、目視前方、雙手握住方向盤(操作手把)的正確姿勢,嚴禁將身體任何部位露出車外,嚴禁站在車下開車。

7、司機上崗后,不得擅自離開崗位,嚴禁在車輛未停穩時離開司機室。司機暫時離開崗位時必須做好機車制動,依次做好工作制動、手閘制動、脫離離合器、柴油機怠速運轉、停機、鎖車等步驟。

8、司機必須按信號指令開車,開車前首先鳴笛示警,檢查確認周圍無人時,方可啟動。

9、司機停車離開駕駛室前,必須按規定釋放停車制動回路和方向盤控制回路的壓力,避免突然釋放。

(三)停車安全管理制度

1、在井下裝卸貨物時必須制動鎖車,但不熄滅車燈。

2、運輸途中除會讓車外,一般不容許停車,必須停車時應事先匯報調度或車隊,通知其它車輛并制動鎖車、亮燈,斜巷還需采取掩車措施。

3、停車時,要確保停在安全地段,并停靠在距人行側幫部20cm以外,確保行人通行暢通的地方。

4、停車時,應將車的駐車制動手柄拉到有效位置、換擋手柄處于空擋和柴油機停轉后司機才可離開駕駛室。

5、若在上下坡停車時,一定要在輪胎后加楔墊楔住或把車輛開進煤柱中間位置。

6、在下坡、平路停車時,合理操作制動閥,確保能夠有效制動。

7、當司機進入或離開駕駛室時,不要把操縱閥桿當扶手。

(四)裝卸車安全管理規定

1、膠輪車在裝料運輸時,要確保貨物綁扎牢固,嚴禁超寬、超高、超載運輸,嚴禁人貨混裝。

2、膠輪車在裝卸材料或其它貨物時,必須制動鎖車,不得熄滅車燈。

3、在運送大件、重型設備材料時應充分考慮以下因素:裝載重量的均勻分布;裝卸地點的工作條件;運輸線路狀況;裝卸順序與安裝順序等。

4、運送大型設備(如液壓支架等)或車輛倒行,影響司機視線時,必須制定專門措施,并經礦總工程師批準后實施。

5、裝大件物料時,應先在頂板施工兩根以上的專用起吊錨桿。用手動葫蘆進行起吊時,必須首先對起吊錨桿牢固情況進行檢查,確認無誤后,方可進行起吊。

6、卸大件物料時,應使用專用起吊錨桿,用手動葫蘆進行起吊。

7、運送爆破材料時,必須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有關規定。

8、卸料地點距工作面需大于50m。

(五)車輛會車

1、必須在指定的會車硐室(地點)會車,非會車地點嚴禁會車;

2、車輛會車速度限制在5km/h內;

3、會車時車與車、車與兩幫的距離都不得少于0.5米;

4、膠輪車在指定地點內會車時,應遵守空車讓重車、下坡車讓上坡車的原則;

5、無會車硐室(地點)的巷道,禁止對面有行駛的車輛。

(六)收尾工作

工作結束后,清理車輛,做到整潔有序,將車開到指定地點,并做好記錄后方可離崗。

篇3: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

加強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強化消防管理,保證安全生產。

二、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所屬的各級人員和職能部門。

三、引用文件

1、《電力建設安全健康與環境管理工作規定》;

2、《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

四、內容及要求

1、施工現場及生活區宜設獨立電源的消防網。

2、消防管道的管徑及消防水的揚程應滿足施工最高消防點的要求。

3、室外消防栓應根據建筑物的耐火等級和密度程度布設,一般每隔120m應設一個。倉庫、宿舍、加工場地及重要設備旁應有相應的滅火器材,一般按建筑面積每120m2設置滅火器一個。

4、消防設施應有防雨、防凍措施,并定期進行檢查、試驗,確保消防水暢通、滅火器有效。

5、消防水帶、滅火器、沙桶(箱、袋)、斧、鍬、鉤子等消防器材應放置在明顯、易取處,不得任意移動或遮蓋,嚴禁挪做他用。

6、辦公室、工具房、休息室、宿舍等房屋內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7、在油庫、木工間及易燃、易爆物品倉庫等易燃、易爆場所嚴禁吸煙,設“嚴禁吸煙”的明顯標志,并采取響應的防火措施。

8、在易燃、易爆區周圍動用明火或進行可能產生火花的作業,必須辦理動火工作票,經有關部門批準,并采取響應措施方可進行。

9、存放炸藥、雷管,必須得到當地公安部門的許可,并分別放在專用倉庫內,指派專人負責保管,嚴格領、退料制度。

10、氧氣、乙炔、汽油等危險品倉庫應有避雷及防靜電接地設施,屋面采用輕型結構,并設置氣窗及底窗,門、窗應向外開啟。

11、運輸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應按當地公安部門的有關規定申請,經批準后方可進行。

12、倉庫應根據儲存物品的性質采取相應耐火等級的材料建成。

13、采用易燃材料搭設的臨時建筑應有相應的防火措施。

14、各類建筑之間的防火安全距離應滿足GBJ16的規定。

15、揮發性易燃材料不得裝在敞口容器內或存放在普通倉庫內。

16、裝過揮發性油劑及其他易燃物質的容器,應及時退庫,并保存在距建筑物不小于25m的單獨隔離場所。

17、裝過揮發性油劑及其他易燃物質的容器未經采取措施,嚴禁用電焊或火焊進行焊接或切割。

18、閃點在45°C以下的桶裝易燃液體不得露天存放。必須少量存放時,在炎熱季節應嚴禁曝曬并采取降溫措施。化學易燃物品操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和各項制度,落實防燃措施。

19、凡屬施工、生產用的易燃、易爆物品,使用單位必須提出書面申請,經有關部門領導簽字,由公司主管部門統一購買。

20、對儲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單位,必須建立和執行嚴格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安全管理制度,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庫區,進入庫內人員禁止穿化纖服裝和帶鐵釘的鞋,嚴禁在庫區內吸煙和用火,嚴禁在庫區內住宿和進行其它活動。

21、使用保管化學易燃、易爆品的設備和容器,必須符合防火、防爆要求,凡能產生靜電引起燃燒、爆炸的物品,必須有導電設備。

22、對易燃、易爆物品和劇毒物品,必須由懂得其性能的人負責管理,并做到經常檢查。

23、施工單位用火要嚴格控制,確需用火時,必須填寫申請單,經施工、安監、保衛等部門審批,方可動火。

24、凡在管區使用各種電熱器具,必須寫出申請,經安監、保衛等部門審批,方可使用。

25、冬季需要使用的取暖設施,在使用前應向安監、保衛部門寫出申請,并經安監、保衛部門檢查合格后,領取《冬季取暖用火證》方可使用。

26、各種取暖設施,在使用期間,必須有防火專人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