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氫系統防火防爆技術措施

氫系統防火防爆技術措施

2024-07-17 閱讀 3575

當可燃氣體的容積含量在空氣中達到一定的比例時,遇到明火源即發生爆炸。引起可燃氣體爆炸的最低含量為爆炸下限,相應地能引起爆炸的最高含量為爆炸上限。爆炸下限至爆炸上限之間的含量為該可燃氣體爆炸范圍。氫氣是一種可燃氣體,其在空氣中的爆炸范圍為4.0%—75.6%,即當空氣中的氫氣含量在此范圍內,一旦遇到火源即發生爆炸。

例如:1993年11月,清河電廠發生6號機組氫爆著火事故。在6號機組運行中,由于發電機氫中含氧量大,需要對空排污,而運行人員違章操作打開了對室內排污門,且排污門開的較大,導致排污時大量氫氣充滿直流密封油泵開關箱內和發電機、汽機盤車下部。又因氫密封油壓低,且備用交流密封油泵沒有聯動成功

,聯動直流密封油泵,在聯動直流密封油泵時勵磁開關打火,引起開關箱內氫氣爆炸,進而引燃了積存在附近的氫氣,造成機組被迫停運。

又如:1984年6月28日,荊門熱電廠發生氫氣爆炸造成2人死亡、1人受傷的事故。1984年6月25日,荊門熱電廠5號機組因主油泵推力瓦磨損被迫停機檢修,因需要明火作業,發電機退氫。6月27日,在檢修人員對5號發電機內部接線套管是否流膠進行檢查,并清擦發電機內部滲油時,感覺在發電機內發悶,因未找到軸流風機通風,改用家用臺式電風扇通風。6月28日,當檢修人員將電風扇放人發電機人孔門內并開停幾次尋找合適放置位置時,生氫氣爆炸。事故原因是由于在發電機檢修時,制氫站到發電機內部的氫管道未采取徹底的隔離措施,而該管道兩道閥門又不嚴密,使發電機內氫氣達到爆炸濃度,而檢修工作中使用的日用電風扇的按鍵,在啟停特別是換檔時,產生電火花,從而造成了發電機內發生氫氣爆炸。

因此,要求在氫冷系統和制氫設備運行時,按照有關規程對氫氣純度和含氧量進行分析化驗,氫純度和含氧量必須符合規定的標準是:氫冷系統中氫氣純度需不低于96%,含氧量不應超過2%;制氫設備中,氣體含氫量不應低于99.5%,含氧量不應超過0.5%。如不能達到標準應立即進行處理,直到合格處理。

氫冷發電機密封油系統的壓差閥、平衡閥,必須保證動作正確、靈活、可靠,以確保密封油壓大于氫壓,氫一油壓差在要求范圍內。運行人員應嚴格監視密封油箱油位,防止由于油位過低導致密封油壓下降而造成漏氫。主、備用密封油泵應輪換運行,并定期進行聯動試驗,以確保運行泵出現故障時,備用泵能夠順

利聯起。主油箱上的排煙風機,應保持經常運行,以防止主油箱內積存氫氣發生爆炸。

對在制氫站或氫氣系統附近進行明火作業必須嚴格管理,禁止在制氫站中或氫冷發電機與儲氫罐近旁進行明火作業或做能產生火花的工作。如必須在氫氣道附近進行焊接或點火的工作,應事先測量明火作業的地點的空氣含氫量,證實工作區域含氫量小于3%,并經廠主管生產的領導(總工程師)批準后方可工作。

排出帶有壓力的氫氣、氧氣或進行儲氫時,應均勻緩慢地打開設備上的閥門和節氣門,使氣體緩慢放出。禁止劇烈地排送,以防因摩擦引起自燃。

篇2:發電機氫系統檢修安全技術交底記錄

交底內容:

所有工作人員必須嚴格執行《電業安全工作規程》和安全交底中的有關條款,防止發生人身傷害事故或設備損壞事故。

1.工作前必須辦理工作票,經允許后方可開始工作,嚴禁無票作業。

2.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穿好絕緣鞋。

3.工作前檢查安全措施已執行完備,#2發電機氫氣系統氣體置換完成并泄壓,明確工作內容、工作流程、安全措施、工作中的危險點,并在安全交底記錄表上簽字。

4.工作前測量氫氣濃度合格后方可開工。

5.至少兩人以上工作,設專人監護。

6.工作前認真核對設備名稱、編碼和位置,防止造成設備誤動。

7.工作嚴禁觸碰與本工作無關的設備,與設備的帶電部分保持安全距離。

8.工作人員精神狀態良好,注意力集中,頭腦清醒。

9.進入現場嚴禁嬉戲打鬧,干與本工作無關的事情。

10.工作中做到“三不落地”、“四不傷害”,保護成品,工作結束后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

11.氫氣是無色、無腐蝕性、極易燃燒的氣體,在空氣中的爆炸極限為4%--74.2%,是易燃易爆危險品,氫氣系統的檢修作業必須嚴格執行安全作業規程的各項規定。

12.可能帶有氫氣部份施工時的作業工具,必須選用銅、鈹銅或銅鋁合金制作的工具,必須使用鋼制工具時應涂上黃油。

13.如有動火工作,必須辦理動火工作票,落實安全措施已外,還必須有安全員在場監督。

14.防止明火和其他激發熱源。穿防止靜電的工作服,禁止使用電爐、電鉆、火爐、噴燈等一切產生明火、高溫的工具與熱物體。

15.工作地點應保持通風良好,工作場地禁止帶有一切火種。

16.工作地點周圍嚴禁煙火,開工前必須對氫系統中含氫量進行檢測,含氫量不應超過0.4%,必須有動火工作時,應盡可能移到到戶外進行,并保證動火區域含氫量不超過%0.4.

17.禁止在室內排放氫氣,吹掃置換,放空降壓,必須通過對空管向室外排放。

18.不準敲擊,不準帶壓修理和緊固運行中的氫氣系統設備。

19.在氫氣系統檢修時手和衣服不應沾有油脂。

20.當氫氣發生大量泄漏或積聚時,應立即切斷氣源,進行通風,不得進行可能發生火花的一切操作。

21.氫氣系統吹掃置換時,一般可采用氮氣(或其他惰性氣體)置換法或注水排氣法。氮氣中含氧量不超過3%,置換必須徹底,防止死角末端殘留余氣。

22.進行氫氣系統作業前,不明確氫氣濃度是否合格,手觸摸前手要接觸接地體充分放電。

收貨部制度

篇3:氨分解制氫系統生產安全操作規程

1、開機檢查

1)、檢查設備氣、電各系統是否暢通或是否漏氣,電氣接觸不良或儀表失靈等現象,發現問題及時修復。

2)、氣路系統各閥門應處于關閉狀態。

3)接好進出水管道,打開冷卻系統閥門。

4)接通外部電源。

5)有氨瓶的時是否連接好。

6)汽化器設定溫度,電接點穴溫度計或電接點菜壓力表。

2、開機程序

1)管路吹掃用氨氣掃分解爐和氣體管路,以置換系統中的空氣,吹掃時間表2-4小時。

2)接通電源,打開電控箱電源開關,溫控儀指示燈亮,分解爐加溫指示燈亮,觀察電流表工作是否正常,設備開始加熱升溫。

3)開減壓閥、排污閥,使設備內的殘余氣體在升溫過程中放空至室外。

4)爐膛溫度較低時,氨不易分解,不能通氣,爐溫升至500C以上時,緩慢打開進氨閥,進氣流量調整在放空囗無濃烈氨味為準,所產生的分解和水由排污閥及放空閥放至室外。隨著爐溫的升高,進氣流量逐漸增大;當爐溫達到800C時,將進氣流量盡量打大,并在此狀態下穩定3-5小時,待放空囗氣體用鼻嗅無明顯的氨味或觀察氣體燃燒時火焰呈桔紅色或取樣分析測定小于0.1%,觸媒已得充分活化。

5)、再生純化純化裝置的時候,等分解爐活化之后,按純化正常操作來再生純化裝置,第一次時間可以把全部用來再生,這時分解爐進氨量為滿負荷的20%可以,再生好后,切稱之后可以往用氣點通氣.

6)、通化后靠純化出囗閥調節流量,其他閥門開得稍微大一點,調節進氨閥和減壓閥的大小可控制分解氣體的流量以及后級壓力大小,如在氮氫配比系統中如果氫含量過大或過小并且靠調節配比閥門效果不明顯時可以調節進氨前減壓閥,注意減壓閥的開啟方向和普通閥門相反。

3、停止操作

氨分解

1)、關閉所有進氨閥、再打開放空閥,使設備內的殘余氣體排至室外;

2)、關閉分解爐電源,再關閉總電源。待分解爐內殘氨基本分解完畢后關閉。否則由于殘氨的分解引起壓力升高,導致儀表設備損壞。

3)關閉所有閥門,整個裝置可能地處于不與外部空氣接觸的狀態。便于下次使用時觸媒不再活化。

純化裝置:關閉純化出氣閥,打開放空閥,關閉干燥電源,等到壓力降到常壓關閉所有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