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噴支護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1、施工前應認真檢查作業區的圍巖穩定情況,必要時應進行適當處理。
2、錨噴施工的機械設備應布置在圍巖穩定或已經支護的安全地段。
3、噴射機、注漿器等設備在使用前均應進行全面檢查。
4、噴射機、注漿器、注漿泵、水箱、油泵等設備或壓力容器,均應安裝壓力表或安全閥。
5、使用壓縮空氣、壓力水、壓力油的設備和器具,均應具有足夠的耐壓能力和良好的密封性能。使用過程中應能及時、準確掌握并控制其使用壓力,使其不超過額定壓力。
6、施工期間應經常檢查輸料管、出料彎頭、注漿管以及各種管路的連接部位,如發現磨薄、擊穿或連接不牢等現象,應及時處理,以防止有壓力物質突然泄漏,造成事故。
7、噴射混凝土和加速凝劑的人員,必須戴上防塵口罩和必要的勞保用品。作業區內嚴禁在噴頭和注漿管前站人。
8、在噴射混凝土作業中,當發生輸料管堵塞問題時,應采用敲擊或壓風法疏通。采用壓風法疏通時,風壓不得大于0.4兆帕,同時應將輸料管放直,將噴頭朝向無人的方向予以固定。
9、噴頭(或注漿管的操作人員與噴身機(或注漿器的操作人員之間要確保聯系暢通。噴射時,要一人握緊噴嘴,一人輔助;一般不得單人操作。
10、巖石滲水較強地段,噴射混凝土之前應設法把滲水集中排出。噴后鉆排水孔,以防止噴層脫落傷人。
11、在豎井、斜井中進行錨噴支護施工,當采用溜筒(溜管運送噴射混凝土的干混合料時,井口溜筒(溜管喇叭口周圍必須封閉嚴密。豎井、斜井內輸料鋼管應采用法蘭連接,溜筒(溜管必須可靠固定。
12、砂漿錨桿灌注漿液時應符合下列要求:作業前應檢查注漿罐、輸料管、注漿管是否完好,接頭是否嚴密。注漿罐有效容積應不小于0.02立方米,其耐壓力不應小于784.8千帕;作業開始(或中途停止時間超過30秒時,應用水或0.5~0.6水灰比的純水泥漿潤滑注漿罐及其管路;注漿工作風壓應逐漸升高,以防風壓猛增壓實罐內砂
漿引起堵管;輸料管要連接緊密,應直放或大弧度拐彎,不得有回折,以免堵管;注漿罐與注漿管的操作人員應緊密配合,注漿作業應連續進行,罐內儲料應保持罐體容積的三分之一左右,以防砂漿用完“放炮”傷人。
13、在鋼纖維噴射混凝土施工中,鋼纖維在混合料中應均勻分布,不得成團,并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鋼纖維扎傷操作人員。
篇2:掘進工作面采用錨噴噴漿支護規定
(1)錨噴或噴漿支護的端頭與掘進工作面的距離,錨桿的形式、規格、安裝角度,混凝土標號、厚度,掛網采用的金屬網的形狀、規格,以及圍巖涌水的處理等,都必須在施工組織設計或作業規程中規定。
(2)采用鉆爆法掘進的巖石巷道,一般都應采用光面爆破。
(3)打錨桿眼前,必須首先敲幫問頂,將活矸處理掉,方可進行打眼。如果處理活矸可能發生危險時,必須先設置臨時支護。
(4)使用鋼筋(或其它桿體)砂漿錨桿時,眼孔必須清洗干凈,再灌滿灌實砂漿。
(5)噴射應采用潮噴或濕噴。噴射前,必須沖洗巖幫。噴射后應有養護措施。工作人員必須戴勞動保護用品。
(6)對錨桿必須按規定做拉力試驗。對噴射混凝土應做厚度和強度檢查,并有檢查和試驗記錄。在井下做錨固力試驗時,應有安全措施。
(7)錨桿的托板必須緊貼巷壁,并用緊固件擰緊。
(8)對錨噴或噴漿支護的巷道,在施工過程中,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施工完畢后,還應指定人員經常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9)巖幫的涌水地點,必須進行處理,防止噴射混凝土在有涌水的巖幫處脫落。
(10)處理堵塞的噴射管路時,在噴槍口的前方及其附近,嚴禁有其他人員,防止突然噴射和管路跳動傷人。
篇3:某礦錨噴支護工崗位責任制
第一條在班組長的領導下,負責指定地點的錨噴支護的施工作業。
第二條認真執行“三大規程”,掌握《作業規程》主要內容,熟知巷道斷面、支護形式和支護技術參數,及有關技術質量要求,并認真貫徹執行。
第三條熟練掌握混凝土噴射機的操作要領,了解混凝土噴射機的工作原理,熟練掌握噴漿技術。。
第四條熟知《作業規程》主要內容,嚴格按中腰線檢查巷道斷面規格質量,做到巷道規格、噴射混凝土質量、中腰線均符合設計要求。
第五條嚴格掌握混凝土配合比,保證噴射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
第六條嚴格執行好降塵除塵措施,正常使用好個體防護用品。
第七條根據現場煤巖層變化情況,改變支護間距,改進支護工藝,提高工效,降低消耗,保證循環,加快進度,確保安全生產。
第八條搞好區域文明衛生,做到文明生產。
第九條認真學習規程,鉆研技術業務,不斷提高施工質量,嚴格執行煤礦三大規程,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堅決杜絕“三違”現象。
第十條服從帶班區長、班長的分配,搞好工種協調,共同完成當班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