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房屋維修工作規程
1.目的
明確房屋維修標準,為維修人員、維修檢驗人員提供指引。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工程部、各管理處的房屋維修。
3.內容
3.1主體工程
屋蓋、梁、板、柱、剪力墻等在修繕時應查清隱患。損壞、變形嚴重的,應加固、補強或拆換;不合理的舊結構、節點,若影響安全使用的,大修時應整修改做;對鋼筋混凝土構件,如有輕微剝落、破損的應及時修補;混凝土碳化產主裂縫、剝落、鋼筋銹蝕嚴重的,應通過檢測計算鑒定構件承載力,采取加固或替代措施,達到絕對安全的標準。
3.2裝修工程
a.門窗修繕后應牢固、平整、美觀、開關靈活、接縫嚴密、不松動。門窗開關不靈活、松動、變形、腐爛的,應修理更換,小五金應修換配齊;大修時,內外玻璃一次配齊,打好玻璃膠;門窗損壞嚴重、無法修復的,應更換。更換的門窗應與原門窗一致,滿足使用要求,表面顏色一致,平整美觀。
b.掛鏡線、窗簾盒、窗臺板等的裝修,屬一般損壞的,就原樣修復;嚴重損壞的,應更新或在不降低標準、不影響使用的條件下,用其他材料代用更新。
c.踢腳板局部損壞、殘缺、脫落的,應修復。
3.3樓地面工程
a.木地板的損壞占自然間地面面積25%以下的,可修復;損壞超過25%以上或缺乏材料時,根據業戶要求可改做相應標準的高級地板,使業戶滿意為止。
b.普通水泥地面起砂、空鼓、開裂,應拆補、修補或重做;水磨?石或塊料地面損壞的,應盡量修復,實無法修復的,應改做相應標準樓地面。達到表面光滑、平整,達到表面光滑、平整。
c.面磚地面損壞、破碎、高低不平的,應拆補或重鋪,室內潮濕嚴重的,可增設防潮層或塊料地面,達到使用要求,顏色一致無空鼓,縫口整齊。
3.4屋面工程
a.屋面結構有損壞的,應修復或拆換;不穩固的應加固;如因為原結構本身的原因造成屋面滲水、漏雨嚴重,按原樣修復仍不能排除屋漏的應翻修改建,達到不滲漏,不空鼓,平整美觀。
b.屋面上的壓頂、泛水、天溝、水落、水管等損壞滲水時,應修復;損壞嚴重時應翻做,保證不滲漏,達到原設計標準。
c.女兒墻、煙窗等屋面附屬構件損壞嚴重的,在不影響使用和市容的條件下,可改修或拆除,但必須做好防水層,保證不滲漏,表面平整美觀。
d.鋼筋混凝土平屋面滲漏,應找出原因,針對破損情況采用防水材料嵌補或做防水層;結構損壞的應加固重做,達到使用要求。
e.玻璃天柵損壞漏水的,應修復,損壞嚴重的可翻修,但一般不重新做。
f.屋面上原有隔熱保溫層損壞的應修復,達到使用標準。
3.5飾面工程
a.外墻飾面起殼、開裂、剝落的,應原樣修復;損壞面積過大的,可全部鏟除重做,重做時,在不降低用料標準、不影響色澤協調的條件下進行,保持表面平整、光滑、美觀。
b.外墻勒腳損壞的應修復,達到表面平整、光滑、美觀。
c.內墻飾面起殼、開裂、剝落的,應修復;每面墻損壞超過一半以上時,可鏟除重抹;原無踢腳線的,可加做踢腳線;各種墻裙損壞的情況應根據墻身的需要予修復;因室內外高差等原因,引起墻面長期潮濕,如有必要,可加作防水層。完全修復后,應保持房間整體顏色一致。
d.天棚損壞:抹灰層松動,有下墜危險的,須鏟除重抹;原線腳損壞的,按原樣修復;損壞嚴重的復雜線腳,應全部鏟除后,原樣修復或適當簡略,保持與墻面顏色一致,光滑美觀。3.6油漆粉飾工程
a.木門、裙板、木欄桿等油漆起殼、剝落、失去保護作用的,應周期性地進行保養,上述木構件整件或零件拆換應油漆,保持顏色一致,光滑美觀。
b.鋼門、鐵曬衣架、鐵柵、鐵圍欄、空調架、上水管、雨水管、煤氣管、鑄鐵污水管或其他各類鐵構件,其油漆起殼、剝落或鐵件銹蝕,應先除銹,再刷防銹涂料或防銹漆,然后刷其他面漆;鋼門或各類鐵件油漆保養周期一般為3-5年。
c.木地板原油漆脫落的,根據業戶要求進行維修或應重做,保持表面平整,光滑美觀,使客戶滿意。
d.室內墻面、天棚等修繕時可刷新,其用料應采取新型涂料,如膠白等;高級抹灰損壞應原樣修復,保持表面平整,光滑美觀,顏色一致。
e.高層建筑外墻原油漆損壞的,應修復,其色澤必須與原建筑保持一致,保證外墻美觀。
4.記錄無
5.附件無
篇2:道路建設安全隱患排查方案
為確保2014年冬季安全生產“隱患治理”的各項工作任務和安全生產各項目標順利完成,認真吸取各地近期發生的施工安全事故教訓,堅決遏制類似安全事故的發生,按照貴州省《建筑施工安全隱患排查工作方案》部署及盤縣交通局對道路建筑施工安全隱患排查的工作要求,結合我縣實際,決定在全縣道路施工項目范圍內開展道路施工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標
在2014年冬季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基礎上,全面排查各通村、旅游、二級道路施工建設單位事故隱患,根據當前安全生產的嚴峻形勢,我局必須迅速行動起來,按照“夠威、夠硬、夠嚴、夠細”的要求,狠抓隱患治理整改,推進道路建設領域安全隱患專項整治,強化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工作,落實安全管理責任,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建立健全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及重大危險源監控的長效機制,消除安全生產隱患,防范安全事故發生。努力實現全縣道路建設施工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的局面。
二、組織領導
成立道路建筑施工安全隱患排查小組,由交通建設管理所所長擔任組長,交通安全質量監督所所長任副組長,成員由**、**、**等技術人員組成。
三、排查內容及整治措施
(一)排查主要內容
在繼續落實盤縣交通局2014年冬季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整頓行動有關指導意見的基礎上,全面排查治理各施工單位基礎設施、技術裝備、作業環境、安全管理體系、責任落實、勞動紀律、現場管理、事故查處等環節。具體包括:以危險地段、較高擋土墻施工、臨時防護、施工設備為重點,道路交通、相關工程及設施,對施工現場進行全面排查,主要內容為:
1、施工單位對道路施工安全管理責任的落實情況,是否做到專職專責和履行安全管理任務,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實際情況。
2、危險性較大工程的安全管理情況。危險路段、危險橋梁等是否符合車輛安全通行和施工。
3、工序交接的驗收情況。
4、施工運輸設備安全管理情況。如工程運輸車輛,挖機,壓路機等是否履行檢測、是否符合安全使用要求。
5、施工道路標志標識、危險地段警示等安全設施設置等情況
6、臨時駐地用電、用火、施工現場用電等使用情況,做到防火、防電、防毒。
(二)整治措施
對施工現場存在以上各項問題的,一律責令停工整改,并錄入不良行為記錄;停工整改的項目必須經業主及項目部逐項復查合格后方允許復工,復查仍不合格的,從嚴處罰。
四、排查時間
本次排查時間為2014年12月1日開始至2015年2月10日結束。排查工作應結合建筑施工安全生產“百日整治”一同開展,由安全隱患排查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具體實施并對排查結果進行跟蹤,落實整改。
五、工作要求
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充分認識盤縣2014年道路建設安全生產面臨的嚴峻形勢,進一步強化對道路施工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根據排查工作分工,精心組織,周密安排,按時完成排查工作任務。
各部門要根據項目管理權限和施工單位管理原則,對各自職責范圍內的工程項目進行排查,并將排查結果于2014年2月11日前報交通局建筑施工安全隱患排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施工單位要安排排查工作內容認真進行自查整改,全面清除事故隱患。排查工作要做到工作落實、檢查細致、嚴格要求。對排查中發現的問題必須嚴格按照整治措施的要求進行整改。檢查人員要嚴格按照“誰主管、誰檢查、誰負責”的原則,認真履行安全監督職責。對不認真履行安全生產監管,檢查不到位、走過場或因檢查不到位造成重大事故的責任人員,嚴肅追究責任。
篇3:停工期間安全保障措施
為了確保停工期間的安全,有效控制各類事故的發生,特制定如下安全生產保障措施:
一、各單位入井人員必須熟悉井下避災路線,下井前參加班前會,下井結伴而行,互相照應,做到現場交接班,嚴禁進入盲巷,嚴禁單崗作業。三人以上作業者,必須有帶班人員。
二、井口檢身房要嚴把入井關。入井人員嚴格按檢身制度進行檢身,防護用具應佩戴齊全有效,升入井進行登記,嚴禁酒后入井,嚴禁攜帶違禁物品入井。對當班下班后未及時升井人員應立即匯報調度,查明原因,確保井下人員安全。司機持證上崗,不準出現疲勞駕駛、酒后駕駛。
三、各工作面支護必須到迎頭,嚴禁空頂,并應保證支護質量。風筒、瓦斯探頭應接到迎頭,確保風量充足,探頭靈敏。入井人員必須隨時觀察巷道支護情況,發現冒頂、片幫應立即向調度室匯報,由礦值班人員協調進行處理,嚴禁冒險通過。綜采隊每班要對綜采工作面單體支柱進行查看,出現卸載漏液立即處理。
四、井下施工的零星工程,必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
五、停工期間按照井下工作地點,安排安監員進行檢查,存在隱患問題,督促及時整改。
六、組織各單位在停工前對井下進行一次全面安全隱患排查,對查出的問題要跟蹤監督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