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工地安全目標指標實施措施
目標名稱1、不發生人身墜落事故;2、杜絕機械設備損壞事故;3、杜絕火災事故;4、杜絕交通事故;5、不發生輕傷事故;6、爭創無違章施工單位;管理措施1、健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2、對全體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培訓,提高對各類事故的防范能力;3、對全體員工進行消防管理的宣傳及培訓;4、進行職工普法教育和交通管理的學習宣傳;3、所有施工項目均編制安全施工措施,并對施工人員進行交底;4、推行施工現場安全設施標準化;5、為施工人員配備合格的安全防護用品;6、全面落實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7、工地班組每月不少于一次調度會,查檢、布置、總結安全健康、文明施工工作。實施措施:一、杜絕人身重傷及以上事故1、組織全員安全培訓,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2、作業人員配備并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3、組織高處作業人員進行上崗前培訓,培訓合格方可上崗。高處作業人員正確使用安全帶,高處臨空面、孔洞設置安全欄桿、空洞蓋板等安全防護設施。4、合理安排施工,盡量減少交叉作業。施工材料、工器具等采取防墜措施,各作業面之間搭設隔離層。5、從事腳手架搭、拆作業人員持證上崗。對本部門所使用的腳手架進行清查、驗收,驗收合格、掛牌后方能投入使用。腳手架搭設、拆除嚴格按規定程序執行,禁止隨意拋擲。特殊腳手架搭設前編制安全施工措施并嚴格執行。二、杜絕一般機械、設備損壞事故1、組織操作人員學習《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和公司《機械設備安全控制程序》。2、對所屬機械設備定期進行檢查、檢驗,確保其機械性能符合安全要求。三、杜絕一般火災事故1、執行《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和公司《消防安全管理程序》,對本部門所屬有火災、爆炸危險的作業場所按規定配備相應的消防器材。2、加強消防知識的宣傳,通過各種形式將消防知識普及到每一位職工。3、在防火重點部位動火時嚴格執行動火作業票制度。四、杜絕重大交通事故1、對交通工具進行定期檢驗,保持交通工具的工況良好。2、對交通機械的駕駛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技能培訓,做到持證上崗。3、遵守交通規則,不違章駕駛。五、不發生輕傷事故1、加強安全技能培訓,提高職工安全防范能力,做到三不傷害。2、定期對作業環境進行檢查,及時消除不安全因素。3、配備必須的安全作業防護用品及設施。4、進入施工現場的員工需進行一、二、三級安全教育、考試,并要求體查合格。5、工程開工前必須進行技術交底、安全交底,并有雙簽字記錄,無交底,不得施工。六、爭創無違章施工處1、進行安全教育,宣傳發動職工全員進行爭創無違章施工處活動。2、加大查禁違章力度,爭取將違章查禁在萌芽狀態。3、積極推行安全設施標準化,做到安全設施標準、規范、覆蓋到施工的各作業面。4、認真進行總結,持續改進,爭取年底通過公司的檢查驗收。七、環境保護在編制專業施工組織設計時,應根據施工過程中或其他活動中產生的污染氣體、污水、廢渣、粉塵、放射性物質以及噪音、振動等可能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單獨編制環境保護措施。2、施工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應及時清運到指定地點,集中處理,防止對環境造成污染。3、將環境保護教育納入教育培訓計劃。在組織安全教育培訓時,應針對工程的實際,將環境保護的措施和要求,以及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知識作為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對職工進行培訓教育。4、施工過程中及竣工后,及時修整和恢復在施工過程中受到破壞的生態環境,并盡可能采取綠化措施。5、對違反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和措施,以致造成環境破壞或污染事故的單位和人員,由項目經理組織有關部門人員對事故進行調查處理,追究事故責任。對環境保護工作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應及時給予表彰和獎勵。批準:審核:編制:
日期:2006年2月
篇2:運輸工地面與井下崗位安全責任制
1、下放空車前,應檢查剎車裝置、軌道、道岔、阻車器、自動摘鉤器、扒車機、連環、插銷及礦車上的各種安全保險裝置是否完好、到位,如有失靈,應及時修理;
2、電機車司機在開車前,必須發出開車信號,必須檢查剎車是否靈活有效、礦車是否連接牢固、車頭燈光、儀表、警鈴及各種安全保險裝置是否完好,嚴禁開快車、放飛車、超載運行、硬拉掉道礦車和搭載其他人員,機車轉彎或進入車場時,必須打鈴;
3、空車下放后,必須有一人站在井口觀察至少50米,一有情況,立即通知信號員發出緊急停車信號;
4、重車升井時,必須有一人站在自動摘鉤器旁,一有情況,立即處理;
5、重車在自溜過程中,嚴禁剎飛車、攔快車,防止意外傷人;
6、地面調度絞車拉重車嚴禁超過2個。嚴禁倒拉車或拉掉道礦車。
篇3:工地服裝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加強施工現場的服裝管理,規范工作服的申請、批準、發放、領取等程序,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各項目部工人和管理人員所發放工裝兼具勞保和福利的性質。
工地服裝由公司統一制作,規格和型號要根據大部分工人和管理人員的身材分級制作。對于身材有特殊要求者,經本人申請,行政人事部審批后的可另行訂做。
第三條工裝(包括工人服裝和管理人員服裝)分為夏裝和春秋裝,管理人員兩年發一次,一次發兩套,由公司集中統一發放。工地服裝顏色統一藍色,組長以上管理人員及技術人員服裝與工人服裝根據布料材質及藍色的深淺區分。
第四條工人服裝領取,在每個施工季開工后,由隊長(組長)填寫服裝申請單經項目經理批準后領取(見附表)。工人服裝必須在工作夠5個工日后方可領取。
第五條各項目部每個月的月底前將工地服裝發放情況報行政人事部備案。
第六條管理人員服裝由項目部申請,經項目經理簽字后,由行政人事部審批后發放。
第七條由公司辦公樓人員暫時借調項目部的員工,不發放服裝。
第八條工人服裝由個人支付成本費,從其工資中扣除。管理人員服裝由公司免費發放。
第九條施工現場所有人員在工作期間必須統一著工裝,對于未按規定著裝者,每次處10元罰款。管理人員不得穿著工人工裝。
第十條為維護公司形象,服裝要經常清洗,任何人不得穿著有嚴重污漬或破損的服裝。
第十一條工人服裝因破損等原因需補辦的,由其隊(組)長填寫服裝申請單,按本規定第四條的程序審批后領取,服裝費用按成本價從其工資中扣除。管理人員服裝因公造成損壞的,經本人申請,項目經理審批后由行政人事部核實補發,如因自已原因造成工裝破損或遺失,需補發的,將在個人工資中扣除工裝成本費。
第十二條對于弄虛作假騙取服裝者,處以200元至500元的罰款直至辭退,其直接上級負領導責任。
第十三條本規定由行政人事部負責解釋,本規定與總公司相關制度沖突者,按總公司規定執行。
附:工裝申請單
申請部門服裝類別經辦人申請服裝種類:□夏裝□春秋裝領取姓名工種服裝型號套數項目部經理審批(簽字)行政人事部審批(簽字)
注:1、領取人姓名一欄不夠時,可另附清單。2、服裝類別欄里填寫管理人員服裝或工人服裝。3、本表一式四份,審批部門、項目部、倉庫、財務部各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