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排水管道維護安全技術規程

排水管道維護安全技術規程

2024-07-16 閱讀 4470

1.總則

1.1.為保障排水管道維護人員的作業安全和身體健康,提高排水管道維護的技術水平,根據預防為主的方針,特制訂本規程。

1.2本規程適用于:

A、排水管道的檢查;

B、排水管道的疏通;

C、排水管道及其附屬構筑物的維修。

1.3為加強排水管道的維修管理工作,必須組織維護人員學習并貫徹執行本規程。

1.4若有違反本規程的行為,安全員有權決定維護人員停止作業,并及時報告有關主管部門。

1.5機電設備安全事項應按國務院發布的《工廠安全衛生規程》和《建筑安裝工程安全技術規程》相應章節執行。

1.6管道維護人員每年應體驗一次,并建立健康登記卡。

2.地面作業

2.1作業現場

2.1.1檢查井井蓋開啟后,必須立即加蓋安全網蓋或設置護欄。白天應加掛三角紅旗,夜間應加點紅燈。

2.1.2作業現場嚴禁明火;車輛行人不得進入作業區。

2.1.3經征得公安部門同意斷絕交通后,應在路段兩端設置安全標志。

2.1.4在繁華地區作業時,應指派專人維護現場秩序。

22管道檢查、疏通和維修

2.2.1檢查管道內部情況時,宜采用反光鏡或電視檢測儀等工具。

2.2.2凡井深不超過3m者,在穿竹片牽引鋼絲繩(所用鋼絲繩規格見表1)和控制挖污泥時,不宜下井操作。

2.2.3需要封閉作業的管段進行維修時,宜采用橡膠氣堵等工具。

2.2.4宜采用電動或氣動引繩器、機動絞車、高壓沖洗車及吸泥車等機具,以改善勞動條件。

3.井下作業

3.1作業要求

3.1.1需下井作業時,必須履行批準手續。由作業班(組)長填寫“下井安全作業票”(見表2),經維護隊的技術負責人批準后,方可下井。

3.1.2對每項下井任務,管理人員必須查清管徑、水深、潮汐以及附近工廠污水排放情況,并填入“下井安全作業票”內。

3.1.3作業班(組)在下井前應做好管道的降水、通風、氣體檢測以及照明等工作,并制訂防護措施填入上述作業票內。

3.1.4下井人員應經過安全技術培訓,學會人工急救和防護用具、照明及通訊設備的使用方法。

3.1.5操作人員下井作業時,井上應有兩人監護。若進入管道,還應在井內增加監護人員作中間聯絡。監護人員不得擅離職守。

3.1.6井下作業嚴禁明火。

3.1.7對管徑小于0.8m的管道,嚴禁進入管內作業。

3.1.8每次下井連續作業時間不宜超過一小時。

3.1.9下列人員不得從事井下作業:

A、在經期、孕期、哺乳期的婦女;

B、有聾、啞、呆、傻等嚴重生理缺陷者;

C、患有深度近視、癲癇、高血壓、過敏性氣管炎、哮喘、心臟病等嚴重慢性病者;

D、有外傷創口尚未愈合者。

3.2降水和通風

3.2.1在井下作業期間,管道作業班(組)的管理人員應要求有關泵站合作或安排臨時水泵以降低作業管段水位。

3.2.2下井前必須提前開啟工作井井蓋及其上下游井蓋進行自然通氣,并用竹(木)棒攪動泥水,以散發其中有害氣體。

3.2.3雨水管道經過自然通風后,若檢測結果證明井下氣體中仍然缺氧或所含有毒氣體濃度超過容許值,在井下作業期間應繼續進行自然通風或人工通風,使含氧量達到規定值,并使有害氣體濃度降至容許值以下,或按4.1.3執行。

3.2.4排水管道經過自然通風后,若易爆氣體濃度仍在爆炸范圍內,在井下作業期間必須采用人工通風,使管道中易爆氣體濃度降至爆炸下限以下。

3.2.5采用人工通風時,一般可按管道內平均風速0.8m/s計算通風機的風量。

3.3氣體檢測

3.3.1氣體檢測主要是測定井下空氣含氧量和常見有害氣體的濃度。

3.3.2井下空氣含氧量不得少于18%。否則即為缺氧。有害氣體容許濃度和爆炸范圍詳見表3。

3.3.3宜采用比色法、儀器法或生物法等簡易快速檢測方法檢測井下氣體。

3.3.4氣體檢測人員應經專業技術培訓,除配合下井作業前的氣體檢測外,宜將管轄地段井下氣體和工廠所排污水的檢測作為一項經常性的業務,以積累資料,改進防護措施。

3.4照明和通訊

3.4.1必須采用防爆型照明設備,其供電電壓不得大于12V。

3.4.2井下作業面上的照度不宜小于50L*。

3.4.3井上、井下人員之間的聯系宜采用有線或無線通訊設備,以代替喊話或手勢。

4.防毒用具和防護用品

4.1防毒用具

4.1.1嚴禁使用過濾式防毒面具和隔離式供氧面具。必須使用供壓縮空氣的隔離式防護裝具作為防毒用具。

4.1.2對于污水管道和合流管道,維護人員下井時,必須穿戴供壓縮空氣的隔離式防護裝具。

4.1.3對于缺氧或所含有毒氣體濃度超過容許值的雨水管道,維護人員應穿戴供壓縮空氣的隔離式防護裝具下井,或按第3.2.3條執行。

4.2防護用品

4.2.1維護人員下井時,必須配備懸托式安全帶,其性能必須符合國家標準。

4.2.2維護人員從事維護作業時,必須戴安全帽和手套,穿防護服和防護鞋。

4.2.3在地面上掏挖井內污泥或維修檢查時,應戴口罩,必要時還應采取防毒措施。

5.附則

表1疏通排水管道用鋼絲繩

┏━━━━━━┯━━━━━┯━━━━━━━━━━━━━━━━━┓

┃││綱絲繩┃

┃疏通方法│管徑├────┬───────┬────┨

┃││直徑│允許壓力│百米重量┃

┃││mm│Kn(Kgf)│Kg┃

┠──────┼─────┼────┼───────┼────┨

┃人力疏通│—300│9.3│44.23-63.19│30.5┃

┃│550-800││(4510-6444)│┃

┃│850-1000│11│60.20-86.00│41.4┃

┃│││(6139-8770)│┃

┃(手搖絞車)│1050-1200│12.5│78.62-112.23│54.1┃

┃│││(8017-11454)│┃

┠──────┼─────┼────┼───────┼────┨

┃機械疏通│150-300│11│60.20-86.00│41.4┃

┃│550-800││(6139-8770)│┃

┃│850-1000│12.5│78.62-112.33│54.1┃

┃│││(8017-11454)│┃

┃│1050-1200│14│99.52-142.18│68.5┃

┃│││(10148-14498)│┃

┃(機動絞車)│1250-1500││122.86-175.52│84.6┃

┃│││(12528-17898)│┃

┗━━━━━━┷━━━━━┷━━━━┷━━━━━━━┷━━━━┛

注:1.本表采用國家標準(GB1102-74)規定的6*19帶一個有機物芯的鋼絲繩。

2.管內積泥深度超過管半徑時,應使用大一級鋼絲繩。

3.竹片必須選用刨平竹心的青竹,截面尺寸不小于4*1cm2,長度不小于3m。

4.方磚溝、矩形磚石溝、拱磚石溝等異形溝道,可按斷面積折算成圓管后參照使用。

表2.下井安全作業票(略)

表3.井下常見有毒氣體容許濃度和爆炸范圍(略)

5.1.各地維護排水管道的主管單位應根據本規程的規定,結合當地具體情況制訂安全操作細則。

5.2.本規程在執行過程中,若發現存在問題,由主編部門負責解釋。

篇2:排水管道維護安全技術規程試題

單位:姓名:得分:一、選擇題1、下列人員不得從事井下作業:()A、在經期、孕期、哺乳期的婦女;B、有聾、啞、呆、傻等嚴重生理缺陷者;C、患有深度近視、癲病、高血壓、過敏性氣管炎、哮喘、心臟病等嚴重慢性病者;D、有外傷瘡口尚未愈合者;E、恐高癥2、下井前必須提前開啟()及其()進行自然通風,并用竹(木)棒攪動泥水,以散發其中()。A、工作井蓋B、上下游井蓋C、有害氣體D、氣體3、井下空氣含氧量不得少于()%,否則為缺氧。A、15B、20C、184、井下作業時必須采用防爆型照明設備,其供電電壓不得大于()V。A、1VB、12VC、36V5、井上和井下人員之間的聯系宜采用()或()通訊設備,以代替喊話或手勢。A、有線B、無線C、繩索二、判斷題1、嚴禁使用過濾式防毒和隔離式供氧面具,必須使用供壓縮空氣的隔離式防護裝置作為防毒面具。2、維護人員從事維護作業時,必須戴安全帽和手套,穿防護服和防護鞋。三、填空題1、《排水管道維護安全技術規程》適用于。2、管道給護人員每年應。3、管道給護人員需下井作業時,必須履行批準手續。由作業班(組)長填寫“”,經維護隊的批準后,方可下井。4、對于管徑小于的管道,嚴禁進入管內作業。5、每次下井連續作業時間不宜超過。答案:一、選擇題1、A、B、C、D、2、ABC3、C4、B5、AB二、判斷題1、√2、√三、填空題1、排水管道的檢查和排水管道的疏通。2、體檢一次,并建立健康登記卡。3、“下井安全票”,技術負責人4、0.8m5、一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