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安全使用注意事項
1.盡量避免鋼瓶的溫度過高:鋼瓶應存放在陰涼、干燥、遠離熱源(如陽光、暖氣、爐火)處,不得超過31℃,以免液化CO2液體將隨溫度的升高,體積膨脹而形成高壓氣體,對鋼瓶產生更大的壓力,而有爆炸危險之虞。
2.要防止缸水倒灌:鋼瓶的供氣系統要有「止逆閥」裝置,以防止在暫停使用期間,讓水族缸的水有倒灌的現象,若發現止逆閥有損壞或失去止逆功能時,應立即更換,否則可能導致出氣口的表頭銹蝕或失去原有功能。
3.附屬裝置需正確且無泄漏:閥、接頭、及壓力調節器裝置需正確且無泄漏、沒有損壞且狀況良好。至于檢查是否有泄漏問題,可用壓力計等儀器測試,也可視情況使用肥皂水涂抹看是否起泡做簡易測試。
4.CO2不得超量填充:如果灌裝過量(如灌滿),當室溫提高,體積膨脹,對鋼瓶產生很大壓力,此時又缺乏緩沖空間,當壓力超過設計壓力及泄壓閥的泄氣壓力時,則有發生爆裂或爆炸的危險。因此液化CO2的填充量,溫帶氣候最好不要超過鋼瓶容積的75﹪(約相當于1.6534磅/升),熱帶氣候不要超過66.7﹪(約相當于1.4704磅/升)。
5.鋼瓶千萬不能臥放:理由是如果鋼瓶臥放,則靠近瓶口處多是液體,當打開減壓閥時,沖出的液體將迅速氣化,使其體積突然擴大至少二百倍以上,這樣多的氣體,可能大大超過塑料導氣管的壓力負荷,容易發生導氣管爆裂及迅速導致CO2大量泄漏的意外。
6.舊瓶要定期接受安全檢驗:超過鋼瓶使用安全規范年限(如5年)時,應該定期委托水族館或CO2供貨商,代為送交相關單位(如各地區合格的鋼瓶安全檢驗站)接受壓力測試合格之后,再繼續使用,這樣比較能確保安全性,減少意外事件發生
篇2:煤磨系統CO2滅火氣體安全操作規程
設置于煤磨廠房西南角的CO2滅火系統是撲滅煤粉制備系統明火和潛在火源的有效設備,設備保養維護工應按本規程對該系統進行點檢保養,巡檢工在接到值班主任或操作員釋放CO2滅火的指令以后,應按本規程的規定迅速進行。
一、CO2滅火系統的維護保養:
1、CO2滅火氣瓶在釋放完畢后,設備保養維護工應迅速將空瓶斜下,將備用瓶按上,并將瓶口固定鐵絲環拆除,使新更換上的氣瓶處于隨時可以釋放的狀態。
2、釋放完畢的空瓶卸下后,生產科應立即聯系業務部關系人員灌裝CO2氣體,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更換完畢。
3、生產科應對CO2氣體的填充和釋放的時間以及數量等進行記錄,存放時間超過半年的氣瓶應進行檢驗(檢驗可以使用稱重法),當氣體凈重量減少量超過50%時應重新更換氣體。
4、生產科應每周對CO2滅火系統點檢一次,除N2自動控制以外(暫時無法使用)應保證其它各部分能迅速正常地使用(例如:氣瓶軟管連接緊固,固定鐵絲環已拆除,通向煤粉倉的管路閥門為常開,通向袋收塵的管路閥為常閉等)。
二、CO2滅火系統氣體的釋放:
1、巡檢工在接到操作員或值班主任釋放CO2的指令后應立即趕到氣瓶現場,同時應與中控操作員聯絡向何處釋放(煤粉倉袋收塵還是煤磨)以及溫度上升情況,值班主任應在現場指揮,根據溫度上升速度以及溫度情況決定是逐個釋放、多個釋放還是成排釋放。
2、巡檢工到達釋放現場后,在確定了釋放方向和釋放方式后參照示意圖按以下步驟釋放:
A:向煤磨內釋放:將第四排氣瓶釋放,管路上沒有管路閥,直接釋放即可。
B:向煤粉倉內釋放:將管路閥①打開,將管路閥②關閉(注:正常情況下,管路閥①處于常開狀態,管路閥②處于常閉狀態)可以釋放第一、二、
三排中的任何一排的氣體。
C:向袋收塵內釋放:將管路閥②打開,將管路閥①關閉,可以釋放第一、二、三排中的任何一排的氣體。
三、注意事項:
CO2氣體滅火氣瓶房內的設施和閥門位置等由設備維護保養人員負責,巡檢工在正常點檢中發現問題后向值班主任匯報并記錄,根據值班主任的指示進行處置。
篇3:CO2壓縮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適用范圍
本規程適用于精煉崗位工藝安全操作、設備檢修維護的安全作業。
2.上崗的基本要求
2.1嚴格執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原化工部有關安全禁令,崗位操作人員必須取得安全作業證后方能持證上崗操作。
2.2上班必須按勞保用品著裝,嚴禁酒后上崗,工作期間嚴禁打鬧,嚴禁脫崗、串崗、睡崗。崗位及生產區嚴禁吸煙,
2.3按時巡回檢查,發現事故隱患及時加以消出。
2.4不準亂動崗位消防設施、安全裝置及,以免發生意外,安全裝置要定期檢查校驗。
2.5操作人員要熟悉本崗位的消防器材,防毒防護用品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2.6對本崗位機、電、儀所出現的異常或故障應及時聯系有關部門進行處理,不得擅自亂動,更不準拆卸,否則承擔責任。
2.7對本崗位的設備要加強維護,嚴禁敲擊,杜絕野蠻操作,運轉設備必須加設安全護罩。
2.8嚴禁超壓、串氣、帶液等各種形式的違章操作現象發生,出現事故,嚴格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處理。
2.9嚴格控制各工藝指標,防止竄壓而損壞設備。
3.生產中的安全要求
3.1控制壓力:排氣壓力≤0.35MPa,0.35MPa≤油壓≤0.45MPa油冷卻器進、出壓差:≤0.15MPa。
3.2控制溫度:排氣溫度:<100℃,徑向軸承溫度:≤70℃,送碳化總管溫度45-55度,推力盤溫度:≤80℃、≥90℃停車報警。
3.3濃度:下段氣濃度≥90%中段氣≥90%清洗氣:30-35%。
3.4液位:氣水分離器液位:20%-30%,油箱液位:1/2-2/3。
3.5各軸承油壓:0.15MPa齒輪箱前油壓:0.2MPa電機定子額定電流:140.8A/44A
3.6氣柜高度:5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