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爐上安全閥安裝要求
安全閥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l)額定蒸發量大于0.5t/h的鍋爐,至少裝設兩個安全閥:額定蒸發量小于或等于0.5t/h的鍋爐,至少裝一個安全閥。可分式省煤器出口處、蒸汽過熱器出口處都必須裝設安全閥。
(2)安全閥應垂直安裝在鍋商、集箱的最高位置。在安全閥和鍋筒或集箱之間,不得裝有取用蒸汽的出口管和閥門。
(3)杠桿式安全閥要有防止重錘自行移動的裝置和限制杠桿越軌的導架,彈簧式安全閥要有提升手把和防止隨便擰動調整螺釘的裝置。
(4)對于額定蒸汽壓力小于或等于3.82MPa的鍋爐,安全閥喉徑不應小于25mm:對于額定蒸汽壓力大于3.82MPa的鍋爐,安全閥喉徑不應小于20mm。
(5)安全閥與鍋爐的連接管,其截面積應不小于安全閥的進口截面積。如果幾個安全閥共同裝設在一根與鍋筒直接相連的短管上,短管的通路截面積應不步于所有安全閥排汽面積的1.25倍。
(6)安全閥一般應裝設排汽管,排汽管應直通安全地點,并有足夠的截面積,保證排汽暢通。安全閥排氣管底部應裝腔作勢有接到安全地點的疏水管,在排氣管和疏水管上都不允許裝設閥門。
篇2:在用鍋爐壓力容器安全閥校驗規定
?安全閥是鍋爐壓力容器(以下簡稱設備)上主要的安全附件。安全閥的校難兩種。目前在校驗裝置上進行安全閥校驗存在不少問題。為了統一在校驗裝置上進行安全閥校驗工作的要求,保證校驗質量,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適應范圍
?適用于低中壓在用鍋爐壓力容器上的安全閥(包括彈簧直接載荷式安全閥、杠桿式安全閥、靜重式安全閥)。
?二、校驗單位、人員及其職責
?1.從事安全閥校驗工作的單位,一般應是按勞動部分頒發的《勞動部門鍋爐壓力容器檢驗機構資格認可規則》的要求,經過資格認可的鍋爐壓力容器檢驗單位,其校驗工作應由檢驗員負責進行。對具備條件的校驗單位,可由從事設備定期檢驗的檢驗員委托,進行安全閥的校驗工和。
?2.校驗單位應具有與校驗工作相適應的的校驗裝置、儀器和場地,并建立必要的規章制度。
?3.校驗人員應具有安全閥的基本知識,熟悉并能執行安全閥校驗方面的有關規程、標準、能熟練地使用常用的校驗裝置、儀器、工具,掌握安全閥的實際校驗技能。
?4.校驗單位及校驗人員應保證校驗質量,校驗時應有詳細記錄,校驗合格后應進行鉛封和出具校驗報告書。
?5.校驗單位和校驗人員的校驗工作,應接受勞動部門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的監督檢查。
?三、校驗周期、項目和要求
?1.安全閥的校驗周期,應根據相應規程、標準的要求,或由檢驗員根據設備的檢驗情況而定。
?2.安全閥的校驗項目,一般以整定壓力和密封性能試驗為主。
?3.安全閥的整定壓力,應根據設備定期檢驗報告書中所給定的最高工作壓力,按規程、標準的要求而定。
?4.安全閥的密封性能試驗壓力,應符合有關規程、標準的要求。
?5.安全閥的整定壓力和密封性能試驗壓力,應考慮到背壓的影響和校驗時的介質,溫度與設備運行狀況的差異,給予必要的修正。
?6.新安全閥和檢修后的安全閥,應按其產品合格證明、銘牌、標準或使用條件,進行最大和最小開啟壓力的試驗,整定壓力應在其范圍內,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1)滿足密封性能;
?(2)彈簧直接載荷式安全閥(以下簡稱彈簧式安全閥),在整定壓力時,彈簧的壓縮量加上安全閥設計開啟高度,應不大于彈簧并緊時變形量的80%。
?四、校驗裝置、場地
?1.校驗裝置由校驗臺、氣源和管路等組成(見附錄1),基本要求如下:
?(1)有足夠的校驗介質。安全閥的校驗介質,一般使用空氣或氮氣,對于工作介質為液體的也可用水進行
?供氣裝置可配備壓縮機,也可采用若干氣瓶并聯或其它形式。貯氣罐的容積應不小于0.5m3,如缺陷源壓力高于貯氣罐的量大工作壓力,應有可靠的減壓裝置。水源一般可用壓力泵,并配有一家容積的氣體穩壓罐。
?(2)壓力表應符合要求。校驗臺上,每個校驗系統應裝兩塊相同的壓力表,其精確度等級不應低于1級,壓力表的最大量程應為安全閥校驗壓力的1.5~3倍,最好為2倍,壓力表應按計量部門的規定,定期進行校驗,并保持靈敏、可靠;
?(3)配有一定容積的緩沖罐;
?(4)為避免校驗的雜質對安全閥的密封面造成損傷,應加裝過濾裝置;
?(5)校驗裝置的最大工作壓力,應與安全閥需校驗的壓力相適應,并以最大允許工作壓力的1.5倍,定期作液壓試驗;
?(6)校驗裝置應保持密封,定期進行密封試驗;
?(7)校驗臺上應加裝校驗用溫度、壓力、信移測量記錄儀表及計時裝置,以便對校驗值等進行記載。
?2.校驗場地應符合下列要求:
?(1)空壓機、氣瓶應有單獨的存放間;
?(2)除放置校驗臺外,還應有進行安全空拆卸的工作臺,以及存放安全閥的場地;
?(3)校驗場地的各種裝置及附屬工具應有利于操作。其管道、電氣線路應符合安全要求。
?五、校驗程序、方法和處理
?1.校驗人員應根據檢驗員委托單(見附錄2)上的要求進行校驗。校驗單位要做好安全閥的接收和發放工作。校驗前,校驗人員要對安全閥進行宏觀檢查,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1)零部件完好,無裂紋、嚴重銹蝕和機械損傷;
?(2)規格、型號和性能要符合設備設計時的選用條件和實際使用狀況;
?(3)按有關規定要求,安全閥已進行解體、清洗、檢修或耐壓試驗并合格。
?2.經宏觀檢查,符合要求的安全閥應牢固地安裝在校驗裝置上,連接處應密封良好。貯氣罐內的壓力應保持為整定壓力的1.1~1.2倍;
?3.對于有調節圈的安全閥,在進行整定壓力校驗和密封性能試驗時,應保證下調節圈不與閥瓣或反沖盤接觸,防止出現虛假密封,以保證整定壓力的準確。
?4.整定壓力校驗和密封性能試驗
?(1)整定壓力校驗
?緩慢升高安全閥的進口壓力,當達到整定壓力的90%時,減緩升壓速度,使之每分鐘不超過001Mpa。對于帶有提升手把的彈簧式安全閥或杠桿式安全閥,當進口壓力達到整定壓力的75%時,可以適當進行手動試驗,以檢查安全閥動作的靈敏性。
?繼續升高安全閥的進口壓力,直至安全閥開啟(當進口壓力達到整定壓力,安全閥還未開啟時,不必再升壓)。如開啟壓力不符合整定壓力,應停止升壓,拆卸有關附件裝置,進行調整。對于彈簧式安全閥,在旋轉調整螺桿時,必須使用校驗介質的壓力低于整定壓力的90%,避免閥瓣隨著旋轉而損傷密封面;
?整定壓力調整好后,降低并調整安全閥的進口壓力,使其在密封試驗壓力狀態下保持一定的時間,進行密封性能試驗。
?(2)密封性能試驗
?以氣體為試驗介質時,對于封閉安全閥,可用泄漏氣泡數來表示其泄漏率。這種試驗的裝置、方法可按照GB12242《安全閥性能試驗方法》的要求,其合格標準可見GB12243《彈簧直接載荷式安全閥》或其它有關規程、標準的規定;對于非封閉式安全閥,可根據封閉式安全閥泄漏氣泡數和壓力表壓力下降值的關系,以相對應的壓力下降值來判斷。
?不能利用氣泡數和壓力下降值來進行判斷時,可用目視或耳聽來判斷。對于試驗介質為蒸汽的,如在一定時間內,未發現泄漏現象,則認為密封性能試驗合格;對于試驗介質為液體的,如在一定時間內,未發現閥瓣與閥座的密封面有流淌的液珠,則認為密封性能試驗合格。
?(3)連續反復進行整定壓力校驗和密封性能試驗,一般不可少于兩次。對于充裝易燃的介質,毒性程度為極度、高度、中度的介質等不允許有微量泄漏的設備,其安全閥密封性能試驗不可少于三次。每次校驗值都應符合要求。
?5.不合格安全閥的處理
?(1)彈簧式安全閥在公稱壓力范圍內,如所能調整的開啟壓力范圍,不符合整定壓力的要求,可以更換符合相應工作壓力級別的彈簧,再進行校驗,以滿足使用要求。
?(2)對于杠桿式安全閥、靜重式安全閥,必須保證整定壓力在其公稱壓力范圍內,否則應給予更換。
?(3)對于閥體滲漏、閥瓣和閥座密封面泄漏、零部件損壞而無法修復的安全閥,應給予判廢。
?(4)需要更換、判廢時,校驗單位應出具意見通知書(見附錄3)。提出意見和要求。
?六、記錄、鉛封、標牌和報告書
?1.校驗過程中,校驗人員應及時做好記錄(見附錄4)。
?2.校驗合格的安全閥,在安裝好有關附件裝置后應進行鉛封,以防止隨便改變已調整好的狀態。
?3.鉛封處應掛標牌,標牌上應有校驗單位名稱、校驗編號、所裝設備登記號、整定壓力和下次校驗日期。
?4.根據校驗記錄出具報告書(見附錄5),并按校驗單位質保體系和管理制度的規定進行審核、簽章。檢驗員應按規程、標準的要求,對報告書進行認定,對安全閥進行檢查。
?5.校驗單位應及時將安全閥的校驗情況,包括新安全閥的不合格情況和在用安全閥的判廢情況,進行統計,定期上報。
?6.規程、標準規定,或檢驗員認為,需要進行排放壓力、回座壓力、開啟高度等有關項目的校驗時,必須保證校驗介質有足夠的流量,校驗裝置上有流量測量儀表,并按GB12242《安全閥性能試驗方法》的有關要求進行校驗。
篇3:鍋爐蒸汽嚴密性安全閥調試方案
1設備概況
中國大唐湘潭電廠二期工程2×600MW機組鍋爐系東方鍋爐(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DG1900/25.4-Ⅱ1型超臨界參數變壓直流本生鍋爐,鍋爐配13臺德萊賽公司生產的全量型彈簧安全閥及兩臺動力控制泄壓閥(PCV),分別裝在一次汽系統和二次汽系統上。屏式過熱器進口設4只(兩側各2),主汽管道上設2只PCV閥和1只彈簧式安全閥;冷再進口設6只(兩側各3),熱再出口設2只(兩側各1)。
安全閥的整定壓力和啟閉壓差原則上制造廠已調整完畢,上下調整環、調整套、調整螺絲的位置都作了記錄,供貨同時交給用戶。但是由于廠家給定的數據不一定完全準確,加之運輸或安裝過程中各部件的位置有可能改變,因此,有必要進行安全閥的整定。
蒸汽嚴密性試驗的目的是檢驗鍋爐范圍內汽水管路焊口、手孔、法蘭、閥門的嚴密性及鍋爐的膨脹情況。
1.1主要設計參數
名?稱
單位
BMCR
ECR
BRL
過熱蒸汽流量
t/h
1913
1664.1
1810.6
過熱器出口蒸汽壓力
MPa(g)
25.4
25.0
25.3
過熱器出口蒸汽溫度
℃
571
571
571
再熱蒸汽流量
t/h
1582.1
1388.2
1493.5
再熱器進口蒸汽壓力
MPa(g)
4.336
3.802
4.087
再熱器出口蒸汽壓力
MPa(g)
4.146
3.632
3.907
再熱器進口蒸汽溫度
℃
311
299
305
再熱器出口蒸汽溫度
℃
569
569
569
省煤器進口給水溫度
℃
281
272
277
1.2安全閥的技術數據
安裝位置
閥門規格
閥門型號
整定壓力
MPa
回座比
溫度℃
排?放?量t/h
高過出口
3”×8”
1753WF
30.83
4~7%
571
257
屏過進口
3”×8”
1743WD
31.59
4~7%
448
414
屏過進口
3”×8”
1743WD
31.59
4~7%
448
414
屏過進口
3”×8”
1743WD
31.59
4~7%
448
414
屏過進口
3”×8”
1743WD
31.59
4~7%
448
414
高再出口
6”×8”
1775QWF
4.9
4~7%
569
125
高再出口
6”×8”
1775QWF
5.0
4~7%
569
128
低再進口
6”×8”
1775QWB
5.1
4~7%
311
166
低再進口
6”×8”
1775QWB
5.2
4~7%
311
169
低再進口
6”×8”
1705RWB
5.25
4~7%
311
247
低再進口
6”×8”
1705RWB
5.25
4~7%
311
247
低再進口
6”×8”
1705RRWB
5.25
4~7%
311
280
低再進口
6”×8”
1705RRWB
5.25
4~7%
311
280
PCV
2.5”×4”
3547W(V)
27
3%
571
159
PCV
2.5”×4”
3547W(V)
27
3%
571
159
2鍋爐蒸汽嚴密性試驗及安全閥整定遵循標準
2.1DL612—1996《電力工業鍋爐壓力容器監察規程》
2.2DL647—2004《電力工業鍋爐壓力容器檢驗規程》
2.3《火力發電廠基本建設工程啟動及竣工驗收規程(1996年版)》
2.4DL/T5047-95《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鍋爐機組篇》
2.51996年版《火電工程調整試運質量檢驗及評定標準》
2.6鍋爐設備制造廠的有關技術標準或要求
2.7德萊賽公司產品說明書。
3質量控制點
3.1鍋爐的焊口、人孔、手孔和法蘭的嚴密性,應無任何泄漏。
3.2鍋爐附件和全部汽水閥門嚴密、應無泄漏。
3.3聯箱、各受熱面部件和鍋爐范圍內的汽水管路的膨脹情況及支座、吊架和彈簧受力、位移及伸縮情況正常、無卡澀現象和妨礙膨脹之處。
3.4確認蒸汽嚴密性試驗合格后才能進行過熱器安全閥整定。
3.5安全閥整定時,其回座壓力在4~7%范圍內。
3.6試驗過程中,調試人員認真填寫各階段的原始記錄,并在記錄上簽字,鍋爐專業調試負責人對各項記錄進行核對并簽字。
3.7蒸汽嚴密性試驗和安全閥校驗結果須經有關單位檢查驗收認可,并簽證。
4人員分工
4.1鍋爐調試技術人員負責整個試驗過程中的指揮與協調,提供對設備操作的要求及試驗的技術指導,同時完成整個過程的測試、記錄工作;
4.2全部參加試驗的調試人員都持有相應的資格證;
4.3運行人員根據本方案和調試人員要求負責設備的運行操作。
4.4安裝單位負責試驗和整定工作所要求的臨時設施,準備好調試所需要的工具,并負責維護設備。負責蒸汽嚴密性試驗時對各部件的檢查和安全閥的整定工作。
5安全閥整定需具備的條件
5.1鍋爐所有安全閥及電磁釋放閥已按制造廠家的各項要求安裝完畢;
5.2安全閥托水盤疏水應暢通,并接至安全地點,以防在動作時發生水擊;
5.3安全閥排汽管應牢固,支吊架符合要求,以防排汽管的重量直接壓在安全閥上,保證其自由膨脹;
5.4安全閥疏水盤與安全閥排汽管之間的安裝間隙正確,有足夠膨脹間隙;
5.
5.5安全閥所安裝的蒸汽管道必須支吊牢固;
5.6安全閥的法蘭與排汽管的中心線距離符合安全閥廠家的規定;
5.7安全閥噴咀環及調整環按制造廠的銘牌所示調整好;
5.8電磁釋放閥冷態整定工作結束,開啟和關閉的壓力設定值正確,電磁釋放閥下的隔離閥和傳壓管上的隔離閥打開,電氣回路正確,電磁釋放閥控制方式切到“集控/手動”方式;
5.9鍋爐蒸汽嚴密性試驗結束,并經驗收簽證;
5.10就地、控制室壓力表以及液壓輔助裝置壓力表應事先校驗,并有誤差記錄;調校安全閥以就地壓力表為準,其壓力表精度為0.4級以上;
5.11屏式過熱器進口管道和主蒸汽管道上分別安裝就地壓力表,量程為40MPa,再熱器進、出口管道上分別安裝上就地壓力表,量程為8MPa;沒有就地壓力表接口的地方,可通過壓力變送器接口安裝壓力表;
5.12在檢驗前,由廠家負責派人到現場指導,保證各部件出廠前的原始位置不變,將結合面處理到出廠時所要求的光潔度。
5.13準備好整定所需要的專用工具和安全保護用品,如專用扳手及套管、對講機、秒表、紙筆等。
5.14各安全閥處的就地壓力表的安裝位置必須既能反映安全閥的壓力又處于安全地帶,確保人身安全;安全閥就地平臺欄桿牢固,照明充足,確保調試人員安全。
6安全閥整定步驟及辦法
試驗壓力以就地壓力表(精度等級為0.4級)為準。在整定安全閥時升壓速度不超過0.08MPa/min;
6.1電磁釋放閥排氣試驗
為保證電磁釋放閥能正常開啟和關閉,在過熱器安全閥整定前進行電磁釋放閥試驗。試驗在60%左右的整定壓力下進行,手動開啟和關閉一次,以確認其工作可靠。
6.2過熱器安全閥的整定
6.2.1過熱器安全閥整定時間安排在機組帶75%BMCR左右負荷下進行;
6.2.2安全閥整定應按整定壓力由高到低的原則;
6.2.3校對就地壓力表與集控室讀數進行;
6.2.4校驗過程
在整定安全閥前用繩子系在安全閥的手柄上,試拉安全閥一次;
主汽系統安全門校驗,將過熱器的汽壓升到安全閥起座壓力的80%(24.0MPa)左右,保持壓力穩定;
調整液壓輔助裝置壓力使安全閥起座;
當聽到安全閥啟座時的聲音時,快速準確地記錄就地壓力表壓力及液壓輔助裝置壓力;
6.2.5起跳壓力的調整
過熱蒸汽的起跳壓力與設定的壓力的偏差不得超過±1%;
如果安全閥的起座壓力不符合要求,則需要對安全閥的起座壓力進行調整;
移去提升裝置及手柄組,松開調整螺栓鎖定螺母,如果安全閥起座壓力低,順時針旋轉調整螺栓;如果安全閥起座壓力高,則反時針旋轉調整螺栓;每次調整后,都需要將鎖緊螺母鎖緊,以防止調整螺栓松動;提升裝置重新安裝就位;給液壓輔助壓力裝置加壓,使安全閥起座;
重復上述步驟到安全閥起座壓力合格;
6.2.6回座壓力的調整
如果安全閥的回座壓力不符合要求,則可以通過調整環的調整來調整;
在調節回座壓力時,必須將蒸汽壓力降低到安全范圍內;
從安全閥旋下調整環定位螺釘;
當回座壓力高時,反時針旋轉調整環;當回座壓力低時,順時針旋轉調整環;
重新旋上調整環定位螺釘;
6.2.7在校驗各項工作完畢將安全門的手柄重新安裝上。
6.3再熱器安全閥的整定
再熱器安全閥整定時間安排在汽機沖轉和機組首次并網后進行;
采用油壓助跳裝置輔助整定安全閥;
再熱蒸汽系統安全門校驗,開啟機組高、低旁調整再熱器管道壓力為的安全門起座壓力80%左右,保持壓力穩定,調整液壓輔助裝置壓力使安全閥起座,記錄就地壓力表壓力及液壓輔助裝置壓力;
具體整定方法同過熱器安全閥的整定;
對最低起座壓力的再熱器安全閥進行實校,再熱器安全閥的起跳值與設定值不超過±1%。
7蒸汽嚴密性試驗
蒸汽嚴密性試驗安排在機組帶負荷過程中進行,實際上蒸汽嚴密性試驗貫穿鍋爐首次啟動帶高負荷的整個過程,在不同的壓力和負荷等級下均應進行檢查,以保證系統嚴密、膨脹通暢。
7.1蒸汽嚴密性試驗升壓按啟動升壓帶負荷曲線進行。
7.2鍋爐升壓至過熱器出口壓力24.0MPa,進行全面檢查。
7.3注意檢查鍋爐的焊口、人孔、手孔和法蘭的嚴密。
7.4注意檢查鍋爐附件和全部汽水閥門的嚴密性。
7.5注意檢查聯箱、各受熱面部件和鍋爐范圍內的汽水管路的膨脹情況及支座、吊架和彈簧受力情況是否正常,是否有妨礙膨脹之處。
7.6詳細記錄各部件膨脹值及檢查結果,并辦理簽證。
8危險點/危險源分析與控制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項
8.1防止汽機進汽:再熱器安全閥整定時,汽機側應投入盤車裝置,壓緊高壓缸排氣逆止門,防止此門不嚴,造成汽機進汽。
8.2防止超溫超壓:
安全閥調試期間應加強對燃燒的調整,防止超壓事故;
開關旁路以及投退停油槍時,要保證壓力穩定,旁路調節的原則是:高旁的最小開度要保證再熱器不超溫,低旁最小開度要保證再熱器不超壓;
調整安全閥過程中為防止鍋爐意外超壓,PCV(即電磁釋放閥)應確保手動開關可靠。
8.3防止支吊架受力不均:升溫升壓過程中派專人進行膨脹和支吊架受力情況檢查,發現支吊架明顯受力不均,或相應設備明顯異常(如振動大),應及時調整。
8.4防止蒸汽泄漏:加強現場巡視,注意檢查鍋爐的焊口、人孔、手孔和法蘭的嚴密性。
8.5現場安全注意事項:
調試地點照明應充足,道路暢通,防止安全閥動作后蒸汽噴出傷人,無關人員禁止在旁逗留。
應有可靠方便的通訊系統保持爐頂與主控室的聯系,調試各方人員應密切配合,服從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