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起重搬運作業安全操作基本要求

起重搬運作業安全操作基本要求

2024-07-18 閱讀 8026

1、起重搬運工作時,必須嚴格遵守起重操作規程和安全技術規程。

2、需要利用建筑物作為設備起重搬運的承力點時,必須嚴格符合建筑物承重要求,同時還必須做好防止損傷建筑物的措施。

3、使用起重搬運機具時,應嚴格遵守GB4387-84《廠內運輸安全規程》和GB6067-85《起重機械安全規程》等。

4、起重搬運機具必須定期檢修、妥善維護,在每次使用前均應事先檢查,確認完好無損,并符合所需的技術要求后,方可使用。

5、進行起重搬運工作前,應切實查明設備本身的允許載荷和被吊物體的重量,正確選用起重搬運機具和方法。對復雜的起重搬運工作,應編制施工方案,并審核批準,交底后嚴格按方案要求進行。

6、起吊設備時,吊索捆綁應按箱體上的標記,設備上專用的吊裝部位和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進行,并注意以下幾點:

6.1設備應捆綁穩固,主要承力點應高于設備重心,以防傾倒。

6.2吊索的轉折處與設備接觸部位,應墊軟質材料,以防吊索和設備損壞。

6.3捆綁易變形設備時,應采取措施,防止變形。

6.4設備上可能滑動的部件應予以固定,以防滑動而碰損。

7、起重搬運工具如桅桿、卷揚機和索具等安裝后,必須認真檢查,其連接和固定應穩妥牢固,電氣和制動應安全可靠。

8、起吊設備前應全面檢查各部分情況,使其符合穩妥牢固和安全的要求,起吊時應先吊離地面作為試吊,經檢查,確認穩妥牢固后,方的繼續起吊。

9、起吊設備時應垂直上升,如受環境或起重機具的限制不得不斜向上升時,應經過周密計算,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安全。但如履帶式、橋式等起重機械嚴禁斜向起吊設備。

10、設備在起吊過程中,不得中途停止作業,指揮人員與起重機司機不得離開工作崗位,吊物下方不得有人停留或通過,如工作人員必須在吊物下方進行工作時,應采取安全措施。

11、起重搬運工作中,各起重指揮、司索、司機應分工明確,動作協調一致,并服從統一指揮。

12、起重搬運工作中,如出現不正常現象時,應立即停止工作,查明原因,予以矯正后,方可繼續工作。

13、設備起吊就位后,應放置穩固,對重高的設備,應先采取防止設備搖動或傾倒的措施后,方可拆除起重機具。

14、裝卸或搬運裝在箱內的設備前,應檢查箱體和支撐是否牢固,如在工作中可能使設備受損時,應將箱體和支撐進行加固。

15、起重吊裝需要上高空進行作業時,必須遵守安規8.1、8.2條之規定。

篇2:起重搬運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第一章一般規定

第一條起重機械系指橋式起重機、門式起重機、裝卸橋、纜索起重機、汽車起重機、輪胎起重機、履帶起重機、鐵路起重機、塔式起重機、門座起重機、桅桿起重機、升降機、電葫蘆及簡易起重設備和輔助用具(如吊籃)等。

第二條新購置的起重機械,其生產廠家應是政府主管部門頒發具有資質的專業制造廠,其安全、防護裝置必須齊全、完備,具有產品合格證和安全使用、維護、保養說明書。新安裝的起重設備應由當地政府相關檢驗部門進行檢查試驗,取得頒發的使用許可證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第三條設計、制造、改制、維修、安裝、拆除起重機械(包括臨時、小型起重機械),需由取得政府部門或其授權機構頒發許可證的單位進行。改造、安裝后的起重裝備,應取得當地政府相關部門頒發的使用許可證后,方可使用。

第四條起重作業按起吊工件重量劃分為三個等級,大型為100噸以上;中型為40噸至100噸;小型為40噸以下。各類起重機械,應由設備管理部門負責建立臺賬,使用單位建立技術檔案。

第五條自制、改造和修復的吊具、索具等簡易起重設備,必須有設計資料(包括圖紙、計算書等),并應有存檔資料。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按照圖紙進行,經具有檢驗資質的機構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六條起重機具的吊勾及滑輪組必須有防脫落裝置,否則禁止使用。第二章安全管理

第七條使用單位應按照國家標準規定對起重機械進行日檢、月檢和年檢。對在檢查中發現問題的起重設備,應進行檢修處理,并保存檢修檔案。

第八條起重指揮人員、司索人員(起重工)和起重機械操作人員必須持有國家政府頒發的、有效的《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后,方可從事指揮和操作;取得一種或幾種起重設備操作證的人員,去承擔另一種新型起重設備的操作前,應經過該項新設備的單獨測驗,取得相應操作證后方可正式工作。

第九條在進行大型起重作業前,安全監督部門應對施工方案、施工安全措施和應急預案進行審查。

第十條安全監督部門應對從事起重作業指揮和操作的人員進行資格確認。第十一條起重作業前作業負責人應進行以下項目的安全檢查:

(一)對起重機械和吊具進行安全檢查確認,確保處于完好狀態;

(二)對安全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確認。

(三)對吊裝區域內的安全狀況進行檢查(包括吊裝區域的劃定、標識、障礙);

(四)核實天氣情況。第十二條作業中安全措施

(一)起重作業時必須明確指揮人員,指揮人員應佩戴明顯的標志。

(二)起重指揮必須按規定的指揮信號進行指揮,其他作業人員應清楚吊裝方案和指揮信號;

(三)起重指揮應嚴格執行吊裝方案,發現問題應及時與方案編制人協商解決;

(四)正式起吊前應進行試吊,試吊中檢查全部機具、地錨受力情況,發現問題應先將工件放回地面,故障排除后重新試吊,確認一切正常,方可正式吊裝;

(五)吊裝過程中出現故障,應立即向指揮者報告,沒有指揮令,任何人不得擅自離開崗位;

(六)起吊重物就位前,不許解開吊裝索具。第十三條起重操作人員應遵守以下規定:

(一)按指揮人員所發出的指揮信號進行操作。對緊急停車信號,不論由何人發出,均應立即執行;

(二)當起重臂、吊鉤或吊物下面有人,吊物上有人或浮置物時不得進行起重操作;

(三)嚴禁使用起重機或其他起重機械起吊超載或重量不清的物品和埋置物體。在特殊情況下必須超銘牌使用時,應經過計算和試驗,并經主管生產的副廠長(或總工程師)批準。沒有制造廠銘牌的各種起重機具,應經查算,并作荷重試驗后,方準使用;

(四)在制動器、安全裝置失靈、吊鉤防松裝置損壞、鋼絲繩損傷達到報廢標準等情況下禁止起重操作;

(五)吊物捆綁、吊掛不牢或不平衡而可能滑動、吊物棱角處與鋼絲繩之間未加襯墊時不得進行起重操作;

(六)無法看清場地、吊物情況和指揮信號時,不得進行起重操作;

(七)起重機械及其臂架、吊具、輔具、鋼絲繩、纜風繩和吊物不得靠近高低壓輸電線路。必須在輸電線路近旁作業時,必須按照中國**集團公司電力安全作業規程(熱力和機械部分)的規定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制定專門的作業安全技術措施,經批準后執行,作業時必須進行安全監護,安全距離不能滿足要求時,應停電后再進行起重作業;

(八)在停工或休息時,不得將吊物、吊籠、吊具和吊索懸吊在空中;

(九)在起重機械工作時,不得對起重機械進行檢查和維修。不得在有載荷的情況下調整起升、變幅機構的制動器;

(十)下放吊物時,嚴禁自由下落(溜)。不得利用極限位置限制器停車;

(十一)用兩臺起重機械吊運同一重物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1.兩臺起重機的起重量如大小不同,則在掛繩子時,應根據起重容量計算綁扎鋼絲繩的距離來分配荷重,或按不同的起重容量制作橫梁來承受起重量,以免一臺所受的負荷過重,一臺過輕,造成事故;

2.兩臺起重機的升降、運行應保持同步,起重物應保持水平,起重繩應保持垂直;各臺起重機械所承受的載荷不能超過各自額定起重能力的80%;

3.應由專人統一指揮,指揮人應站在兩臺起重機的駕駛人員均能看清的地方;

4.應在工作負責人的直接領導下,按照由主管生產的廠副廠長(或總工程師)批準的安全技術措施進行。

(十二)遇6級以上大風或大雪、大雨、大霧等惡劣天氣時,不得從事露天起重作業。第十四條司索人員應遵守以下規定:

(一)聽從指揮人員的指揮,并及時報告險情;

(二)根據重物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吊具與吊索;不準用吊鉤直接纏繞重物,不得將不同種類或不同規格的吊索、吊具混在一起使用;吊具承載不得超過額定起重量,吊索不得超過安全負荷;起升吊物,應檢查其連接點是否牢固、可靠;

(三)吊物捆綁應牢靠,吊點和吊物的重心應在同一垂直線;

(四)禁止人員隨吊物起吊或在吊鉤、吊物下停留;因特殊情況進入懸吊物下方時,應事先與指揮人員和起重機司機(起重操作人員)聯系,并設置支撐裝置,不得停留在起重機運行軌道上;

(五)吊掛重物時,起吊繩、鏈所經過的棱角處應加襯墊;吊運零散的物件時,應使用專門的吊籃、吊斗等器具;

(六)不得綁掛、起吊不明重量、與其他重物相連、埋在地下或與地面和其他物體凍結在一起的重物;

(七)人員與吊物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放置吊物就位時,應用拉繩或撐竿、鉤子輔助就位。第十五條起重作業完畢,作業人員應做好以下工作:

(一)將吊鉤和起重臂放到規定的穩妥位置,所有控制手柄均應放到零位,對使用電氣控制的起重機械,應將總電源開關斷開;

(二)對在軌道上工作的起重機,應將起重機有效錨定;

(三)將吊索、吊具收回放置于規定的地方,并對其進行檢查、維護、保養;

(四)對接替工作人員,應告知設備、設施存在的異常情況及尚未消除的故障;

(五)對起重機械進行維護保養時,切斷主電源并掛上標志牌或加鎖。第十六條人工搬運

(一)工作人員應根據搬運物件的需要,應穿戴符合生產過程中為免遭或減輕事故傷害和職業危害的個人防護用品(PPE);

(二)搬運的過道應當平坦暢通,如在夜間搬運應有足夠的照明,如需經過山地陡坡或凹凸不平之處,應預先勘測道路;

(三)用人工搬運或裝卸重大物件而須搭跳板時,須使用厚50mm以上的木板,跳板中部須設有支持物,防止木板過度彎曲。從斜跳板卸物件時,須用繩子將物件從后面拴住,工作人員應站在卸放重物的兩側,不準站在卸放重物的正面下邊;

(四)不準肩荷重物登上移動式梯子或軟梯;

(五)容易破碎的物品必須放在適當的框、籃或架子上搬運;

(六)搬運管子、工字鐵梁等長形物件,應注意防止物件甩動,傷害附近的人員或設備。用車推時應綁扎牢固;

(七)加熱的液體應放在專門的容器內搬運,并且不得盛滿,應用車子推或兩人抬,不準一人肩荷搬運。

第十七條手工搬運及其安全要求

(一)肩扛,其重量以不超過本人體重為宜。最好有人搭肩,搭肩應稍下蹲,待重物到肩后,直腰起立,不能彎腰,以防扭傷腰部;

(二)肩抬,兩個以上抬運重物時,必須同一順肩。換肩時重物須放下。多人共同搬運、抬運或裝卸較大的重物時,應有一人擔任指揮,搬運的步調應一致,前后扛應同肩,必要時還應有專人在旁監護;

(三)使用撬杠。可根據具體情況采用長短大小不同規格的撬杠。操作時,撬杠應放在身體一側,兩腿叉開,兩手用力。不準站在或騎在撬杠上面工作,也不準將撬杠放在肚子下,以防發生人身傷害事故。

(四)使用跳板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1.必須使用厚度大于50mm的跳板,凡腐朽、扭紋、破裂的跳板,均不得使用;

2.單行跳板,其寬度不得小于0.6m。雙行跳板,其寬度不得小于1.2m;

3.跳板坡度不得大于1:3。凡超過5m長的跳板,下部應設支撐;

4.跳板兩頭應包扎鐵箍,以防裂開。

第十八條用管子滾動搬運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使用滾杠搬運應由專人負責指揮;

(二)管子能承受重壓,直徑相同,長短適合,光滑垂直。管子承受重物后,兩端各露出托板長度宜在150~300mm內,以便調節滾動搬運轉向

(三)在重物滾動搬運中,放置管子應在重物移動的前方,并應有一定距離。在移動中需要增加滾杠時,必須停止移動;

(四)在移動中需要調正方向時,應采用錘擊方式,嚴禁用手直接調整。禁止用手去抓受壓的滾杠,拿取滾杠時,四指伸進筒內,拇指壓在上方,以防壓傷手指;

(五)重物上坡時應用木楔墊牢管子,以防管子滾下;下坡時,必須用繩子拉住重物的重心,防止下滑過快。

篇3:設備起重搬運作業安全

機械設備起重搬遷、起重搬運、設備搬運、設備起重、機械吊裝搬遷、機械搬運、大小型機械搬遷、工廠搬遷、工廠搬家服務都少不了起重機的操作,操作起重機,安全問題應該放到首要位置。

1.每班起重機作業時,應注意先做一些無負荷升降、變幅、旋轉等演練,前后左右試運行一下以確保無故障。在進行以下制動器、限位裝置的安全性能試驗,確保安全;

2.對于大幅修改或者是新安裝的機器,一定要在使用前做好一切起重機性能試驗;

3.信號員與起重機司機應該按照規定利用規定的引號或手勢進行信息傳遞工作,二者要密切配合,發生危險時,司機要按照指揮停止起重機運行;

4.得到信號員發出的起吊信號后,司機要先鳴信號后起重。首先要進行試調,無誤后繼續起吊;

5.起吊時,吊鉤鋼絲繩要保持垂直,尚未吊起時,禁止起重機移動位置或作旋轉運動。也不能吊拔凝結在地下或埋在地下或重量不明的物品;

6.旋轉起吊時,要勻速起吊,放下時也不要速度太快,以免發生危險;

7.起吊重物時,切不可從人上方越過,更不可停留;

8.起重機運行是,禁止人員上下;

9.起吊危險物品時,應注意采取安全措施,防止人員受到傷害;

10.起吊電磁起重機時,要提前做好人員疏散;

11.起重機在吊重作業中不準起落重臂,在特殊情況下,要做到嚴格按說明書的有關規定執行。嚴禁在起重臂起落穩妥前變換操縱桿;

12.起重時,要做好照明工作,與周圍物體保持一定距離;

13.信號不清、重物捆綁不牢、重量不明、大風及大霧等惡劣天氣時、沒有足夠的照明時、鋼絲繩嚴重磨損等情況,嚴謹起吊;

14.如有架空輸電線路,不可在其下經過、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