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鍋爐本體檢修安全注意事項范本

鍋爐本體檢修安全注意事項范本

2024-07-18 閱讀 4873

1、檢修工作前應觀察環境是否具備工作條件,不具備條件應通知值長并向上級領導匯報,停爐后方可工作。

2、檢修工作前,通知運行員切斷水、電、汽源并由專人掛牌。

3、檢修人員佩帶好勞動保護用品。

4、登高作業須系好安全帶或搭好腳手架并由一人監護。

5、檢修中應把工具、各種材料、配件放置好,防止掉入設備、管道或爐膛里邊。

6、進入爐膛、煙風道等空間作業時通風條件應良好,溫度降至工作溫度方可進入工作。照明使用36V行燈且由一人在外監護經常與里邊工作人員聯系。

7、工作完畢后,檢查是否工具、材料、配件齊全,防止遺留在爐膛等空間里邊。

8、工作完畢后,專人摘牌,驗收合格后方可離開工作現場。

9、將檢修結果匯報值長,并做好檢修記錄。

篇2:鍋爐本體保溫技術安全交底

作業指導書編號鍋爐本體保溫*DJ/DSZ-L(BW)-04-001-2006作業指導書名稱鍋爐本體保溫施工單位主持人交底人交底時間主要交底內容見附表被交底人意見代表簽字:被交底人簽字交底記錄表1施工工序:金屬件焊接→保溫層→保護2施工方法2.1爐膛四周、后豎井包墻四周垂直爐墻、旋風分離器爐墻:保溫層總厚度150mm(從管中心線算起)=鰭片間填硅酸鋁耐火纖維散棉加高溫粘結劑至高出管壁5mm+硅酸鋁耐火纖維毯50mm+高溫玻璃棉70mm。2.2爐頂及后豎井頂部爐墻保溫結構為:在穿墻管表面涂抹瀝青漆2mm。無密封裝置處:總厚度為200mm,即在頂棚管間填硅酸鋁耐火纖維散棉加高溫粘結劑30mm(高出管壁約5mm),上面涂抹5mm高溫耐火膠泥+80mm硅酸鋁耐火纖維板(分四層每層之間用高溫粘結劑粘貼)+保溫澆注料+20mm耐熱密封涂料。密封裝置處:密封盒內敷設高溫微膨脹耐火可塑料,在其表面涂抹5mm厚高溫耐火膠泥,其余空腔填充硅酸鋁耐火纖維散棉。2.3后豎井包墻過熱器穿墻處的爐墻厚度(從管子外壁算起)為150mm,高過采用100mm硅棉+50mm高溫玻璃棉的復合結構,其余部位采用50mm硅棉+100mm高溫玻璃棉的復合結構。此處有P91材質管道,保溫釘不得焊接在此部分管道上。2.4風室底部(爐外)、爐膛及包墻上部無金屬外護板處采用保溫澆注料澆注結構,除風室底部(爐外)總厚度200mm(包括20mm厚抹面,自管子中心線算起,其余為保溫澆注料澆注)外,其余部位總厚度150mm。2.5尾部省煤器上部區域(標高30700)以上保溫總厚度為200mm,采用120mm硅酸鋁耐火纖維毯+80mm高溫玻璃棉,尾部省煤器下部區域(標高30700)以下保溫總厚度為160mm,采用80mm硅酸鋁耐火纖維毯+80mm高溫玻璃棉。保溫層固定:保溫層穿過保溫釘后敷設鍍鋅鐵絲網,在鐵絲網外用彈性壓板套入保溫釘壓緊鐵絲網至要求的保溫厚度后將保溫釘彎成90º即可。保護層用壓型板保護。2.6爐外不與煙氣直接接觸的集箱外表面,當無護板時采用保溫澆注料結構,總厚度150mm(包括20mm厚抹面),有外護板時采用硅酸鋁耐火纖維毯(厚50mm)+高溫玻璃棉(厚100mm)的輕質保溫材料復合結構,總厚度150mm。2.7輕質保溫材料的固定采用支撐釘、鐵絲網和彈性壓板,彈性壓板在鐵絲網(20×20×1.2mm的活絡鐵絲網或20×20×1.6mm的鍍鋅鐵絲網)外套入支撐釘,壓緊鐵絲網至要求的爐墻厚度后,將支撐釘彎成90º即可。無鰭片處可將支撐釘點焊在管壁上,但不得損傷受壓元件的基本金屬,支撐釘和彈性壓板采用順列布置。在保溫澆注料爐墻的抹面層內應鋪設20×20×1.2mm的活絡鐵絲網或20×20×1.6mm的鍍鋅鐵絲網,并用支撐鉤、壓板進行固定。支撐鉤和壓板用點焊方式固定,支撐鉤的頭部可于管子鰭片相焊。無鰭片處參照上述支撐釘相應的固定方式。支撐釘和彈性壓板采用順列布置。2.8空氣預熱器管箱及連通箱區域為空氣層(根據具體部位的筋板、型鋼尺寸決定)+100mm高溫玻璃棉+壓型板。空氣預熱器連接煙道區域為100mm高溫玻璃棉+壓型板。空氣預熱器出口處煙道區域為空氣層(根據具體部位的筋板、型鋼尺寸決定)+50mm高溫玻璃棉+壓型板。尾部灰斗區域保溫:結構為空氣層(根據具體部位的筋板、型鋼尺寸決定)+50mm高溫玻璃棉+壓型板。點火燃燒器區域保溫結構為100mm高溫玻璃棉+金屬平板。2.9管道保溫:2.9.1介質溫度>50℃的管道等均應予以保溫2.9.2介質溫度≥350℃、Φ>38mm的管道保溫材料采用硅酸鋁耐火纖維管殼;介質溫度<350℃、Φ>38mm的管道保溫材料采用復合硅酸鹽管殼;保護層為金屬平板。2.9.3小管徑管道(Φ≤38mm)采用Φ22mm硅酸鋁纖維繩纏裹,保護層用增強性玻纖涂塑膠帶(阻燃型)包覆。2.9.4對于管束保溫,應沿長度方向每隔2-3米左右扎牢堵死管束中的縫隙,以防止空氣對流。2.9.5管道保溫中管殼不好包覆處如:管束部分以及管道的焊縫、法蘭、閥門等特殊部位可用硅酸鋁耐火纖維毯包覆。2.9.6所有安全閥處的保溫由現場酌情處理,其保溫應不影響安全閥的正常工作,所有閥門的執行(活動)機構不保溫。2.9.7鍋爐吊掛裝置中凡要求不得保溫的吊桿、吊板、銷軸均不得包入保溫層內。2.9.8各類管道的保溫材料材質、厚度、分層情況等具體數據見部件“管道保溫”中圖“管道保溫管殼數量匯總表”。2.9.9鍋筒區域保溫結構;50mm硅酸鋁耐火纖維毯+100mm高溫玻璃棉板+金屬平板。2.10保溫層固定2.10.1有空氣層處保溫層的固定:在靠近空氣層側鋪一層鍍鋅鐵絲網40×40×3.5mm,在保溫層外表面鋪設一層鍍鋅鐵絲網20×20×1.6mm,彈性壓板在鐵絲網外套入保溫釘壓緊鐵絲網至要求的保溫厚度后將保溫釘彎成90º即可。2.10.2無空氣層處保溫層的固定:無空氣層處保溫層不設內層鍍鋅鐵絲網,保溫材料直接與護板上的鋼板接觸,在保溫層外表面鋪設一層鍍鋅鐵絲網20×20×1.6mm,在鐵絲網外用彈性壓板套入保溫釘壓緊鐵絲網至要求的保溫厚度后將保溫釘彎成90º即可。保護層用壓型板保護。2.10.3鍋筒區域的保溫材料不用支撐釘和彈性壓板,而直接用鍍鋅鐵絲網20×20×1.6mm將保溫材料箍緊。2.10.4管道保溫材料固定:可用雙股鍍鋅鐵絲來綁扎,綁扎距離為300mm。3保溫通用部分3.1材料管理3.1.1保溫防腐材料應三證齊全(即生產許可證、理化試驗報告、合格證),其規格、質量符合設計要求。3.1.2所有材料使用前應委托綜合試驗室進行理化試驗,檢驗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施工。3.1.3凡工程用保溫防腐材料均應辦理入庫驗收手續。材料入庫后,應妥善保管,注意防潮、防水、防霉變。3.1.4各種規格材料應分類存放,掛牌標識,對露天存放材料做到下墊上蓋。3.2技術要求3.2.1所有工程項目均按設計要求施工,并制定相應的安全健康和環境保護措施。3.2.2工程質量驗收根據“施工質量檢驗及評定標準”、“技術規范”或業主提供的圖紙要求進行。3.2.3保溫有厚度、溫度及其它檢測要求項目,施工單位委托綜合試驗室及時進行測試,并有試驗報告。3.3設備管道保溫3.3.1設備管道保溫時應清理表面的銹跡、油污、雜物等。當設備管道介質溫度低于12℃時,設備管道表面保溫前應進行防腐處理。3.3.2鉤釘焊接要牢固,間距應符合設計要求,無要求時,一般部位200—300毫米,圓罐封頭150—300毫米,臥式圓罐上半部、設備頂部400—500毫米。3.3.3垂直管道及平壁設備必須設置防滑墜支撐件,固定應牢固,間距為3—4米或按設計要求施工。3.3.4主絕熱層敷設一層錯縫、二層錯縫壓縫,粘接、綁扎牢固。自鎖緊板(墊板)不能產生向外滑動,否則應予更換。3.3.5鐵絲網敷設對接要牢固,緊貼在主保溫層上,與鉤釘連接,鐵絲無斷頭,表面無空鼓,在膨脹縫處鐵絲網應斷開。3.3.6金屬罩殼安裝、下料要準確,緊貼主保溫層,環向搭口向下,相鄰搭口方向與管道坡度一致。管道金屬護殼的縱向接縫應與管道軸線保持平等,環向接縫應與管道與的軸線保持垂直。設備金屬護殼的環向接縫與縱向接縫應互相垂直,并成整齊的直線。3.3.7環形設備金屬護殼應做成輻射狀,每片分布均勻。3.4預留膨脹間隙3.4.1設備管道法蘭兩側應留法蘭螺絲長度加2cm間隙。3.4.2介質溫度不同的管道之間、管道穿平臺處周圍預留間隙為10—20mm。3.4.3設備及管道金屬護殼搭接尺寸不少于20mm,露天或潮濕環境下不得少于50mm,高溫管道直管段與彎頭金屬護殼搭接不得少于75mm。3.4.4加強成品保護,做好防水、防雨措施,防止二次污染。4施工工藝要求:4.1保溫鉤釘及其它支撐骨架焊接,應焊接牢固,不得損壞設備或管道;鍋爐受熱面須沿鰭片溝槽方向在鉤釘兩側點焊,保溫鉤釘間距符合設計要求(立面為9-11個/m2),長、寬偏差不大于5mm;所有點焊工作必須由有焊接合格證人員操作,不允許本部門無證人員自行點焊(尤其是外包隊),如違反該要求,一切后果自負。4.2凡直徑≥100mm的垂直(或>60°的)管道或立式設備,都要按3m/道的間距裝設保溫托架,對不允許直接焊接的設備或管道,制作成抱箍型式,托架應固定牢靠;托架寬度小于保溫厚度10mm,介質溫度≥200℃時,需在設備或管道與抱箍間加隔熱層。4.3主保溫層為捆扎法施工時,捆扎鐵絲要擰成扭瓣箍環,并將鐵絲頭嵌入保溫層內;直徑<600mm設備或管道采用16#-18#鐵絲,捆扎間距不大于400mm;直徑≥600mm的采用12#-14#鐵絲,捆扎間距不大于500mm,但每塊保溫制品捆扎鐵絲不能少于2道。4.4保溫層單層錯縫、多層壓縫,塊與塊之間拼砌嚴密,保溫層平整;鐵絲網緊貼保溫層,牽連牢固,鐵絲斷頭無外露。4.5爐墻、保溫工程熱態驗收時,按相關規定《火力發電廠保溫工程熱態考核測試與評價規程》DL/T934-2005驗收。4.6保溫混凝土按技術要求配和,施工前要先將大包內護板上的細小縫隙用軟質材料堵塞,穿過保溫層的吊桿須用軟質材料保證其能自由膨脹,施工須搗實,密度達到450kg/m3,按3m×3m間距設置膨脹縫,未硬化期間不得踩踏。4.7耐火可塑料(爐頂密封)施工:必須在鍋爐一次金屬密封完畢,并經檢查符合要求,待水壓試驗完成后方能施工,施工前應先清理干凈工作面上的雜物;所有穿頂棚管的吊桿、管屏要先涂刷瀝青;搗制時充分搗打緊實,打至表面微滲水,邊緣、轉彎、細小夾縫和死角處要仔細搗實,養護3天待其硬化后,才能交二次金屬密封。4.8金屬外護施工工藝要求:4.8.1使用的金屬外護材質和厚度符合設計要求。4.8.2重要設備和重要區域的金屬護板必須加設重要工藝品標識。4.8.3金屬護板施工下料準確,接縫必須壓筋,尤其是三通必須壓筋后方可施工,壓筋直徑按φ159及以上9mm,φ159以下3mm;金屬護板應緊貼保溫層,且必須鉚接在保溫托架上;管道橫平豎直,外護錐度不大于1/1000且≤10mm。4.8.4環向搭口順管道坡度方向向下,縱向搭口一般布置在水平線中心線45°范圍內,室內管道盡量布置在隱蔽處;>320℃的高溫管道搭接長度為75-150mm、101-320℃的中、低溫管道搭接50-70mm,≤100℃的管道搭接50mm。4.8.5伸縮節及彎頭兩邊直管段處應留出環向活動縫,其余直管段按:>320℃間隔3-4m,101-320℃管道間隔4-6m,≤100℃的管道視情況而定留設。4.8.6金屬護板工藝精細,方形設備金護下料長度不超出1.5m否則要壓出對角線,設備及大型貯罐的金屬護板接縫應呈棋盤形錯列布置,且留出膨脹伸縮余量;設備封頭分瓣下料,每瓣壓一邊筋線;所有彎頭要按蝦米彎工藝制作成4件以上,采用正反壓線扣接。4.8.7方型煙風道外護施工做到:4.8.7.1立面波紋板必須安裝垂直,塊間搭接長度為一個溝槽,頂部寬度應超出兩側面各80-100mm。4.8.7.2外護包角工藝美觀,一般包角寬度為150mm,底部一律采用丁字形內包角,四角的垂直偏差不超過±2°/m。4.8.7.3外護骨架采用角鐵及扁鐵焊接,列距頂部為600-700mm,垂直面及底部1200-1500mm,行距1200mm,煙風道骨架要焊在加固筋上,支腿焊接要扯線保證骨架高度一致,確保整個平面外護板無明顯的凹凸現象。4.8.7.4抹面灰漿施工應表面光滑平整,冷態下干燥后無裂紋,脫殼,抹面層上按3米×3米留出縱橫交錯的深5-8mm,寬8-12mm的膨脹縫。5成品保護保溫涉及面廣,所以成品保護必須由現場全體施工人員共同維護,設備及保溫外護層施工完畢應掛警示標語,發現在其表面亂寫、亂畫、踩踏或用不潔凈的物品抹擦等破壞行為應予以重罰;對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和外護損壞的下列作業應采取如下措施:5.1遇有刷油漆時在設備和外護上方加蓋彩條布。5.2燒焊或切割時,下方應懸掛統一制作的隔離棚,防止覆蓋的彩條布被燒壞或引起火災。5.3各專業應自覺維護安裝施工計劃的嚴肅性,嚴禁無故拖延交保溫時間,確保保溫、外護施工的合理工期。5.4嚴格工序交接單制度,施工完的保溫、外護需拆除時應及時辦理拆除通知單,經質量管理部相關專業人員簽字后交保溫負責人,由保溫負責人派施工人現場拆除,無拆除單一律按損壞外護處理。6不清事項參看具體節點祥圖或詢問技術負責。安全交底記錄表作業指導書編號鍋爐本體保溫*DJ/DSZ-L(BW)-04-001-2006作業指導書名稱鍋爐本體保溫施工單位主持人交底人交底時間主要交底內容見附表被交底人意見代表簽字:被交底人簽字交底記錄表安全文明施工1施工用腳手架應由專業人員搭設和拆除,搭設的腳手架要符合安全標準,牢固可靠,掛腳手架準用標示牌。搭設及拆除時,施工人員要相互配合好,下方要設立警戒區并拉設警戒繩并有專人監護。2腳手架搭設完畢后要拉設好安全繩和兜底安全網,并經安監科整體驗收合格后掛牌使用。在每次施工前所用腳手架均應仔細檢查,要做到牢固可靠。3嚴禁亂拋亂擲腳手架材料和工具。4高空作業施工時,施工人員應掛好安全帶,禁高人員嚴禁進行登高作業。5焊接保溫鉤釘和外護板支撐件時,要由專業電焊工焊接。嚴禁無證人員施焊。6保溫棉廢料要放進廢料箱以備后用或集中處理。7嚴禁從高空往下拋擲保溫材料的外包裝塑料袋、包裝盒,邊角余料等廢物,及時清理運至地面。保溫棉外包裝要定點堆放并及時清理,未清理的要做好防火措施。8施工中的保溫材料要集中定點存放,擺放整齊,并有標示牌,嚴禁阻塞通道,嚴禁在腳手架上堆放過多的材料。9對施工現場應隨時清理,在施工中要做到誰干誰清,隨干隨清,每日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10使用的手動電動工具,開關良好,動作無異常,線皮無破損,絕緣良好。11起吊設施經過負荷試驗合格,開關動作良好,并由專業人員進行操作。12施工用電動工具應由電工接線并經檢驗合格,嚴禁一閘多用及私自亂接拉電源。13在高空危險區域的施工人員,必須要綁扎好安全帶,防止有任何高空墜落的可能產生。注意與其他工作人員的上下層交叉作業的安全配合做好“三不傷害”。14鐵皮車間加工下料時,操作人員應熟悉各加工機械的操作規程,嚴禁無關人員操作,鐵皮的邊角余料要及時清理運走,謹防扎傷手腳。15需要夜間施工時,必須有充足的照明。16做好成品保護工作。17未盡事項按《電力建設安全管理規定》執行。

篇3:物業房屋本體接管驗收內容與標準

物業接管驗收標準:房屋本體驗收內容與標準

1.主體結構

a)外墻無明顯裂紋,不滲水。

b)屋面排水暢通、無積水、不滲漏;出水口、據溝、落水管安裝牢固、接口嚴密、不滲漏。

2.公共樓面地面樓地面面層與基層粘結牢固、不空鼓。整體面層平整、無裂縫、無脫皮、起砂;塊料面層表面平整,接縫均勻順直、無缺棱掉角、粘貼牢固、色澤均勻一致、無明顯色差。

3.天臺

a)天溝、落水口暢通完好。

b)隔熱層、防水層完好。

c)散水坡無下陷、斷裂、與墻體分離;坡度適宜、平整。

d)屋面避雷設施連接牢固。

3.樓梯、扶手

a)鋼木樓梯安裝牢固、無銹蝕、彎曲,油漆完好、色澤均勻、表面平滑。

b)鹼樓梯無裂縫、無表皮剝落。

二、房屋分戶驗收內容與標準

1.衛生間、廚房、外陽臺

a)衛生間、陽臺地面應低于相鄰地面2厘米左右,無明顯積水、倒泛水和滲漏現象。

b)衛生潔具安裝牢固、配件齊全、無污漬和刮花、接口密實,無滲漏現象、無堵塞、排水通暢。

c)給水設施安裝牢固、接口密實、無滲漏、銹跡、流水通暢、有足夠壓力。

d)地漏、排水管道安裝牢固、配件齊全、接口密實、無滲漏現象、無堵塞、排水通暢、完好無損。衛生間、廚房內的排污管應分設,地漏,排污管接口,檢查口不得滲漏,管道排水必須流暢。

e)衛生潔器、櫥柜、龍頭等器具完好,操作正常。

f)廚房排煙道、通風道設置合理,有足夠的截面積,無堵塞物。

g)水表、電表、氣表安裝牢固,讀數正常、無損傷。

2.棚面、墻面、樓地面

a)頂棚抹灰面平整,面層涂料均勻,無漏刷、無脫皮、無裂紋、無霉點、無滲水痕跡、無污漬。

b)墻面抹灰面平整,面層涂料均勻,無漏刷。無面層剝落,無明顯裂縫,無污漬,無空鼓開裂現象。

c)墻面塊料(如瓷磚)面層:粘貼牢固,無缺棱掉角;面層無裂紋、損傷、色澤一致;對縫砂漿飽滿,線條順直。

d)墻面油漆、刷漿色澤一致、無脫皮、漏刷現象。

e)地面面層與基層粘結牢固、無空鼓、無裂縫、無脫皮和起砂現象,面層平整、水平,陰角平直。

f)地面木地板平整牢固、接縫密合、色澤均勻、油漆完好光亮。

g)木裝修工程表面光潔、線條順直、對縫嚴密、牢固。

h)飾面磚表面平整、無空鼓、裂縫、起泡和缺角,對縫平直。

3.門、窗

a)門開啟自如,無晃動和裂縫、零配件齊全、位置準確,無翹曲變形。

b)門鎖、窗銷連接牢固、開啟靈活。

c)玻璃安裝牢固、膠封密實,無明顯刮花痕跡、無損傷。

d)油漆均勻,色澤光亮新鮮、完整。

e)電子防盜門通話清晰、完好、無銹跡。

f)不銹鋼防盜門表面光亮,元刮花、變形。

g)高檔裝飾門裝飾完整。

4.電氣系統

a)照明燈具等低壓電器安裝支架必須牢固、部件齊全、完好無損、反應靈敏、接觸良好、發光正常。

b)開關安裝牢固、開關靈活、接觸良好。

c)電器插座安裝牢固,符合"左零右火"規定,電源已接通正常,平直美觀,使用正常。

d)電氣線路安裝應平整、牢固、順直,過墻應有導管,采用管子配線時,連接點必須緊密、可靠,使管路在結構上和電氣上均連成整體并有可靠的接地。每回路導線間和對地絕緣電阻值不得小于IMΩ/KV。

5.智能化系統

a)窗磁門磁報警靈敏。

b)緊急按鈕靈活。

c)可視對講圖像聲音清晰。

6.配套系統

a)有線電視已開通,收視良好。

b)門鈴、對講電話安裝牢固、操作靈活、效果良好。

c)防盜網、晾衣架安裝牢固、焊接密實、面漆完好均勻,無脫皮、銹跡、無裂紋、折損。

d)其他配備設施要求齊全、完好,型號與設計相符、工作正常。

三、公共設施設備接管驗收內容與標準

1.給排水系統

a)給排水設備型號、數量與移交清單相符,工作狀態良好、標識清楚、設備表面油漆完好無損、安裝牢固、無滲漏現象、機房配置完整。

b)明溝、暗溝排水暢通、不積水、無斷裂、溝蓋板安裝牢固、平穩。

c)護坡、擋土墻泄水通暢、砌筑牢固。

d)下水、雨水通暢無滲漏,屋面排水通暢無積水。

e)水池、水箱衛生清潔、無滲漏。

f)地下室中低于室外地面的衛生器具和地漏的排水管,不應與上部排水管連接,應設置集水坑用污水泵排出。

g)沙井、檢查井、化糞池排水暢通、池壁無裂縫、池內無雜物。

h)管道應安裝牢固,控制部件啟動關閉靈活,無滴漏。水壓試驗及保溫,防腐措施必須符合GBJ242的要求。

2.供配電系統

a)變配電設備型號、數量與移交清單相符,工作狀態良好、安全防護裝置齊全、標識清楚、機房配置齊全,通風、采光良好、設備表面油漆完好、無損傷。

b)發電機型號與移交清單相符,工作狀態良好、配件齊全、標識清楚,設備表面油漆完好無損傷、設備安裝牢固、機房隔音、防護設置完好,通風、采光良好。

c)供配電系統無超負荷現象,接頭連接牢固,有足夠的接觸面積,無過熱現象。

d)電氣聯動正確。

e)配電箱、柜、橋架的接地應良好,并符合規范。

f)強、弱電豎井應獨立,強電、弱電要走各自的豎井,過線孔應封閉,豎井的走線齊整并綁扎牢固。

g)電纜穿墻孔封堵良好,無滲漏現象。

h)電纜溝內電纜鋪設平整,無積水和雜物。

3.暖通系統

a)各種儀器、儀表齊全精確,安全裝置靈敏、可靠,控制閥門開關靈活.b)排煙閥、送風閥、風檔板安裝平正、啟閉靈活,閉合嚴密。

c)管道的管架、支架、吊架應牢固。

d)設備、管道不應有跑、冒、滴、漏現象。

4.中央空調系統

a)中央空調設備型號、數量與移交清單相符,工作性能達到設計指標、配置齊全、標識清楚,機房通風、采光、降溫良好,設備表面油漆完好、無損傷,設備的振動防護和消音措施齊全。

b)冷卻塔的水平衡,冷卻水排放正常。

5.電梯系統

a)電梯設備型號、數量與移交清單相符,運行平穩、安裝符合規范;有電梯運行準運證。

b)電梯能準確地啟動運行,選層、平層、停層準確。

c)機房內有承重吊環和限重標識,鋼絲繩上有明顯的平層線,盤車板手,手輪齊全,機房標識清楚、表面光潔平整、明亮

d)鋼絲繩干凈、無死彎和松股斷絲現象。

e)電梯電源專用并與機房照明電源分開,每臺電梯均設置能切斷該電梯最大負荷電流的主開關。

f)梯門開啟順暢,無刮阻現象。

g)電梯的各種安全保護開關動作靈敏可靠。

6.消防系統

a)消防監控設備型號與移交清單相符,工作性能良好,反應敏捷,標識清楚,表面完好無損,設備安裝牢固,機房干燥、通風、采光良好。

b)消防箱標識清楚、玻璃完好。

c)消防設施配件齊全。

d)消防管安裝牢固、標識明顯,閥門完好、無滲漏水,水壓充足。

e)消防用電設備主、備電源的自動轉換裝置試驗正常。

f)火災報警控制器和消防聯動控制設備聯動功能正確。

g)對火災探測器和手動報警按鈕進行模擬火災響應和故障信號檢驗,功能均正常。

h)室內消火栓出水壓力符合現行國家有關設計規范,在消防控制室內操作啟、停泵和消火栓處操作啟泵按鈕,其控制功能、信號均正常。

i)自動噴淋系統,應在符合《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在消防控制室內操作啟、停泵,水流批示器、信號閥、壓力開關、電動閥、電磁閥的控制功能、信號均正常。

j)氣體、泡沫、干粉等滅火系統,對其進行手動啟動和緊急切斷聯動,試驗控制功能、信號均正常。

k)對與固定滅火設備聯動控制的其它設備動作(包括關閉防火門窗、停止空調風機、關閉防火閥等)進行聯動抽驗。其控制功能、信號均正常。

l)防煙排煙風系統,通風空調和防排煙設備的閥門的聯動測試,報警聯動啟動、消防控制室的直接啟停、現場手動啟動聯動防煙排煙風機;報警聯動停、消防控制室遠程停通風空調送風;報警聯動開啟、消防控制室開啟、現場手動開啟防排煙門;上述控制功能、信號均正常。

m)消防電梯的手動控制和聯動控制功能檢驗,非消防電梯的聯動返回首層功能檢驗,其控制功能、信號均正常。

n)火災應急廣播設備的檢驗:在消防控制室的選層廣播;共用的揚聲器強行切換試驗;備用擴音機控制功能試驗。上述控制功能正常,語音清晰。

o)消防專用電話的檢驗:消防控制室與所設的對講電話分機的通話試驗;消防控制室的外線電話與"119"的通話試驗。上述功能正常,語音清晰。

p)應急照明、可燃氣體、切斷非消防電源及其他消防控制設備的檢驗:功能、信號均正常。

7.道路系統

a)路燈、裝飾燈安裝牢固、完好無損、工作正常且滿足節能;燈柱安裝牢固、油漆完好。

b)路面平整,無水泥塊、無起砂、斷裂;

c)路牙石砌筑整齊、灰縫飽滿、無缺角損傷;

d)塊料面層拼砌整齊、平整牢固、無明顯裂縫、缺棱掉角;

e)交通標識線、路牌清楚完好。

f)踏步砌筑平實、牢固、無裂縫。

8.停車場系統

a)停車場地面平整、照明充足、標識清楚、安全設施良好、排水設施良好。

b)單車、摩托車棚安裝牢固、照明充足、標識清楚、安全防護和排水設施良好。

c)車場道閘安裝牢固、開啟靈活、標識清楚、完好無損。

9.保安、清潔、綠化設施

a)保安崗亭安裝牢固、配件齊全、標識清晰、完好無損。

b)保安監控設備:同消防監控設備。

c)綠化符合設計要求,不缺株少苗,無死株、無大面積雜草;綠化水管布局合理、閥門開關靈活、安裝穩固。

d)垃圾中轉站密封完好,外表裝飾完整、油漆完好,使用方便。

10.其它配套設施

a)樓宇門牌、樓棟號牌安裝牢固、標識清楚。

b)信報箱安裝牢固、完好無損、標識清楚、表面平整光潔。

c)雕塑、小品牢固、完好、安全。

d)招牌、廣告牌安裝牢固、安全、表面平整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