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油系統著火技術措施
1事故排油閥應設兩個鋼質截止閥,其操作手輪應設在距油箱5m以外的地方,并應有兩個以上的通道,操作手輪不允許加鎖,應掛有明顯的“禁止操作”標志牌。
2機組油系統管道的設備及管道損壞發生漏油,凡不能與系統隔絕處理的或熱力管道已滲入油的,應立即停機處理。油系統的排煙風機要保證運行良好,排煙風機系統的疏油水門要每班排放污油水一次。軸承箱負壓維持在20~40mmH2o柱。
3事故放油池應每月檢查一次,發現內部積水應立即通知有關部門進行處理。
4經常檢查潤滑油管道不漏油,密封油差壓閥、平衡閥工作正常,各油系統母管油壓在正常范圍內。
5油系統運行區域,要有足夠的消防設施。如:沙箱、滅火器等。
篇2:某鍋爐燃油系統著火應急預案
1總則
為及時、有效而迅速地處理鍋爐燃油系統著火事故,避免或降低因鍋爐燃油系統著火事故所造成的重大經濟損失和政治影響,避免和減輕因鍋爐燃油系統著火事故對本單位可能造成的重大設備損壞事故。結合發電部工作特點制訂本預案。
2概況
2.1鍋爐燃油系統概況
鍋爐的燃油系統是發電廠主要的工作系統之一,對鍋爐啟動,停爐以及制粉系統發生故障時保證機組穩定運行起著相當大的作用,鍋爐的燃油系統是由燃料的油罐通過管路接引到各臺爐的燃燒器前,再用高壓油管接引到油槍,當需要投油時,開啟有關的油管路和蒸汽管路閥門即可。系統燃用是的輕柴油。
2.2燃油系統著火事故引發的因素有:
2.2.1油管路漏油,并在附近有使用電焊,火焊作業,火星飛濺,造成油管路著火;
2.2.2制粉系統著火或電纜著火導致油管路著火;
2.3柴油是揮發、易燃、易爆物質,運行過程中如果出現管路及閥門漏泄,油氣濃度過高或壓力過大、溫度過高達到爆炸極限,與靜電或明火均會發生爆炸,爆炸威力巨大,輕則危及爆炸設備本身和值班人員,重則造成嚴重火災殃及其它設備和周圍人群,并造成嚴重環境污染。
3應急預案內容
3.1應急指揮機構及其職責
3.1.1應急救援指揮部
組長:發電部主任
副組長:發電部副主任
常務副組長:值長組組長、當班值值長
3.1.2應急指揮機構的職責:
a.?在鍋爐燃油系統著火事故發生后,根據事故情況立即按本預案規定的程序,組織本單位力量趕赴現場進行事故處理,使損失降到最低限,迅速恢復燃油系統運行和將機組并網運行;
b.?負責向公司領導報告事故情況和事故處理進展情況;
c.?在鍋爐燃油系統著火事故發生后,應立即按職責分工,趕赴現場組織事故處理,首先要按照保人身、保電網、保設備的原則,保障安全停機,避免重大設備損壞事故;
d.?事故處理期間,要求各崗位盡職盡責,聯絡渠道要明確暢通,聯絡用語規范,認真做好有關情況的記錄工作;
e.?對事故發生的現象、設備損壞情況和事故處理經過一定要記錄清楚,等待備查;
f.?事故應急處理的終止:所有停運機組均恢復正常運行為全公司鍋爐燃油系統著火事故應急處理的終止點;
g.?組織和提供事故恢復所需要的人員、備品備件,組織事故恢復所必需的生產車輛,組織實施事故恢復所必須采取的臨時性措施;
h.?完成鍋爐燃油系統著火事故(發生原因、處理經過、設備損壞和經濟損失情況)調查報告的編寫和上報工作。
i.?本預案的主管部門安培部。
j.?本預案的修訂日期為二年。
3.1.3應急通訊
總指揮電話號碼:
副總指揮電話號碼:
日常管理辦公室電話:7876207
廠內火警:119
新市區人民醫院門診:2063006
新市區人民醫院急診:2063120
廠內部值班報警:110?7876117
3.2危急事件的預防
3.2.1運行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值班紀律,監盤思想集中,經常分析各運行參數的變化,調整要及時,準確判斷及處理事故,不斷加強運行人員的培訓,提高其事故判斷能力及操作技能;
3.2.2在鍋爐設計時,油燃燒器必須配有調風器及穩燃器,保證油槍根部燃燒所需用的氧量,新安裝的油槍,在投運前應進行冷態試驗;
3.2.3鍋爐燃用渣油或重油時應保證燃油溫度和油壓在規定值內,保證油槍霧化良好,燃燒完全。鍋爐點火時應嚴格監視油槍霧化情況,一旦發現油槍霧化不好,應立即停用并進行清理檢修;
3.2.4若鍋爐較長時間低負荷燃油或煤油混燒,可根據具體情況利用停爐空氣預熱器受熱面進行檢查,重點是檢查傳熱部件,若發現結垢時要堿洗。
3.3應急預案的啟動
3.3.1事故發生后由當值值長立即向發電部主任匯報,由發電部主任根據情況發布命令啟動執行本應急預案,發電部主任下達應急預案啟動令,運行人員應立即在運行范圍內,緊急啟動本預案,各就各位,組織事故的應急處理;
3.3.2通信聯系按公司網上的最新電話號碼簿執行,在事故發生后,通信應急小組全力確保調度電話的暢通,確保值長崗位直撥電話的暢通。
3.4危急事件的應對
3.4.1在事故處理過程中,事故處理人員應沉著冷靜,以保證人身安全為第一原則;
3.4.2正確迅速處理,防止事故擴大,并及時向主管領導詳細匯報事故情況;
3.4.3在事故搶險過程中,指揮人員應詳細了解事故現場狀況,有序指揮,工作人員應正確使用安全工器具,服裝應符合安規要求,做好自身防護;
3.4.4當班人員在保證人身安全的情況下,迅速開展自救工作,采取有效隔斷措施,將儲油罐供、回油門及時關閉,防止事態擴大;
3.4.5輔網主值班員應立即停止運行供油泵,并聯系值長將燃油系統停電,將2臺爐前供回油門關閉;
3.4.6運行應急組應立即對傷員進行救援工作;
3.4.7在應急救援過程中應嚴格執行安全工作規程和本預案的要求,防止發生人身傷亡事故;
3.4.8保護好事故現場,禁止無關人員進入,并保證各安全通道的暢通;
3.4.9及時撥打火警電話“119”,向接警人員講清單位,著火部位、什么物品著火、火勢大小報警用的電話號碼和報警人姓名;
3.4.10消防人員到達火災現場后,向消防人員講清現場情況及注意事項,并協助消防人員進行滅火;
3.4.11當事故現場火災嚴重威脅應急小組人身安全時,應在值長的指揮下有序地撤離事故現場,到達安全區域;
3.5生活生產維持或恢復方案
3.5.1在鍋爐燃油系統著火事故發生后,在人身安全不受危害的情況下要堅守本職崗位,使生產正常進行;
3.5.2根據實際情況恢復生產工作,防止損壞設備,并注意操作中的安全;
3.5.3保安應急小組要布置安排好人力,做好安全保衛工作,消防應急小組要隨時準備進行救險工作;
3.5.4根據現場恢復情況,由發電部主任宣布事故應急處理情況的終止,生產秩序恢復為正常狀態。
篇3:油系統著火應急預案格式
編制目的:
汽機潤滑油、高壓抗燃油管道大都布置在高溫管道、熱體附近,一旦油系統泄漏噴射到高溫管道、熱體上就會引起火災,并且火勢發展迅速。油系統著火造成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是無法估量的,為此制訂本措施,在機組設備檢修和運行中必須嚴格執行,防止油系統著火事故的發生。
措施內容:
1.油管道應支吊可靠,盡量減少法蘭接頭,儀表管盡量減少交叉,防止運行中振動磨損,禁止使用鑄鐵門;
2.油系統的安裝必須保證質量,閥門、法蘭接合面必須認真研磨,做到接觸良好無滲漏;
3.油系統管道法蘭禁止使用塑料墊、橡皮墊(含耐油橡皮墊)和石棉紙墊;
4.油系統的閥門、法蘭盤計可能漏油部位附近安裝有熱管道或其他熱體時,應在這些熱體上敷設完整的保溫,外包鐵皮或玻璃絲布涂油漆,保溫層表面溫度不超過50℃,如有油漏到保溫層內,應及時更換保溫;油管道的法蘭、閥門及可能漏油的部位附近不準有明火,必須明火作業時要采取有效措施;
5.事故排油閥安裝位置必須距離主油箱5米以上距離,并應裝設兩個鋼質截止閥,事故放油門的標志應醒目,操作手輪周圍不應有障礙物,操作手輪與油箱計密集的油管區應有一定的距離,并應有兩個以上的通道,防止在油系統著火后被火焰包圍而無法操作;操作手輪不允許加鎖,應掛有明顯的“禁止操作”標志牌;
6.在機組啟、停及運行中嚴格控制潤滑油溫,防止油溫大幅波動,以免油膜破壞,冷油器出口油溫控制在40"50℃,遵守《運行規程》投入冷油器;
7.嚴禁將火種帶入現場,且禁止吸煙;
8.機組運行中加強主油箱油溫的監視,發現油位下降應及時組織分析,查找原因;
9.機組油系統管道的設備及管道損壞發生漏油,凡不能與系統隔絕處理的或熱力管道保溫已滲入油的,應立即停機處理。油系統的排煙風機要保證運行良好,排煙風機系統的疏油水門要每班排放污油水一次。軸承箱負壓維持在1KPa;
10.事故放油池應每月檢查一次,發現內部積水應立即通知有關部門進行處理;
11.經常檢查潤滑油管道不漏油,密封油差壓閥工作正常,各油系統母管油壓在正常范圍內;
12.油系統運行區域,要有足夠的消防設施。如:沙箱、滅火器等;
13.當油系統著火時:
a、應立即通知消防隊、黨政辦、安生部、值長及有關領導;
b、當油系統著火時應立即切斷相關電源,在確知切斷后方可組織滅火;
c、當油系統著火時若威脅到充氫的發電機,應立即進行發電機排氫;若著火點附近有(動力或控制)電纜時應盡量保護;
d、迅速搬開周圍易燃物,切斷火源;
e、加強運行監視,做好停機準備,若威脅到機組安全,應破壞真空緊急停機;
f、若威脅主油箱、油凈化器安全時,應開啟事故放油門,但避免軸瓦損壞,應視主油箱油位下降情況,保證轉子惰走用油;
14.運行中EH抗燃油系統高壓油管道泄漏,油壓無明顯變化時,應及時匯報分場并通知檢修,同時采取防止高壓油噴至高溫管道的措施;處理中嚴防泄漏突然增大所噴出的高壓油傷人。
15.運行中EH抗燃油系統高壓油管道泄漏,油壓明顯降低時,匯報值長申請故障停機,并匯報分場及廠部領導;處理過程中嚴防高壓油傷人。
16.運行中EH抗燃油系統高低壓回油管道泄漏,應及時通知檢修分場,同時采取臨時堵漏措施,并防止漏油噴至高溫管道。
17.油系統上的焊接工作必須嚴格執行“動火工作票”制度,焊接的管道必須先用蒸汽吹掃干凈。
18.現場消防器材設置應考慮使用方便,數量充足,并經常處于備用,現場消防系統的水壓應保持充足,消防器材禁止移作他用,廠區內必須有消防通道,并保持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