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體育場工程消防工作管理
1.方針目標
1.1在施工中,始終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工作方針,認真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公安部《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和《北京市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全面落實防火安全責任制,將消防工作與生產任務緊密結合,有效的落實防火措施,嚴防各類火災事故發生。
1.2強化消防工作管理,實現杜絕火災事故,避免火警事故的目標。
2.組織管理
2.1建立防火責任制。投標人項目經理部防火責任人與各施工單位防火負責人簽訂防火責任書,施工單位防火負責人也要與外施隊簽訂防火責任書,使防火工作層層負責,責任落實到人。
2.2成立由投標人項目經理部消防管理負責人為首和各施工單位消防管理負責人參加的“奧體中心體育場改擴建消防管理委員會”負責施工現場消防工作的領導與協調。
2.3投標人項目經理部根據施工情況成立8~10人現場“消防檢查組”,負責開展日常的消防檢查工作。
2.4建立多層次的義務消防隊組織,投標人項目經理部根據具體情況成立20~50人的義務消防隊,各施工單位也要設立基層義務消防隊。義務消防隊員必須經過培訓。
3.工作制度
3.1“奧體中心體育場改擴建工程消防管理委員會”每半個月召開一次工作例會,總結前一段消防工作的情況,布置下一階段的消防工作。
3.2根據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設置消火栓,消火栓處晝夜要設有明顯標志,并配備足夠的水龍帶,消火栓周圍3m以內,不得堆放任何物品。消火栓進水干管直徑不得小于100mm。
3.3各施工單位對重點防火部位、易發生火險部位,應配備足夠的干粉滅火器材,隨工程進度及樓層不斷增高而及時增加干粉滅火器。消防器材應保證靈敏有效,干粉滅火器必須按規定時間更換干粉,滅火器材必須在經市消防局批準的銷售單位購置,不得購置對環保有影響的滅火器,對購置的偽劣器材而造成的事故,要追究當事人的責任。
3.4施工現場要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并做到布局合理,經常維護、保養,在寒冷季節應采取防凍保溫措施,保證消防器材靈敏有效。
3.5加強用火、用電管理,嚴格執行電、氣焊工的持證上崗制度。無證人員和非電、氣焊工人員一律不準操作電氣焊、割設備,電、氣焊工要嚴格執行用火審批制度,操作前,要清除附近的易燃物,開具用火證,并配備滅火人員和滅火器材。用火證當日有效,動火地點變換時,要重新辦理用火證手續。消防人員必須對用火嚴格把關,對用火部位、用火時間、用火人、場地情況及防火措施要了如指掌,并對用火部位經常檢查,發現隱患問題要及時予以解決。
3.6使用電氣設備和易燃、易爆物品必須嚴格落實防火措施,指定防火負責人,配備滅火器材,確保施工安全。
3.7施工現場內不準住人。特殊情況需要住人時,要報經上級機關批準,并與建設單位簽訂協議,明確管理責任。
3.8施工現場內禁止易燃材料隨便搭設更衣室、小工棚、小倉庫,如確屬需要,須經有關管理部門批準,并且使用非易燃材料支搭。施工現場內禁止存放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因施工需要,進入工程內的可燃材料,要根據工程計劃,限量進入,并應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上述物品進場必須事先征得有關管理部門的同意,發給《特種物料進場許可證》方可進場,對于擅自進料或超過批準數量進料的,按消防法規及內部規定追究主管人和當事人的責任。
3.9施工現場內因施工需要使用易燃的稀釋劑或添加劑時,應在工程結構外調制完畢后進入工地內使用,各單位對施工過程中的易燃物品應及時清理,消除火險隱患。
3.10施工現場在現有條件的情況下,可設有防火措施的吸煙室,施工現場內嚴禁違章吸煙。
3.11施工現場內和辦公區,未經消防部門批準嚴禁使用電爐或大功率取暖器進行取暖。
3.12現場施工要堅持防火安全技術交底制度,特別是在進行電氣焊、油漆粉刷或從事防水等危險作業時,防火安全交底要具有針對性。
3.13冬施保溫材料的存放與使用必須采取防火措施,不得采用可燃保溫材料進行冬施保溫。
3.14在防水施工作業前,必須制定防火預案,采取行之有效的防火措施,對防水材料的運輸、使用,應嚴格執行操作規定,明確專人負責組織施工,防止發生火災和爆炸事故。
3.15施工中,對所用的木料必須加強管理,進場的新、整材料,要集中碼放、整齊有序,并設專人看管,專門配備滅火器材。拆模后的木料要及時清運至專用木料周轉場地,并嚴格管理。廢舊木料要及時清運出場,嚴防火災事故發生。
3.16施工現場內的供、用電線路、電力設備須由正式電工統一安裝,嚴禁私接電線和私自使用大功率電器設備,線路接頭必須良好絕緣,不許裸露,開關、插座須有絕緣外殼。
3.17奧體中心體育場改擴建工程高空電焊工作量大,每一作業點必須配備專門看火人員,配齊滅火器材。作業完成后確認沒有余火后,方準離開。
篇2:體育場館會堂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標準
第一條在醒目位置張貼消防安全承諾書,實名確定單位負責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及各級、各崗位應當依法履行的消防安全職責和責任。
第二條主要出入口應設置“消防安全告知書”,在場所顯著位置和每個樓層提示場所的火災危險性、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位置及逃生路線,消防器材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第三條體育場館、會堂所在建筑應當依法通過消防設計審核、消防驗收或備案抽查;營業前應當依法通過消防安全檢查,場所的使用情況應當與消防驗收或竣工驗收消防備案時確定的使用性質相符。
第四條體育場館、會堂應當按要求確定消防安全責任人和管理人,建立消防安全組織、健全消防安全制度、完善消防安全檔案,組織消防培訓和滅火逃生演練;員工應當具備檢查消除火災隱患能力、組織撲救初起火災能力、組織人員疏散逃生能力和消防宣傳教育培訓能力。
第五條體育場館、會堂消防安全條件達到:
1、用火、用電無違章,不超負荷用電,不擅自拉接臨時電線;
2、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設置符合要求,消防通道暢通;
3、室內外消火栓完整好用,滅火器材配置齊全,自動消防設施運行正常,安全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完好;
4、燃油、燃氣等易燃易爆危險品使用符合有關國家消防技術標準要求;
5、裝修、裝飾材料符合規范要求。
第六條實名落實消防巡查責任。體育場館、會堂應當嚴格落實防火巡查檢查制度,每日開展防火巡查,每月至少進行一次防火檢查;對存在的火災隱患,應當及時予以消除。
第七條體育場館、會堂在舉辦大型群眾性活動前,承辦單位應當依法向公安機關申請安全許可,并嚴格落實有關消防安全要求。
第八條體育場館、會堂內應當嚴禁帶入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體育場館、會堂內禁止吸煙、明火照明和燃放煙花爆竹。
第九條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并定期組織演練。
第十條營業期間不得超過額定人數,并確保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暢通無阻,嚴禁將安全出口上鎖、阻塞。
第十一條實名落實消防設施維保責任。設有自動消防設施的體育場館、會堂應當與具有資質的消防設施維護保養企業簽訂維護保養合同,每半月對自動消防設施至少模擬啟動一次,每月至少開展一次全面維護保養,確保完整好用。
第十二條實名落實控制室值班人員責任,消防控制室應當懸掛各類規章制度和火災事故應急處置流程圖,實名確定值班人員并公布,實行24小時雙人值班制度,值班操作人員必須經消防職業技能鑒定合格并持證上崗,能夠熟練掌握應急程序和操作消防控制設備。
第十三條所有人員達到“三懂四會”的要求。體育場館、會堂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應當接受專門的消防業務培訓;員工上崗、轉崗前,應經過崗前消防安全培訓合格;對在崗人員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大排查大整治活動期間組織全體員工參加一次“生命通道體驗活動”。
篇3:體育場工程消防工作管理規程
體育場工程消防工作管理
1.方針目標
1.1在施工中,始終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工作方針,認真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公安部《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和《北京市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全面落實防火安全責任制,將消防工作與生產任務緊密結合,有效的落實防火措施,嚴防各類火災事故發生。
1.2強化消防工作管理,實現杜絕火災事故,避免火警事故的目標。
2.組織管理
2.1建立防火責任制。投標人項目經理部防火責任人與各施工單位防火負責人簽訂防火責任書,施工單位防火負責人也要與外施隊簽訂防火責任書,使防火工作層層負責,責任落實到人。
2.2成立由投標人項目經理部消防管理負責人為首和各施工單位消防管理負責人參加的“奧體中心體育場改擴建消防管理委員會”負責施工現場消防工作的領導與協調。
2.3投標人項目經理部根據施工情況成立8~10人現場“消防檢查組”,負責開展日常的消防檢查工作。
2.4建立多層次的義務消防隊組織,投標人項目經理部根據具體情況成立20~50人的義務消防隊,各施工單位也要設立基層義務消防隊。義務消防隊員必須經過培訓。
3.工作制度
3.1“奧體中心體育場改擴建工程消防管理委員會”每半個月召開一次工作例會,總結前一段消防工作的情況,布置下一階段的消防工作。
3.2根據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設置消火栓,消火栓處晝夜要設有明顯標志,并配備足夠的水龍帶,消火栓周圍3m以內,不得堆放任何物品。消火栓進水干管直徑不得小于100mm。
3.3各施工單位對重點防火部位、易發生火險部位,應配備足夠的干粉滅火器材,隨工程進度及樓層不斷增高而及時增加干粉滅火器。消防器材應保證靈敏有效,干粉滅火器必須按規定時間更換干粉,滅火器材必須在經市消防局批準的銷售單位購置,不得購置對環保有影響的滅火器,對購置的偽劣器材而造成的事故,要追究當事人的責任。
3.4施工現場要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并做到布局合理,經常維護、保養,在寒冷季節應采取防凍保溫措施,保證消防器材靈敏有效。
3.5加強用火、用電管理,嚴格執行電、氣焊工的持證上崗制度。無證人員和非電、氣焊工人員一律不準操作電氣焊、割設備,電、氣焊工要嚴格執行用火審批制度,操作前,要清除附近的易燃物,開具用火證,并配備滅火人員和滅火器材。用火證當日有效,動火地點變換時,要重新辦理用火證手續。消防人員必須對用火嚴格把關,對用火部位、用火時間、用火人、場地情況及防火措施要了如指掌,并對用火部位經常檢查,發現隱患問題要及時予以解決。
3.6使用電氣設備和易燃、易爆物品必須嚴格落實防火措施,指定防火負責人,配備滅火器材,確保施工安全。
3.7施工現場內不準住人。特殊情況需要住人時,要報經上級機關批準,并與建設單位簽訂協議,明確管理責任。
3.8施工現場內禁止易燃材料隨便搭設更衣室、小工棚、小倉庫,如確屬需要,須經有關管理部門批準,并且使用非易燃材料支搭。施工現場內禁止存放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因施工需要,進入工程內的可燃材料,要根據工程計劃,限量進入,并應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上述物品進場必須事先征得有關管理部門的同意,發給《特種物料進場許可證》方可進場,對于擅自進料或超過批準數量進料的,按消防法規及內部規定追究主管人和當事人的責任。
3.9施工現場內因施工需要使用易燃的稀釋劑或添加劑時,應在工程結構外調制完畢后進入工地內使用,各單位對施工過程中的易燃物品應及時清理,消除火險隱患。
3.10施工現場在現有條件的情況下,可設有防火措施的吸煙室,施工現場內嚴禁違章吸煙。
3.11施工現場內和辦公區,未經消防部門批準嚴禁使用電爐或大功率取暖器進行取暖。
3.12現場施工要堅持防火安全技術交底制度,特別是在進行電氣焊、油漆粉刷或從事防水等危險作業時,防火安全交底要具有針對性。
3.13冬施保溫材料的存放與使用必須采取防火措施,不得采用可燃保溫材料進行冬施保溫。
3.14在防水施工作業前,必須制定防火預案,采取行之有效的防火措施,對防水材料的運輸、使用,應嚴格執行操作規定,明確專人負責組織施工,防止發生火災和爆炸事故。
3.15施工中,對所用的木料必須加強管理,進場的新、整材料,要集中碼放、整齊有序,并設專人看管,專門配備滅火器材。拆模后的木料要及時清運至專用木料周轉場地,并嚴格管理。廢舊木料要及時清運出場,嚴防火災事故發生。
3.16施工現場內的供、用電線路、電力設備須由正式電工統一安裝,嚴禁私接電線和私自使用大功率電器設備,線路接頭必須良好絕緣,不許裸露,開關、插座須有絕緣外殼。
3.17奧體中心體育場改擴建工程高空電焊工作量大,每一作業點必須配備專門看火人員,配齊滅火器材。作業完成后確認沒有余火后,方準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