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動火管理措施
?1.1三級動火的概念與分級
所謂動火,是指在生產中動用明火或可能產生火種的作業。如熬瀝青、烘砂、烤板等明火作業和鑿水泥基礎、打墻眼、電氣設備的耐壓試驗、電烙鐵錫焊、鑿鍵槽、開坡口等易產生火花或高溫的作業等都屬于動火的范圍。動火作業所用的工具一般是指電焊、氣焊(割)、噴燈、砂輪、電鉆等。
動火作業根據作業區域火災危險性的大小分為特級、一級、二級三個級別。
(1)特級動火是指在處于運行狀態的易燃易爆生產裝置和罐區等重要部位的具有特殊危儉的動火作業。所謂特殊危險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如果有絕對危險,必須堅決執行生產服從安全的原則,就絕對不能動火。特級動火的作業一般是指在裝置、廠房內包括設備、管道上的作業。凡是在特級動火區域內的動火必須辦理特級動火證。
(2)一級動火。是指在甲、乙類火災危險區域內動火的作業。甲、乙類火災危險區域是指生產、儲存、裝卸、搬運、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或揮發、散發易燃氣體、蒸汽的場所。凡在甲、乙類生產廠房、生產裝置區、貯罐區、庫房等與明火或散發火花地點的防火間距內的動火,均為一級動火。其區域為30m半徑的范圍,所以,凡是在這30m范圍內的動火,均應辦理一級動火證。
(3)二級動火是指特級動火及一級動火以外的動火作業。即指化工廠區內除一級和特級動火區域外的動火和其他單位的丙類火災危險場所范圍內的動火。凡是在二級動火區域內的動火作業均應辦理二級動火許可證。
以上分級方法只是一個原則,但若企業生產環境發生了變化,其動火的管理級別亦應做相應的變化。如全廠、某一個車間或單獨廠房的內部全部停車,裝置經清洗、置換分析都合格,并采取了可靠的隔離措施后的動火作業,可根據其火災危險性的大小,全部或局部降為二級動火管理。若遇節假日、或在生產不正常的情況下動火,應在原動火級別上作升級動火管理,如將一級升為特級,二級升為一級等。
1.2固定動火區和禁火區的劃分
工業企業應當根據本企業的火災危險程度和生產、維修、建設等工作的需要,經使用單位提出申請,企業的消防安全部門登記審批,劃定出固定的動火區和禁火區。
?
一、設立固定動火區的條件
固定動火區系指允許正常使用電氣焊(割)、砂輪、噴燈及其他動火工具從事檢修、加工設備及零部件的區域。在固定動火區域內的動火作業,可不辦理動火許可證,但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1)固定動火區域應設置在易燃易爆區域全年最小頻率內的上風方向或側風方向;
(2)距易燃易爆的廠房、庫房、罐區、設備、裝置、陰井、排水溝、水封井等不應小于30m,并應符合有關規范規定的防火間距要求;
(3)室區固定動火區應用實體防火墻與其他部分隔開,門窗向外開,道路要暢通;
(4)生產正常放空或發生事故時,能保證可燃氣體不會擴散到固定動火區,在任何氣象條件下,動火區域內可燃氣體、蒸汽的濃度都必須小于爆炸下限的20%;
(5)固定動火區不準存放任何可燃物及其他雜物,并應配備一定數量的滅火器材;
(6)固定動火區應設置醒目、明顯的標志。其標志應包括“固定動火區”的字樣;動火區的范圍(長*寬);動火工具、種類;防火責任人;防火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項;滅火器具的名稱、數量等內容。
除以上條件外,在實際工作中還應注意固定動火區與長期用火的區別。如在某一化工生產裝置中,因生產工藝需要設有明火加熱爐,那么在其附近并非是固定動火區,而可定為長期用火作業。?
二、禁火區的劃定
在易燃易爆工廠、倉庫區內固定動火區之外的區域一律為禁火區。在禁火區域內因檢修、試驗及正常的生產動火、用火等,均要辦理動火或用火許可證。各類動火區、禁火區均應在廠圖上標示清楚。
1.3動火許可證及審核、簽發的要求
?
一、動火許可證
(一)動火許可證的主要內容
凡是在禁火區域內進行的動火作業,均須辦理“動火許可證”。動火許可證應清楚地標明動火等級、動火有效期、申請辦證單位、動火詳細位置、工作內容、動火手段、安全防火措施和動火分析的取樣時間、取樣地點、分析結果、每次開始動火時間,以及各項責任人和各級審批人的簽名及意見。
(二)動火許可證的有效期
動火許可證的有效期根據動火級別而確定。特級動火和一級動火的許可證有效期不應超過1天(24h);二級動火許可證的有效期可為6天(144h)。時間均應從火災危險性動火分析后不超過30min的動火時算起。
(三)動火許可證的審批程序和終審權限
為嚴格對動火作業的管理,區分不同動火級別的責任,對動火許可證應按以下程序審批:
(1)特級動火由動火部門(車間)申請,廠防火安全管理部門復查后報主管廠長或總工程師終審批準;
(2)一級動火由動火部位的車間主任復查后,報廠防火安全管理部門終審批準;
(3)二級動火由動火部位所屬基層單位報主管車間主任終審批準。?
二、各項責任人的職責
從動火申請到終審批準,各有關人員不是簽字了事,而應負有一定的責任,必須按各級的職責認真落實各項措施和規程,確保動火作業的安全。各項責任人的職責如下:
(一)動火項目負責人通常由分派給動火執行人動火作業任務的當班班長、組長或臨時負責人擔任。動火項目負責人對執行動火作業負全責,必須在動火之前詳細了解作業內容和動火部位及其周圍的情況,參與動火安全措施的制定,并向作業人員交待任務和防火安全注意事項。
(二)動火執行人在接到動火許可證后,詳細核對各項內容是否落實,審批手續是否完備。若發現不具備動火條件時,有權拒絕動火,并向單位防火安全管理部門報告。動火執行人要隨身攜帶動火許可證,嚴禁無證作業及審批手續不完,備作業。每次動火前30min(含動火停歇超過30min的再次動火)均應主動向現場當班的班、組長呈驗動火許可證,并讓其在動火許可證上簽字。
(三)動火監護人一般由動火作業所在部位(崗位)的操作人員擔任,但必須是責任心強、有經驗、熟悉現場、掌握滅火手段的操作工。動火監護人負責動火現場的防火安全檢查和監護工作,檢查合格,應當在動火許可證上簽字認可。動火監護人在動火作業過程中不準離開現場,當發現異常情況時,應立即通知停止作業,及時聯系有關人員采取措施。作業完成后,要會同動火項目負責人、動火執行人進行現場檢查,消除殘火,確定無遺留火種后方可離開現場。
(四)班、組長(值班長、工段長)負責生產與動火作業的銜接工作。在動火作業中,生產系統如有緊急或異常情況時,應立即通知停止動火作業。
(五)動火分析人要對分析結果負責,根據動火許可證的要求及現場情況親自取樣分析,在動火許可證上如實填寫取樣時間和分析結果,并簽字認可。
(六)各級審查批準人,必須對動火作業的審批負全責。必須親自到現場詳細了解動火部位及周圍情況,審查并確定動火級別、防火安全措施等,在確認符合安全條件后,方可簽字批準動火。
篇2:動火須知防火措施
動火須知及防火措施
1、禁火區域內:油罐、油箱、油槽車和儲存過可燃氣體,易燃液體的容器以及連接在一起的輔助設備;各種受壓設備;危險性較大的登高焊、割作業;比較密封的室內、容器內,地下室等場所進行動火作業,均屬一級動火。
2、一級動火申請應在一周前提出,批準最長期限為一天,期滿應重新辦證,否則視作無證動火。
3、一級動火作業由所在單位主管防火工作的負責人填寫,并附上安全技術措施方案,報上一級主管及所在地區消防部門審查,經批準后方可動火。
4、編制動火安全技術措施方案(附上方案附件)。
5、焊工必須持有效證件上崗,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作業時必須遵守“十不燒”原則。
6、操作前檢查焊割設備、工具是否完好,電源線有無破損,各類保護裝置是否齊全有效。
7、清楚明火點周圍的可燃物品,按要求配備滅火器,有專人進行監護。
8、本表一式二聯,操作人員及存根。
篇3:瓦斯發電站動火安全技術措施
一、施工概況:
由于瓦斯發電站新增2臺發電機組,現需對延伸的進氣管路、進水管路、排氣管路、發電機組架進行焊接,為保證施工安全、順利進行,特編制本措施。
二、現場施工負責人:王豐華、劉志東(大坤科技有限公司)
三、安全負責人:王豐華、劉志東
四、施工安全監督人:李民(五鳳礦)
五、施工時間:2014年5月14日-5月21日
六、施工地點:瓦斯發電站
七、施工前準備工作:
1、施工前準備好氧氣、乙炔、焊機、焊線、焊條等焊接器材。
2、施工前,將各種工器具運送至施工地點。
3、施工前準備好滅火器、消防桶等安全器材并將水管連接到施工地點。
4、組織施工人員學習本措施并簽字并由施工安全負責人布置施工重點及安全注意事項。
八、施工步驟:
1、施工前半小時,停止瓦斯發電機組運行,由準確通知要明確通知瓦斯抽放泵站打開對空排放閥,將瓦斯對空排放,關閉通往瓦斯發電站的閥。
2、施工負責人確認施工工具、消防設及人員到位后,安全負責人確認安全后匯報調度室準備開始施工。
3、在得到調度室同意后,瓦斯檢查員檢查現場瓦斯濃度,在瓦斯濃度低于0.5%后方能通知專業持證施工人員開始氣割、焊接,施工人員在接到主要負責人通知施工氣割、焊接指令后,方可按照技術措施進行施工,施工負責人和瓦檢員要時刻注意檢測施工現場瓦斯濃度的變化。
4、按照施工要求對需要切割和焊接的地方進行切割、焊接。
5、焊接完成后,敲掉焊渣,檢查焊接情況,確認焊接是否牢固。
6、確認所有工序完成之后,由安全負責人和施工負責人檢查管路焊接情況,確認一切正常后匯報調度室完成情況。
7、安全負責人確認一切正常后,請示調度室是否可以開機。
8、得到調度室許可后,按照操作規程開啟瓦斯發電機組。
9、待瓦斯發電機組運行正常后,施工人員收拾工器具,打掃施工現場衛生,離開施工現場。
九、施工安全保證措施:
1、焊接施工前所有參加施工人員都必須認真學習本措施,做到責任明確措施落實,未學習者不得進入施工現場,焊接時要由專職電焊工持證操作。
2、除持證焊接人員可帶火之外,其余人員一律不得帶易燃易爆物品、電子產品、不得穿化纖衣服進入施工現場。
3、焊機在沒有接到操作負責人的指令前不得擅自使用,且必須嚴格檢查其完好性,任何時候出現問題都必須停止作業,及時上報并處理,只有經過嚴格的檢驗合格后才能使用。
4、施工負責人必須隨身攜帶瓦斯便攜儀隨時注意檢查工作現場的瓦斯濃度,當瓦斯超過0.5%以上時要立刻停止作業,及時匯報并查找原因。所有現場施工人員都必須聽從施工主要負責人的統一指揮,只有在施工負責人確認安全的情況下才能焊接施工。
5、外承包單位焊接前必須清理現場易燃易爆物品,進行焊接時瓦檢員必須注意檢測施工地點5米范圍內瓦斯情況。
6、施工現場必須有足夠的消防器材。
7、焊接操作人員要聽從現場負責人的統一指揮,工作要認真負責,動作要規范,嚴禁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
8、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必須佩帶安全帽。
9、氧氣、乙炔保證距離不得低于5米,并且施工地點距氧氣、乙炔瓶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10米。
10、施工完成后,施工負責人派專人留守一小時,檢查確認無明火或其它引火源時方可撤離施工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