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井下動火安全措施

井下動火安全措施

2024-07-17 閱讀 2716

安全管理目標

安全管理是項目管理重要組成部分,貫穿于施工的全過程,關系著現場施工全體人員的人身安全。

本工程安全管理目標是:杜絕輕傷以上安全事故發生。

建立安全保證體系

為了把安全工作落到實處,本工程中,建立健全以項目經理為首的安全保證體系。項目經理為工程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配備專職安全員,同時,各專業技術人員為兼職安全員。從項目經理到現場安裝作業人員層層落實安全消防責任體系,各盡其職,各負其責。

對員工進行安全消防培訓教育

(1)凡進入施工現場人員必須進行安全消防意識、安全消防操作規程、安全消防常識方面的教育。同時進行關于安全消防設施的培訓,包括安全消防設施的正確使用方法,以增加全員的自我保護意識,使全體員工自覺、認真、嚴格地按規程施工。培訓教育時間每人不少于4小時,并做好培訓內容、地點、時間、人數、次數方面的記錄。

(2)進場作業人員必須進行安全消防規章制度方面的學習,包括國家、部隊、我公司的有關規定、標準,使全員自覺遵守項目施工現場的各項安全消防規章制度。

(3)專業技術人員在班組作業前根據現場具體情況及專業特點進行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作業指導書中的安全技術措施相對應的安全消防技術交底,使每位作業人員心中警鐘常鳴,確保在安全消防技術指導下施工。

(4)開展特殊季節施工的安全教育。冬季、雨季變化等特殊季節,對每位現場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消防交底,搞好特殊季節的安全施工生產。

技術保證措施

(1)現場臨時用電:

①所有施工用臨時電源接線由維修電工負責,按規定進行,該施工現場設置2名維修電工,以保證現場臨時用電需求。

②施工臨時電源設有漏電保護裝置,以防人員觸電。

③損壞、斷開的焊接線或者電源電纜線必須及時更換或修理。

④電纜穿越道路及易受機械損傷的場所,必須設防護套管。

⑤現場布置二級配電箱及開關箱,金屬配電箱外殼必須保護接零,且做到“一機一閘”,門鎖齊全,專人負責。

⑥配電箱、開關箱處懸掛安全用電警示牌及安全危險標志,禁止他人隨意開、合閘和動用帶電設施。

(2)高空作業

本工程的施工存在著較多的高空作業,在按照各專業方案所選擇的施工工藝進行施工的同時,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安全管理工作。

①高空作業人員應嚴格按照安全技術交底進行施工,同時必須先進行安全防護,做到安全可靠時,再進行作業。

②從事高空作業人員應先進行身體健康狀況檢查,符合條件時,才允許從事高空作業。

③“三寶”防護,進入高空作業區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設置安全網。“三寶”的質量須經專業人員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④登高用爬梯底部必須有防滑措施,并有專人在地面保護。人字梯必須有拉索。

(3)施工設備

①所有設備操作人員必須進行專門培訓,特殊設備的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②進入施工現場的機械設備(包括工機具)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同時應進行安全狀況的檢查,嚴禁使用無安全防護裝置的機械設備。

③施工現場的起重機械應對其性能進行檢查鑒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④嚴禁不按產品說明書、設備操作規程,超負荷違章使用、操作施工機械設備。

⑤施工設備與起重機械應按規定進行維修、保養。

⑥氧氣、乙炔瓶應相距10m,且各自存放在氧氣、乙炔瓶車內,距明火25m以上,同時有防爆、防曬措施及防火安全裝置。

⑦安全管理部門應定期對施工現場的機械設備進行運行狀態的安全檢查,發現存在問題,及時整改,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

(4)吊裝作業

①根據施工圖紙及施工方案選擇匹配的起重設備及機具等,禁止超載吊裝。

②吊車的站位及支腳支撐應嚴格按要求進行,切勿因站位不正、支撐不足而造成歪拉斜吊,違章作業。

③設備起吊前應找準吊物的重心和吊點,并對起吊物的捆綁繩索,按要求嚴格檢查,各捆綁點不應有松動、打滑現象。對波紋膨脹節等重要設備,吊運繩索使用尼龍吊裝帶或在鋼絲繩外面套上膠皮套管,防止損傷設備表面。

④起重作業的卷揚機在使用時應嚴格檢查剎車裝置、聯鎖裝置,并專人操作、專人維護,確保安全可靠。

⑤大風和雨天等惡劣天氣不準進行吊裝作業。雨天過后,重新檢查并加固地錨、鋼絲繩、地基等,保證吊裝作業的安全。

⑥起吊時起重機臂應先伸至合適位置,角度、回轉半徑等應符合操作規程的要求,嚴禁超負荷起吊。

⑦正式吊裝前應先進行試吊裝,應將起吊物吊離地面10~15cm,停滯5~10分鐘,檢查所有捆綁點及吊索具工作狀況,確認無誤后,進行正式吊裝。

⑧在吊裝區域內應設安全警戒線,非工作人員嚴禁入內,同時起吊過程應由專人指揮,統一行動,起重臂下嚴禁站人。

⑨起重機駕駛員,起重工等必須持證上崗,嚴禁無證操作。

(五)井下作業

?①施工人員在下井前必須佩戴好所有的勞動保護用品,礦燈、自救器等勞工保護用品必須完好,井下施焊時,應有專人檢測瓦斯,佩帶瓦檢儀。

②裝車運輸設備零部件時,不得超高、超寬、超長。封車、綁扎要牢固。提運前,應首先檢查絞車是否完好,工作閘及制動閘是否靈活可靠,鋼絲繩是否有咬繩、爬繩、斷絲等不安全因素。經檢查確認無誤后,方準進行提升運輸工作。

③如遇有車輛超高,超寬、超長情況時,安裝施工負責人應通知絞車司機及信號扒鉤工,提示車輛超高、超寬、超長,要注意提升運輸安全。并要安排人員隨車同行,防止發生意外事故,確保提升運輸安全。在斜巷中下放超高、超寬、超長車輛時,應安排兩人分別在運輸車輛的上方不小于3米的軌道兩側跟車監視,分別察看車輛與巷道的間隙和處理運輸過程中的問題。嚴禁跟車人員在車輛的下方跟車監視,跟車人不得乘坐在運輸車輛上。在斜巷中處理車輛掉道時,嚴禁用絞車硬拉復軌,嚴禁在車輛的下方處理掉道,并要防止鋼絲繩彈跳傷人。

④在斜巷中下放車輛,在斜巷的上車場推車時,應認真巡視軌道路線,檢查軌道及道岔,清除沿途障礙物,確保線路暢通無阻。推車前,應將后面的車輛用木楔穩定。

⑤了解所安裝的設備技術性能、安裝說明書和安裝質量標準,熟悉安裝工作環境、進出路線及相關環節的配合關系。

⑥對安裝的設備在下井前及運到安裝現場后,均應設專人按施工圖紙及有關技術文件要求,逐件清點數量、檢查質量、校核尺寸。對需要分部件運輸的設備,應由專人做上明顯的標記,編號裝車,對部件的結合面要用軟質材料妥善保護。

⑦在井下施工時,施工現場附近的運輸設備在運行時,嚴禁施工。巷道內行車時嚴禁行人。

⑧嚴禁帶手機、煙火下井。

⑨嚴禁酒后下井。井下停風后,嚴禁井下施焊,施工人員應及時的上井。

篇2:M礦井下動火安全防火規定

1、目的

動火時易發生火災安全事故,為防止此類火災事故的發生,加強動火作業管理,特制訂本制度。

2、適用范圍

招遠市金華黃金礦業有限公司下轄所有車間、部室及各個外來施工單位在地表、井下所有動火作業。

3、職責

3、1分管礦長負責各自管轄范圍內符合《一級作業項目》的動火作業的審批,并負責調度、協調相關單位,提供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確保相關措施安全可靠。

3、2安全科負責協助審批符合《一級作業項目》的動火作業,負責作業場所有毒有害氣體的安全檢測。

3、3各車間、部室職責

3、3、1實施動火作業車間、部室領導或外委項目負責人擔任動火作業負責人,對動火作業負全面責任。組織相關人員制定、落實動火安全措施,交代作業任務和防火安全注意事項,檢查動火作業安全措施落實情況,

3、3、2動火人必須在動火作業前詳細了解作業內容和動火部位及周圍情況,確認安全措施可靠,熟悉安全注意事項后,方可進行動火作業。

3、3、3符合《一級作業項目》的動火作業嚴格按照相關程序審批。

4、工作要求,

4、1動火作業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標準要求,遵守公司相關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焊割工必須具有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

4、2動火作業前,操作者必須對現場安全確認,明確高溫熔渣、火星及其它火種可能或潛在噴濺的區域(上、下、前、后、左、右),該區域周圍10米范圍內嚴禁存在任何可燃品(爆炸物、紙箱、塑料、木頭、油類、棉布及其它可燃物等),確保動火區域保持整潔,無易燃可燃品。

4、3對確實無條件移走的可燃品、動火時可能影響或損害無條件移走的設備、工具時,操作者必須用嚴密的鐵板、石棉瓦、防火屏等將動火區域與外部區域、火種與需保護的設備有效的隔離、隔絕,現場備好滅火器材和水源,必要時可不定期將現場灑水浸濕。

4、4高處動火作業前,操作者必須辨識火種可能或潛在落下區域,明確周圍環境是否放置可燃易燃品,按規定確認、清理現場,以防火種濺落引起火災爆炸事故。

4、5凡盛裝過油品、油漆稀料、及帶壓、高溫的容器、設備、管道,嚴禁盲目動火,特殊情況下必須動火時,要保證容器、設備、管道處于常溫、常壓狀態。動火前必須檢查容器、設備周圍環境,經過充分的吹掃、清洗、置換后,經反復確認無危險隱患后,方可動火;該動火作業必須辦理《一級作業動火審批報告》,并派專人監護,現場備好滅火器材和水源,必要時可不定期將現場灑水浸濕。

4、6在禁火區域內動火焊接、氣割作業,必須辦理《一級作業動火審批報告》,進行危害辨識,制定安全動火方案,落實防火安全措施,經車間領導簽名,報有關領導批準,并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方可焊接、氣割。k*Pz&8|

4、7使用氣焊、割動火作業時,氧氣瓶與乙炔氣瓶間距不小于5米,二者與動火作業點須保持不少于10米的安全距離,氧氣瓶口及減壓閥、閥門處不得沾染油脂、油污,乙炔瓶嚴禁橫躺臥放;運輸、儲存、使用氣瓶時,嚴禁碰撞、敲擊、劇烈滾動,且氣瓶要放置牢固,防止氣瓶傾倒。

4、8動火作業前應檢查電焊機、氣瓶(減壓閥、膠管、割炬等)、電纜線等器具,確保其在完好狀態下,電線無破損、漏電、卡壓、亂拽等不安全因素;電焊機的地線應直接搭接在焊件上,不可亂搭亂接,以防接觸不良、發熱、打火引發火災或漏電致人傷亡。

4、9動火作業結束后,操作人員必須對周圍現場進行安全確認,整理整頓現場,在確認無任何火源隱患的情況下,方可離開現場。i|4_m

4、10嚴禁外來、無關非操作人員隨便動用電焊、氣割工具,一經發現立即制止。>V12~S;!TG/(*foT8SE

5、相關記錄

《一級作業項目審批表》

6、本規定2010年8月11日起實施。7)o6_i

篇3:井下動火安全技術措施

山西樓俊集團擔炭溝煤業有限公司煤礦二采區臨時變電所內因變壓器安裝做兩個高壓電纜頭。需動用噴燈加工。為確保施工作業安全完成,特制定如下安全技術措施:

一、井下動火前,技術科必須編制切實可行的動火安全技術措施,經本礦總工、通風、機電、生產、安檢等部門負責人會審并簽字后,方可動火。

二、本此動火的范圍只限在二采區臨時變電所內進行,其他地點嚴禁動火。

三、井下動火前,必須先將變電所兩道分門打開確保風流暢通。

四、井下動火前,必須先將動火地點及其附近20m范圍內的易燃品或容器罐之類的物品清除干凈,防止引燃或受熱膨脹而發生爆炸。

五、井下動火前,瓦斯員必須檢查動火地點及其附近20m范圍內的瓦斯濃度,檢查地點不能少于5點,只有當動火地點及其20m附近的瓦斯濃度在1%以下時方可動火。瓦斯員必須把檢查結果告知現場工作人員,并填寫在現場的瓦斯牌板上。

六、井下動火前,安檢員必須在現場監督檢查動火安全技術措施的執行情況,發現違規違章操作,安檢員有權停止一切與明火有關的工作。

七、瓦斯員、安檢員必須,現場盯崗制,嚴禁在未檢查瓦斯區域使用明火。

八、明火作業前必須進行審批手續,只有當瓦斯員、安檢員、工程負責人、作業人員四人共同在動火聯簽單上共同簽字后,方可動火。

九、動火地點必須設置滅火器,數量不少于3個,設置好消防鍬、消防桶、消防沙(數量不少于0.5m3)和消防軟管(不少于50m,已經接在三通閥門上)。

十、動火結束以后,瓦斯員和安檢員要監督施工單位,認真清理動火地點,消除隱患,對動火地點全面檢查,確認無隱患后,瓦斯員和安檢員方可撤離動火現場。

十一、由于玩忽職守,不負責任造成事故都要追究其責任。

十二、本措施未盡事宜,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