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化驗室安全知識規范

化驗室安全知識規范

2024-07-18 閱讀 1967

根據化驗室工作的特點,化驗室安全包括防火、防暴、防毒、防腐蝕、保證壓力容器和氣瓶的安全、電氣安全和防止環境污染等方面。下面我們來了解化驗室關于中毒的一些知識以及預防中毒和中毒后進行急救的一些方法。

(1)中毒

a.中毒與毒物的概念

某些侵入人體的少量物質引起局部刺激或整個機體功能障礙的任何疾病都稱為中毒,而這類物質就稱為毒物。根據毒物入侵的途徑,中毒分為攝入中毒、呼吸中毒和接觸中毒。毒物的劑量與效應之間的關系稱為毒物的毒性,習慣上用半致死劑量(LD50)或半致死濃度(LC50)作為衡量急性毒性大小的指標,將毒物的毒性分為劇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微毒五級。而大部分毒物是在生產和實驗過程中,經過呼吸,侵入消化道,還有些毒物透過皮膚、黏膜慢慢使人中毒。例如常見的毒氣體有:硫酸煙、鹽酸蒸汽、硝酸或氮的氧化物、硫酸氫、一氧化碳、氨、溴和汞的蒸氣,其中以硫化氫和一氧化碳毒性最強。劇毒性的藥品有氰化鉀、三氧化二砷、二氯化汞、重鉻酸鉀等,其中以氰化鉀、三氧化二砷毒性最強。毒物從皮膚、消化道或呼吸道吸收以后,逐漸侵入血管而分布于身體的某些部位,因此中毒都比較迅速。毒物吸入人體后,在體內與新陳代謝的各種產物急劇化合,使人發生不同程度的中毒癥狀,甚至死亡。

下面介紹幾種預防中毒的方法以及中毒后的急救措施:

(2)預防中毒的方法

a.一切藥品和試劑要有與其內容物相符的標簽。劇毒藥品嚴格遵守保管、領用制度。發生散落時,應立即收起并做解毒處理。

b.嚴禁試劑入口及以鼻直接接近瓶口進行鑒別。如需鑒別,應將試劑瓶口遠離鼻子,用手輕輕煽動,稍聞即止。

c.處理有毒的氣體、產生蒸氣的藥品及有毒的有機溶劑,必須在通風櫥內進行。取有毒試樣時必須站在上風口,工作人員在操作中應戴上口罩。

d.有煤氣的化學分析室,應注意檢查管道、開關等,不得漏氣,以免煤氣中一氧化碳散入空氣中而引起中毒。

e.使用后的含有毒物的廢液,不應倒入下水道內,應收集起來集中處理。將盛器清洗干凈,并立即洗手。

f.當水銀儀器破損時,灑出的水銀應盡量消除干凈,然后在殘跡處撒上硫磺粉,使之完全消除。

g.在化學分析室內禁止飲食和存放食品,也不得將餐具帶進。實驗完畢要用冷水洗凈手。

(3)中毒的幾種急救方法

化學試劑一般通過以下三種途徑使人中毒:

①通過呼吸道中毒由呼吸道吸入有毒的氣體、蒸氣、煙霧等能引起呼吸系統中毒。這種中毒方式較常見。急救方法:迅速將中毒者移離現場,移至通風良好的場所,使中毒者呼吸新鮮空氣,或給予氧氣,或令其喝*,如濃茶、咖啡等等,使其盡快脫離危險。

②通過消化道中毒如誤吞服、手上污染毒物,在吸煙、進食、喝水時進入消化系統而引起中毒。急救方法:洗胃、喝溫水以達到沖淡毒物,使之嘔吐,再服解毒劑(如生蛋清液、牛奶、淀粉糊、橘子汁等等)。

③通過觸及皮膚或五官黏膜而中毒此類中毒要立即用大量自來水沖洗,沖洗得越早越徹底越好。如能涂覆或服用適當的緩沖劑、中和劑(稀溶液)更好。洗凈毒物后及時請醫生治療。

篇2:化驗室安全管理制度樣本

一、化驗室負責人對化驗室安全工作負責。

二、化驗人員必須高度重視安全工作,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三、化驗人員要熟悉儀器、設備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按規定要求進行操作。

四、凡能產生刺激性、腐蝕性、有毒或異味氣體的操作,必須在通風柜中進行。

五、劇毒藥品實行專人保管,切勿觸及傷口或誤入口內。

六、加熱易燃試劑時,必須用水浴、油浴、砂浴,嚴禁使用明火。

七、凡使用過強腐蝕性、易爆或有毒品的容器,應由操作者及時、親自洗凈。

八、如檢驗工作確需動用明火時,要按規定辦理動火手續。

九、要嚴格遵守安全用電規程。

十、班前班后要檢查水、電、氣、門、窗,確保安全。

十一、化驗人員必須熟練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滅火知識。

篇3:化驗室安全操作規程

一、化驗員必須熟悉業務,工作態度要嚴肅認真,操作必須遵守規程。

二、化驗室內要配備防火器材。如:沙箱、滅火器等,化驗員須熟悉各種防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及滅火對象。

三、易燃易爆,有毒品應專門保管。

四、所有的電器設備均應絕緣良好,儀器應妥善接地。

五、對有毒和散發刺激性氣體的分析項目及配制試劑操作時,應在通風柜內進行,頭部不要伸進通風柜內。

六、所有盛放藥品的試劑瓶,均應貼有標簽,并寫明試劑名稱和配置日期。

七、藥品及易爆藥品在進行加熱操作時,操作者不得離開現場。

八、化驗過程中產出的廢物應集中處理,不得造成二次污染。

九、化驗結束,人員離開前要認真進行一次安全檢查,重點是:電、火、水。

十、化驗員應學習必要的急救知識和事故處理知識。安全學習堅持每月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