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小區垃圾分類管理制度

小區垃圾分類管理制度

2024-07-18 閱讀 9458

  小區垃圾分類管理制度

  第一章 概述

  第一條 為了提高小區居民的環境素質,保護環境,推動垃圾分類工作的順利開展,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 垃圾分類分類標準

  第二條 根據垃圾的性質和處理方式的不同,將垃圾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濕垃圾和干垃圾四類。

  第三條 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等可回收利用的垃圾。

  第四條 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廢電池、廢燈泡、廢藥品、廢油漆等對人體健康或環境造成嚴重危害的垃圾。

  第五條 濕垃圾主要包括廚余垃圾、食品殘渣等易腐爛的垃圾。

  第六條 干垃圾主要包括未能分類的其他垃圾,如紙巾、煙蒂、破碎玩具等。

  第三章 垃圾分類收集與處置

  第七條 居民應將自家產生的垃圾按照分類標準進行分類。

  第八條 小區將設置相應的垃圾收集點,居民可以將分類好的垃圾投放至相應的收集點。

  第九條 小區垃圾收集點將根據分類情況進行定期收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濕垃圾和干垃圾需單獨收集、運輸和處置。

  第十條 小區將統一委托專業垃圾處理公司進行垃圾處理。可回收物將進行分類回收和再利用,有害垃圾將進行安全處理,濕垃圾將進行堆肥處理,干垃圾將進行焚燒處理。

  第十一條 小區將定期舉辦垃圾分類宣傳活動,提高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和能力。同時,鼓勵居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工作,發起垃圾分類志愿服務。

  第四章 管理與監督

  第十二條 建立小區垃圾分類管理領導小組,由相關單位負責人、社區代表和居民代表組成。領導小組將統籌制定垃圾分類計劃、推動垃圾分類工作。

  第十三條 小區將配備專門的垃圾分類工作人員,負責指導居民垃圾分類的正確操作,并協助居民解決垃圾分類過程中的問題。

  第十四條 小區將建立垃圾分類臺賬,記錄垃圾分類情況和居民的參與度,并定期向居民公示。

  第十五條 居民如有垃圾分類操作不當或未參與垃圾分類工作,將給予相應的警告、罰款等處理措施。

  第十六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舉報垃圾分類違規行為,垃圾分類管理領導小組將依據舉報內容進行調查,并對違規行為進行相應處理。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十七條 居民如有垃圾分類造成的環境污染或損害他人利益,將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十八條 小區將依法對嚴重違反垃圾分類規定的居民進行處罰,如情節嚴重,將向相關部門報告并追究法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十九條 本管理制度的具體操作細則將由小區具體制定并適時修訂。

  第二十條 本管理制度自頒布之日起生效,同時廢止以前的有關垃圾管理制度。

篇2:垃圾分類管理制度

為了規范公司的垃圾管理,為企業營造一個安全衛生的環境,同時為了確保垃圾的及時外運處理,特制訂本制度。

一、垃圾的分類:

依據公司目前的垃圾情況,分為危險廢棄物垃圾、可回收利用垃圾和不可回收利用垃圾三大類。

1.1危險廢棄物垃圾:是指會對大氣及周邊環境產生危害的垃圾。這類的垃圾有化學品廢棄物(實驗產生的廢漆,廢料,污水池廢渣,生產時產生的廢料廢渣,包裝過濾袋等。

1.2可回收利用垃圾:是指雖然暫時拆除、報廢或不用,但經過處理可以利用;或此處無用它處有用,以及可以被廢品回收部門回收的垃圾。這類的垃圾有可以利用的金屬類、木板類、書刊類、文件類、塑料類、玻璃類以及包裝材料等。

1.3不可回收利用垃圾:是指公司無法經燃燒處理和回收利用,需交由施工單位或環衛部門外運處理的垃圾。這類的垃圾有建筑類、保溫材料類(石棉、聚酯)、化學品廢棄物(硅藻土、含污染物化學品的塵土、廢棄物等)、生產性材料(二科RO膜撤換的濾芯、反應釜襯膠、包裝物、廢棄潤滑油、電子類、取樣瓶、膠管、桶、濾布、廢棄胺化物、活性污泥、焚燒灰渣等)、塵渣類、生活類(蔬菜根、葉、果皮、核等)等。

二、垃圾定點設置及垃圾分類存放劃定

2.1垃圾定點設置:公司的垃圾存放采用定點設置的方法,并實施分類存放管理,以利于外運處理和日常管理。垃圾定點區為新建倉庫北,分別設有金屬類、包裝類、巖棉類、硅藻土類、濾芯類、玻璃類、及生活垃圾類7個單獨臨時存放周轉區。

2.2區域放置垃圾類別定義:

2.2.1金屬類區存放車間維修報廢的一般金屬廢棄物,如管路、閥門、邊角料、廢棄鐵絲、鐵皮等金屬垃圾。

2.2.2包裝類區存放車間報廢的軟、硬類原料包裝物及容器。

2.2.3巖棉類區只存放因設備、設施維修報廢的保溫巖棉及其它保溫材料。

2.2.4硅藻土類區存放車間廢氣的硅藻土、含染料的渣土類及廢氣樹脂、胺化物類垃圾。

2.2.5濾芯類區存放車間報廢的濾芯、反滲透膜、濾布。

2.2.6玻璃類區存放玻璃類、電子類、塑料類及車間較小的包裝容器。

2.2.7生活垃圾類區存放食堂及各部門產生的菜葉、果皮等垃圾和焚燒后的灰渣。

三、垃圾的分類管理制度:各部門依據垃圾產生的種類特點,嚴格實施分類存放,并確保及時轉運至公司的垃圾中轉站,實施分區存放,部門對輸送的垃圾分類質量負責到底。

3.1可燃垃圾:

3.1.1生產一、二、三科、倉庫及門衛的可燃垃圾,一律在每日下午1:00以前,集中送到焚燒爐北空地處,由環衛人員檢查確認后進行集中焚燒。

3.1.2綜合辦公樓各部門的可燃垃圾,于8:30以前集中到垃圾桶中,由環衛人員拿到焚燒爐處,和其它部門的可燃垃圾一起燒毀處理。

3.1.3公司所有部門的可燃垃圾中,如有涉及部門或公司機密的,由自己部門到焚燒爐處進行燒毀處理。

3.2可回收利用垃圾:可回收利用垃圾的處理,必須在實施去害處理后,統一交由安全環境科聯系處理。垃圾產生部門因私自處理產生的問題,由處理部門負責人承擔相應責任。

3.2.1車間直接產生的廢棄物,由產生部門負責無害化處理后,交由環衛人員驗收存放;

3.2.2公用工程設施的維修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由三科負責,并及時交由環衛人員驗收并分類存放。

3.3不可回收利用垃圾:不可回收利用垃圾由于產生途徑不同,而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

由各部門參照上述垃圾分類進行日常歸類管理;安全科每天下午1:00后開始接受車間垃圾廢棄物,車間及環衛驗收人員雙方共同對垃圾是否按規定做了分類處理進行檢查確認,驗收不合格的由垃圾產生部門負責分揀,否則不予接受;存放的垃圾實施登記管理,分別標注垃圾名稱、數量、輸送人、接受人及接受時間等相關信息。

3.3.1建筑垃圾:由三科負責與施工單位協調外運處理。

3.3.2公用機電工程、維修工程產生的垃圾由三科負責清理運送,并按分類要求放到指定位置。

3.3.3其它部門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垃圾,及明確屬于部門受益設備設施維修產生的垃圾,由所在部門和受益部門負責清理,并按分類要求存放到指定位置。

公司各垃圾區里的垃圾及廢棄物,由安全環境科負責聯絡外運處理,三科的活性污泥單獨臨時放置,盡可能及時處理。。

四、其它注意事項

4.1后勤及車間辦公區等相關場所、部門,為確保垃圾的分類丟棄,必須至少有兩個垃圾桶,用來存放可燃及生活垃圾,并確保在垃圾接受時間段將垃圾運送到指定位置。

4.2生產車間的各個樓層,要依據部門的垃圾種類,應該至少設置3個垃圾臨時存放點,確保生產垃圾的分類存放,并按照規定的時間交由環衛人員驗收存放。

4.3為確保垃圾分類管理,取消現行垃圾箱設置分劃,所有垃圾箱統一安排到生活垃圾區,夏季由環衛人員進行噴藥滅害處理,防止蚊蠅滋生;三科RO膜前的報廢設備存放區保留。

4.4部門垃圾在被輸送到危險廢物處置中心后,因垃圾分類不好而發生不被接受情況,相應責任由垃圾產生部門及接受人員承擔責任。

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篇3:垃圾分類管理制度范本

為了規范各項目的垃圾管理,為廣大業主營造一個安全衛生的環境,同時為了確保垃圾的及時外運處理,特制訂本制度。

一、垃圾的分類:

依據小區目前的垃圾情況,分為裝修物垃圾、可回收利用生活垃圾和不可回收利用生活垃圾三大類。

1.1裝修物垃圾:是指裝修房屋所遺棄的廢料且不容易清運對周邊環境產生危害的垃圾。這類的垃圾有保溫材料類(石棉、聚酯)、化學品廢棄物(廢漆,廢料,碎磚塊、包裝過濾袋等)。

1.2可回收利用生活垃圾:是指雖然暫時報廢或遺棄不用,但經過處理可以利用;或此處無用它處有用,以及可以被廢品回收部門回收的垃圾。這類的垃圾有可以利用的金屬類、木板類、書刊類、文件類、塑料類及包裝材料等。

1.3不可回收利用生活垃圾:是指無法經處理回收利用,需交由環衛部門外運處理的垃圾。這類的垃圾有塵渣類、排污廢渣、生活類、(蔬菜根、葉、果皮、核等)等。

二、垃圾定點設置及垃圾分類存放劃定

2.1垃圾定點設置:垃圾存放采用定點設置的方法,并實施分類存放管理,以利于外運處理和日常管理。垃圾定點區以各項目實際情況而定劃分的定點區域。

2.2區域放置垃圾類別定義:

2.2.1裝修物垃圾類區存放各項目業主裝修所遺棄的廢棄裝修物等

2.2.2可回收利用生活垃圾區存放可經過自己處理后循環利用的垃圾

2.2.3不可回收利用生活垃圾區存放不能處理回收利用的和須經市政廢品回收站處理的垃圾(菜葉、果皮)等垃圾。

三、垃圾的分類管理制度:各項目依據垃圾產生的種類特點,嚴格實施分類存放,并確保及時轉運至公司的垃圾中轉站,實施分區存放,部門對輸送的垃圾分類質量負責到底。

四、其它注意事項

4.1各項目為確保垃圾的分類丟棄,在每棟樓前必須至少有兩個垃圾桶,用來存放可燃及生活垃圾,并確保在垃圾接受時間段將垃圾運送到指定位置。

4.2各項目垃圾在被輸送過程中,因垃圾分類不好而發生處理不當情況,相應責任由垃圾產生部門及接受人員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