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小區物業清潔管理制度
某小區物業清潔管理制度
一、制定本制度的目的、范圍
目的:規定本公司管轄各小區內保潔工作的職責程序和要求。對保潔工作質量實施控制,為業主戶創造一個清潔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范圍:適用于某小區樓內和樓外的清潔管理。
二、各自職責
1、各項目管理處負責組織和檢查指導清潔工作。
2、保潔員按規定的衛生標準進行保潔。
三、原材料保證措施
1、打掃樓內的保潔員每人配備掃把、拖把、水桶、簸箕、抹布;
2、打掃室外保潔員配備掃把、大掃把、刷子、垃圾裝運車等。
3、管理處負責人每周檢查一次清潔工具使用保管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和補發,確保清潔工作需要。
四、督導檢查
1、管理處負責人每天要對保潔工作進行檢查,并將檢查結果記錄在"清潔衛生檢查表";
2、項目經理每月對保潔員的工作質量和效果進行檢查;
3、公司每季度檢查一次某小區的清潔工作情況并指導工作。
五、日常保潔部分
(一)、室內保潔
1、電梯保潔每天兩次;
2、每天清掃、拖抹樓道一次;
3、擦抹樓道內的公共設施設備每周一次;
4、在8:00-17:30,要保持地面無雜物,公共設施無灰塵。
(二)、室外保潔
1、一天兩次清掃道路、公共場地等;
2、清運垃圾桶、果皮箱內的垃圾;
3、在8:00-17:30,要保持道路、公共場地等場所無雜物。
(三)、清潔方法
1、樓道清潔
(1)、先清掃電梯轎廂并拖抹內地板,按《不銹鋼的清潔》程序清潔電梯內壁;
(2)、從頂層自上而下清掃、拖抹樓道;
(3)、用抹布擦抹各層的公共設施設備;
2、窗戶清潔
(1)、使用抹布蘸取洗滌凈或去污粉抹凈所有窗框。
(2)、用鏟刀鏟除玻璃上的污跡。
(3)、用玻璃刮帶海綿的一側蘸取玻璃清潔劑抹凈內外,再用清水徹底清洗。
(4)、用玻璃水刮刮凈水跡。
3、燈具的清潔
(1)、關好電源,取下燈罩。
(2)、用濕抹布擦抹燈罩內外污跡和蟲子,再用干抹布抹干水分。
(3)、將抹干凈的燈罩裝上。
4、不銹鋼的清潔
(1)、先用中性清潔劑溶液抹表面,再用無絨抹布抹凈表面水分。
(2)、至少許不銹鋼油于抹布上對其表面進行擦抹,使表面保持光澤;
(3)、用無絨干抹布擦抹。
5、噴水池的清潔
(1)、平時清潔:用撈篩打撈噴水池漂浮物。
(2)、定期清潔:
A、打開排水閥門,放至50CM時,保潔員入池清潔;
B、用長柄手刷加適量清潔劑自上而下刷洗;
C、擦抹池內燈飾、水泵、水管、噴頭上的青苔污垢;
D、排盡池內污水并對池底進行拖抹;
E、注入新水,清洗水池周圍污跡。
6、雨污水管井的疏通
(1)、用鐵鉤打開檢查井蓋;
(2)、用長竹片捅搗管內粘附物;
(3)、沖刷管道內壁;
(4)、放回檢查蓋,清洗地面污物。
(四)、垃圾處理
1、生活垃圾的處理
(1)、業主將生活垃圾裝入塑料袋中,放到樓道垃圾桶內;
(2)、保潔員每天早晚兩次將桶內的垃圾送到垃圾中轉站;
(3)、環衛部門每天兩次運送垃圾,做到日產日清,不過夜。
(五)、應急措施
1、突發火災應急措施
(1)、救災結束后,經消防部門許可,組織保潔員參加清理工作;
(2)、清運火災殘留物,打掃地面;
(3)打掃地面積水。
2、雨污水井、管道、化糞池堵塞的應急措施
(1)、維修工迅速趕到現場,進行疏通,防止污水外移造成不良影響。
(2)、該責任區保潔員協助維修工處理;
(3)、撈起的雜物直接裝上垃圾車,避免二次污染;
(4)、疏通后,迅速打掃地面被污處。
3、暴風雨過后的應急措施
(1)、及時清掃各責任區內所有地面上的垃圾、紙屑、樹葉等;
(2)、查看各責任區內雨污水井是否暢通。
(六)、消殺服務
1、主要針對老鼠、蒼蠅、蚊子;
2、定期對雨污水井、化糞池、垃圾中轉站、綠化帶等易引發和滋生蚊蠅蟲鼠的發源地和聚集地進行噴藥、投藥。
(七)、保潔質量標準及保潔頻率
分類項目質量標準方法及保潔頻率
電梯廳門、內壁無污跡、印跡,有金屬光澤擦抹若干次/天、消毒1次/周
地板無煙頭、紙屑、污跡等拖抹2次/天,全天保潔
內外按鍵無污跡、印跡擦抹若干次/天
轎廂照明燈擦抹1次/周
樓內樓道梯級無煙頭、紙屑、污跡等清掃、拖抹1次/天
單元門無廣告、無灰塵擦抹若干次/天
扶手無灰塵、無污跡等擦抹2次/天
消火栓箱、燈開關報警按鈕等無廣告、無灰塵、無蜘蛛網擦抹1次/天
地下室無回塵、無雜物清掃1次/天,拖抹1次/2天
樓頂、雨篷無雜物、排水通暢清掃1次/天
天棚、轉角掃塵無灰塵、無蜘蛛網清掃1次/半月
樓道玻璃無污跡、無明顯灰塵請刮1次/月
樓道燈、煙感探測器、噴淋頭無明顯灰塵、無蜘蛛網外擦抹1次/月,
內抹1次/半年
樓外衛生道路、人行道防滑瓷磚無明顯污跡清掃2次/天,沖刷1次/天
停車場無雜物、無油污清掃2次/天,隨時中點除污
散水坡無泥沙、污垢、雜物等清掃2次以上/天
綠化帶無煙頭、紙屑、枯枝敗葉等清掃2次以上/天
宣傳欄無積塵、無廣告、無污跡擦抹1次/天
路燈(柱)無污跡、無廣告擦抹1次/天
消火栓無積塵、無廣告、無污跡擦抹1次/天
崗亭無污跡、無雜物擦抹2次/天
垃圾樓外表干凈、無污跡擦抹1次/天,沖刷1次/周
雨污水井水流暢通、井蓋無污跡疏通1次/周
化糞池進排暢通、無污水外溢一般清理1次/天,視情況而定
篇2:運輸工具安全無毒無害清潔制度
一、運輸工具安全、無毒、無害,保持清潔,防止食品污染。
二、必須符合保證食品安全所需的溫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將食品與有毒、有害物品一同運輸。
三、直接入口的食品應當有小包裝或者使用無毒、清潔的包裝材料、餐具。
四、運輸食品人員應當保持個人衛生,應將手洗干凈,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口罩,每年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明后方可參加工作。
五、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的人員,以及患有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等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人員,不得從事儲存、運輸和裝卸食品工作。
六、用水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七、使用的洗滌劑、消毒劑應當對人體安全、無害。
篇3:學院食堂加工經營場所及設施清潔消毒管理制度
職業學院食堂加工經營場所及設施清潔消毒管理制度
為規范食堂加工經營場所及設施清潔消毒管理,保障人民群眾食品安全和身體健康,根據《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和《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與操作規范》等法律法規精神,結合學院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一、加工經營場所
1.食品處理區應按照原料進入、原料處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應的流程合理布局設施設備,防止在操作中產生交叉污染。
2.廚房內外環境整潔,上、下水道通暢,地面無積水。廢棄物盛放窗口必須做密閉,外觀清潔,設置能盛裝一個餐次垃圾的密閉容器,并做到班產班清;地面、排水溝、墻壁、天花板、門窗等應保持清潔和良好狀況;排煙、排氣設施無油垢沉積、不滴油。
3.配備與食品品種、數量相適應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風、防腐、防塵、防蠅、防鼠、防蟲、洗滌以及處理廢水、存放垃圾和廢棄物的設備或設施。主要設施應易于維修和清潔。
4.有效消除老鼠、蟑螂、蒼蠅及其他有害昆蟲及其孳生條件。加工與用餐場所(所有出入口),設置紗門、紗窗、門簾或空氣幕,如木門下端設金屬防鼠板,排水溝、排氣、排油煙出入口應有網眼孔徑小于6毫米的防鼠金屬隔柵或網罩;距地面2米高度可設置滅蠅設施。
5.應定期進行除蟲滅害工作,防止害蟲孳生。除蟲滅害工作不能在食品加工操作時進行,實施時對各種食品(包括原料)應有保護措施。使用殺蟲劑進行除蟲滅害,應有專人按照規定的使用方法進行;使用時不得污染食品、食品接觸面及包裝材料,使用后應將所有設備、工具及容器徹底清洗。
6.配置方便使用的作業人員洗手設施,附近設有相應清洗、消毒用品、干手設施和洗手消毒方法標示。宜采用腳踏式、肘動式或感應式等非手動式開關或可自動關閉的開關。
7.食品處理區應采用機械排風、空調等設施,保持良好通風,及時排除潮濕和污濁空氣。
8.用于加工、貯存食品的工用具、容器或包裝材料和設備應當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無異味、耐腐蝕、不易發霉。食品接觸面原則上不得使用木質材料(工藝要求必須使用除外),必須使用木質材料的工具,應保證不會對食品產生污染。
9.各功能區和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操作臺、刀具、砧板等工用具,應分開定位存放使用,并有明顯標識。
10.貯存、運輸食品,應具有符合保證食品安全所需要求的設備、設施,配備專用車輛和密閉容器,遠程運輸食品須使用符合要求的專用封閉式冷藏(保溫)車。每次使用前應進行有效的清洗消毒,不得將食品與有毒、有害物品一同運輸。
11.廢棄油脂應由專業的公司回收,并應與該公司簽訂寫有“廢棄油脂不能用于食品加工”的合同。
12.用于食品加工操作的設備、設施不得用作與食品加工無關的用途。
二、廚房設施
1.餐具、用具消毒由專人負責,必須穿戴整潔的工作衣帽,工作人員必須取得個人健康證明和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合格證明方可上崗操作。
2.設置專用的餐飲具清洗、消毒、保潔區域(或專間)及設備,清洗消毒設備設施的大小和數量應能滿足需要。
3.餐飲具清洗消毒水池應專用,與食品原料、清潔用具及接觸非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清洗水池分開。采用化學消毒的,至少設有3個專用水池。各類水池應以明顯標識標明其用途。
4.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餐飲具使用前應洗凈并消毒,不得使用未經清洗、消毒的餐飲具。不得重復使用一次性餐飲具。
5.餐飲具做到當餐回收,當餐清洗消毒,不得隔頓、隔夜。
6.餐飲具應首選熱力方法進行消毒,嚴格按照“除殘渣、堿水(或洗滌劑)刷、清水沖、熱力消、保潔”的順序操作。使用化學藥物消毒的嚴格按照除殘渣、堿水(或洗滌劑)刷、清水沖、藥物泡、清水沖、保潔的順序操作,并注意要徹底清洗干凈,防止藥物殘留。
7.采用煮沸、蒸汽消毒必須達到100度10分鐘;紅外線消毒一般控制溫度120℃,作用15-20分鐘;洗碗機消毒一般水溫控制85℃,沖洗消毒40秒以上。用臭氧消毒必須在10ppm濃度以上消毒30-60分鐘;用藥物消毒必須保證有效氯含量不低于250ppm,食(飲)具全部浸泡入液體中,作用5分鐘以上。
8.消毒后的餐飲具表面光潔、無油漬、無水漬、無異味、無泡沫、無不溶性附著物,符合GB14934《食(飲)具消毒衛生標準》。
9.消毒后的餐飲具及時放入保潔柜密閉保存備用。盛放消毒餐飲具的保潔柜要有明顯標記,保潔柜應當定期清洗,保持潔凈。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飲具要分開存放,保潔柜內不得存放其他物品。
10.采購使用集中消毒企業供應的餐飲具,應當查驗其經營資質,索取營業執照復印件、消毒合格憑證;清洗消毒餐飲具用的洗滌劑、消毒劑等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準和要求。
11.洗刷消毒結束,及時清理地面、水池衛生,及時處理泔水桶,做到地面無積水,池內無殘渣、泔水桶內外清潔。
12.定期檢查消毒設備、設施是否處于良好狀態,采用化學消毒的應定時測量有效消毒濃度。
13.消毒后餐具專柜保存,與未消毒餐具分開放置,保潔柜應有明顯標志,定期清洗保持潔凈。
14.專人做好餐具清洗消毒及檢查記錄、存檔備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