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核電站原理及泄露安全措施

核電站原理及泄露安全措施

2024-07-18 閱讀 7211

核電站是怎樣發電的呢簡而言之,它是以核反應堆來代替火電站的鍋爐,以核燃料在核反應堆中發生特殊形式的“燃燒”產生熱量,來加熱水使之變成蒸汽。蒸汽通過管路進入汽輪機,推動汽輪發電機發電。一般說來,核電站的汽輪發電機及電器設備與普通火電站大同小異,其奧妙主要在于核反應堆。

核電站除了關鍵設備--核反應堆外,還有許多與之配合的重要設備。以壓水堆核電站為例,它們是主泵,穩壓器,蒸汽發生器,安全殼,汽輪發電機和危急冷卻系統等。它們在核電站中有各自的特殊功能。

主泵如果把反應堆中的冷卻劑比做人體血液的話,那主泵則是心臟。它的功用是把冷卻劑送進堆內,然后流過蒸汽發生器,以保證裂變反應產生的熱量及時傳遞出來。

穩壓器又稱壓力平衡器,是用來控制反應堆系統壓力變化的設備。在正常運行時,起保持壓力的作用;在發生事故時,提供超壓保護。穩壓器里設有加熱器和噴淋系統,當反應堆里壓力過高時,噴灑冷水降壓;當堆內壓力太低時,加熱器自動通電加熱使水蒸發以增加壓力。

蒸汽發生器它的作用是把通過反應堆的冷卻劑的熱量傳給二次回路水,并使之變成蒸汽,再通入汽輪發電機的汽缸作功。

安全殼用來控制和限制放射性物質從反應堆擴散出去,以保護公眾免遭放射性物質的傷害。萬一發生罕見的反應堆一回路水外逸的失水事故時,安全殼是防止裂變產物釋放到周圍的最后一道屏障。安全殼一般是內襯鋼板的預應力混凝土厚壁容器。

汽輪機核電站用的汽輪發電機在構造上與常規火電站用的大同小異,所不同的是由于蒸汽壓力和溫度都較低,所以同等功率機組的汽輪機體積比常規火電站的大。

危急冷卻系統為了應付核電站一回路主管道破裂的極端失水事故的發生,近代核電站都設有危急冷卻系統。它是由注射系統和安全殼噴淋系統組成。一旦接到極端失水事故的信號后,安全注射系統向反應堆內注射高壓含硼水,噴淋系統向安全殼噴水和化學藥劑。便可緩解事故后果,限制事故蔓延。

注:

核裂變是一個原子核分裂成幾個原子核的變化。只有一些質量非常大的原子核像鈾(yóu)、釷(tǔ)等才能發生核裂變。這些原子的原子核在吸收一個中子以后會分裂成兩個或更多個質量較小的原子核,同時放出二個到三個中子和很大的能量,又能使別的原子核接著發生核裂變……,使過程持續進行下去,這種過程稱作鏈式反應。原子核在發生核裂變時,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稱為原子核能,俗稱原子能。1克鈾-235完全發生核裂變后放出的能量相當于燃燒2.5噸煤所產生的能量。

30、什么是核電站

?核電站就是利用一座或若干座動力反應堆所產生的熱能來發電或發電兼供熱的動力設施。反應堆是核電站的關鍵設備,鏈式裂變反應就在其中進行。目前世界上核電站常用的反應堆有壓水堆、沸水堆、重水堆和改進型氣冷堆以及快堆等。但用的最廣泛的是壓水反應堆。壓水反應堆是以普通水作冷卻劑和慢化劑,它是從軍用堆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最成熟、最成功的動力堆堆型。

31、核電站工作原理

核電廠用的燃料是鈾。用鈾制成的核燃料在“反應堆”的設備內發生裂變而產生大量熱能,再用處于高壓力下的水把熱能帶出,在蒸汽發生器內產生蒸汽,蒸汽推動汽輪機帶著發電機一起旋轉,電就源源不斷地產生出來,并通過電網送到四面八方。

32、壓水堆核電站

以壓水堆為熱源的核電站。它主要由核島和常規島組成。壓水堆核電站核島中的四大部件是蒸汽發生器、穩壓器、主泵和堆芯。在核島中的系統設備主要有壓水堆本體,一回路系統,以及為支持一回路系統正常運行和保證反應堆安全而設置的輔助系統。常規島主要包括汽輪機組及二回等系統,其形式與常規火電廠類似。

33、沸水堆核電站

以沸水堆為熱源的核電站。沸水堆是以沸騰輕水為慢化劑和冷卻劑并在反應堆壓力容器內直接產生飽和蒸汽的動力堆。沸水堆與壓水堆同屬輕水堆,都具有結構緊湊、安全可靠、建造費用低和負荷跟隨能力強等優點。它們都需使用低富集鈾作燃料。

沸水堆核電站系統有:主系統(包括反應堆);蒸汽給水系統;反應堆輔助系統等。

34、重水堆核電站?

?以重水堆為熱源的核電站。重水堆是以重水作慢化劑的反應堆,可以直接利用天然鈾作為核燃料。重水堆可用輕水或重水作冷卻劑,重水堆分壓力容器式和壓力管式兩類。重水堆核電站是發展較早的核電站,有各種類別,但已實現工業規模推廣的只有加拿大發展起來的坎杜型壓力管式重水堆核電站。

35、快堆核電站

由快中子引起鏈式裂變反應所釋放出來的熱能轉換為電能的核電站。快堆在運行中既消耗裂變材料,又生產新裂變材料,而且所產可多于所耗,能實現核裂變材料的增殖。目前,世界上已商業運行的核電站堆型,如壓水堆、沸水堆、重水堆、石墨氣冷堆等都是非增殖堆型,主要利用核裂變燃料,即使再利用轉換出來的钚-239等易裂變材料,它對鈾資源的利用率也只有1%-2%,但在快堆中,鈾-238原則上都能轉換成钚-239而得以使用,但考慮到各種損耗,快堆可將鈾資源的利用率提高到60%-70%。

36、世界上目前建造核電站情況

核電自50年代中期問世以來,目前已取得長足的發展。到2007年中期,世界上共有439座發電用核反應堆在運行,正在建造的發電反應堆有30座。目前世界上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核電廠發電,核發電量占世界總發電量的17%,其中有十幾個國國家和地區核電發電量超過各種的總發電量的四分之一,有的國家超過70%。我國目前已經投運的核電機組有11臺,總裝機容量910萬千瓦。2008年,核電占全國電力裝機總容量的1.3%,核電年發電量683.94億千瓦小時,占全國總發電量的2%左右。

37、核電站在設計上所采取的安全措施

為了確保壓水反應堆核電廠的安全,從設計上采取了所能想到的最嚴密的縱深防御措施。

四重屏障:

為防止放射性物質外逸設置了四道屏障:

裂變產生的放射性物質90%滯留于燃料芯塊中;

密封的燃料包殼;

堅固的壓力容器和密閉的回路系統;

能承受內壓的安全殼。

?多重保護:

在出現可能危及設備和人身的情況時,

進行正常停堆;

因任何原因未能正常停堆時,控制棒自動落入堆內,實行自動緊急停堆;

如任何原因控制棒未能插入,高濃度硼酸水自動噴入堆內,實現自動緊急停堆。

38、核電廠在管理方面采取的安全措施

核電廠有著嚴密的質量保證體系,對選址、設計、建造、調試和運行等各個階段的每一項具體活動都有單項的質量保證大綱。

另外,還實行內部和外部監查制度,監督檢查質量保證大綱的實施情況和是否起到應有的作用。另外對參加核電廠工作的人員的選擇、培訓、考核和任命有著嚴格的規定。領取操縱員執照,然后才能上崗,還要進行定期考核,不合格者將被取消上崗資格。

39、核電廠發生自然災害時,它能安全停閉

在核電廠設計中,始終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在設計上考慮了當地可能出現的最嚴重的地震、海嘯、熱帶風暴、洪水等自然災害,即使發生了最嚴重的自然災害,反應堆也能安全停閉,不會對當地居民和自然環境造成危害。

?在核電廠設計中甚至還考慮了廠區附近的堤壩坍塌、飛機附毀、交通事故和化工廠事故之類的事件,例如一架噴氣式飛機在廠區上空墜毀,而且碰巧落到反應堆建筑物上,設計要求這時反應堆還是安全的。

40、核電站的縱深防御措施

核電站的設計、建造和運行,采用了縱深防御的原則,從設備上和措施上提供多層次的重疊保護,確保放射性物質能有效地包容起來不發生泄漏。縱深防御包括以下五道防線:

第一道防線:精心設計,精心施工,確保核電站的設備精良。有嚴格的質量保證系統,建立周密的程序,嚴格的制度和必要的監督,加強對核電站工作人員的教育和培訓,使人人關心安全,人人注意安全,防止發生故障。

第二道防線:加強運行管理和監督,及時正確處理不正常情況,排除故障。

第三道防線:設計提供的多層次的安全系統和保護系統,防止設備故障和人為差錯釀成事故。

第四道防線:啟用核電站安全系統,加強事故中的電站管理,防止事故擴大。

第五道防線:廠內外應急響應計劃,努力減輕事故對居民的影響。

有了以上互相依賴相互支持的各道防線,核電站是非常安全的。

41、核電站廢物嚴格遵照國家標準,對人民生活不會產生有害影響

核電廠的三廢治理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其原則是盡量回收,把排放量減至最小,核電廠的固體廢物完全不向環境排放,放射性液體廢物轉化為固體也不排放;像工作人員淋浴水、洗滌水之類的低放射性廢水經過處理、檢測合格后排放;氣體廢物經過滯留衰變和吸附,過濾后向高空排放。核電廠廢物排放嚴格遵照國家標準,而實際排放的放射性物質的量遠低于標準規定的允許值。所以,核電廠不會對給人生活和工農業生產帶來有害的影響。

42、核電站是利用原子核裂變所釋放的的能量產生電能的發電站。

核電站一般分為兩部分:

利用原子核裂變生產蒸汽的核島(包括反應堆裝置和一回路系統)和

利用蒸汽發電的常規島(包括汽輪發電機系統)。

核電站使用的燃料一般是放射性重金屬:鈾、钚。

現在使用最普遍的民用核電站大都是壓水反應堆核電站,它的工作原理是:用鈾制成的核燃料在反應堆內進行裂變并釋放出大量熱能;高壓下的循環冷卻水把熱能帶出,在蒸汽發生器內生成蒸汽,推動發電機旋轉。

篇2:核電站安全教育與培訓

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特有的安全文化,核電這個特殊行業尤是對安全特別地注重。核安全文化將核安全理念慣行于核電企業的組織體系和規章制度中,通過培養員工的自覺性和良好的工作習慣來營造核電企業內部的人人關注核安全的氛圍。

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里氏9.0級地震,并引發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嚴重核泄漏事故。記得當時有人問我:“如果是你在主控室,你會跑嗎”我不假思索地說:“如果我作為操縱員在主控制室,我會忠于崗位、盡職盡責,選擇穩定機組。”其實在那種情況下,我可能根本就不會產生逃跑的念頭,因為機組的安全就是人民群眾的安全。人貴有責任感,比如自己家的東西壞了首先要自己想辦法。當然這也僅僅是在這次事故中人因方面的考慮,核電站人員應秉承“安全第一,質量第一”的態度。沒有了質量,沒有了安全,一切皆為虛談。

當然安全并不是在事故發生后我們應該怎么做,而是我們應該做什么能避免事故的發生。例如針對八月份這次臺風“梅花”的襲擊,我們公司及部門都出了很好的應對措施,在接到預警后,我們運行部的部門領導都高度重視,立即按照公司“三防預案”程序內容采取了以下應對措施:及時預警,有序應急;落實措施,保障到位;實施監督,預防為主;綜合防范,保障供應。最后雖然臺風沒有直接從海陽登陸,但通過這次的防御臺風工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說了這么多,主要的意思還是那句老話“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不過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都知道要安全、要預防,但怎么預防才能避免事故呢由于預防的范圍太廣,再加上本人進公司后大部分時間都在培訓,我就針對職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訓方面談談自己的一些見解。

核電站通過對員工的安全培訓和教育,將縱深安全管理的各項制度與文化有機地結合起來,同時,也將安全意識落實到員工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去,通過不斷的實踐改進,把理念逐漸變為習慣,真正做到“人人都是一道屏障”

首先是針對員工入廠的安全培訓,讓剛畢業的大學生們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從事的這個職業和崗位的重要性和危險性,讓他們在踏入社會的初始階段就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這個很重要。這會在他們腦海中根深蒂固。記得當時第一次踏入公司大門,映入眼簾的是“安全第一、質量第一”“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類的橫幅,這些標語就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時時刻刻地提醒著我。另外要進行安全生產的培訓,進行例如《工業安全》、《消防》、《急救》、《應急響應》等課程的培訓,這會使新員工明白安全的定義和安全的意義。

第二、要對員工盡行專業技能和核安全文化的培訓,像1979年3月28日發生在美國的三里島事故,就是人因占有主導地位的事故,操縱員對卸壓閥閥門位置的判斷錯誤、對穩壓器的工況和狀態認識不清進而做出錯誤的決定和操作。1986年4月26日發生在前蘇聯的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就是有人玩忽職守、粗暴違反工藝規程造成的。現在的核電站,設備故障固然是引發核電嚴重事故的原因,但在技術可靠性已得到顯著提高的情況下,引發核電嚴重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人因失誤,據實踐統計表明:核電站50%以上的重大安全事件和事故的引發因素都是人因失誤。因此提高員工的技能和安全文化意識,可以是員工在關鍵的時刻立刻做出正確的決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預防事故的發生。

第三、要對員工進行經驗反饋的培訓。組織員工針對本電廠或者兄弟電廠發生的事件或者事故進行學習交流,了解事件或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掌握事件或事故的處理的方法和采取的措施。從而讓員工從中吸取教訓、學習知識、提高技能,避免此類事件或事故的再次發生。

第四、組織員工參加每月的安全例會、安全文化每月談。總結工作中上個月出現的問題,下個月應該做的工作,統籌安排,避免措手不及。討論工作中察覺到的安全隱患,通過這些活動可以提高員工的責任感和增強其主人翁意識,使每個員工漸漸地從“要我安全”轉變為“我要安全”。經驗反饋的學習也可以放在每月的安全例會時進行。

第五、組織員工參加消防演習,此活動每年不定時地、無預警地進行。通過演習使員工對安全授權培訓中的消防知識和應急響應及逃生方法得到明確認識,在演練中使員工學會發現火情后的報警方法,辨別該使用何種消防器材及各種滅火器的使用方法,以及沿辦公大樓的消防通道逃生時的注意事項等等。這就要員工明白火災時自己的責任,靈活運用安全培訓中學到的消防知識。

最后我要談一點,就是針對在外培訓的新員工的安全方面的工作,這尤為重要。因為在外培訓人員大部分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尤其是在建設的核電站),雖然可能進行了入場培訓,但是在具體的工作和生活中的安全意識相對薄弱,沒有經驗可循,所以更需要在安全方面得以加強。除了上面提到的這些安全方面的教育和培訓外,員工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也很重要。每個培訓點兒都要配置一個專門安全員,負責傳達公司的對員工的安全要求、組織學習和討論有關安全的經驗反饋、幫助大家提高安全意識、反饋給公司領導在外培訓人員的思想動態等。另外在工作學習方面,通過與師傅們的學習和交流,在交接班、工前會、三段式溝通等方面養成良好的工作態度和工作習慣,為以后的安全生產打下堅實基礎。

總之,通過安全培訓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通過在工作中耳濡目染形成良好的工作習慣,提高員工責任感,堅守安全這條紅線,確保安全才能保證生產。

篇3:核電站原理及泄露安全措施

核電站是怎樣發電的呢簡而言之,它是以核反應堆來代替火電站的鍋爐,以核燃料在核反應堆中發生特殊形式的“燃燒”產生熱量,來加熱水使之變成蒸汽。蒸汽通過管路進入汽輪機,推動汽輪發電機發電。一般說來,核電站的汽輪發電機及電器設備與普通火電站大同小異,其奧妙主要在于核反應堆。

核電站除了關鍵設備--核反應堆外,還有許多與之配合的重要設備。以壓水堆核電站為例,它們是主泵,穩壓器,蒸汽發生器,安全殼,汽輪發電機和危急冷卻系統等。它們在核電站中有各自的特殊功能。

主泵如果把反應堆中的冷卻劑比做人體血液的話,那主泵則是心臟。它的功用是把冷卻劑送進堆內,然后流過蒸汽發生器,以保證裂變反應產生的熱量及時傳遞出來。

穩壓器又稱壓力平衡器,是用來控制反應堆系統壓力變化的設備。在正常運行時,起保持壓力的作用;在發生事故時,提供超壓保護。穩壓器里設有加熱器和噴淋系統,當反應堆里壓力過高時,噴灑冷水降壓;當堆內壓力太低時,加熱器自動通電加熱使水蒸發以增加壓力。

蒸汽發生器它的作用是把通過反應堆的冷卻劑的熱量傳給二次回路水,并使之變成蒸汽,再通入汽輪發電機的汽缸作功。

安全殼用來控制和限制放射性物質從反應堆擴散出去,以保護公眾免遭放射性物質的傷害。萬一發生罕見的反應堆一回路水外逸的失水事故時,安全殼是防止裂變產物釋放到周圍的最后一道屏障。安全殼一般是內襯鋼板的預應力混凝土厚壁容器。

汽輪機核電站用的汽輪發電機在構造上與常規火電站用的大同小異,所不同的是由于蒸汽壓力和溫度都較低,所以同等功率機組的汽輪機體積比常規火電站的大。

危急冷卻系統為了應付核電站一回路主管道破裂的極端失水事故的發生,近代核電站都設有危急冷卻系統。它是由注射系統和安全殼噴淋系統組成。一旦接到極端失水事故的信號后,安全注射系統向反應堆內注射高壓含硼水,噴淋系統向安全殼噴水和化學藥劑。便可緩解事故后果,限制事故蔓延。

注:

核裂變是一個原子核分裂成幾個原子核的變化。只有一些質量非常大的原子核像鈾(yóu)、釷(tǔ)等才能發生核裂變。這些原子的原子核在吸收一個中子以后會分裂成兩個或更多個質量較小的原子核,同時放出二個到三個中子和很大的能量,又能使別的原子核接著發生核裂變……,使過程持續進行下去,這種過程稱作鏈式反應。原子核在發生核裂變時,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稱為原子核能,俗稱原子能。1克鈾-235完全發生核裂變后放出的能量相當于燃燒2.5噸煤所產生的能量。

30、什么是核電站

?核電站就是利用一座或若干座動力反應堆所產生的熱能來發電或發電兼供熱的動力設施。反應堆是核電站的關鍵設備,鏈式裂變反應就在其中進行。目前世界上核電站常用的反應堆有壓水堆、沸水堆、重水堆和改進型氣冷堆以及快堆等。但用的最廣泛的是壓水反應堆。壓水反應堆是以普通水作冷卻劑和慢化劑,它是從軍用堆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最成熟、最成功的動力堆堆型。

31、核電站工作原理

核電廠用的燃料是鈾。用鈾制成的核燃料在“反應堆”的設備內發生裂變而產生大量熱能,再用處于高壓力下的水把熱能帶出,在蒸汽發生器內產生蒸汽,蒸汽推動汽輪機帶著發電機一起旋轉,電就源源不斷地產生出來,并通過電網送到四面八方。

32、壓水堆核電站

以壓水堆為熱源的核電站。它主要由核島和常規島組成。壓水堆核電站核島中的四大部件是蒸汽發生器、穩壓器、主泵和堆芯。在核島中的系統設備主要有壓水堆本體,一回路系統,以及為支持一回路系統正常運行和保證反應堆安全而設置的輔助系統。常規島主要包括汽輪機組及二回等系統,其形式與常規火電廠類似。

33、沸水堆核電站

以沸水堆為熱源的核電站。沸水堆是以沸騰輕水為慢化劑和冷卻劑并在反應堆壓力容器內直接產生飽和蒸汽的動力堆。沸水堆與壓水堆同屬輕水堆,都具有結構緊湊、安全可靠、建造費用低和負荷跟隨能力強等優點。它們都需使用低富集鈾作燃料。

沸水堆核電站系統有:主系統(包括反應堆);蒸汽給水系統;反應堆輔助系統等。

34、重水堆核電站?

?以重水堆為熱源的核電站。重水堆是以重水作慢化劑的反應堆,可以直接利用天然鈾作為核燃料。重水堆可用輕水或重水作冷卻劑,重水堆分壓力容器式和壓力管式兩類。重水堆核電站是發展較早的核電站,有各種類別,但已實現工業規模推廣的只有加拿大發展起來的坎杜型壓力管式重水堆核電站。

35、快堆核電站

由快中子引起鏈式裂變反應所釋放出來的熱能轉換為電能的核電站。快堆在運行中既消耗裂變材料,又生產新裂變材料,而且所產可多于所耗,能實現核裂變材料的增殖。目前,世界上已商業運行的核電站堆型,如壓水堆、沸水堆、重水堆、石墨氣冷堆等都是非增殖堆型,主要利用核裂變燃料,即使再利用轉換出來的钚-239等易裂變材料,它對鈾資源的利用率也只有1%-2%,但在快堆中,鈾-238原則上都能轉換成钚-239而得以使用,但考慮到各種損耗,快堆可將鈾資源的利用率提高到60%-70%。

36、世界上目前建造核電站情況

核電自50年代中期問世以來,目前已取得長足的發展。到2007年中期,世界上共有439座發電用核反應堆在運行,正在建造的發電反應堆有30座。目前世界上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核電廠發電,核發電量占世界總發電量的17%,其中有十幾個國國家和地區核電發電量超過各種的總發電量的四分之一,有的國家超過70%。我國目前已經投運的核電機組有11臺,總裝機容量910萬千瓦。2008年,核電占全國電力裝機總容量的1.3%,核電年發電量683.94億千瓦小時,占全國總發電量的2%左右。

37、核電站在設計上所采取的安全措施

為了確保壓水反應堆核電廠的安全,從設計上采取了所能想到的最嚴密的縱深防御措施。

四重屏障:

為防止放射性物質外逸設置了四道屏障:

裂變產生的放射性物質90%滯留于燃料芯塊中;

密封的燃料包殼;

堅固的壓力容器和密閉的回路系統;

能承受內壓的安全殼。

?多重保護:

在出現可能危及設備和人身的情況時,

進行正常停堆;

因任何原因未能正常停堆時,控制棒自動落入堆內,實行自動緊急停堆;

如任何原因控制棒未能插入,高濃度硼酸水自動噴入堆內,實現自動緊急停堆。

38、核電廠在管理方面采取的安全措施

核電廠有著嚴密的質量保證體系,對選址、設計、建造、調試和運行等各個階段的每一項具體活動都有單項的質量保證大綱。

另外,還實行內部和外部監查制度,監督檢查質量保證大綱的實施情況和是否起到應有的作用。另外對參加核電廠工作的人員的選擇、培訓、考核和任命有著嚴格的規定。領取操縱員執照,然后才能上崗,還要進行定期考核,不合格者將被取消上崗資格。

39、核電廠發生自然災害時,它能安全停閉

在核電廠設計中,始終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在設計上考慮了當地可能出現的最嚴重的地震、海嘯、熱帶風暴、洪水等自然災害,即使發生了最嚴重的自然災害,反應堆也能安全停閉,不會對當地居民和自然環境造成危害。

?在核電廠設計中甚至還考慮了廠區附近的堤壩坍塌、飛機附毀、交通事故和化工廠事故之類的事件,例如一架噴氣式飛機在廠區上空墜毀,而且碰巧落到反應堆建筑物上,設計要求這時反應堆還是安全的。

40、核電站的縱深防御措施

核電站的設計、建造和運行,采用了縱深防御的原則,從設備上和措施上提供多層次的重疊保護,確保放射性物質能有效地包容起來不發生泄漏。縱深防御包括以下五道防線:

第一道防線:精心設計,精心施工,確保核電站的設備精良。有嚴格的質量保證系統,建立周密的程序,嚴格的制度和必要的監督,加強對核電站工作人員的教育和培訓,使人人關心安全,人人注意安全,防止發生故障。

第二道防線:加強運行管理和監督,及時正確處理不正常情況,排除故障。

第三道防線:設計提供的多層次的安全系統和保護系統,防止設備故障和人為差錯釀成事故。

第四道防線:啟用核電站安全系統,加強事故中的電站管理,防止事故擴大。

第五道防線:廠內外應急響應計劃,努力減輕事故對居民的影響。

有了以上互相依賴相互支持的各道防線,核電站是非常安全的。

41、核電站廢物嚴格遵照國家標準,對人民生活不會產生有害影響

核電廠的三廢治理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其原則是盡量回收,把排放量減至最小,核電廠的固體廢物完全不向環境排放,放射性液體廢物轉化為固體也不排放;像工作人員淋浴水、洗滌水之類的低放射性廢水經過處理、檢測合格后排放;氣體廢物經過滯留衰變和吸附,過濾后向高空排放。核電廠廢物排放嚴格遵照國家標準,而實際排放的放射性物質的量遠低于標準規定的允許值。所以,核電廠不會對給人生活和工農業生產帶來有害的影響。

42、核電站是利用原子核裂變所釋放的的能量產生電能的發電站。

核電站一般分為兩部分:

利用原子核裂變生產蒸汽的核島(包括反應堆裝置和一回路系統)和

利用蒸汽發電的常規島(包括汽輪發電機系統)。

核電站使用的燃料一般是放射性重金屬:鈾、钚。

現在使用最普遍的民用核電站大都是壓水反應堆核電站,它的工作原理是:用鈾制成的核燃料在反應堆內進行裂變并釋放出大量熱能;高壓下的循環冷卻水把熱能帶出,在蒸汽發生器內生成蒸汽,推動發電機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