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系統穩定破壞事故措施
為了加強電網安全管理,防止系統穩定破壞事故的發生,要繼續貫徹執行《電力系統安全穩定導則》、國電集團公司《重大事故預防措施》,并對我廠的工作提出以下重點要求:
1嚴格執行調度命令,確保電網的安全運行。
2電力系統穩定器、穩定控制裝置及失磁保護等省調管轄的保護和自動裝置應按省調要求配置和整定,正確投入。
3發變組保護、220KV線路保護完好投入率要達到100%;保護壓板及保護方式投入正確,確保保護動作正確率達100%。
4應有可靠的保證廠用電的措施,防止廠用電失去導致全廠停電。
5確保廠用電系統正常運行;當系統周波恢復后,要立即將解列的發電機與系統并列,以保證系統盡快恢復穩定。
6因本廠發電機振蕩失去同步,應盡快判斷出正常機組與振蕩機組,按發電機事故處理規程有關規定處理,以最快速度恢復機組正常運行。
7正確記錄保護動作情況,保證事故情況分析無誤。
8確保備用通信正常,提高系統調度可靠性。
篇2:國網公司十八項反事故措施:防止系統穩定破壞事故
2.1加強電網規劃和建設
2.1.1加強電網規劃設計工作,制定完備的電網發展規劃和實施計劃,盡快強化電網薄弱環節,確保電網結構合理、運行靈活和堅強可靠。
2.1.2合理規劃電源接入點。受端系統應具有多個方向的多條受電通道,每條通道的輸送容量不應超過受端系統最大負荷的10%--15%。
2.1.3發電廠不應裝設構成電磁環網的聯絡變壓器。
2.1.4一次設備投入運行時,相關繼電保護、安全自動裝置、穩定措施和電力專用通信配套設施等應同時投入運行。
2.1.5加強系統穩定控制和保障電網安全最后防線措施的設計研究工作,穩定控制措施設計應與系統設計同時完成。合理設計穩定控制措施和失步、低頻、低壓等解列措施,合理、足量地設計和實施高頻切機、低頻減負荷及低壓減負荷方案。
2.1.6加強110kV及以上電壓等級母線、220kV及以上電壓等級主設備快速保護建設。220kV及以上電壓等級變壓器、高抗等主設備的微機保護應按雙重化配置,220kV及以上環網運行線路應配置雙重化全線速動保護,必要時500(330)kV及樞紐220kV廠站母線采用雙重化母差保護配置。
2.2電網安全運行管理和技術措施
2.2.1嚴格執行各項電網運行控制要求,禁止超穩定極限值運行。電網一次設備故障后,應按照故障后方式電網運行控制的要求,盡快將相關設備的潮流(或發電機出力、電壓等)控制在規定值以內。須按照電網運行控制要求進行控制的設備,應通過調度機構EMS系統實現實時在線監測,并應有越限告警功能。
2.2.2電網正常運行中,必須按照有關規定留有一定的旋轉備用容量。
2.2.3避免和消除嚴重影響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電磁環網。在高一級電壓網絡建設初期,對于暫不能消除的影響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電磁環網,應采取必要的穩定控制措施,同時應采取后備措施限制系統穩定破壞事故的影響范圍。
2.2.4電網聯系較為薄弱的省級電網之間及區域電網之間宜采取自動解列等措施,防止一側系統發生穩定破壞事故時擴展到另一側系統。特別重要的系統(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應采取自動措施防止相鄰系統發生事故時直接影響到本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
2.2.5電網運行控制極限管理是保障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重要手段,應認真做好電網運行控制極限管理,根據系統發展變化情況,及時計算和調整電網運行控制極限。
2.2.6加強并網發電機組涉及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勵磁系統、PSS(電力系統穩定器)和調速系統的運行管理,其參數設置、設備投停、設備改造等必須滿足接入電網安全穩定運行要求。
2.2.7加強穩定控制措施及保障系統安全最后防線運行措施的運行管理,低頻、低壓減負荷裝置和其它安全自動裝置應足額投入。應密切跟蹤系統變化情況,及時調整穩定控制措施,完善失步、低頻、低壓解列等安全自動裝置的配置,做好相應定值管理、檢修管理和運行維護工作。
2.2.8避免220kV及以上電壓等級線路、樞紐廠站的母線、變壓器等設備無快速保護運行。母線無母差保護時,應盡量減少無母差保護運行時間并嚴禁安排母線及相關元件的倒閘操作。受端系統樞紐廠站繼電保護定值整定困難時,應側重防止保護拒動。
2.2.9加強開關設備運行維護和檢修管理,確保能夠快速、可靠地切除故障。對于500kV(330kV)廠站、220kV樞紐廠站分閘時間分別大于50ms、60ms的開關設備,應盡快通過檢修或技術改造提高其分閘速度,對于經上述工作后分閘時間仍達不到以上要求的開關要盡快進行更換。
2.3加強系統穩定計算分析
2.3.1重視和加強系統穩定計算分析工作。規劃、設計和調度部門必須嚴格按照《電力系統安全穩定導則》和相關規定要求的深度進行系統安全穩定計算分析,并根據計算分析情況合理安排運行方式,適時調整控制策略,不斷完善相關電網安全穩定控制措施。
2.3.2電網調度部門確定的電網運行控制極限值,一般按照相關規定在計算極限值的基礎上留有一定的穩定儲備,在系統設計階段計算線路(或斷面)輸送能力時應考慮這一因素。
2.3.3在系統規劃設計和電網運行有關穩定計算中,發電機組均應采用詳細模型,以正確反映系統動態穩定特性。
2.3.4應保證系統設計和電網運行有關穩定計算模型和參數的準確性和一致性,系統規劃計算中對現有電力系統以外部分可采用典型詳細模型和參數。
2.3.5加強有關計算模型、參數的研究和實測工作,并據此建立系統計算的各種元件、控制裝置及負荷的詳細模型和參數。并網發電機組的保護定值必須滿足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要求。
2.4防止系統電壓崩潰
為防止系統電壓崩潰,應全面貫徹執行《電力系統安全穩定導則》(DL755-20**)、《電力系統電壓和無功電力技術導則》(SD325-1989)、《國家電網公司電力系統無功補償配置技術原則》(國家電網生[2004]435號),并提出如下要求:
2.4.1在電網規劃設計中,必須同步進行無功電源及無功補償設施的規劃設計。無功電源及無功補償設施的配置應確保無功電力在負荷高峰和低谷時段均能分(電壓)層、分(供電)區基本平衡,并具有靈活的無功調整能力和足夠的檢修、事故備用容量。受端系統應具有足夠的無功儲備和一定的動態無功補償能力。
2.4.2并網機組額定出力時,滯相功率因數應不低于0.9。新機組滿負荷時進相額定功率因數應不低于-0.95,老機組應不低于-0.97。
2.4.3電網主變壓器最大負荷時高壓側功率因數不應低于0.95,最小負荷時不應高于0.95。
2.4.4100kVA及以上高壓供電的電力用戶,在用電高峰時段變壓器高壓側功率因數應不低于0.95;其他電力用戶功率因數應不低于0.9。
2.4.5電網局部電壓發生偏差時,應首先調整該局部廠站的無功出力,改變該點的無功平衡水平。當母線電壓低于調度部門下達的電壓曲線下限時,應閉鎖接于該母線的變壓器分頭。
2.4.6發電廠、變電站電壓監測系統和EMS系統應保證有關測量數據的準確性。中樞點電壓超出電壓合格范圍時,必須及時向運行人員告警。
2.4.7電網應保留一定的無功備用容量,以保證正常運行方式下,突然失去一回線路、一臺最大容量無功補償設備或本地區一臺最大容量發電機(包括發電機失磁)時,能夠保持電壓穩定。無功事故備用容量,應主要儲備于發電機組、調相機和靜止型動態無功補償設備。
2.4.8在電網運行中,當系統電壓持續降低并有進一步惡化趨勢時,必須采取果斷措施,及時進行拉路限電,防止發生系統電壓崩潰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