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防止升壓站全停預防措施

防止升壓站全停預防措施

2024-07-18 閱讀 9694

為了防止發電廠升壓站(變電所)全停,確保不影響電網運行方式,造成電網大面積停電,甚至電網瓦解事故,保證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制定本措施。

1適用范圍

本措施適用于大型發電廠送出母線電壓等級220kV及以上的升壓站(變電所),中型發電廠升壓站(變電所)及母線電壓110kV的升壓站(變電所)參照執行。

2主要依據

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國電發(2000)589號

“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繼電保護實施細則國電調(20**)138號

高壓開關設備管理規定、高壓開關設備反事故技術措施和高壓開關設備質量監督管理辦法發輸電輸(1999)72號

DL/T5044—95火力發電廠、變電所直流系統設計技術規定

DL/T684—1999大型發電機變壓器繼電保護整定計算導則

DL/T621—1997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

3術語和定義

樞紐升壓站(變電所)——指位于電力系統的樞紐點的升壓站(變電所),它的電壓是系統最高輸電電壓;樞紐升壓站(變電所)連成環網,全所停電后,將引起系統解列,甚至整個系統癱瘓。

4一次設備選擇和接線方式

4.1升壓站(變電所)宜采用雙母分段接線方式或3/2接線方式。結合電網結構的變化,校核升壓站(變電所)所有設備及聯線的短路容量。

4.2新訂購的電氣設備,必須符合國家及行業標準,具有一定運行經驗,否則不得在樞紐變電所中安裝運行。

4.3開關設備選型時應嚴格按照有關的標準進行,對運行中不符合標準的開關設備應進行改造,未改造前應加強對設備的運行監視和試驗。

4.4訂購變壓器時,要求廠家提供變壓器繞組頻率響應特性曲線、突發短路試驗報告和抗短路能力動態計算報告。安裝調試時做頻率響應特性試驗,運行中發生出口短路故障后應進行頻率響應特性試驗,分析繞組變形情況,作為變壓器能否繼續運行的判斷條件之一。必要時進行吊芯檢查。

5防止直流系統故障

5.1變電所直流系統宜采用兩組蓄電池、三臺充電裝置的方案,每組蓄電池和充電裝置應分別接于一段直流母線上,第三臺充電裝置(備用充電裝置)可在兩段母線之間切換,任一工作充電裝置退出運行時,手動投入第三臺充電裝置。

5.2直流母線應采用分段運行方式,每段母線應分別采用獨立的蓄電池組供電,并在兩段直流母線之間設置聯絡斷路器,正常運行時斷路器處于斷開位置。

5.3動力、控制和保護的直流熔斷器及自動開關均分級配置,決不允許越級熔斷或跳閘。

5.4加強蓄電池組運行環境的管理,防止運行環境溫度過高或過低造成蓄電池組損壞。

6防止繼電保護事故

6.1重要的線路和設備必須堅持設立兩套互相獨立主保護的原則,并且兩套保護宜為不同原理和不同廠家的產品。對重要元件應充分考慮后備保護的設置。

6.2合理選擇保護用電流互感器的安裝位置,盡可能避免由于電流互感器安裝位置不當而產生保護的死區。

6.3保護裝置的配置及整定計算方案應充分考慮系統可能出現的不利情況,全面核算復雜、多重故障情況下的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的動作行為。

7防止母線故障

7.1對于雙母線接線方式的變電所,在一條母線停電檢修時,要做好另一條母線的安全措施,防止因人為因素造成運行母線停電。當給停電母線送電時,有條件的要利用外部電源;若用母聯斷路器給停電母線送電,母聯斷路器必須帶有充電保護。

7.2定期檢查支柱絕緣子,特別是母線支柱絕緣子、母線側隔離開關支柱絕緣子的檢查。

7.3變電所的帶電水沖洗工作必須保證水質的要求,并嚴格按照《帶電水沖洗實施導則》進行操作,母線沖洗時必須投入母差保護。

7.4定期對設備外絕緣進行清掃,防止絕緣子閃絡。加強戶內設備的外絕緣監督,防止高壓配電室的門、窗及房屋漏雨進水引起戶內配電裝置的閃絡。

8防止開關設備故障造成變電所全停

9防止接地網故障造成變電所全停

10運行管理和監督。

10.1運行人員要嚴格執行電網運行的有關規程、規定。操作前要認真核對接線方式,檢查設備的狀況。嚴格執行“兩票三制”,操作中不跳項、不漏項,防止誤操作。

10.2加強防誤閉鎖裝置的運行、維護管理,確保防誤閉鎖裝置正常運行。微機五防閉鎖裝置中電腦鑰匙的管理必須嚴格按規定執行。

10.3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的抗干擾能力應符合規程要求。保護裝置附近,應設立明確的防止電磁干擾規定,值班人員有責任告知外來人員。

10.4對變電所中的電氣設備應定期開展帶電測溫工作,尤其是對套管及其引線接頭、隔離開關觸頭、引線接頭的溫度監測,每年應至少進行一次紅外成像測溫。

10.5在運行方式上和倒閘操作過程中,應避免用帶斷口電容器的斷路器切電磁式電壓互感器的空載母線,以防止因諧振過電壓損壞設備。

收貨部制度

篇2:備風機LCI升壓變降壓變補油施工方案

、工程概況N5變電所備用主風機LCI軟啟動系統降壓變壓器、升壓變壓器油枕油位低,為保證變壓器的正常運行及備風機的正常啟動需將油枕油位加至正常位置。2、施工內容2.1、新變壓器油取樣試驗;2.2、LCI升壓變、降壓變補油;2.3、補完油以后升壓變、降壓變變壓器油分別取樣試驗;2.4、變壓器絕緣試驗;、施工執行規范3.1《電力變壓器檢修導則》DLT573-2010。3.2《電工流體變壓器和開關用的未使用過的礦物絕緣油》(GB2536-2011)。、施工組織及技術措施根據海南煉化機動部對對N5變電所LCI系統升壓變、降壓變補油項目的施工要求,并結合我公司現有的技術力量及設備等具體情況,我單位對施工力量及管理和設備機具投入作如下安排:織機構材料管理:毛燕秋電氣施工負責:電氣現場管理:阮傳科電氣現場安全員:楊日海機具件、材料的準備4.2.1設備機具及材料附表:序號設備名稱型號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接地線10kV條23變壓器油試驗儀臺14絕緣電阻表塊15變壓器油殼牌大雅納S4Z*-1升2094.3準備組織有關施工人員學習相關施工標準、LCI軟啟動系統一次連接方法,掌握該補油技術方案。組織施工技術交底,向參加施工作業人員進行技術要領及安全注意事項交底,要求在施工中嚴格按照施工方案和相關的技術規范要求進行作業,確保施工質量優良。施工技術措施4.1.1檢修條件的落實和票證辦理1)辦理電氣第一種工作票,聯系總變將備風機出線柜MBL柜、LCI升壓變MBM柜、LCI降壓變MBC、備風機進線柜MBI柜停電。2)施工前必須經單元設備管理人員及機動部電氣工程師許可方可作業。4.1.2主要施工步驟1)提前對新變壓器油進行取樣、靜置、進行油樣試驗。2)確認新油試驗合格后聯系生產單元、總變對變壓器進行停電。3)分別在LCI升壓變、LCI降壓變高壓側懸掛接地線。4)分別對LCI升壓變、LCI降壓變補油至油枕中間刻度位置并迅速關閉油枕注油蓋。5)觀察30分鐘,油枕油位應無變化,分別取混合后的升壓變、降壓變油樣進行油樣試驗。6)在補油24h以后且混合油樣試驗合格后聯系生產單元及總部送電備用。5、HSE管理及風險評估表安全管理機構如下:公司安全負責人:何飚電氣專業安全員:楊日海電氣現場安全員:阮傳科5.1做到“四不傷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保護他人不受傷害。5.2嚴格工作票管理,做好具體安全措施工作5.2.1教育職工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全員動手、綜合治理、改善環境、保護健康、科學管理、持續發展”的HSE管理意識。施工前,要做好工程任務、施工方法、安全措施的交底工作,使每個施工人員明確任務,明確要求,消除不安全因素后才能開工。5.2.2嚴格遵守各項安全規章制度,穿戴好勞保用品,杜絕違章作業。5.2.3在施工作業前,應考慮好作業所需辦理的票證,安全管理人員在施工過程中重點對各作業票證進行檢查,檢查結果作為安全考核的內容并與經濟考核掛鉤,做到獎罰分明。5.2.4堅持講安全,檢查安全,總結安全問題及隱患情況分析。5.2.5設專人監護。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并按規定辦好有關作業手續,做好文明施工,安全作業。5.2.6所有電氣安裝人員必須持有電工上崗證進行施工作業。5.2.7嚴格遵守“中石化安全生產十大禁令”。5.3風險評估及危險點分析控制表表一、風險評價與控制措施表B/AQ-43-2003施工單位:茂化建洋浦分公司工作時間:2016年8月分析人姓名:劉平工作地點:變電所工作內容:LCI升壓變、降壓變補油審定人姓名:何飚工作步驟步驟危害因素分析危害造成后果分析風險級別擬采取控制措施準備工作1、交底不清、施工作業人員任務不明確。1、發生設備事故乃至人身事故。2、現場混亂、發生事故、影響正常生產及施工。Ⅲ1、對工程概況進行分析,做好施工組織、分工、協調。作業過程1、現場人員未按規定著裝;2、現場未設置警戒線或警示標志或未設置專職監護人。3、未掛接地線1、易發生各種人身意外事故。2、易發生各種人身、設備事故。3、觸電等人身事故ⅡⅢⅢ1、嚴格要求現場人員要按規定穿戴勞保用品。2、工作區域設置警戒標志,并設置專職監護人對施工過程進行監督。3、施工人員嚴格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施工作業,做好停電確認、驗電、掛接地線等措施。作業后1、施工完成時物品未清點。2、物品、人員沒清點和撤離現場。沒進行現場清理。1、工具遺留變壓器上,可能發生短路損壞設備2、易造成觸電、火災事故。Ⅱ1、施工完成后清點人員及物品,安排人員清理現場,做到工完,場地清。6、施工質量及驗收1、建立施工質量組織機構,明確質量職責,依據公司質量體系文件要求加強施工各環節質量管理的控制,并確保質量體系有效運行。變電所現場檢修質量管理機構如下:施工質量負責人:現場質量員:楊日海2、實行三級質量檢查制度,先由施工作業班組進行自查自檢,并在自檢中做好安裝原始數據的記錄和整理,其次由主管質量的班長或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初步復檢,發現問題馬上整改或上報處理。最后由質量員或施工技術人員進行內部檢查驗收,發現問題立即返工,決不姑息遷就。3、另外,質量員或工程技術人員在施工中必須定期巡回檢查,對工程施工質量作經常性監督指導,力求避免質量事故的發生。4、實行施工全過程的質量監控制度,按ISO9001質量體系要求對施工過程中的每項工序實行跟蹤檢查,施工人員必須嚴格按ISO9001體系中程序文件的有關要求進行施工作,施工人員必須對每項工程的每道工序認真做好自檢互檢和自改工作,嚴格執行GBJ50303-20**質量評定的有關標準要求。7、清潔生產1、施工現場清理工作隨時保持在高水平,清理和整理是所有工作的基本要求,必須隨時保持。特別是道路和施工區域更要注意保持清理,以排除拌倒的危險并利于材料的正確保存。2、材料的儲存和堆放必須安全、整潔,保持通道的暢通,所有工作區域必須保持整潔干凈。油污和其它致滑的材料和物質不允許堆放到地板上或堆在工作區域內。所有灑出的材料必須立即清除。所有機具設備不用時必須保存好。工具和其它設備不允許放在容易掉下或對其它人員造成影響的地方。3、工完場地清,每天工作完成后,所有人員花均應清理其工作地點,并把材料和設備整理好。4、易燃廢物、非易燃廢物必須分類存放在適當的容器中。禁止含油液體流到地面上或排入污水溝和亂仍,確保檢修完成后,不發生各種污染的事故。

篇3:升壓站電纜溝雨水倒灌反事故演習方案范本

一、演習目的

為了提高我公司應對雨季來臨時防汛救援處置水平,提高員工應急處理能力,并對應急處置方案進行相關評審與修訂,不斷補充和完善,以實現持續改進。

二、演習時間

根據安全生產安排,定于2016年8月6日下午15:00。

三、演習機構

為確保本次演習情景真實,效果達到預期目的,特成立升壓站電纜溝雨水倒灌演習領導小組處理現場事宜。

升壓站電纜溝雨水倒灌事故演習領導小組:

總指揮:郝永

副總指揮兼演習導演:邢向遠

演習人員:田瑋、劉鳳超、劉雪東、王育峰、孫巖峰、王學東及京能檢修相關人員

四、職責

1、演習導演:

負責:現場發布命令、故障信息,控制演習進程,組織召開演習總結會。

2、演習考評員:

主要負責:對此次事故演習中的指揮、處理過程及組織協調能力的考評。

3、警戒、安全考評員:

主要負責:接到事件通知后對警戒區域現場隔離、警戒、疏散引導人員到指定疏散點、醫院救護人員施救的考評。

5、演習領導小組職責

1)在發生升壓站電纜溝雨水倒灌事故時,負責事故現場應急處理和搶險救援以及善后處理的組織指揮工作。

2)根據事態發展,決定是否啟動和終止應急預案。

6、演習領導小組成員職責

1)安全監督組:

組長:田瑋

成員:王學東

a.及時趕赴現場,進行現場安全警戒,禁止無關人員靠近,以免事故擴大化。同時,負責內部人員疏散、隔離。

b.監督、考評升壓站電纜溝雨水倒灌事件應急處理、應急搶險、生產恢復工作中安全技術措施和組織措施的落實。

2)事故搶險組:

組長:劉鳳超

成員:劉雪東、王育峰、邱明月、王文華、賈燕飛、高洪亮、張俊、

及時趕赴現場,分析升壓站電纜溝雨水倒灌事件的原因,做好消除設備缺陷準備;組織制定設備搶險恢復方案。

3)事故警戒組:

組長:王學東

成員:翁磊、胡振國

對醫療救護車的接應,劃定警戒區域拉上警戒繩,疏散現場無關人員。

6)車輛保障組:

組長:楊振奇

成員:張振東、尹建國

負責組織派皮卡車一輛,到庫房領用防汛潛水泵兩臺、編織袋100條,防汛鐵鍬20把。

五、演習要求:

1、參加演習人員要態度認真,把演習當作真正的事故處理來看待,演習人員在演習期間不得從事與演習無關的其它工作。演習期間,值長匯報時,要以“演習值長***匯報”為開頭,再匯報事故情況,避免運行、檢修等人員混淆造成事故。

2、演習操作應與正式操作同等對待,所有參演人員應著裝整齊,安全防護用品、工器具要齊全。

3、演習時對生產運行設備禁止進行真實操作,只做模擬操作。所有參加演習人員只能在規定的場地區域做演習,將應操作項目和應檢查部位及注意事項一一指出。演習過程中,對發現的任何違規行為安全監督組成員要堅決制止。

4、注意匯報要準確,命令下達要清晰,正確使用調度、專業術語,避免匯報聯系隨意性。

5、參加演習人員應在演習前熟悉演習的題目,演習的事故現場位置,演習的范圍,演習的步驟,并做好預想。

6、演習考評人員將如下內容詳盡記錄:發生時間,事故現象,演習操作人實際處理情況、演習操作人到達現場時間,檢查處理過程。

7、演習過程中如果發生真實事故,由演習總指揮宣布演習中止,演習人員立即撤出生產現場,觀摩人員由工作人員引導疏散。

8、各監督人員一定要監督到位,確保本次演習順利完成。

六、演習方式

1.演習指揮部設在集控室會議室,演習導演簡單介紹事故情景,并確認演習人員熟悉事故情景。

2.演習以總指揮發布演習命令開始為開始時間,以設備恢復運行,演習導演向總指揮匯報為演習結束時間。

3.所有參加演習人員共同到集控室會議室召開總結會,由演習導演主持,

各考評員點評匯報。

4.總指揮總結講話。

七、事故場景及起因

2016年8月6日下午15:00?烏蘭察布地區突發暴雨,,排水系統排水不及,造成雨水流入電纜溝,很可能發生雨水經過電纜溝倒灌進配電間的重大安全隱患。

八、演習實施步驟

1.15時00分?總指揮宣布:升壓站電纜溝雨水倒灌應急演練開始

2.運行值班員用對講機(非生產頻道)向值長匯報:由于升壓站雨水較大,升壓站路面積水嚴重,檢查電纜溝發現溝內積水嚴重,水位快速上升。

3.值長:值班員密切監視電纜溝水位,隨時匯報,同時,匯報防汛應急工作指揮部總指揮。

4.總指揮:立即啟動防汛應急預案。

5.值長通知相關人員:車輛保障組:楊振奇,事故搶險組:劉鳳超,事故警戒組:田瑋。

內容:“演練:升壓站電纜溝大量進水,已啟動防汛應急預案,請各位領導立即到升壓站門前搶險”。

6.預警信號收到后,所有人員跑步到升壓站門前集合。

7.總指揮:立即成立應急現場指揮部,成員由參演人員組成,要求各組人員現場待命。

8.副總指揮令:

1)事故處置組:值長命令值班人員對網控樓設備進行檢查,查看是否有報警。完成后向副總指揮匯報。

2)搶險組響應:負責組織10人疏通各雨水井,檢查排水情況。注意觀察漂浮物堵塞情況,嚴重影響泄洪時,組織搶險人員清渣,確保泄洪暢通。并安排一人檢查各電纜溝排水情況,完成后向副總指揮匯報。

3)車輛保障組響應:負責組織派皮卡車一輛,到庫房領用防汛編織袋100條,防汛鐵鍬20把,潛水泵兩臺,水袋100米,送到升壓站門前。完成后向副總指揮匯報。

4)醫療救護組響應:負責現場準備急救藥箱備用,了解現場是否有傷員情況。

5)外援協調組響應:值長向地方政府、集團公司、地方應急辦公室匯報汛情。

6)事故警戒組響應:負責將現場對醫療救護車的接應,劃定警戒區域拉上警戒繩,疏散現場無關人員。

9.事故處置組回復:網控樓、電子間保護設備運行正常。

10.副總指揮令:繼續監視網控樓、電子間保護設備運行狀態。

11.車輛保障組回復:編織袋、鐵鍬等應急物資已到位。

12.搶險組回復:人員已經到位。

13.副總指揮令:事故搶險組立即進行電纜溝排水作業。

14.由搶險組組長安排人員分為A、B兩組:

A組:排水組

成員:邱明月、王文華

任務:負責將應急排水泵放入電纜溝,并接通電源,啟動水泵,將電纜溝積水排出。

B組:封堵組

成員:賈燕飛、高洪亮

任務:負責將儲備好的應急沙袋丟入電纜溝,堵住積水,防止倒灌。

應急程序響應后,各小組迅速行動,運行值班人員負責打開升壓站大門,在A組開始接水泵的同時,B組人員首先將電纜溝蓋板打開,隨后兩兩一組,將高壓變電站門口沙袋運至電纜溝上方,一人進入電纜溝負責將沙袋碼在電纜溝內,以阻止雨水進入高壓變電站。因電纜溝有2處需要排水封堵,故在2處同時進行作業。

15.搶險組回復:潛水泵已安裝完畢,并開始向外排水。進水口封堵已經完成。

16.經過各方努力,升壓站電纜溝進水處堵好,潛水泵接好且正常工作,電纜溝內水位逐漸下降。值長向總指揮匯報:電纜溝內水位開始下降,電纜溝進水處已堵好。

17.5分鐘后,現場值班員向值長匯報:升壓站電纜溝積水排盡,預警解除。再由值長向總指揮進行匯報:升壓站電纜溝內積水排盡,預警解除。

18.對現場受滅情況進行統計

19.現場協調組響應:值長組織對設備的受損情況進行檢查,并向總指揮匯報。

20.對事故演練進行總結。

21.總指揮宣布本次預演練結束。

22.演練完畢后,對現場進行清理。

九、演習評價

1.事故預案

1)應急體制的建設情況;

2)事故預案編寫的可操作性;

3)演習中各級人員對事故預案的執行情況。

2.公司應急小組的應急反應能力。

1)是否按應急要求啟動應急預案,包括發出啟動緊急應變警報,相關人員到位情況;

2)應急小組的反應、組織、決策、指揮能力,包括現場事故響應、組織保障及恢復系統等方面;

3.運行人員的事故處理能力;

1)值長的事故判斷、指揮、協調能力。值長應根據事故發展情況,準確判斷分析,及時下達操作指令。重點考察輔控長在事故時指揮的正確性、及時性。

2)運行人員的應急判斷、操作能力。檢驗運行值班人員在事故判斷能力以及聯系匯報過程中現象描述的準確性。事故發生后,運行值班人員應立即采取相應的對策(各項操作、處置內容),同時進行聯系匯報工作。

4.檢修人員的應急響應能力及設備搶修操作能力。

設備管理部

2016年8月6日